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實用的生活日記彙編6篇

實用的生活日記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活日記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生活日記彙編6篇

生活日記 篇1

活中有學習,學習中有生活。在某一天,中午吃午飯的時候,邊吃邊聽着電視裏面的新聞廣告。在隨後的節目預告裏,我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擡眼看看老媽,只見她高興萬分。“哎,”我嘆了口氣,真不知道媽媽爲什麼這麼喜歡看古裝劇。還是那種不厭其煩的喜歡看。於是我半開玩笑的根媽媽說“古裝劇的編劇真應該感謝你們這些它的忠實粉絲阿,沒有你們,哪裏能讓那些編劇賺這麼多的名氣知名度跟錢啊!”誰知,媽媽卻一本正經的反駁我說“誰說的,是我們這些人應該感謝她們這些編劇纔是。如果不是她們寫出這麼好的劇本,也不能讓我們在工作勞累了一天之後還能收穫享受,有事可做,有期盼可等。讓每個無聊的夜晚因爲等待看節目而變得讓人期待,變得美好。”

我詫異於母親的答案。或許,是母親太過樸實,太過於善良和辛苦,也可能是工作太累了。而我卻沒有意識到母親的話,這是一種多麼智慧的回答,又是一種多麼美麗的生存方式阿!

對於生活的'一切,我的所得,都時時記着感激,記着感恩。讓所有一切得到的,失去的,都因爲感恩而鍍上一層美好而溫馨玫瑰色,是多好,多美的一件事。我相信,一個心懷感恩的人,必是一個良善的人,一個懂得製造幸福的人。哪怕幸福僅僅只露出了一個線頭,她也會用這樣一種智慧,將那線頭拽出,織成一件毛衣,溫暖自己,溫暖他人。

林清玄曾在他的《黃昏菩提》中這樣寫道:每天我走完了黃昏,將歸家的時候,我就懷着感恩的心情摸摸夕陽下的頭髮,說一些讚美和感激的話。感謝這人世的缺憾,使我們驚醒不至於墮落;感謝這都市的污染,使我們有追求明淨的智慧。這也是一種感恩與智慧阿。雖小卻是那樣的貼近我們的生活,充實我們的心靈。

或許,感恩本就源於最微乎其微的生活,但它確是一種了不起的智慧!

——後記印度書上說,斯拉萬月是一個時間。試圖用時間去留住幸福,這是最傻的事情,因爲幸福永遠跑的比時間快。而時間能捕捉到的,僅僅是幸福的影子:回憶。但我想感恩,卻能將幸福延長。

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學的關心,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回報,去感恩。在生活中,在父母的關愛中,我學會了感恩,懂得了生活中的學習是無處不在的。

生活日記 篇2

第一次,真開心第一次,真開心!那是我第一次打乒乓球的時候,酸甜苦辣都聚在團圓。

在那打球的一瞬間,就如同一顆彩色的棒棒糖,現在慢慢品嚐,真有說不出的.快樂。

當時,我只是一個無用之者,連拿球板都不會,何況是打球了,不過,在父親的精心教導和指正下,不到多時,我便已經學會了,接着,爸爸開始教我發球了,只見爸爸很熟練地把球“砰”地一下往桌上一彈再打到對方界去。我試了好幾個,總沒有一個能打過網。

就當我將要泄氣時,爸爸便用鼓勵的語氣鼓使我站起來,奮發自強。

當我用爸爸的話語站起來後,繼續操練,我總用爸爸的那番話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泄氣。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第一顆球發過網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雖然,起先是另我痛心,但最終以高興爲結局。我高興!我自信!

生活日記 篇3

清晨起來放小雞仔喂小米、豆腐、水,月牙彎彎、太陽爬上坡。六點四十分與上學的三樓小寶打招呼、七點零二分目送劉思羽與男同學上公園等女同學、七點十分目送和平上班、杜姨上市裏上班、爸爸揹包上市裏做理療、走圈的檯球廳趙叔、拄拐的`澡堂胡叔、張奶、董大娘、董叔、糖尿病的濤叔、十字路口商販給我水果紙與大塑料袋、代叔、陶哥、吳哥買早餐、護士黃姨、周叔上班。

七點五十分給東東家全部魚兒換水、三十條小泥鰍感動而死,與媽媽上郵政銀行存錢。十字路口買姐妹倆進口香蕉七元錢、買老兩口舌果十二錢、找零中有一張暴號錢。

澡堂報道時看見紅姐吸菸打電話、胖紅姐吃爆米花、與劉師傅一起刮天棚、小池子是新水、泡一泡、天窗到天棚光依次爲黃紅、藍綠、淺紅色。

蛋糕大世界買五塊五角錢小酥餅、見董叔給打針的外孫子買糕點,水車在水塔下入水,回家吃萵瓜與鹹菜。早上九點五十七分來自來水,媽媽淘缸接水中。

上午放小雞仔喂小米、豆腐、水,吳姨給桔子吃、張奶與王姨在一起、社區朱姨、胖朱哥、開四輪的鐵叔、樸姨賣水果、教會黃姨拾掉落的花種子、高個波、媽媽在陽臺批評我給小雞仔豆腐吃。十一點四十分給大部分魚兒餵食。

午覺醒來放小雞仔見張奶與王姨、董大娘從益民超市購回許多豬肉罐頭、樸姨給四樓趙姨龍爪、金華姐接女兒放學、邵叔接孫女放學、程姨途中、代叔與四樓鄭叔、董老頭坐一起、矮個張叔、吳哥推廢品、護士朱姨、教會黃姨去公園做操、媽媽擦陽臺玻璃。

今天四點十九分日落、明天五點四十一分日出。秋意已暮、新冬將至。

回家休息一會再放小雞仔,三點五十八分與求快件的劉思羽打招呼。邵老師下班中、爸爸拎止咳水、劉克海叔拎饅頭、杜姨求快件後做晚飯、馮姨抱大白菜、董叔把母雞趕回倉房、小雞仔們自己回倉房雞籠裏、小不點領導範、不知道躲車。老二仔墊底、媽媽在陽臺做晚飯。

幾聲道別後、輕輕關上門、一天主要工作結束、到好再來菜店買拌辣白菜的料五元錢,爸爸給我一百元錢買藥。晚上給東東家全部魚兒換水,小泥鰍基本死光,父母出去玩、把一切收拾完後、看電視、玩電腦。

生活日記 篇4

今天我看書看到了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小男孩的爸爸,得了重病,活下去的機率十分小,家裏也很窮。那個男孩問一生怎麼辦才能讓爸爸好,醫生說只有奇蹟才能就他。男孩去了藥店,都沒有結果。終於,他去了一個藥店,用1塊錢買了奇蹟。過了1個星期,他爸爸的病有人去治好了,醫療費也付了。後來知道是那個藥店的老闆付的。今天,我看到網上一個得了白血病的女孩,只有12歲,家裏付不起錢,但是有很多好心人捐款,有的20,50,100。甚至有20xx的,我看到我們的`大衆都是有愛心的,我們是團結的。

生活日記 篇5

據《新科學家》報道,英國心理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習慣性地寫日記對健康沒有好處,習慣寫日記的人們容易頭痛。他們發現,經常寫日記的人比不寫日記的人更有可能頭痛、失眠、消化不良以及不擅長社交。

心理學家的這一發現向以前的假設提出了挑戰。以前人們認爲堅持寫日記,更容易克服心理創傷。但英國格拉斯哥蘇格蘭大學的伊萊恩·鄧肯表示:“我們以前認爲,經常寫日記對身體有某些好處,但現在看來,寫日記只會使身體變得更糟。事實上,如果你們根本不寫東西,你的身體可能會更健康一些。”

這項有斯塔福德郡大學的大衛·謝菲爾德參與並完成的研究於9月8日在愛丁堡舉行的英國心理學會的一次會議上被公開。該研究對94名經常寫日記的人和41名不寫日記的人的身體狀況進行了比較。斯塔福德郡大學的所有學生也接受了問卷調查,填寫了一張標準的健康調查表,就業參考《習慣寫日記的人們容易頭痛》。

鄧肯說:“我們決定測試寫日記能治癒創傷的說法。”她表示,她開了對自由地寫日記的人進行研究的先河,在其他多數研究中,志願者實際上都被要求以一種系統的方式寫下他們遭受的創傷經歷。

研究人員問了寫日記的人許多問題,包括多長時間寫一次日記,日記能保存多久以及是否寫過任何關於遭受心理創傷的'事。最後統計結果顯示,在身體狀況方面,寫日記的人比不寫的人糟得多,身體狀況最糟的恰恰是那些那些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創作經歷的人。

鄧肯說:“他們最容易患頭痛之類的疾病。”雖然她目前還沒有證據,但鄧肯推測,寫日記的人不是儘快從創傷的陰影裏走出來,而是通過記日記,反覆回憶創傷過程。她說:“如果人們不重複回味過去,而是打破沉思敞開心扉說出來,或許效果會更好。”

但是她承認她的實驗不能證明究竟是因爲寫日記引起了健康問題,還是因爲健康問題讓人開始記日記。在接下來的實驗中,通過新的方法進一步探索寫日記和健康之間的關係。

生活日記 篇6

我有幾個中學同學,屬於最普通的那種,高考落榜只得就業,打拼十幾年仍然不富裕,給孩子買煎餅果子時多加個雞蛋也要掂量掂量。就是這樣的幾個典型草根,卻讓我越來越有些感觸。

李剛屬於那種身大力不虧的,中學時喜歡研究舉重,以至結婚時可以把新媳婦一氣兒抱到婚車上。他起先在一個小造紙廠上班,強壯的體魄幹這項工作得心應手,不過隨着企業的效益滑坡他就漸漸沒有用武之地了,最後只能回家休息。他沒有怨天怨地怨爹孃,而是在晨練中摸透了附近小區的情況,然後打出了小學生接送車的招牌,由於價格低廉、風雨無阻,他的三輪接送車總是載滿快樂的孩子們穿行在晨曦中。我確定在他的生活中沒有什麼風雨,即便有也只是片刻吧,因爲在同學聚會酒酣之時他沒有那些不着邊際的暴富幻想和貧富落差的落寞哀傷,依舊是那簡樸的衣着,從容淡定的目光。

阿毛就屬於那種懷才不遇的了。上學時學習很用功,而且成績也不錯,尤其是一到考試他的老媽就會提前給他“熱身”,又是燉雞又是燉魚。偏偏事與願違,高中畢業終於算是拼上一個大專。畢業後到一家信用社工作,誰成想他的單位被兼併,於是買斷工齡回家。自尊心很強的阿毛很是悲天憫人了一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喜歡假山工藝的'他在失業的時光裏就去市場散心。經過耳濡目染拜師學藝,幾年下來他不但擺脫了失業的陰影,竟成了小有名氣的假山工藝行家。在聚會時我們愛說:沒想到啊,班裏出了個藝術家。阿毛嘿嘿一笑:都是逼的,秀才成工匠了,你們看我這一手老繭。

最沒轍的是劉侃。他老媽是梆子劇團的演員,滿指望讓兒子金榜題名換換門風,哪知道他繼承的遺傳基因還不淺呢。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就是學習不上心兒。在學校時他的一把吉他就能迷倒一羣女生,可高考結束他就傻了眼。老媽費盡口舌用盡關係總算把他安排進正紅火的一家金屬公司,還娶了漂亮的媳婦兒。可是好景不長,他的公司也曇花一現地關門大吉。這下子他可自由了,整天跟着一羣流浪歌手東奔西跑沒正形。老婆一氣之下領着孩子跟他拜拜,老媽也氣得直想犯心臟病。他又成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孤家寡人。只是他對自己的愛好癡心不改。這不,聽說市裏成立愛心演出團,他第一個報了名。

法國思想家蒙田曾經說:"把享受生活的恩惠作爲生活的目的,那麼就應當像躲避瘟疫一樣避開性情的乖戾和挑剔。”不管命運把自己擺放在什麼地方,都能隨遇而安地坦然面對現實,有張有弛地找到自己對生活的執著與快樂。這些就算是對我這幾個同學生活現狀的一點看法吧。那就是,迎着陽光生活,享受生活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