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選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合集5篇

精選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包糉子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六年級包糉子作文合集5篇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1

在我記憶的長河裏,有的事情使我悲傷,有的事情使我後悔……然而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我學會包糉子那件事。

記得那是去年的端年節,按照習俗是都是吃糉子的。那天早晨,我對媽媽說:“媽媽,快去買糉子吃吧!”哪知道媽媽突然心血來潮,說:“我們今年不買糉子了,我們自己來做糉子了,我們自己來做糉子吃。”“爲什麼?”,我不解地問“買回來多方便呀,熱一下就能吃,幹嘛要自己做,自找麻煩。“可是我們家有材料啊,爲什麼不做,除非你不會做。”媽媽說。聽她這一說我可火了,竟然說我不會包糉子。好!我今天就讓你瞧瞧本姑娘的厲害,便隨口說了一句:“做糉子就做,誰怕誰呀。”

可剛說完我就後悔了,因爲我卻不會包糉子,不過我外婆很會包糉子,媽媽小時侯跟外婆學過,所以,我家的包糉子能手要數媽媽了。

五分鐘後,媽媽把材料準備好了,大家都開始包糉子了。我不會包,既然有“高手”在場,不妨先“偷師”,然後再開始包。只見媽媽挑了兩片又寬又長的葉子,熟練地捲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幾勺江米裝進“喇叭”裏,然後均勻地放上三個紅棗,最後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線繩繫緊,一個四角的大糉子就包好了。這一下,可把我這個在傢什麼事都不幹的人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我真對媽媽佩服得五體投地!媽媽似乎發現我一直盯住她,就說:“瑋瑋,我教你練着包吧!”“這有什麼?包就包吧!”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子葉捲成個大“喇叭”,用勺子舀了幾勺江米,又放上紅棗,然後包了起來。可糉子在我手裏卻不聽使喚,一會兒,江米“拱”了出來,慌忙抓起一片葉子堵上。好不容易包好了,一看,可羞死人了!這是什麼糉子呀?圓鼓鼓的,簡直成了個大肚娃!還有江米露在外面,好像在咧嘴笑我呢!再看看桌子上,又是江米又是水……我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我正想放棄,可又想想,要是被同學知道我連糉子都不會包,那多沒臉子呀。不行我一定要包好,我暗暗下了決心。我包一個又一個,當包完第五個的時候,“哈哈!”我高興得笑出聲來,我終於包出一個合格的糉子了。我真高興啊!當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時,感到無比的自豪。這次包糉子的事情深深印在我心裏。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2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準備包糉子。因爲,我覺得糉子吃起來很香,也想自己嘗試着包糉子。所以媽媽一說,我立馬答應了。

媽媽昨天晚上就泡好了糉葉和糯米,今天上午就可以包糉子了。其實媽媽也是第一次自己包糉子,對怎麼包也不熟悉,真是新手上路。媽媽讓我去洗乾淨手,然後我和媽媽一起坐下來包糉子。媽媽拿起一片糉葉,把它窩起來,把糯米放進糉葉裏,又放了一些紅豆,就把糉葉包起來。可是媽媽怎麼包也包不起來,米老是撒出來。媽媽覺得自己包的方法肯定有問題,於是媽媽把一個買來的糉子“解剖”了,這才知道別人是怎麼包出四個角的糉子的。媽媽又重新開始包糉子,這回她終於包出了一個成功的糉子。媽媽一開始包的很慢,但是不一會媽媽就很熟練了,包得又快又好。我看媽媽包糉子,覺得很好玩,就自己拿起一片糉葉,照媽媽的樣子捲起來,把米放到糉葉上,再拿起點紅豆按進米里。這個步驟不難,但是好景不長,當我要把糉子包起來的時候,卻犯難了,媽媽做的樣子看着很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儘管我怎麼包都包不起來,米都漏出來了。結果,我一個成功的糉子也沒包起來,這讓我有些遺憾。但是,我也幫上媽媽的忙了,我幫媽媽剪線繩捆糉子。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倒進水,開火把糉子煮熟。當糉子煮好的時候,我聞到了米香的味道,我迫不急待地嚐了一個糉子,真香啊!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希望我和爸爸媽媽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3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爲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糉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衆不同。

早上起來,梳洗完畢後,餓得飢腸轆轆的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着的並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氣勢洶洶地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裏做客呀?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怎麼不做飯,難道就吃這些葉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幹什麼去?”“包糉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糉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着頭皮去蠻幹。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糉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糉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籠裏。

“哇!好香啊!”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別有一番滋味呀!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4

今天中午我們的飯碗中多了一道特別的點心——糉子,這糉子是迎接端午,我們年級組織學包的,我包的糉子在別的同學碗裏。

其實包糉子是一門技術活。首先要準備蘆葦葉、糯米、紅棗和棉線。首先把蘆葦用開水燙一下,這樣就不容易破裂。把葉子擺好三片,從中間折成螺狀,用勺子盛一些米進去,再放一個大大的紅棗,接着再次倒米蓋住紅棗。完成後把卷在後面的葉子往前一折,蓋住螺形口,把長出來的葉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線紮緊。爲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繞了幾圈,線繩縱橫交錯地五花大綁在那個可憐的小糉子上。說得容易,做起來就不一樣了,在包的過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葉子從中間捲成螺形,但是螺形不好看,於是又重捲了幾次,終於好看了,可是剛要倒入米的時候,發現蘆葉上破了一條縫,我換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葉子裂了一條縫,我無可奈何,等換了四片葉子後,才勉強捲成了一個螺形,灌入米,放入棗包好,線繩紮好。才紮好,發現葉子又裂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個開口糉子。我嘆了口氣,氣憤地將米和棗從縫中擠出來,說:“這真是個糉子開口錢包”!

還有一次,包的時候還算順利,可到了後面扎線的時候,這糉子原來應是錐形的糉子,變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壓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們這次包的糉子還要送給周圍幫助過我們的人,爲了讓每一位老師、護學的警察、孤獨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幾個。其中有幾個是我獨創的袖珍型糉子:用一片葉子包成的,因爲蜜棗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嚐着同學們的糉子,覺得自己動手包的糉子比媽媽、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這是我永遠忘不掉的美好的記憶。

六年級包糉子作文 篇5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爲奶奶答應了我要教我包糉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衆不同。

清晨起來,梳洗完畢後,餓得飢腸轆轆的我跑到餐廳,只見餐桌上擺着的並不是豐盛的早餐,而是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我立刻氣的火冒三丈。我跑到廚房氣勢洶洶地問奶奶:“奶奶,今天誰來家裏做客呀?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怎麼不做飯,難道就吃這些葉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傻丫頭,全家總動員!”“幹什麼去?”“包糉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糉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着頭皮去蠻幹。

奶奶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奶奶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糉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糉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奶奶送入了蒸籠裏。

“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別有一番滋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