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大墩子懷古散文隨筆

大墩子懷古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一個冬日的午後,和友人驅車前往大墩子遺址。遺址位於蘇魯邊界的邳州北部,古河東岸,由於長期堆積,在一片平原上形成了一個漫坡的墩子形狀。遺址發掘於1962年,因爲比山東大汶口文化晚發現了三年,所以,大墩子沒有像大汶口那樣被寫進歷史教科書,但歷史遺存的輝煌,絲毫不亞於大汶口文化。

大墩子懷古散文隨筆

墩子上長滿青青的麥苗。田壟間散落着很多風化的小貝殼和小蝸牛殼。隨腳一踢,就可以踢出一片古陶殘片來。六千多年前,這裏有森林,有河流,有羣居的先民。早晨,麋鹿出了林子,到河邊喝水。東夷族的首領,取出了象徵權力的鹿角,向着他們所崇拜的太陽和鳥,號召精壯的男人們出去狩獵。女人們開始燒飯,竈前的陶器形狀各異,寫意地刻着拙樸的花紋:遠山,近水,花瓣、葉紋。欄裏飼養着豬和雞,頑劣的狗們也被馴化了,溫順地趴在草堆上曬太陽。

飯後,一部分男人拿着石錛到田裏耕種去了。女人們捏起骨針縫補男人的衣服,或是坐到紡輪前,織布。她們胸前掛着綠松石的項鍊,或是貝殼做成的掛飾,長髮被骨珠束起來,耳朵和手臂上配着雕花的豬牙。她們居家的時間越來越長了,男人們已經學會爲了女人們的幸福生活而打拼。陽光灑在茅屋的圓頂上,灑在蚌殼和紅燒土鋪成的地面上,反射出煦暖的光影。孩子們在春天的村落裏興奮地奔跑着,喧鬧着,他們齊聲吹響手裏的小泥響瓿,那是心靈手巧的父親隨手挖下了一塊紅泥巴,和着月亮的清輝捏製而成。那最樸素的樂器,從遠古時代吹響,直到二十一世紀仍有渺渺餘音,清亮着數代人童年的夜晚。

在一位鄉村收藏家那裏,我們看到了一排可愛的小東西:小房子,小豬圈,小土鍋……原始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六千年的光陰,恍若只是一瞬。這位民間收藏家,居住在一個叫良壁的古村裏。他考證出授書張良的.黃石公其實就住在大墩子附近的黃石山。他還是一位狂熱的藍印花布愛好者,收藏着一百多塊藍印花布版,在自家開了個大染坊。在那樣偏僻的鄉村裏,還沉澱着這樣一方幽古的藍。相比較江南的大染坊,這染坊是簡陋的,但那麼多的藍印版,如同星河懸掛在歷史的天空中,那些古樸稚拙的花紋圖樣,泄露了祖母時代的青春祕密,透着別樣的不可言說的美。

殘陽如血,將橙紅的餘暉灑在大墩子上,形成柔和神祕的光暈。站在墩子上遙望,落日蒼茫。三兩隻寒鴉,緊縮着腦袋,在墩子邊的幾棵大楊樹上立成一幅深冬的剪影。幾千年的光陰,不過如電光石火轉瞬即逝,在這漫長的光陰裏,每一代人佔據的不過是那極小極短的一段。然而,卻並不影響一代一代的延續與創造。在這片充滿神性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生命鮮活地繁衍着,留下生生不息的精神。將智慧發掘到極致,凝成璀璨奪目的精品。乃至若干年後的今天,人們站在博物館裏,對着大墩子遺址出土的各種彩陶,驚豔訝異,歎爲觀止。

落日隱沒。汽車吐出一縷縷白色的煙霧,離開。在漸漸合攏的暮色裏,大墩子遠了,小了,小成一個感嘆號,悄無聲息地躺在大地的懷抱。而在那地表之下,躺着隔世的煙火與溫熱,埋葬着層層疊疊的輝煌與寥落。我們能夠感知,卻無法伸手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