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高中優秀議論文800字:勤能補拙​

高中優秀議論文800字:勤能補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導語: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個真理!下面是高中優秀議論文800字:勤能補拙,歡迎參考。

高中優秀議論文800字:勤能補拙​

  篇一:高中優秀議論文800字:勤能補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嘆息自己天生笨拙,成不了大器。其實,這種嘆息是沒有必要的。常言道,勤能補拙,就是說,天資差,是可以用努力來補償的。

事實不正是如此嗎?

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生着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資的欠缺沒有使梅蘭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奮。他喂鴿子,每天仰望長空,雙眼緊跟着飛翔的鴿子,窮追不捨;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隨着遨遊的金魚,尋蹤覓影。後來,梅蘭芳那雙眼睛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終於成了着名的京戲大師。

聞名世界的大發明家愛迪生,上小學的時候被老師稱爲“智能低下的人”,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就被迫離開了學校。但他並不因此而喪失信心,反而以頑強的意志勤奮學習,最後終於成了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

類似由於勤奮而彌補了笨拙,甚至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古往今來是舉不勝舉的。

由此可見,一個天資笨拙的人,只要勤勤懇懇,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能變得聰明起來,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反過來說,一個人若不勤奮求學,天資再好也是不能成才的。宋代有個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歲便會做詩,被鄉里稱爲奇才,可謂聰明過人;但他出名後,不再勤奮上進,而是整天由他父親帶着到處吃喝受禮,結果詩才枯竭,終於“泯然衆人矣”。類似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的。我的一個小學同學,由於勤奮好學,升中學的成績名列全班之首,親戚朋友誇讚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一年之後,他的成績排在全班倒數第六,他的母親生氣地說:“真是笨蛋!”其實,他哪是什麼笨蛋,不過是在一片誇讚聲中變得驕傲了,不像過去那樣勤奮了。

華羅庚教授有句名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希望那些自認爲沒有天賦的朋友們不要悲觀,要相信天才在於勤奮,只要自己肯在“勤”字上下功夫,朝着美好的目標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是必可以成大器的。

  篇二:高中優秀議論文800字:勤能補拙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他講起自己的筆名時說:“魯是愚鈍,迅是不靈敏,我不是一個天資高的人。”然而魯迅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這,就是勤能補拙。

勤能補拙,的確不假。

科學告訴我們,勤奮可反覆地、經常地刺激人的腦細胞,並通過這種多次地刺激把信息儲存起來,以便用的時候提取出來。這樣,勤奮提高腦的靈活性,使人變得更加聰慧靈敏。一些天資稍差的人,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變拙爲巧,變拙爲靈。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愛因斯坦從小就不被老師看好,大家都知道他那“三隻腿的小板凳”的故事吧,小學時他經常被同學嘲笑。而且在他報考理工學院時因主科不及格而未被錄取。然而他十分勤奮,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最終他因相對論而聞名於世。達爾文小時候笨手笨腳,什麼都不會做,但他憑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寫成了著名的《物種起源》……。

不僅是名人,如果你注意一下自己身邊的同學,不少人也是如此。在你課間與同學閒聊的時候,他在做題;在你玩的時候,他在看書。也許他的天資不如你,但最終成功者確是他。陳毅將軍說得好:“應知學問難,在乎點滴勤。”的確如此。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曾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如此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勤能補拙是良訓。

相反,你的天資很高,聰慧機敏,然而如果懶惰成性,不思進取,一樣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我國古代有個神童方仲永,幾歲便會作詩,然而自己四處炫耀,不補充自己,不提高自己,最終還是落到了一個不如別人的地步。因此,天資高,一樣需要勤奮。

勤奮是成功的風帆,使人們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帆風順;勤奮是成功的後盾,使人們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踏得穩,走得實;勤奮是海邊的燈塔,照亮你成功的道路。

  篇三:高中優秀議論文800字:勤能補拙

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個真理!

古今中外,曾涌現出無數個令人敬佩的有名人士,他們並非一生下來就掌握某種本領或擁有異於常人的智慧,但是最終,他們卻都夠得到了人生的饋贈,真是既讓人羨慕,又讓人感到不解啊!之所以那些名人會如此幸運,並不是因爲上天的眷顧,而是因爲是他們有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勤奮。

單憑我的一面之詞,你也許覺得有些難以信服,但是科學反面也曾經向我們表明:勤奮可以反覆地刺激人類的腦細胞,並通過這種頻繁的刺激把獲取的信息儲存起來,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及時地提取出來。而且勤奮還可以提高頭腦的靈活性,使人變得更加聰慧靈敏。一些天資較差、智力較低的人,可以通過勤奮和努力化拙爲巧、變拙爲靈。

除了科學方面的證實以外,生活中能表現“勤能補拙”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這句話用在愛因斯坦身上再合適不過了。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取得偉大的成就,主要是因爲他的勤奮,是因爲他符合時代要求,不斷探索,敢於創新。然而,幼年時代的愛因斯坦因爲智力發育較慢,經常遭到同齡孩子的嘲笑,而且從來不被老師看好。誰知長大後的他卻異常的勤奮,一天二十四小時大部分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別人學習時他在學習,別人玩耍時他還在學習,別人休息時他依然在不停地學習、鑽研。經過多年的努力,愛因斯坦最終以“相對論”而聞名於世。

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曾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其實他說的一點不假。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長着一雙死魚眼睛,灰暗、呆滯,根本不是學戲的料,不肯收留他。然而,天資欠缺不但沒有使梅蘭芳灰心、氣餒,反而促使他變得更加勤奮了。他喂鴿子,每天仰望着天空,雙眼緊跟着飛翔的鴿子,窮追不捨;他養金魚,每天俯視水底,雙眼緊跟着遨遊的金魚,尋蹤覓影。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梅蘭芳的眼睛終於變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

生活中,並非只有名人的事例才能表現“勤能補拙是良訓”這句話所蘊含的道理,如果你試着觀察一下自己身邊的一些同學,就會發現他們與那些名人一樣,同樣具有勤奮的精神。多少次,當你沉浸在遊戲的快樂中時,他在默默的努力着;多少次,當你和朋友閒聊時,他在靜靜的思考着;多少次……也許他的天資並不如你,但往往到了最後,成功者的頭銜確屬於他。這是爲什麼呢?原因只有你自己知道。

要想知道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不光要看他所獲得的榮譽和知名度,而要着重瞭解他在成功之前究竟留了多少汗、克服了多少困難、花費了多少心血,準確地說就是看他到底有多勤奮。要知道,曾經有過失敗的人或許是勤奮的,但最終獲得成功的人絕不是懶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