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高中關於勤能補拙作文700字?

高中關於勤能補拙作文7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導語:勤奮,它是一個人想要成功的必經之路,也許這條路很曲折,但走過去就會是平坦的道路。下面是高中關於勤能補拙作文700字,歡迎參考。

高中關於勤能補拙作文700字?

  篇一:高中關於勤能補拙作文700字

古人曾經說過“勤能補拙。”無論是再笨拙的人,通過努力也一定能夠取得成功的。由此可見勤奮能夠彌補一個人在智力上的缺陷。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構成的。”也就是因爲這句話,愛迪生纔沒有被燈泡發明中的多次失敗擊垮,而是更加的勤奮,終於成功的發明了電燈,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偉大哲學家馬克思也曾經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着崎嶇之路攀登的人,纔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仔細想想,如果沒有馬克思當年的勤奮耕耘,又怎麼會有爲勞苦大衆帶來新希望的馬列主義呢?

相反,如果一個人不勤奮,就算擁有再高的才能和智慧又有什麼用呢?傷仲永便是一個很典型的栗子,仲永之傷又何嘗不是仲永之痛。如果他珍惜天生的才能,好好勤奮的努力,一定會是一個成功的人的。

古今中外,說勤奮的事例還很多。而真正能夠引以爲戒的人又有多少。很多人浪費了大好的時光,虛度年華,自以爲自己很聰明,便萬事可爲,到頭來只是空歡喜一場。他們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爲他們沒有做到勤奮,沒有了勤奮,就算是一個聰明的人也會一事無成。反之,如果一個才能平庸的人,做到了勤奮,那麼他就一定會成功的。想想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又有幾人是才能高乎常人的佼佼者,不都是通過自己的勤奮換來成功的嗎?在中國的古代不是也曾有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嗎?不是也曾經有過囊螢照讀,鑿壁偷光的志士嗎?而爲什麼,又會有那麼多的人沒有做到勤奮呢?其實是因爲我們對於勤奮說起來是很容易的,而真的落實到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卻是很困難的。這就好比理想轉化爲現實是需要艱苦奮鬥的。想是一回事,而做又是另一回事,越是看似容易的事情越難做到。所以,戰勝自己,做到勤奮的人才會是真正的成功者。

聯繫事實,高考不也是需要勤奮嗎?誰能做到勤奮,誰便能考入理想的大學,誰能做到勤奮,誰便能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所以,我們要更加的勤奮,去迎接三年後的高考,書寫好我們人生的一個重要的篇章。

勤奮,它是一個人想要成功的必經之路,也許這條路很曲折,但走過去就會是平坦的道路。還記得古人告訴我們的話嗎?“勤能補拙”,一個所有人都知道的簡單道理。

  篇二:高中關於勤能補拙作文700字

雛鳥要能在藍天中翱翔,它必須努力地練習飛翔技巧,因爲它知道,它沒有大鳥那豐厚的羽毛,只有勤奮練習,才能使它掌握飛行。

小樹要長成參天大樹,它必須拼命地伸展自己的枝幹,因爲它知道,它沒有大樹那茂盛的枝葉,只有努力爭取,才能使它擁抱陽光。

涓滴之水要能磨損大石,它必須晝夜不停地滴墜,因爲它知道,它的力量太小,只有勤奮不懈的努力,纔可以譜寫水滴石穿的神話。

世間萬物無不在向我們展示一個真理——勤能補拙。

華羅庚教授的座右銘是: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在華羅庚讀完中學後,因爲家裏太貧窮,所以他失學了,然而華羅庚並沒有因此動搖自己求學的信念,自己在家中努力,牢記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成爲了一個著名的數學家。

華羅庚教授用他的勤奮,彌補了他生活條件上的不足。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這句話用在愛因斯坦上再合適不過了,愛因斯坦幼年時智力發育較慢,同齡的孩子經常嘲笑他,老師對他也不看重,大家都認爲他是一個沒希望的人。誰又能想到愛因斯坦長大後卻異常勤奮,一天的二十四小時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別人學習時他在學習,別人玩耍時他還在學習,別人休息時他仍然在不停地學習,經過多年的努力,愛因斯坦終於以“相對論”聞名於世。

愛因斯坦用他的勤奮,彌補了他兒時智力上的不足。

海倫凱勒是一個集盲聾啞於一身的女子,雖然在她身上有着嚴重的生理缺陷,帶給她的精神痛苦也是異常巨大的,但是海倫凱勒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她用頑強的毅力和拼搏的勤奮精神戰勝了這些生理缺陷,不僅學會了說話和讀書,而且最終成爲了一位學識淵博、掌握多種文字的著名教育家、作家。

海倫凱勒用她的勤奮,彌補了她身體上的不足。

因爲勤奮,稚嫩的雛鳥最終展翅飛翔。

因爲勤奮,脆弱的小樹最終直插雲霄。

因爲勤奮,渺小的水滴最終滴水穿石。

  篇三:高中關於勤能補拙作文700字

爸爸經常在我的面前說:“勤能補拙”。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查《現代漢語詞典》才知道“勤能補拙”的意思是:勤奮就能補充自己笨拙的地方,還讀了一些例子。

錢穆老師是一位儒家大師,他從鄉村教師成爲一個儒家大師,給我們許多啓示。

錢穆老師少年失去依靠。父親41歲去世,他家就落入貧困,17歲就停學在家,開始了鄉村教書生活,先在家鄉的無錫小學,再到廈門中學,然後轉到蘇州教師範。課餘時間,廣泛的讀中國的經典文學,經常對古書考證,用現代的知識理解古文。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18年裏“雖居窮鄉,未嘗敢一日廢學”。即使是吃飯,上廁所的時候,仍然拿書象平常一樣。夏天爲了防止蚊子的叮咬,他常常把雙腳放入水桶中,刻苦誦讀。他仿效古人的,一三五讀詩經,二四六讀歷史;早上讀詩經、晚上讀史書,中間廣泛的博覽羣書,如此十年,終於打下深厚的文學根底。就這樣,錢穆老師從鄉村教師成爲一個儒家大師,這就是勤能補拙。

胡適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是母親把他撫養長大,讀書的時候,他很勤奮,十天去學校,他八九天是第一個進教室,勤學好問,自己成了一位有名的中國新詩創業者。

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朱熹。他的書法很好,然而小時候他的字寫得並不好,一次偶然的機會,父親帶他到桃園賞花,看到美麗如畫的桃花,突然想起李白的《贈汪倫》,朱熹的爸爸叫他寫“桃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朱熹卻很貪玩,不把爸爸的話放在眼裏,錯把“桃花”寫成“挑花”,他爸爸看了很生氣,罰朱熹把“桃花”寫一千遍。朱熹寫過後,對書法產生了興趣,一但有時間就拿其它的字來練寫,勤學苦練,字寫得越來越好,後來就成爲有名的教育家和書法家。

我還想起許多有關勤學的詩句和偉人說過的話。“三更煙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天才出於勤奮”;“我成功是因爲我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等等。

現在,互聯網快速發展,我的爸爸給我了QQ,暱稱“勤思達”。爸爸說:“作爲學生,首先要勤奮,然後再思考,最後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因此叫‘勤思達’,希望你能認識到這點”。這話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裏。

通過勤奮學習,才能增加自己的知識,才能補充自己笨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