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高古雅逸的壎散文隨筆

高古雅逸的壎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壎,本質上是高古滄桑的,是悽清孤寂的,是遠絕塵俗的,是神祕蒼涼的。

高古雅逸的壎散文隨筆

七竅玲瓏心,悠悠悽絕意。這說的就是壎,遠古而有着幾分神祕的壎。

最初是從賈平凹的小說《廢都》中知道壎的。悽清悲涼的壎聲貫穿全書的始終,將充溢於廢都的那種古遠而壓抑的氛圍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時並不知道壎究竟是什麼樣子,只知道它由陶土燒成,有幾千年歷史,是最古老的吹奏樂器。後來看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其中有個情節:雪夜,冷月,陰森老宅,影片女主角彷徨在騎樓之上,鏡頭拉遠,再拉遠,色調只剩下夜的藍與黑,這時音樂響起來了,幽深、悲悽、哀婉、綿綿不絕,我一聽,就知道是壎音,唯有壎才能發出那種玄幽的聲音,如生命的嗚咽。

再次聽到壎是在廣播裏,是壎獨奏的東北民歌《搖籃曲》,卻沒了那種淒寒與悲切,只有夜的靜謐與母愛的溫馨,縹緲空靈,如夢如幻,極像母親用鼻音在哼唱,讓人不知不覺就想到了酣睡的嬰兒,想到了燈下搖籃的安寧以及那給了我們太多美好回憶的童年生活。也許這是個特例,壎曲一向給人的感覺是清冷與哀婉的。

比較典型的壎曲是《蘇武牧羊》,開頭一聲高亢的長音,滿含着傷感之情,又低迴下來,婉轉開去。那調子我是熟悉的,小時候就聽老師用其他樂器演奏過。同是這支曲子,一經壎演奏,更加悲苦、淒涼、孤獨、憂傷,含着深深的思念,那思念當然是對中原的.親人和對家國的眷戀、對往昔的追憶引發的。壎曲纏綿縈迴,在悲慼的空氣裏迴盪,表述了一個有氣節的臣子,是如何度過一個個冰冷的夜晚的。在那裏,陪伴他的除了潔白的羊,也就是蔚藍的海了。無邊的寂寞,無盡的痛楚,一隻樸拙古老的壎,極好地詮釋了蘇武心底的傷與周邊的冷,嗚咽之聲不絕如縷,卻又讓人止不住一聽再聽。

《樂書》上說:“壎之爲器,立秋之音也。”著名壎曲《秋風》正好賦予了壎音的至情至性、至純至美。那天籟一般的壎音一經吹奏出來,馬上就讓人聯想到秋風的清,秋月的涼,秋水的寒,秋露的亮。哦,秋葉落下來了,滿地的金黃,蕭瑟秋風中,一樹一樹的紅葉與黃葉在隨風飄舞,那碧藍的天,潔白的雲,秋蟲的呢喃,秋花的燦爛,讓人心中頓起爽朗清雋之感。用帶着泥土芳香的壎表現秋風,雖有着一懷愁緒,令人聯想到光陰易逝的無奈,卻更能讓人體味到一種肅穆與曠古之情,一種對生命的徹悟。這就是壎的聲音,立秋之音啊。

我真正見到壎,是在江南古鎮千燈。鎮上的小販在杏花疏影裏得意洋洋地吹着一個梨形的陶器(後來知道壎還有卵形、橢圓形、魚形、帽形、肚兜形、瓜果形、生肖形等)。其上有七個孔,塗了出土文物上慣有的象形圖案,更顯得古樸、渾厚,這就是壎。我終是沒有買,依我的理解,壎這樣的遠古樂器,是一種懷古的樂器,一種供沉思的樂器,而不是一種可以隨意把玩的樂器,畢竟壎本質上是高古滄桑的,是悽清孤寂的,是遠絕塵俗的,是神祕蒼涼的。我更喜歡從網上下載一段名家吹奏的壎曲,讓那幽幽古韻滌去心靈的浮躁,使靈魂進入一種疏曠典雅的境界,獲得片刻的清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