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如何提高七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

如何提高七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如何提高七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自主探究、學生、教師。

在我縣大力推廣高效課堂教學實驗,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新形勢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嘗試“先學後導,訓練爲主”的新的課堂主導思想下,自己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結合實驗我認爲我們語文教師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機會,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知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初一學生的個性特點及閱讀層面,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地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呢?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自主探究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主動學習的開端,能使學生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發揮,能從灌輸知識轉變爲引導學生思考。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因此,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首先應當從激發興趣入手。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興致勃勃地投入閱讀,主動去感悟,去探究。可是,傳統課堂上這種“傳授——接受”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重複單調地使用這種模式,久而久之,非但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恐怕連原有的興趣都會漸趨淡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而初一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一特點,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創設形象生動的課堂情景,運用藝術化的課堂語言,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同時,我們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享受自主學習的權利。“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因此而激發,學習質量也會相應提高。例如講授《皇帝的新裝》一文時,我利用初一學生好表現和好勝心這兩個特點,放手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分角色自編自演。結果,表演者和觀衆都全身心投入到課文內容的理解中,並能準確把握住文中人物性格,這一課的學習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會使學生的語文興趣漸趨濃厚,並使這種興趣延伸至課外,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

二、營造民主、寬鬆、平等對話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閱讀。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心情舒暢的狀態下學習工作,思路會開闊,思維會活躍;而在情緒低落時,思路就會變得狹窄,思維就會顯得遲鈍。同樣,學生也只有在寬鬆、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敢想、敢說、敢做、敢懷疑、敢標新立異。羅傑斯說過:“有利於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消除學生在學習中、課堂上的緊張感、壓抑感和焦慮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無拘無束地展開討論,必須建立平等和諧、民主友好的師生關係,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披露靈性,展現個性。初一學生,他們剛接觸初中生活,對環境是陌生的,有一種膽怯心理;不瞭解初中的語文課堂閱讀,他們懷着好奇心;但是,他們畢竟還是兒童,又有着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但是,這種勇氣一旦受挫,要想恢復也是相當困難。所以,此時營造一種心理安全的教學氛圍,消除他們的膽怯心理,保護他們的那份好奇心,肯定他們的勇氣是相當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感到自己在人格上是獨立的、思想上是自由的,意識到自己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權利,他們纔會放心地去解讀文本,大膽地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說的那樣:“你不能在一個顫慄的心理寫上平正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上平正的文字一樣。”記得在教學《百草園》一文時,我放手讓學生去閱讀課文第二段,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美點,然後說說他們的見解。因爲有着相同的兒童心理,他們在閱讀時不僅表現出相當大的熱情,而且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談出了他們各自的見解,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所以,寬鬆、民主的課堂氛圍,和諧溫馨的師生關係,能有效地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閱讀。

三、明確教師角色地位,教會學生自主探究閱讀的方法。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已成爲全世界的共識。教會學生自主探究閱讀的方法是提高閱讀效率的最佳途徑。而質疑是進行自主探究閱讀必經之路。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現代心理學家也認爲,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思維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以解決問題告終的。在科學文化日益發展的當今時代,我們的中小學教育要培養創造型人才,就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質疑能力。但初一學生初次進行自主閱讀時可能很不習慣,也摸不着方向,不知道從哪一角度提問題,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因此,在閱讀的起始階段,教師要扮演好“導遊”的角色,引導學生選擇好恰當的閱讀角度,指導閱讀方法,進行有疑而問的訓練,培養學生於無疑處生疑。一般第一步可以讓學生藉助課文註釋、課後思考題、工具書進行閱讀,自問哪些地方有疑問,有什麼疑問;第二步,指導學生深入到篇章中,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瞭解文章寫什麼,爲什麼而寫,怎麼寫;第三步,根據文體特點,從詞語的運用、句子的含義、段落的安排、中心的表達、表現手法的運用等方面進行質疑。在具體一節課的閱讀指導中,教師可以以一篇文章或文中的一個語段爲例,設計幾個思考題,教會學生如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模仿此法舉一反三,去學習類似的文章。例如,閱讀《春》一文時,以描寫春花一段爲例,指導學生從賞析語言入手,探究本段所運用的表現方法,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後讓學生模仿此法,去自主閱讀其他語段。此外,我們還可以依據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在語文教學的各處環節創造質疑問難的機會,指點發問的途徑,教給學生髮問的方法。如:課前,引導學生看到課題時質疑;課中,引導學生在重難點處質疑;課後,引導學生對整節課的內容質疑。當學生掌握了自主探究閱讀的方法後,我們可以選擇課內外的一些文章,適度地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閱讀。我認爲這種循序漸進的指導方法對於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四、適時地肯定學生的自主學習,樹立他們自主探究閱讀的信心。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是人類打開宇宙大門的金鑰匙。而質疑是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最佳外化形式,是學生思維活躍的外在表現,是學生創造發明的起點,更是教學反饋的最重要信息。它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只要肯定學生的自主學習,樹立信心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總之,只要大膽的放手,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