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誰知道?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誰知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誰知道?

節氣歷史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勞動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爲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這是中國歷史上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最早的記錄。從考古中發現的出土文物考證,中國西漢時期就已經採取節氣注歷了。漢代著作《周髀算經》一書,就有八節二十四節氣的記載。大都表示氣候變化,物象差異,與農業結合得十分密切。因此,當時從八節二十四節氣上就可以掌握季節的變化,決定對農作物的適時播種與收割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農業非常發達的國家,由於農業和氣象之間的密切關係,所以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從長期的農業勞動實踐中,累積了有關農時與季節變化關係的豐富經驗。爲了記憶方便,把二十四節氣名稱的一個字,用字連接起來編成歌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綜合了天文學和氣象學以及農作物生長特點等多方面知識,它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力特徵,所以至今仍然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受到廣大農民喜愛。

節氣是華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影響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即在平面上豎一根杆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以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時分影子最短的一天爲夏至(又稱“日短至”、“短至”),最長的一天爲冬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影子長度適中的爲春分或秋分。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中國古代用農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爲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爲72候24節氣。

由於2000年來,中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爲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閎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爲上月的閏月


丁靜筠|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