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實用的高考作文彙總10篇

實用的高考作文彙總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4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高考作文彙總10篇

高考作文 篇1

“透過現象深入本質”就是要求我們撥開假象的迷霧,穿透表象的藩籬,用思想之手挖掘潛藏在紛亂現象背後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特點。“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係”則要求我們研究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特別是梳理和揭示事物之間的最本質的聯繫——因果關係。而“觀點具有啓發作用”更是從方法論的高度要求我們在正確認識事物的本質、揭示事物因果關係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事物的發展趨向,提出有前瞻性、預見性的應對之策。。

一、撥雲見日,剝繭抽絲

自然奧妙無窮,世事紛繁複雜,人生雲詭波譎,答案豐富多彩。對於莘莘學子來說,人世間的一切本已幻若走馬燈,叫人眼花繚亂,更有那居心叵測之人、奸猾無恥之徒刻意混淆視聽,顛倒黑白,以圖渾水摸魚偷天換日,倘若我們一味本着善良的願望偏聽偏信,僅僅滿足於耳之所聞、目之所視,凡事不願多質疑反詰,不肯多用心推敲探究,必將喪失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斷力,迷惑於表象甚至假象,“深刻”之說自然更無從談起。要想使自己的認識最大限度地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質,我們必須高揚理性之劍撥開假象的迷霧,祭起千里眼穿透表象的藩籬,用思想之手挖掘潛藏在紛亂現象背後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特點。爲此,我們就得在平時的語文學習和寫作訓練中不斷擦亮自己的雙眼,磨礪自己的思想,不輕信,不盲從,通過反覆的質疑問難、比對辨析、演繹推理逐漸形成自己的經得起邏輯檢驗的獨立見解。

就具體的應試策略來說,無論命題人命制的是標題作文、話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我們都可從“是什麼”的角度對其作一番深入的思考探究。“是什麼”的問題直接指向認識對象本身,對這個問題的正確而深刻的認知是建構整篇作文思想情感大廈的基石。在這個審題構思的過程中,我們要運用撥雲見日、剝繭抽絲式等層層深入的思維方法,循着“是什麼”的線路一步一步追問下去,直至真相浮出水面,本質原形畢露。動筆破題之後,進入申說、論證、演繹的階段,我們還要還原自己的拷問過程,再現自己的心路歷程,藉助類比、對比等技法,進一步充實、豐富自己的認知,以期最大限度地說服讀者(判卷人)。以20xx年高考江蘇卷優秀高考作文爲例,我們來探究一下考生在“是什麼”的問題上是如何撥雲見日,剝繭抽絲的。

例文1好奇心(有刪節)

好奇心,無疑是一顆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將眼光聚於此,那在我看來,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這樣一顆“心”。

有一種“好奇心”在魯迅的文章中最爲常見:那驅使國民爭先恐後看“砍頭節目”的是好奇心;那驅使鄉鄰聽祥林嫂哭訴的是好奇心;那驅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許這些都只能稱爲“好奇”罷了,“心”卻是失去了的。這樣的“好奇”,建立在對他人痛苦的窺探上,建立在“鐵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奇心”,那麼,沒有也罷。

……

試問:真正的好奇心又爲何物呢?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觀察。“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用心觀察,即使最尋常的事物也會化爲“神奇”。在遠古時代,先人們仰望星空,探斗轉星移的奧祕,品雲淡雲聚的風采;到現在,我們通過望遠鏡與另一個星球招手,通過顯微鏡感知微觀宇宙。可以說,沒有觀察與幫助我們更好觀察的工具,好奇心也會閉上心房上的窗,落滿灰塵。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是供我們觀察的無限舞臺,那麼,“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則是激發與約束我們將觀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門。如帕斯卡爾所言,“思維成就人的偉大,我們的一切尊嚴都在於思考——即使你只不過是強大自然下的葦草。”如果沒有這種“靈魂在場”之下的思考,那麼無論多少個蘋果掉下來,恐怕也砸不出“萬有引力”的發現;無論人類怎樣費盡心思地觀察與學習,也難有一絲一毫的創造與進步。

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獵奇”,它的存在不是爲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態去“發掘”別人的痛苦,去踐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觀察的雙眼來定位,需要思者的頭腦來彰顯其價值。

有了這樣的好奇心,困難得以排解,社會得以進步,人類得以更好地生存並維護自己的尊嚴……

《哈姆雷特》中有言:“身處果殼之中,也自以爲無限宇宙之王。”也許,正因爲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們才能以更有力的聲音爆發出這樣的吶喊。

更何況,因爲有了好奇的心,我們的世界遠比果殼廣闊得多。

面對着“好奇心”這樣一個話題,聰明的考生沒有滿足於庸常的認知和解釋,而是在去僞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礎上層層深入地探究和追問“好奇心”到底“是什麼”,提出了“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觀察和思考”的深刻論斷,從而征服了判卷人。

二、順藤摸瓜,追根溯源

世界不是各種事物的簡單湊合,歷史也不是無數事件的簡單排列。一事物和它事物之間存在着動態的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其中最本質的聯繫就是因果關係。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揭示的就是這種關係。寫作者作爲思想者的意義不僅在於認識事物的本質,也在於揭示事物之間內在的因果關係。因此,廣大考生在深入探究“是什麼”的問題之後,緊接着要解決的是“爲什麼”的問題。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必須學會“順藤摸瓜,追根溯源”。

我們在探究和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因果關係的時候,不能停留在一因一果的層次上,而要善於多角度多層面地分析原因和結果,比如分析一果多因(注意抓內因、抓主要原因)、一因多果、同因異果、異因同果、互爲因果等,對於多重原因的事物要一層一層地追究下去直到揭示出最終極的原因爲止。在具體的寫作方法上要多運用因果論證、假設反推等方法,善於運用因果句、條件句、假設句、反問設問句、頂真逆序句等句式。請看20xx年高考湖北卷優秀作文:

例文2民族之魂——漢語

血脈中流淌的是中華民族賜予的光榮,長江、黃河交織成幾千年歷史的經緯。

我們的文明,以漢語爲載體的中華文明便是這樣地衝出了宇宙與變遷,綿延了中華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橫跨千年的時空,爲我們世代所傳承,所發揚。

漢語是我們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邁很大氣,亦可以很精緻很婉約;它可以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蘇式感慨,亦能傳達“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的李式風情。這是無論多優秀的外文譯製品所無法企及的高度與深度。

因爲,漢語承載了中華兒女的魂呢!它不僅是“母語”兩個字那麼簡單,我們的母輩、祖輩經歷泛黃的歷史所賜予我們的,是“母語”背後沉沉的文化使命。

樓蘭古國消亡了,瑪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倫文明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爲語言的覆滅,喪失了語言載體的古老文明便漸漸葬於荒漠中乾涸的河牀與幽幽的嘆息。

漢語言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責任,在西方文化無止境地涌入街頭巷尾時,在“三國”與《論語》相繼被戲說時,在全球化的呼聲下學英語的浪潮正天翻地覆時,小學課堂內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反而顯得彌足珍貴。英語培訓機構滿街遍是,可怎尋不到一個國學教授機構?

這是前進中的市場化快餐,還是一個大國的浮躁,抑或是百年後文化斷層出現的民族悲哀?

母語——漢語教給我們的,怎又僅僅是與人溝通、交流。母語不是工具,而是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失卻的民族的骨氣與精髓!

讓我們重拾古文的經典吧!讓我們運用漢語所真正給予我們的扁擔,去挑起歷史的竹簡一捆捆,真正進入原味的古籍,去尋找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之道,一個大國的崛起之途。

漢語的傳承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生來就應向祖輩們許下的承諾,不要讓昔日繁盛的古國衰落的故事重演。這莊重的承諾將是我們一生所肩負的重擔,它讓我們在歷史中找到珍貴的內核,讓中華民族重新屹立於世界之巔!

文章的作者經過自己的思考與探究,深刻揭示了樓蘭古國、瑪雅文化、古巴比倫文明消亡的原因在於語言的覆滅,而中華文明的綿延不絕、民族精魂的生生不息,實有賴漢語言這一有效載體。

三、燭幽洞微,見機知兆

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把握,對因果關係的有力揭示,雖然也可以帶給讀者以啓示,但是從價值論和方法論的角度看,更有啓發作用和現實意義的是對事物發展走向和趨勢的科學判斷和準確預見,是具有明顯前瞻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當事物本身的發展態勢還處在醞釀、萌芽階段,人們對將要發生的事情還懵懂無知、渾然不覺的時候,“一語驚醒夢中人”的警言妙句該是何等令人驚喜和感激啊!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磨礪從“小”中見出“大”、於“無”裏看出“有”、翻“舊”而出“新”的.慧眼。

如例文2中,小作者面對“西方文化無止境地涌入街頭巷尾”“‘三國’與《論語》相繼被戲說”“全球化的呼聲下學英語的浪潮正天翻地覆”“英語培訓機構滿街遍是”卻“尋不到一個國學教授機構”等國人熟視無睹的現象,敏銳地意識到對母語的漠視、對傳統文化的冷落極有可能導致“百年後文化斷層出現的民族悲哀”,真是振聾發聵、警醒世人啊!爲此,小作者還進一步從“讓中華民族重新屹立於世界之巔”的民族使命感出發,提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那就是“重拾古文的經典吧!讓我們運用漢語所真正給予我們的扁擔,去挑起歷史的竹簡一捆捆,真正進入原味的古籍,去尋找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之道,一個大國的崛起之途”,見解是何等的深刻與獨到!

概而言之,“深刻”既是得分的利器,更是寫作和思考的價值所在。我們要多讀書,多看報,勤思考,勇辯難,掌握思想分析的武器,操練文章寫作的技法,許自己一雙富有穿透力的慧眼,借“深刻”的翅膀飛向更爲高遠而自由的思想天空。

高考作文 篇2

入夜漸微涼,繁華落地成霜。

荒涼破敗的老屋,斑駁着歲月的痕跡。漆黑的瓦礫鋪在屋頂,泛灰的牆壁掉落了舊時的石灰,唯一的一扇窗子緊閉着,廳堂的木門大敞着。不大的廳堂只有一張木製的桌子、一張竹製的躺椅,還有一張高懸着的黑白照。一個孤獨的身影背手站立,目不轉睛地盯着那照片,看着照片裏微笑的老婦人,想着他那遠在天國的愛妻——哦,也是我的太婆!

十多年前的老屋,不是老屋。它總是歡快地笑着、鬧着,不時和自然玩耍。它有着青黑的瓦礫、雪白的牆壁、嶄新的傢俱。對了,還有桌子上熱乎的糖水和幾顆甜甜的糖果。

我愛到太婆家去,因爲那裏有我最愛的。我牽着奶奶的手,蹦蹦跳跳地走向太婆家。太婆,一個溫和的老人。她一雙明眸閃耀着太陽般的光亮,蒼老的臉上總是紅潤泛着光澤,還常常洋溢着笑容,露出幾顆黃色的牙齒。老遠,她就向我們揮手,呼喚着我。我掙開奶奶的手,一路奔向太婆的懷抱,一下子衝進她的懷裏,甜甜地喚一聲“太婆”,待她露出慈祥的微笑,一雙佈滿老繭的粗糙的手撫摸我的頭頂。我嫺熟地探入她的口袋,從中摸出我愛吃的糖果,剝開,放入嘴裏。哦,真甜!直甜進了我的心裏!

不知是哪一回,我踮着腳,伸手扳向太婆放在桌上的糖水,杯子打翻,滾燙的糖水澆在我稚嫩的手臂上,我發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太婆聞聲衝進廚房,一把抱住我,心疼地吹着我手臂上的傷口,輕聲細語哄着我。老屋似也被我嚇壞了,窗子“吱呀吱呀”響個不停,像在詢問我的創傷,又像在安慰我不要哭泣。

此後,老屋經過風雨的洗禮,有了時間留下的腳印。它靜靜立在原地,瓦礫有些變黑,牆壁不再是雪白,添上了幾筆孩子們的“畫作”,木門還是那樣的顏色,那扇窗子似乎有些破了,但勉強還可以遮蔽些雨水。廳堂的幾把長凳坐滿了幾位長輩,笑着侃侃而談,看見我來,招呼着我過去。我走向前,再次看到那躺在躺椅上幾乎不能動彈的身影,瞳孔依舊不停收縮。待我含淚走進廳堂,走到這皮膚暗淡無光,飽經風霜,臉上皺紋更深,牙齒幾乎掉光,雙脣皺縮,身上蓋着厚厚的被子,頭無力地靠在躺椅上,微睜着渾濁的雙眼的老人的面前,幾個長輩,握着太婆的手,指着我問道:“這是誰啊,還記得不?”太婆努力睜着眼,一雙骨瘦如柴的手吃力地向上擡,向我伸出,不一會兒又顫抖着轉向那不遠處的木桌,嘴裏“啊啊”幾聲。我順着她的手看過去,那略舊的桌子上,赫然是幾顆糖!我的淚水終於決堤了,跑出了這哭泣的老屋。

日月如梭,時光飛逝,如今滄海桑田,終是枯葉成堆。老屋已破敗,窗子在風的吹動下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廳堂的木門淡褪了顏色。老屋彷彿失去了靈魂。老屋後面不遠處,立了一座孤寂的墳。青翠的松柏屹立在墓旁。墓前,震天動地的哭聲縈繞天際。不知名的鳥兒“嘎嘎”叫喚,啼落了枯黃的樹葉,冰冷的寒風一陣又一陣地哀號,吹得枝葉颯颯,吹得人心惶惶。曾經的一幕幕場景浮現在我的腦海,掠過我的心頭,最後,徒留那蒼老的身影在老屋中徘徊,踽踽獨行。不知是誰,輕輕呢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有人說,回憶是一座橋。我在孤寂的夜裏彷徨,恍惚間看到前方那向我招手的蒼老的身影,如在昨日,須臾的年月風乾淚痕,歲月的車轍碾過枯黃的落葉,留下悲哀的呻吟,那是老屋發出的一聲嘆息嗎?

高考作文 篇3

有一個男生,數學特棒,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得過一等獎。他對自己高考數學的定位是滿分,可是這個定位,對他卻是一個心理壓力,弄得他過於緊張了。

高考那天,這個男生滿心想拿滿分。卷子發下後,他就擺出一副拿滿分的陣勢來做題。結果,考題剛做到一半,他就聽到身後的考生開始翻卷子。這一翻卷驚動了他,他就想了:這是咋回事?難道還有人做得比我快?他也不知道身後的考生是個什麼人物。因爲按照規定,各考場的同學都來自不同學校,互不認識,他又不能回頭看,心裏就有點兒亂了。

他好不容易把自己的情緒調整過來,繼續做題,可是身後那個考生又翻上卷子了。更可怕的事還在後面,考試結束前半小時,身後那個考生就提前交卷了。這一交卷,把這個男生給嚇着了,他覺得自己在北京市就夠厲害了,可今天是怎麼回事?他就開始懷疑自己不行了,滿腦子胡思亂想:是不是我做題慢了?是不是我不適應這個題?你想,就兩個小時考試時間,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在腦子裏一起作用,他還能考好嗎?最後出來以後,他就非常沮喪,對我說: 王老師,這回我得不到滿分了。

我問:怎麼啦?

他就把情況說了一遍,我說:那下午我去看看那個考生是個什麼人物。

下午,我一瞭解,你猜怎麼着?原來,身後那個學生是個體育特長生。人家數學就是考50來分照樣能上大學,完全是考着玩!結果卻把我這個學生給弄慘了。你看,學生的心理脆弱到什麼程度?

以我理解,具備應考能力,本身就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部分。從教25年,我一直與應試教育戰鬥,但我並不把考試與素質教育對立起來。相反,我一向認爲,考試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目標是培養高分高能的學生,實現素質教育與升學教育的雙贏。

如今,中考高考完全讓社會上炒作起來了,大家看得太重。我認爲,一個頑強的孩子,什麼問題都可以應對。參加中考高考,應該順其自然。

有一年高考,在我們學校門口,停着幾輛白色的救護車,並且燈光閃閃,如臨大敵。我覺得這簡直是故意製造緊張氣氛。本來是很平常的事情,你叫個救護車來幹什麼?管事的人說,怕有些學生缺氧。我過去一看,真的有一堆學生躺在那個輸氧車上吸氧。

我覺得高考是一個順其自然的事。說實在的,高考的題目設計得挺好,由易到難,利於每一個學生正常發揮。這些救護車、氧氣車,可以作爲應急之用,但不該停在最顯眼的地方。

有一年我在青島,高考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有一些家長,怕從考場附近路過的汽車影響到孩子的發揮,便自發地組成人牆擋在馬路上,不準車輛通行,結果是哪個地方有考場,哪個地方的交通就處於癱瘓狀態。家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仔細想一想,如果我們的孩子連這點兒干擾都經受不住,他的心理該脆弱到什麼程度?我們國家要是培養這樣的人還有希望嗎?你搞得大張旗鼓的,除了給學生增加心理壓力和緊張程度,不會帶來任何益處。

我想講講歷史上兩個相反的案例。美國有個名人叫瓦倫達,是一個高空鋼索表演者。有一次,他在一個重大活動中進行表演。上場前,他不斷提醒自己: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

然而,他在表演中不幸墜地身亡。他的妻子後來說:瓦倫達以前並不像這次。每次表演前,他總是專心準備,總是想着怎麼走鋼索,從不關心其他事,也不會爲成敗擔心。而這次太看重成功了,反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這件事,後來成爲心理學上的經典案例,叫做瓦論達心態。

還有一個相反的例子發生在數學史上。1796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有一個很有數學天賦的19歲學生叫高斯。每天,高斯要做出老師佈置的三道數學作業。這天,他順利做完了前面的兩道題,可是,第三道題,他做得非常吃力。這道題的要求是: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畫出一個正17邊形。他用盡所學知識而毫無進展。於是,他嘗試着用超常規的方法去解開這道數學題。

第二天,他把答案交給了導師。導師看過後,非常驚奇,問道:這是你做出來的嗎?高斯回答:是我用一個通宵做出來的。導師激動地喊道:你解開了一個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數學懸案!原來,多年來,這位導師一直試圖解開這道題,而他把這道題誤交給了高斯。高斯後來回憶說:如果知道這道題兩千年來無人能解,我可能永遠也沒有信心解開它。

這就是心態奇妙的力量。

高考作文 篇4

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一百零一,一百零二,一百零三,一百零四,一百零五,一百零六,一百零七,一百零八,一百零九,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一百一十三,一百一十四,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六,一百一十七,一百一十八,一百一十九,一百二十,一百二十一,一百二十二,一百二十三,一百二十四,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六,一百二十七,一百二十八,一百二十九,一百三十,一百三十一,一百三十二,一百三十三,一百三十四,一百三十五,一百三十六,一百三十七,一百三十八,一百三十九,一百四十,一百四十一,一百四十二,一百四十三,一百四十四,一百四十五,一百四十六,一百四十七,一百四十八,一百四十九,一百五十,一百五十一,一百五十二,一百五十三,一百五十四,一百五十五,一百五十六,一百五十七,一百五十八,一百五十九,一百六十,一百六十一,一百六十二,一百六十三,一百六十四,一百六十五,一百六十六,一百六十七,一百六十八,一百六十九,一百七十,一百七十一,一百七十二,一百七十三,一百七十四,一百七十五,一百七十六,一百七十七,一百七十八,一百七十九,一百八十,一百八十一,一百八十二,一百八十三,一百八十四,一百八十五,一百八十六,一百八十七,一百八十八,一百八十九,一百九十,一百九十一,一百九十二,一百九十三,一百九十四,一百九十五,一百九十六,一百九十七,一百九十八,一百九十九,二百,二百零一,二百零二,二百零三,二百零四,二百零五,二百零六,二百零七,二百零八,二百零九,二百一十,二百一十一,二百一十二,二百一十三,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二百一十六,二百一十七,二百一十八,二百一十九,二百二十,二百二十一,二百二十二,二百二十三,二百二十四,二百二十五,二百二十六,二百二十七,二百二十八,二百二十九,二百三十,二百三十一,二百三十二,二百三十三,二百三十四,二百三十五,二百三十六,二百三十七,二百三十八,二百三十九,二百四十,二百四十一,二百四十二,二百四十三,二百四十四,二百四十五,二百四十六,二百四十七,二百四十八,二百四十九。

到點了快打鈴了我要回家吃飯了。老師若是有緣明年再見。

高考作文 篇5

“行百里者半九十”,距離高考只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剩下的這段時間尤其重要,所以我對自己的期許就是腳踏實地。我要踏實地走完剩下的路。

踏實就如同墊腳石,助推人走向成功。古今之成大事者多離不開踏實。試想越王勾踐只記亡國之恥,而不腳踏實地,又如何創造“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神話?李時珍幾十年如一日的踏實付出,纔有了《本草綱目》的問世。曹雪芹踏實琢磨又修改,纔有了鴻篇鉅製《紅樓夢》,……。可見,踏實是做事的根本態度。

一個人有了踏實地態度就好比插上了一對翅膀,可以飛得更高。因爲腳踏實地,纔有了費俊龍。聶海勝成功的飛行;因爲腳踏實地,葉篤正教授才贏得了氣象學界的最高榮譽;因爲腳踏實地,馬雲才創造了阿里巴巴,位列財富榜前列,……。這些成功人士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振翅翱翔。

在高考前夕,我們也應持守踏實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拒絕浮躁,沉穩前行,而不能像那螃蟹,因爲“用心躁也”而導致“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也”。在剩下的時間裏,只有踏實學習,才能在高考中獲得滿意的結果;如果不踏實,便會前功盡棄。

加油吧,追夢的十八歲!相信經過自己踏實的努力,一定能在高考結束後獲得滿意的成績。

高考作文 篇6

話題作文的主旨和寓意往往是比較明顯的,但是有些考生認爲大家都去這麼想,這麼看,寫出的文章豈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於是繞開這一主旨,另闢蹊徑,結果造成立意偏差,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提供的材料固然要認真審查,而命題者在提供的材料之後,提出的要求、注意事項等也應視作“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這樣看,片面理解,輕視後者,那麼審題就可能在爲一句空話。20xx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之後有一段提示:“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爲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這個提示給了考生若干限制,但這個限制是有限的,它同時也給了考生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因此,考生要通過審題懂得哪些內容受限制,哪些又不受限制,從而達到“隨心所欲不逾距”的境界,在限制中求發展,充分表現出自己的寫作才能。可是有考生卻漠視這個限制,不照章辦事,所寫內容完全拋開“心靈的選擇”,自作聰明,另起爐竈。這就好比人家給你一條魚,讓你做一道菜,紅燒也行,清蒸也可,可是你不用這條魚做菜,卻拿一塊肉去做菜,當然不合人家的要求和口味呀!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閱卷教師對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別是提供材料型作文,要求閱讀所給材料,自擬題目寫作,閱卷教師很看重考生所擬的標題。俗話說:“秧好一半谷,題好一半文”,可見題目的重要性。20xx年的高考作文材料是一篇關於“心靈的選擇”的故事,雖有限制,但範圍較廣,有很大的靈活性。可是很多考生卻簡單地採用“心靈的選擇”作標題。採用這種題目的,一般不會得高分。有的高考優秀作文,如《詩意地棲居》《月若有情月長吟》《歷史從那一夜開始》等,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之感。另一種情況是無標題,可能是有些考生先寫正文再擬標題,文章寫好後也許是沒有時間寫標題,也許是忘了補寫標題。雖然評分規定無標題扣2分,但實際結果卻遠非2分。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將幾篇寫得較好的作文,按保留標題和隱去標題兩種類型請兩組老師分別予以閱卷,其分數差別一般都在8分以上。這是因爲閱卷教師對無標題作文產生了一種心理距離,不知不覺便降低了分數等級。

所謂“入題”是指文章的主體內容要儘快地表現出來,這樣可以擴大文章容量,可以儘量發揮每一個字的效力。高考作文因和篇幅限制,更要求寫作儘早進入主體內容。而許多考生犯了“入題慢”的毛病。有的考生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考生把本來簡潔的原材料進行擴展;有的考生開篇擺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來,而真正應該說的內容卻“千呼萬喚不出來”。開篇鬆散,佔去了大量的篇幅,後面的議論無法盡述,只得一筆帶過,草草收兵,比例嚴重失調。議論文要儘早進入分析說理,扣住話題,三言兩語,擊中要害,乾脆利落。有道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半。高考閱卷時間緊、任務重,不理想的開頭,易使閱卷老師產生先入爲主的印象,即使你後面的論證“到位”,“上檔次”。也難作出公正、客觀的評判。

由於種種原因,有些考生作文來不及剎尾,或用一句話硬斷,或點上一串省略號,或乾脆空在那兒,無論文章的好壞,首先是看其整體。所以,考生交給老師的無論如何也應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古人寫文章講究“鳳頭”“豬肚”“豹尾”,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你雕出了“鳳頭”,壯大了“豬肚”,也會因爲沒有“豹尾”而不成其好文章,得不到高分。

在有些考生的心目中,卷面整潔與否,似乎無關緊要。其實不然,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樣,給人的印象是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狀況直接影響着閱卷教師的心理和情緒:字跡潦草、勾勾畫畫、塗改得難以辨認的試卷,馬上就給閱卷者一個不好的印象,在無形中就會多扣幾分;而書寫工整,卷面清潔,則讓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你的文章即使內容表達稍微欠缺,也會因閱卷者惜才而給出比實際水平高的分值。這麼說,是不是閉幕試卷上一個字也不能改呢?也不是。該改的完全可以改,只是要改得清楚、整潔,哪些地方刪掉,哪些地方增加,都要使人一目瞭然。

與此相關聯的就是錯別字問題,高考作文偶爾出現一兩處錯別字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接二連三地出現錯別字,就會被認爲語文基礎太差,你的得分也會大打折扣。

照理說,文章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似乎不應有字數的限制。但高考作文考查的目的,並考慮到考試時間等因素,一般對字數都作了規定。近幾年的高考作文規定不少於800字,這個要求不算高,因爲作文題要求明確,限制較少,考生有充分發揮寫作才能的餘地,寫滿800字是不困難的。在高考評卷中,我們常常遇到兩種情況:一是字數不足。雖然評分標準規定,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但實際情況是,字數不足往往被認爲文章內容單薄,分數很難上檔次。二是字數太多。洋洋灑灑千字以上,給人一種臃腫的感覺,閱卷者一看這種文章就反感,這樣的作文得分高低就可想而知了。再說,作文寫得長,花的時間多,解答前面的題用的時間少,必定會受到影響。

醫治作文失分的幾處“硬傷”並不難,只要我們對此高度重視,把平時的作文訓練當作高考作文看待,嚴格要求,寫作水平就一定能上個新臺階。

高考作文 篇7

人人頭頂一方天,每個人的生活都與天空相連,名師點評20xx年江蘇高考作文 懷想天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淨的天空,遼闊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請以“懷想天空”爲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命題者以“天空”爲思維中心,給所有考生作文構思的起點與構思的方向,也給考生以構思的自由空間,改變了考生具有定式思維習慣,引導學生多角度立意,開啓學生創造的閘門,讓考生的創造思維自由馳騁。

從題幹所提示的內容來看,作文又應扣住其比喻意義來構思,即:在人生、社會、歷史中所處的空間,高考作文《名師點評20xx年江蘇高考作文 懷想天空》。考生需要注意到考題中重點詞語不僅只有“懷想”,之前還有定語“懷想”。是要考生寫遙望星空時所產生的積極的幻想或思索。可以和感嘆人生結合起來。短語性的題目較爲複雜,但共同點是必須找出重點的字眼.一般來說,這些重點性的字眼或是限制語或是動詞。這道題目對考生的思辨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考生對“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的理性分析與認知程度將是決定作文高下的關鍵。

文章構思可以從如下方面着手:

1. 從個人與羣體的位置關係考慮。這種構思可涉及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他人在自己心中的位置。

2. 可將“天空”理解爲人生目標,寫爲實現目標的奮鬥過程。

3. 天空是無限繁華多彩,每種選擇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果,這種構思有點類似於“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話題作文。

4. 在人海茫茫中,能夠擁有一片天空,便能帶來一份安適。可這種安適往往也能侷限人的視野,束縛人的意志。若安於一小片天空,心便也就老了……

5. 可將人生理解爲尋找合適自己的天空,只有適合自己的天空,才能成就非凡,高估或低估都會帶來遺憾。

高考作文 篇8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個人有一張出色的由黑檀木製成的弓。他用這張弓射的又遠又準,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細觀察它時,說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觀毫不出色,真可惜!——不過這是可以補救的!”他思忖:“我去請最優秀的藝術家在弓上雕一些圖畫。”於是他請藝術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獵圖。

“還有什麼比一幅行獵圖更適合這張弓的呢!”這個人充滿了喜悅,“你正應配有這種裝飾,我親愛的弓!”一面說着,他就試了試;他拉緊了弓,弓卻斷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了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1)87歲的中國畫家吳冠中先生,最近在香港中文大學接受榮譽文學博士稱號時說:“如果畫,一定要畫出新的想法、新的感受,重複自己是可恥的。”

(2)也有人說“重複是成功之母”,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不就是從一次次畫蛋中走向成功的嗎?

要求:請聯繫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自定(不要寫成詩歌)。

 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美國的《生活》雜誌把“大學”視爲近一千年中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因爲“它創造了一個延續整個世界文明的場所,也培養了大量全面瞭解這個世界的智者”。曾有人說,18世紀的大學,是重溫蘇格拉底的智慧與但丁的風采的地方,是一個培養知識淵博、性格完美的紳士的地方;19世紀的大學是創造現代科學、探索人類未知領域的地方,是一個聚集了熱情的年輕人,對世界進行討論的地方;20世紀的大學,是人們批判地繼承一些具有永恆價值的思想觀念的地方……

那麼,對今天我們這些離大學之門僅一步之遙的高三學子而言,“大學”又意味着什麼?“大學”又能給予我們什麼?一個娛人娛己的遊樂場?一份體面且收入可觀的工作?一張寄自海外名校的錄取通知單?還是……

請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談談你的思考認識,題目自擬。

 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某公司決定用“獵兔”的方式,從三個應聘者中選出一個部門經理。結果,甲最先發現了兔子,乙最先扣動了的扳機,丙最先在林莽草叢中找回了兔子。

你認爲應該選聘哪一個?爲什麼?請以你的理由爲中心,聯繫你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立意自定,文題自擬,不得抄襲。

 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三個旅行者結伴去一個小廟投宿,半路上被一塊巨大的石頭擋住,爬上去和繞過去都是不可能的。天色已晚,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再找別處投宿也不可能了。

三個人正發着愁,走出一個和尚,揹着一個大搭褳,手捧一隻破鉢,口裏唸唸有詞:“此路由我開,此路由我踩,要想越過去,留下買路財。施主,想過去嗎?每人留下100文錢,自然就有辦法讓你們過去。”第一個人毫不猶豫拿出100文錢,另外兩個人則討價還價。

和尚把破鉢往大石上一扣,石塊沒了,第一個人過去了。和尚把破鉢拿起,大石巋然如故。第二人不再猶豫,拿出100文也要過去。和尚說:“現在漲到200文!”那人只好給了200文,也過去了。

見此情景,第三個慌忙拿出200文。和尚說:“不行,現在漲到300文了!”那人納悶,問“這是何緣故?”和尚說:“迴避困難的時間愈長,付出的利息自然就愈多。”

要求正確理解材料,選取適當的角度,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6、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在“文革”中,一位老音樂家被下放到農村爲牲口鍘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回來,人們驚奇地發現他沒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麼會老呢?每天鍘草我都是按4/4拍鍘的。”而另一位音樂家——傑出的女鋼琴家顧聖嬰,在“文革”初期便自殺了。隱身在音樂的象牙之塔中,當風暴襲來,她心目中神聖美好的東西被踐踏時,她選擇了死亡來抗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高考作文 篇9

高考是賽場。勝者,脫穎而出;敗者,淘汰出局。

高考,短短兩天,就可以讓每一個考生的命運定格:或喜或悲。

又是一年新六月,高考再一次來臨,這給莘莘學子十年寒窗的艱苦奮鬥生活畫上了句號。對這些考生來說,當踏進考場,將是一種怎樣的心情。踏進考試,是臨危不懼,還是小心翼翼?是如臨大敵,還是鎮定自若?在經歷十年寒窗風雨洗禮後,整日披星戴月的考生,在考場上面對答卷,揮灑自如。

沒有誰的青春是在紅毯上微笑着走過的,大多數人有輝煌亦有落魄。求學的路未免艱辛,高考場就是賽場,每個人心中都有遠大的理想,只有好好備戰才能成功。每時每刻,我們都應該努力拼搏,即使每天面對着大量的資料、複習題、課本、導學案以及成批的作業,即使每天壓力山大,也要迎難而上。什麼是備戰?很簡單,就是要具有每天“都做題”“做題好”“做好題”的思想,天天堅持,爲後面的學習打基礎。

“鑿壁借光”“懸鏈刺骨”“程門立雪”講的都是前人們刻苦學習、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以及求學之路的艱辛和不容易。新時代的我們,吃得飽,穿得暖,交得起學費。需要的只是一顆潛心學習的心。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給誰一份。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時間給予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托爾斯泰說過:“世界上最重要的時間是現在,因爲它是我們唯一有所作爲的時間。”人都知道:“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可人人都在這樣安慰自己:“明天,明天,還有明天。”殊不知,這個明天足以毀滅他們的前程,浪費掉他們的光陰。

三年的時間,對每一個高中生來,是很短很短的,俗話說:“哭過,累過,奮鬥過,才無悔。”所以,爲了贏得高考,我們揮灑了一滴滴的汗水,熬過了一個個的日夜,現在奔赴在高考的考場了。

又是一年新六月,又是一次高考期。我們將要把學到的知識向所有關心我們的每一個人交代,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將關乎着我們的前途和命運,關乎着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考生們,十年磨一劍,到了該用的時候了。請勇敢地走進考場,一試鋒芒吧!

高考作文 篇10

一不能:立意偏離“材料”。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是審題的原點,是立意的根基,是觀點的依託。考生必須緊密結合材料進行審題立意,在審題立意時,一定要全面解讀材料,辨明主次,抓住核心,使自己的作文立意呈現命題的最大價值,開拓審題的新鮮視野。

二不能:題目撇離“材料”。俗話說:“題好一半文,文好題先行。”作文擬題是十分重要的。題目自擬其實就是考查考生的擬題能力。擬題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內容、觀點鮮明、新穎別緻、簡潔生動。比如寫道德類材料,“人以德爲天”“莫使‘道德’向隅而泣”“看客們,醒醒吧!” 等比較好的作文題目,猶如“明眸善睞第一瞥”,能在第一時間抓住評卷老師的眼球,博得好感,佔據獲取高分的良機。

三不能:題記遊離“材料”。題記不能濫用;要與作文材料關係要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語言要簡潔,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內爲佳,寫出幾十字題記往往弄巧成拙;要防止題記的內容與題目、文章首段的內容重複。有一篇題爲“呼喚誠實”的考場作文,題記這樣寫道:“輕輕地一聲問候,不想驚擾你,只想知道你是否安好?”這個題記距離作文材料甚遠,讓人覺得非常突兀。比如,一篇題爲“年輕無極限”的作文題記:“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既不貼合材料,也未進一步明晰題旨。

四不能:開篇疏離“材料”。材料作文的開篇最好能夠扣合材料,入題迅捷,觀點鮮明,語言精練。比如,《成事須明德》的開篇:“‘公共場所大聲喧譁’‘競爭可以不擇手段’——如此違背社會公德及個人品行的做法在青少年中竟成了‘難以評價’的做法。一個人對道德尺度的把握應是其修身的根本,成事的關鍵,由此觀之,青少年的價值觀尚需正確的引導。”小作者對材料進行適當的擇取,言出有據,筆墨經濟;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順勢明確立場,語言乾淨。這就是閱卷老師希望看到的開篇。

五不能:行文脫離“材料”。行文脫離材料,脫離話題,脫離中心,是應試敗筆。比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亮的;融融落日,我擁一屢最美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暖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爛的”這樣的優美段落,與作文主題沒有任何聯繫。平時積累一些精彩語句是無可厚非的,但運用時要聯繫材料,服務論點,突出中心。在行文中最好能展示自己的語言個性。結合材料行文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明明白白表心跡,有的考生在行文過程中利用每段的段首句對材料的內容進行多角度的評析,彷彿時刻在提醒閱卷老師:“我分分秒秒都在扣題”;二是筆曲意婉含題旨,有的考生雖然沒有直接引述材料,但是行文過程中句句關涉材料內容,段段暗合材料主旨,這樣的行文方式都是值得考生學習的,但從實際的閱卷情況看,第一種方法效果更好。

六不能:結尾拋離“材料” 如果前面的環節考生都沒有把握住,那麼,結尾就是最後一次結合材料的機會,處理得當,仍可力挽狂瀾,使文章提檔升分。但遺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結尾仍然沒有貼合材料,錯失最後的良機,令人感到非常惋惜。有一篇題爲“當今的青少年”的文章,文章用大量篇幅論述青少年的依賴性,結尾這樣收束:“當今的社會條件下,變數很多,所以人們不能還按傳統辦事,要多動腦子。所以當今社會下的青少年所要面對和考慮的事情會更多更復雜,希望青少年們擺脫‘依賴性’,要有勇氣創新。”這個結尾雖然照應了開頭,但是沒有與材料建立聯繫,使整篇文章墜入“不切題”的萬丈深淵。如果改爲:“當今社會下的青少年所要面對和考慮的事情會更多更復雜,更需要擺脫‘依賴性’,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爲指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經修改後的結尾,基本秉承原意,表述更爲集中,不僅在形式上照應開頭,而且在內容上貼近了材料的核心,從而把文章從“不切題”的深淵中打撈上來。

通過上述分析,考生在應對材料作文的時候,要儘量做到立意切合材料、擬題扣合材料、題記融合材料、開篇貼合材料、行文結合材料、結尾圓合材料,在各個環節逐一落實“材料”的過程中篤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