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代人物劉理順介紹

古代人物劉理順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劉理順介紹

古代人物劉理順介紹

劉理順(1582-1644),字復禮,號湛六。明代人,原籍山西,明初遷尉氏,二世祖遷杞縣花園村(今城關鎮花園村)。劉出生1個月喪父,隨母親長大成人。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考中河南鄉試丙午科舉人。其後27年間,連續9次參加進士考落榜,貧病交困,仍礪志苦學,不作僞詐,不隨流俗,因此被鄉鄰譏之爲迂闊,不通世故。杞縣何寨豪富何登雲見劉志向不凡,勉勵他堅持學習,並資助他讀書及生活費用29年。崇禎七年(1634)甲戌科,他第十次赴京應試,文中所論皆治國安民之良策,主考官卻不解其意,將其列入下等(第二百七十三名)。崇禎帝複查考試卷時,對他的論斷和憂國憂民之心十分讚賞,遂親自批准他爲第一名狀元,封爲翰林院修撰,負責《起居注》,管理六曹奏章,纂修《明會要》。

時,劉已52歲,獲此殊榮,衆人紛紛恭賀。劉決心勤奮供職,報答崇禎帝的知遇之恩,他歷任南京司業、右諭德、經筵講官,爲皇帝講述儒家安民治國之道,所言多被採納。劉兼任東宮講官時,皇帝又加封他侍讀、侍講之職,對他十分器重。時兵部尚書楊嗣昌之父病故,按當時禮俗,楊應停職守喪,但楊眷戀名利,出任督師征剿李自成起義軍。劉-他“奪情非禮”,又說他“如戰不勝,則進退失據”。揚因此懷恨在心。唆使劉之上司將劉罷官。後來皇帝思念劉之忠勤,再次起用他主講經筵,兼知制誥。他秉筆直書,在其撰著中,對忠良之臣大加頌揚,滿朝文武都以能得到他的'讚譽爲榮,以“此鼎元劉公之筆”相詡。按明制,任修撰9年即應提升職務,而劉因不肯賄賂權貴,延至10年才升任左春坊左中允。時李自成在中原屢敗官軍,諸將帥爭相賄賂上司,掩飾敗績,逃避罪責,劉對此憂心忡忡。李自成圍汴,劉陳述防禦之策,被當權者斥爲庸論,不予採納。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起義軍攻陷京師,劉與妻妾家僕12人投繯俱死。義軍制將軍李巖系劉的同鄉,至劉宅欲加保護,見劉等已死,遂令軍士守護,禁止搶掠,嘆息而去。

劉死後,南明王朝賜諡號文正,追封爲詹事;清順治四年(1647)家人迎其棺尺歸杞;順治十年(1653)清王朝追賜諡號文烈,遣使臣來杞安葬、致祭,祀於杞縣鄉賢祠、忠義孝悌祠;康熙二十五年(1686)爲其建專祠於縣城大西關官道北側,賜祭田70畝,永免賦役;後又祀於五狀元祠,位列第五。著有《文集》十二卷,由其長子孫劉菖石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