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中國古代的經典特色家風家訓

中國古代的經典特色家風家訓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K 次

家庭是國家的縮影。

中國古代的經典特色家風家訓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代士大夫的生活信條。

“人必有家,家必有訓”,運用家訓教誡家人、子弟,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家訓,許多已成經典。比如,周公旦的《誡伯禽書》、司馬談的《命子遷》、諸葛亮的《誡子書》、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李世民的《誡皇屬》、包拯的《包拯家訓》、歐陽修的《誨學說》、袁採的《袁氏示範》、朱柏廬的《朱子家訓》、李毓秀的《弟子規》等等,不勝枚舉。

關於孝仁禮義

在我國古代,家訓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倫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識的教育、謀生技能的傳授、爲人處世的告誡等,幾乎涉及個人、家庭、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司馬遷最終能寫出被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離不開其父司馬談的家訓和價值觀,即對“孝之大者”的理解。

司馬談學富五車,他的才學也贏得了漢武帝的賞識。漢武帝專門爲他量身定做了一個官職:太史令,掌管天時星曆,還職掌記錄,蒐集並保存典籍文獻。

司馬談認爲,自孔子死後的400多年間,諸侯兼併,史記斷絕。當今海內一統,若作爲一名太史不能盡到寫作的職責,內心必會惶懼不安。爲此,他非常希望司馬遷能完成他未竟的大業。

於是,在臨死的時候,司馬談拉着兒子司馬遷的手,邊哭邊囑咐,這就是司馬談的《命子遷》。司馬談希望自己死後,司馬遷能繼承他的事業,更不要忘記撰寫史書,並認爲這是“大孝”。他說:“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

有了這樣的家訓,司馬遷終不辱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部家訓,被歷代推崇,甚至被J爲“古今家訓,以此爲祖”。這就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它反覆被刊刻,雖歷經千餘年而不佚。

《顏氏家訓》中,今人最爲熟悉的就是那句“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實際上,該書共有七卷計二十篇文章,各篇內容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且意義深遠。

如它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爲學習應以儒家經典爲主,也要注意工農商賈等方面的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

書中許多名句至今一直廣爲流傳,如:“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至今讀來仍會覺得很有意義。

與《顏氏家訓》齊名的是袁採的《袁氏世範》。該書是很多私塾學校的訓蒙課本,被歷代士大夫推崇,並將其奉爲至寶。

生年不詳,卒於1195年的袁採,官至監登聞鼓院,其職責是管理信訪接待之事,其人爲官剛正。

袁採屬於才德並佳之輩,在任樂清縣令時,他感慨當年子思在百姓中宣傳中庸之道的做法,於是,撰寫《袁氏世範》來踐行倫理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該書並不是板起面孔說教,而是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書中有許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當敬遠”“厚於責己而薄責人”“小人爲惡不必諫”“家成於憂懼破於怠忽”“黨人不善知自警”等等。

家庭教育的特色

自古以來,家訓、家風的話題就是每個家庭繞不開的永恆主題。制訂家訓或家規既是古代家庭教育的特色,又對現代家庭教育具有顯著的借鑑作用和指導意義。

家訓和家風有着密切的聯繫,家風的形成,是家庭長輩和主要成員影響和教誨的結果。

晚清名臣曾國藩對後代的教育相當重視,雖然他貴爲朝廷的要臣,但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爲“官二代”。他教育兒子要成爲“讀書明理之君子”。咸豐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寫信給九歲的兒子曾紀鴻說:“凡人多望子孫爲大官,餘不願爲大官,但願爲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

如何做一個君子,曾國藩教育兒子說:“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讀書與做人,實質是相容幷包的。通觀曾國藩的一生,其言傳身教對於曾氏家族的兒孫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續發展都奠定了紮實基礎,值得今人借鑑。

在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父子宰相家訓》輯中,記錄了張英、張廷玉父子二人所著的《聰訓齋語》和《澄懷園語》。這父子二人所著的家訓被認爲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成效的家訓經典,是修身齊家的典範,傳誦不息。這些家訓至今讀來仍覺受益匪淺,以至於中紀委的'網站也出現“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名句。爲官清正,心繫百姓,淡泊致遠,克己清廉,乃是當代爲官從政者的榜樣。

可以這樣說,這些源遠流長而又獨具特色的家風、家訓,既是家庭教育的範本,又是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延續的重要載體和媒介,因而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最終得以千載流傳。

解今人之困惑

文化學者張頤武曾說:“家風,講究的是耕讀爲本、詩禮傳家。通過家風、家訓教導後輩,潛移默化地傳達社會規範。《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等,含有大量教育族中子弟如何與人相處的道理。這些著作中包含着一些永恆的價值,對我們今天的家風傳承依然有用。”

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傳統?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貧和富?如何當與時俱進的父母?品德修養與學習好,哪個是孩子的基本配置?如何解決孩子的厭學情緒……

幾乎所有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都可以在我國古代大量歷史名人的教子故事及其成功經驗、失敗教訓中找到答案。

古代的家訓和家風,既給今人提供了豐富的家教知識,又給今人提供了思路和啓迪。

即使歷史的車輪早已跨越千百年,然而,這些經典的家訓和家風所反映出來的價值追求並沒有過時。它仍然能在古人的智慧與今人的困惑之間架起一座橋樑,達到借古人之智慧解今人之困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