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關於發現六年級作文錦集5篇

關於發現六年級作文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發現六年級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發現六年級作文錦集5篇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1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心裏就很高興。

在我九歲的時候,一天我正在看科教頻道的節目。那天播放了宇宙的奧祕。當我聽到黑洞這個詞的時候,就心想:黑洞是黑乎乎的洞嗎?於是我趕快跑去問爸爸:“黑洞是什麼樣子的,是怎樣形成的?”爸爸說:“黑洞形成的必要條件是:一個巨大的物體,集中在一個極小的範圍。晚期的恆星恰巧具備了這個條件。當恆星能量衰竭時,高溫的火焰不能抵消自身的重力,逐漸向內聚合,原子收縮—牛頓法則起作用了:恆星進入白矮星階段,體積變小,亮度驚人。

白矮星進一步內聚,最後突然變成一個點,整個過程不到一秒。在我們看來,恆星消失了,一個黑洞誕生了。”後來我又翻閱資料;科學家相信,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是黑洞。根據相對論,百分之九十的宇宙都消失在黑洞裏。所以一種更令人吃驚的說法是:“無限的黑洞乃是宇宙的本身。”那麼,怎樣才能在無際的太空中發現黑洞呢!天文學家利用光學望遠鏡和X射線觀察裝置,密切地注視着幾十個雙子星。它們的特別之處在於兩個恆星大小相等,誰都不能俘獲誰,因而互爲軌道運轉。

如果其中一顆星發生不規則的軌道變化,亮度減低或消失,有可能就是因爲附近產生了黑洞。自從哥白尼和伽俐略以來,還沒有一個關於宇宙的理論具有如此的革命性。天體的巨大引力是否最終引起宇宙收縮呢?相對論回答:是的。黑洞存在的部分證實了它的預言。即使宇宙不會消失在一個黑洞中,也可能會消失在幾百萬個黑洞當中。

我知道了黑洞的奧祕,同時也認識到我的爸爸是個有淵博知識的人。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2

寒風刺骨,些許涼意還帶着秋天的氣息。人們都不願意踏出家門一步。而有人卻在默默的爲人們清掃垃圾,沒錯,他們就是最平常而又最美的人——清潔工。

那天,我託着疲憊的身體去上補習課。寒風吹來,把我的手凍得通紅,頭也往圍巾裏縮了縮。我突然看見了一個清潔工阿姨正用她凍得僵硬的手拿着掃把在掃地,我突然覺得心像是被什麼刺了一樣,有些痛。

上完補習課後,又看見了清潔工阿姨,阿姨手中的掃把已經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近500元錢。我想阿姨也該回去了吧。可阿姨卻用牙齒緊咬着嘴脣,時而看看手裏的錢,時而看看郵局。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放了出來,它迫使我停下了回家的腳步。阿姨似乎感受到了,我的目光,頭敏捷的轉向我這邊,而我只好假裝低下頭看手機。待我再擡起頭時只捕捉到一件綠色衣服的一角閃向郵局。我偷偷在郵局門口聽着,也顧不上旁人怪異的眼光,因爲太遠,所以我只聽到了“希望小學”四個字,後面他們說了什麼我早已不再聽見。我回過神來的時候阿姨也早走了。

500元錢,僅僅是500元錢。可能你去飯店吃個飯連零頭都不夠,但對於一個在寒風中出來掃地的人來說,它是多麼珍貴呀!它可以解決溫飽,可以買一件舒適的衣服。雖然人人都會有500元錢,可是能把它拱手讓人的人又有多少呢?這就是阿姨讓我認爲高尚的地方。就算每個人只捐出10元錢,那也會有那麼多上不了學的人,吃不了飽飯的人了。所以,讓我們都變成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吧!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3

有一年夏天,我拿着灑水壺下樓澆花,我澆着澆着,隱隱地聽見幾聲螞蚱叫,我聞聲四處尋找,終於在牆角發現了螞蚱的蹤跡。我心想一定要將他抓住,於是我放下水壺,輕手輕腳的來到牆角邊,慢慢蹲下伺機尋找機會。過了一會,我發現螞蚱趴在那裏一動也不動,好像睡着了一樣,心裏暗想機會來了,於是我鼓足勁一頭向前撲去,不料,螞蚱很狡猾,速度居然比我還要快。我不但沒抓着,還整了一臉蜘蛛網。我心想一定要好好“報答”它一下,我顧不上清理臉上的蜘蛛網,一下子又猛撲過去,螞蚱來不及躲閃,終於被我抓住,我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想了想,該怎麼“報答”它,這時我想到了蜘蛛,我四周尋找蜘蛛網。終於在一個窗子邊找到了蜘蛛網,我把抓住的螞蚱放了上去。在一邊觀察了很久,讓我疑惑不解的是,蜘蛛只是用它吐的絲牢牢地把螞蚱封住,並沒有立刻吃掉它,螞蚱就這樣可憐的被吊在網上。可是到了第二天,留在網上的螞蚱只剩下一個空殼,我百思不得其解,決定要把這個問題弄明白。

回到家以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查找資料,原來蜘蛛撲到獵物後,先將它用絲纏起來,在吐出一種叫消化液的物質,注入獵物的體內,這種消化液可使蛋白質組成的昆蟲溶解,待昆蟲一命嗚呼後,就會變成汁液,蜘蛛就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頓了。因爲螞蚱的外殼不是蛋白質組成的,所以外殼就完整的留在網上了。

通過這此發現和查找資料,我不僅瞭解到蜘蛛吃食的奧祕。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留心處處皆學問”。大家每個人都有一雙手,一雙眼睛只要大家善於發現,用心觀察,多留心身邊的事物,做個有心人,你就會發現,看上去很簡單的大自然,卻有着千奇百怪的奧祕等着大家去發現去探索。大自然中的祕密是無窮的.。

我爲我的小發現感非常的到自豪。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4

八月三十一日下午,我輔導兒子做四年級語文第一課《綠葉的夢》的預習作業。孩子預習作業做完後,我讓他提前把第五自然段背會。兒子很聽話,坐在凳子上背起書來。

《綠葉的夢》文筆優美,第五段寫得最好,運用了很多動詞與表示形狀的詞。兒子把第五自然段分爲四部分背誦。前三部分很快背會了。第四部分貌似很難背誦,一下子羅列了七個表示葉子形狀的詞語你們看:“那許許多多留做標本的葉子,成了我們的珍寶:圓形的、條狀的、桃形的、針狀的、蛋形的、元寶狀的、葉面帶茸毛的。一一陳列開來。”兒子一看便說:“這一部分不好背呀!”我隨口接道:“有方法的,可以做動作,你看,這樣做動作,我說着照書比劃着圓、條等,正待我要比劃桃形。”兒子突然高興地對着我嚷:“媽媽,真的有規律,你看‘一個形一個狀,一個形一個狀。真有意思’”我一看,可不是,這個規律的發現絕對有助於快速背會本部分。大家看:“圓形的、條狀的、桃形的、針狀的、蛋形的、元寶狀的、葉面帶茸毛的。”兒子發現規律以後,讀了兩遍,便一字不差的把這一個長句子背會了。我不由得驚歎規律的神奇。

後來,兒子獨自乘車上英語課去了。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已經教過四年級兩次了,卻從沒有發現這個規律,一直處於迷惑之中。每逢學生背誦第五自然段,背到這一部分就參差不齊。當然,聰明的孩子會背,但大多數同學被一連串的形狀所迷惑了。我看到七個表示形狀的也頭疼。想不到今天,這個問題在兒子這裏迎刃而解。兒子的發現比我的什麼做動作背誦法好多了。兒子真不簡單!我再細細琢磨,發現被葛翠琳作者說成“形”的三種葉子都接近圓形,說成“狀”的三種葉子都接近長形。看來作者在寫這一部分時是動了一番腦子的,一是避免重複,二是有所區別。雖然我現在教的是六年級。但兒子的發現給予我啓發。凡是要求背誦的段落,先分部分背,然後合併背是一種方法。發現長句的規律或所背段落的規律,更是一種高超的背誦祕籍!感謝兒子的發現,感謝神奇的規律!

發現六年級作文 篇5

時間流逝,人跟着長大。會改變,會發現。

露珠,往往被人想象得很美好:像鑽石,像水晶,像眼眸,像精靈……但你知道嗎,露珠中有灰塵——

雨停後,我用放大鏡觀察露珠,才發現它不是十全十美:如小蟲子一樣的灰塵佈滿露珠外部及體內。我驚訝,原本以爲露珠內質依舊讓人讚歎,這發現,就像第一次看到孔雀暴露在外的屁股——目瞪口呆。有些生命體的瑕疵可是“深藏不露”,需要你細緻觀察。

週末,我照例興致勃勃地收看娛樂節目“愛唱纔會贏”。奶奶在一旁打哈欠,我剛想讓奶奶去休息,突然看到節目預告——會上來一個小丑,奶奶的疲憊似乎消失了,整了整衣服,和我一樣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機。表演中途,奶奶竟然開口大笑,說“這東西真逗!”後來,當小丑展示了“殺手鐗”後,奶奶竟然學着小丑拿着遙控機裝了裝樣,喃喃自語:明兒個我也學學,你說呢,佳佳?回神時發現奶奶正看着我,我小雞啄米似的點了點頭。其實每個人的心都不老,只是你不易發現。

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發現將是刻骨銘心的,你會永遠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