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最大的麥穗》讀後感

《最大的麥穗》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1W 次

最大的麥穗講述了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從一塊麥地裏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不能錯失良機的道理。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最大的麥穗》讀後感,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最大的麥穗》讀後感

  《最大的麥穗》讀後感1

讀了《最大的麥穗》這篇課文,使我深深的懂得了一個道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本文主要講了蘇格拉底要他的徒弟們到成熟的麥穗中摘一棵最大的麥穗,可是他的徒弟們都總認為最大的一穗還在前面,最後走到了盡頭都沒有一穗摘到。這就告訴了我們凡事都不要只往前面想,要善於抓住機會,不要措失良機,因為機會難得,一旦失去了,就在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就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説到機會,倒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小明是五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挺不錯的,只要他在學習上再加一把盡,六年級的畢業考他肯定可以考上一所不錯的中學,但是他不會把握機會,也不知道珍惜時間,總以為到六年級再努力點也不遲,就這樣的日復一日的過去了,終於要到考試的時候了,這時他才匆匆忙忙的複習起來,可是這又有什麼用呢?他已錯失了良機,浪費了時間。最後他考上了一所很不理想的中學,此時的他後悔不已,可後悔又有什麼用呢?機會錯失了就不會再有,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好機會了。這個故事説明了我們不管做什麼都不能錯失良機,也不能浪費時間。機會和時間是相輔相成的,珍惜時間是把握好機會的關鍵。

  《最大的麥穗》讀後感2

讀了《最大的麥穗》這篇課文後,我們不僅要學會把握好機會,更要珍惜好時間。

最近,我翻開了《世界名人故事全知道》系列叢書,一看到其中的《華羅庚》,就迫不及待地讀下去,瞭解關於他的故事。

華羅庚是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金壇縣一個小商人的家庭。他天資聰慧,自幼酷愛數字。19歲那年,他憑着自學的數學功底,指出一位大學教授的論文有錯,並寫出了《蘇家鴝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後來他長大後去了美國。月薪達20000美元,有小汽車和洋樓。但他常説:“樑國雖好,非久居之鄉!”後來他回到回到祖國,於1958年去世,享年75歲。

讀完他的故事後,我被他的故事給吸引住了。他小小年紀,就能指出一位大學教授論文中的錯誤,説明他的數學基礎很紮實,,才會指出錯誤,否則一定會弄得啼笑皆非。而他的愛國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雖然他在美國,薪水很高,但他沒有忘記祖國母親的恩惠,一定要回到祖國發揮他的數學特長,為祖國爭光,他這種數學造詣和愛國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啊!

在我小學的五年生活中,我一直以華羅庚為目標,每天我都做上十幾道奧數題,以此增長我的題量。因此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這是因為奧數開拓了我的思維,也是因為我的勤奮。這都是我按照華羅庚寫在書上教給我的人生道理。

是呀,“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聰明是在於平時的勤奮練習,成為天才是在於平時的積累,我們按照華羅庚的講述,好好學習,最終走上成功之路!

  《最大的麥穗》讀後感3

《最大的麥穗》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古希臘大學者蘇格拉底,帶領弟子們來到麥地邊,讓弟子們尋找最大的麥穗。弟子們總認為機會還有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的定奪,但他們最後卻兩手空空。蘇格拉底通過這次行動,告訴了世人一個道理。

蘇格拉底的弟子們兩手空空,是因為他們沒有把握住機會,讓機會丟失。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麥穗永遠在前方,卻不知到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我們也是一樣,當我們想要成功時,一定要從眼前的小事做起,如果一再錯失良機,就會一事無成。

機會,往往像滑落天際的流星,一瞬而過,如果沒有及時抓住,就永遠錯失良機。腳踏實地時,永遠不要好高騖遠,才能成功。正如巴爾扎克所説:“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一個人需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與抱負,但更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現的機遇。實實在在地完成好當前的人物,因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機會鋪成的。如果好高騖遠,不能腳踏實地,就會錯失良機,到頭來兩手空空,一事無成。的確,人生就像在尋找那最大的麥穗,應該追求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實實在在的。

托馬斯。莫爾曾説過:“許多人對待機會,如孩童在海灘那樣,他們讓小手握滿沙子,然後讓沙粒掉下,一粒接着一粒,直到全部落完。”讓我們行動起來,抓住眼前的機遇,不在錯失良機,我們的明天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