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小故事 > 古代名人林則徐的家訓家規家風故事

古代名人林則徐的家訓家規家風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導語: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着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一個家族家風的建構,對塑造孩子的成功與否、家庭的生活方式的好壞、家族人在社會的地位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下面是關於古代名人林則徐的家訓家規家風小故事,歡迎閱讀。

古代名人林則徐的家訓家規家風故事

西方有句諺語:“兩百年才能培養一名貴族。”這裏的“貴族” (nobleman),也可譯作“高貴的人”“高尚的人”,是指真正集仁義、智慧、才能、勇敢等品質於一體的精神化身,而不是指身份。身份的高貴並不等於精神高貴。所謂“君子之德,五世而斬”,沒有高貴的精神,再顯赫的家族,都有沒落的時候;而有了高貴的精神,再卑微的家族,也能出真正的“貴族”。歷史巨人林則徐,無論在身份地位上,還是精神上,都可以算是一位真正的“貴族”了。然而,林則徐的家庭,卻是福州城裏再普通不過的一介平民之家。這樣一個毫不起眼的普通人家,如何養育出如此了不起的人物?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志節高清的書香之家

上世紀60年代,臺灣有一本被稱爲“確立新傳記的典範”的《林則徐傳》,作者是林則徐玄孫林崇墉。他概括林則徐成長的家風特點和林公本身的性格,竟是兩個字:”恬淡。”乍一看,這兩個字與林則徐官高權重、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生,多少有些反差;但細想之,卻透着極深的哲理。諸葛亮曾有教子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林公之“志”,林公精神境界之“遠”,何嘗不是從淡泊寧靜之處求之!

林家之淡泊,首先發自對於書香的執著。據林崇墉先生追述,林家“歷代固守儒業”,林則徐祖父是個廩生,長期飄泊在外教書謀生。由於“家口浩繁”,家境日漸拮据。到林則徐父親林賓日手裏,已是“家無一尺之地,半畝之田”,落到社會貧困階層的地步。林賓日沒有因貧困而喪志,固守儒業,日夜苦讀,希望通過科舉途徑振興家道。他的文才在鄉里頗有名氣,但在科場卻屢試不順,29歲才考中秀才,補了廩生,後來便再也考不上舉人。一直到4l歲,由於過度用功,患了“眼疾”,才被迫放棄舉業。從此“孜孜於教誨子弟、成就後學之事”,把讀書進取的夢想,寄託到下一代身上。儘管生活極其艱辛,有人勸他讓林則徐改圖他業以佐家計,他總是笑而不答。對於造就後代成器,他有獨到的見解。他說:“《易》以養蒙爲聖功,養之時義大矣哉。養其廉恥,使達於奇袤;養其天真,庶免於澆薄。夏楚收威,特其偶耳;若習焉,有不生玩者乎?”。

林賓日教子,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林則徐從小就有較高的天賦,4歲時,林賓日便把他帶到塾館,抱在膝上開始啓蒙教育。有人質疑是不是太早了,林賓日回答:“非欲速也,此兒性靈,時有發現處,不引之則其機反窒,此教術之因材而施者耳。”他教學極有耐心,“諄諄然、循循然,不激不厲,而使人自樂於向學”,還特別注重身教,“講授書史,必示以身體力行近理著己之道,罕譬曲喻,務使領悟而後已。”據林則徐回憶,他小時從未受過父親打罵,連大聲呵斥都絕少。

如此溫文爾雅,沒有深厚的修身養性功夫和非凡的定力,是很難做得到的。林則徐說“府君在庠序二十年,不妄與一事,不妄取一文”,絕不沾染社會的醜惡習氣,更不貪圖不義之財。當時考秀才必須由廩生保送,有個“身家不清”的人送來很厚重的禮物,請林賓日出具保送。林賓日問他,爲何不請他人保送?回答說,因先生一向信譽好,若出具,沒有人會懷疑我。潔身自好的林賓日最不屑摻雜這種事,回絕了他。還有個同鄉出重金聘他當家庭教師,林賓日也因其品行不端而拒絕,反映出他安貧樂道的恬淡性格和道德意志。

林賓日能夠甘之如飴地堅守自己爲人處事的原則,與其妻陳帙的配合是分不開的。陳氏也是出身書香之家,嫁到林家時,林家“家無立錐”,還欠有許多債務。“當時貧簍之狀,有非恆情所能堪者”。但陳氏從不怨天尤人,而是勤儉持家,相夫教子。林則徐從小孝順,看到母親辛苦,曾提出要爲父母分擔生活重擔。母親總是說:“男兒務爲大者遠者,豈以是瑣瑣爲孝耶!讀書顯揚,始不負吾苦心矣。”可見,陳氏也有不同尋常的見識和守貧礪志的毅力。

林賓日夫婦的高潔志尚和對物質生活的超然態度,並 不是在困窘之中才如此,而是一以貫之,終生不變。後來林則徐當了大官,屢次要把父母接到身邊奉養盡孝,他們總是以過慣了家鄉的平凡生活爲由而不往,林父還賦詩“江湖遠涉煩舟楫,菽水長留勝鼎鍾”以表心志。林母怕拂了兒子美意,曾短期就養,也仍是“珍食必卻,美衣弗御”。她說:“一身之福有幾,奈何遽欲盡之?但以分賙三黨之貧乏者,不尤愈乎!”

這種超然物外,志存高遠的家風,體現了儒家“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境界,對林則徐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身教”作用。

  樂觀融洽的仁愛之家

林家雖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壓力,家庭氣氛卻極其融洽歡樂。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林則徐母親陳氏的維持。陳氏在林家最困難的時候嫁過來,從未抱怨過日子艱難。爲了支持丈夫專心舉業,她常常暗地裏自己餓肚子,還做出吃飽輕鬆的樣子。不久,林賓日考取秀才,生活纔有些改善,但隨着子女的增添,日子很快又艱難如故。陳氏操持着一家人的吃穿,教育子女互推互讓,面對困窘,一家人過得和和氣氣,保持了健康的心態,絕無爭執和悲慼情調。

筆者曾聽林則徐五世孫女林子東先生講述,林家後代曾長期保留兩件象徵性的東西:一盤素炒豆腐和一盞兩根燈芯的油燈。那是林家樂觀向上家庭氛圍的物證。據說,有一年除夕,鄰居聽見隔壁林家歡天喜地地在吃年夜飯,好奇地從矮牆上探望過來,所見到的卻是這一家大小十多人,圍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享受唯一的一大盤素炒豆腐!林家夜間照明,也依賴唯一的一盞油燈,平時一向只放一根燈芯,到了大年夜,才加點一根,過年的喜慶氣氛,便被熊熊地燃了起來。後來林則徐顯達,林家過年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但那盞油燈和一盤素炒豆腐,一直被持續作爲林家年夜飯的保留節目,以紀念往日的艱辛和家人之間的團結和睦。在油燈下吃着素炒豆腐,林家人總要談論起先祖文忠公的種種德行,重複他老人家的遺訓,教育年輕後輩要把林公精神代代傳續下去。

和睦家風需要愛心的滋潤,子女成才更需要愛心的澆灌。林賓日夫婦極富愛心,爲人厚道,他們的愛心不但施之於子女,而且推及宗親、鄉里和學生。林賓日所教學生,有的因家貧無法赴考,他就以自己微薄的束脩,予以資助。他“生平尚風氣,重然諾,視人之急猶己。家雖至貧,而三黨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難,忘乎其爲屢空也”。甚至出門在外,“遇旅人窮困,每竭貲濟之,而已轉匱乏,略不介意”。爲了賙濟別人,寧願自己“匱乏”,這種大度的愛心,是林氏家風的又一過人之處。

據林則徐《先考行狀》記述,其父有兄弟四人,其父最小。他“篤於天倫,事諸兄惟謹”。長兄起先無子,賓日便以自己的長子過繼給他,後該子夭折;長兄去世得早,賓日又“撫從子逢吉若己子,攜往將樂書院,教之讀書,月贍其家,既又爲之謀衣食之地,至今如一日”。次兄家境更糟,中年貧不聊生,“府君時時典敝衣、鬻文字給之”。有一次,林則徐親眼見他父親將家裏的米送給二伯父,回來後與母親一起餓了一頓,還告誡兒子說:“你伯父若來,不得告訴他我們家未開伙。”爲的是怕兄長難爲情。三兄得了比賓日更嚴重的眼病,生活艱難,“府君常扶掖之,衣食之,且爲嗣續之,歿則喪之葬之,其友于之篤如此”。可見林家兄弟之間的深厚感情。

林母也同樣富有同情心和好施之德,林則徐在《先妣事略》中,記述其母親“平日濟困扶危,在人若己,必曲盡其心而後即安”,“親族鄉黨緩急,無不周恤”。可見林家助人爲樂的品格是非常突出的。

林則徐之品行,受之於家風者尤多,李元度《林文忠公事略》寫道:“公……自奉儉,而資助族戚,歲必數千金,尤愛士,所至必擇其秀異者,召入官署,勗以學行。”金安清《林文忠公傳》也說:“千里之外,舊交故吏,雖歷久,輒詢其處境之枯菀,有不待請而拯掖者,有當困厄而遠爲湔雪者,皆喜過望,感之次骨……周旋朋舊,睦敦戚黨,必誠必信。於細民之情僞困敝,賑災諸事,深思曲體,凡所設施,即其人自謀,亦不及此。”這些都反映出林則徐沿襲自家風的樂善好施、急人之難的品德。

  奮發進取的勤勉之家

林家人安貧樂道,“藜藿自甘”,絕非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事實上,全家人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改變現狀的努力。奮發進取,昂揚向上,是林家家風家教的又一突出特點。

林賓日因家貧,從小養成了勤快的習慣,幼年就學着幫父母幹活,到13歲才得以入學。他拍着胸脯發願:“男兒當自奮發,豈甘以貧廢學耶?”剛入學時,他文理未通,被同學取笑,“愈自激厲”,不到一個月就超過所有同學,連塾師都刮目相看,可見他是個非常要強和勤奮的人。由於父母先後去世,他“數年之中,心力交瘁”,但“猶苦志讀書,終夜不寢”,以至用眼過度,得了“目疾”。後來科場挫折,他不得不以教塾爲業。塾師收入少,林家人口多,加上常接濟別人,他必須加倍努力,才能維持一家人生活。他“養其廉恥”“養其天真”的教學理念和“諄諄然、循循然,不激不厲,而使人自樂於向學”的教學方法,極受學生歡迎,請他執教的私塾很多,前後舌耕四十餘年如一日,所教學生,考上舉人或進士的多達數十人。鄉人對他的敬業精神,無不交口稱譽。

林則徐20歲中舉後,也開始教館和遊幕,林家境況已有所改善。但林賓日依然沒有停歇的念頭,他以年近60歲的高齡,遠離家鄉,到將樂受聘爲正學書院主講。將樂人文素盛,其時卻有衰微之象,林賓日到任後,即以振興當地文教爲己任。他每年春往冬歸,“以朱子分年讀書之法,與諸生相切劘,其貧不能赴省試者,解囊爲助”。在他循循善誘的教學和鼓勵之下,當地學生“士氣奮興”,考取功名的人又多了起來。林賓日在將樂執教長達10年,將近70歲才退休。將樂人感激他對本地教育事業的重大貢獻,相約要爲林賓日塑像紀念,林賓日淡於名利,“力止之”。

林賓日勤勤懇懇的執業精神,給全家樹立了榜樣。爲了謀生,林家人夜以繼日地勞作,用自己的雙手編織着體面生活的夢想。林家生計的另一重要來源,是林則徐母親的女工手藝。據林則徐記述,“先妣工針黹,又善剪綵爲草木之花,大者成樹,其小至一莖一葉,皆濯濯有生意。”這種手藝對林家生計派上了大用場。距林家不遠的三坊七巷,有一條南后街,是福州傳統手工藝品的集市街,商業極爲繁華。林母剪裁一些花草,寄在別人店裏代銷,居然銷路不錯。林母便發動全家做手工。林則徐有8個姐妹,個個得母親手藝真傳。她們坐在一起批量剪裁,儼然一個家庭手工作坊。該項營生每年可以爲林家帶來數十緡的收入。雖然發不了大財,但對於林家來說,已是一項極其可觀的收入。林家上下十幾口,若無此項收入,僅憑林賓日教書的微薄收入,是遠遠不敷家用的。

手工利潤很低,爲了增加收入,林母和她的女兒們必須日夜不停地製作,有時爲了趕出貨,甚至通宵達旦。林則徐在《先妣事略》和《先考行狀》中,反覆提到當時全家人男讀女工的辛勞之狀:“不孝幼隨家君之塾,每夕歸,則敝廬四壁,短几一檠,讀書於斯,女紅亦於斯。不孝夜分就寢,而先妣率諸姊妹勤於所事,往往漏盡雞號,尚未假寐。”“每際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風怒號,一燈在壁,長幼以次列坐,誦讀於斯,女紅於斯,膚慄手皸,恆至漏盡。”這些描寫,既是當時林家生活艱辛的寫照,也是林家人堅毅勤奮、昂揚進取的精神風貌的反映。

生活在這樣的勤勞之家,林則徐從小就養成了勤奮的習慣。他每天早起晚寢,手不釋卷。母親爲了讓他專心讀書,不要他插手家務粗活,但他只要一有閒暇,就主動幫母親的忙。他每天上學,都要先將母親和姐妹們所剪制的彩花提到店鋪寄賣,晚上從書院歸來,再到店裏收取貨款回來交給母親。在書院讀書期間,如若寫了好文章,便有“膏火”獎勵,他便加倍用功,經常獲取“膏火”貼補家用。在林則徐一生中,勤奮是他貫穿始終的最突出品格之一。他曾經專門寫了一副對聯掛在家裏:“芝草無根,醴泉無源,人貴自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希望勤奮、自立的家風,能夠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林則徐承前啓後的家教家訓

淡泊、仁愛、勤奮是林則徐家風的突出特點。林則徐一生最重要的老師,實際上也就是他的父親。從幼年到20歲,林則徐從未離開過父親。父親的言傳身教,奠定了林則徐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和待人接物、處事爲學的基本風格。林崇墉先生概括林則徐人格和作風:“文忠一生任事而不牟利,盡瘁而不熱中,臨難而不退避,受屈而不怨尤。”這—精闢的概括,實際上也包含了對其家風的一種肯定。

“任事而不牟利。”林則徐任事勇於負責,勤奮紮實,有“無一事不盡心,故無一事無良法”之譽,是當時清朝最能幹的大員。道光朝中,幾乎是哪裏出了棘手問題,便派林則徐到那裏處置。他所擔任的都是要職,位高權重,但他從來沒有藉此謀過私利。林家至今珍藏一份林公親書《析產書》,他分給三個兒子的家產,沒有現銀,只有田屋產業分作三股,每股“各值銀壹萬兩有零”。他自己曾想晚年退休後定居北京,卻因無力購置房產而作罷,最終回到福州,住在父親購置的老屋子裏。可見,父親“不妄取一文”的身教,他奉行終生。

“盡瘁而不熱中。”林則徐精力過人,勤政無人能比,“在官無日不治事,無日不見客,亦無日不親筆墨”,經常“昧爽視事,夜過半方息”。他自況“終身無嗜好……朝夕孜孜不倦者,國政、民瘼兩大端而已”。用今天的話說,他是個工作狂。但他決不熱衷於顯政績搞花架勢,處事冷靜客觀,實事求是。擔任江蘇巡撫時,朝廷財政依賴江蘇賦稅,嚴旨催徵,林則徐沒有一味迎合上意,遇到災荒欠收之年,甚至敢於單銜上書,犯顏力諫,要求緩徵,以蘇民力。這種勤政愛民的品格,也體現了林家的勤奮傳統和仁愛之德。

“臨難而不退避。”林則徐一生,多次危難受命,從未退縮。受命到廣東禁菸時,因禁菸牽涉極廣,京中師友都爲他此項使命擔憂,他凜然表示“寘禍福榮辱於度外”,也要勇往直前。他有一句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種勇氣,也有他父親的影響。他父親“生平尚風氣,重然諾,視人之急猶己”,見義總是忘我向前,急人所難,這種性格在林則徐身上表現得更加突出。父親當年“養其廉恥,使達於奇袤;養其天真,庶免於澆薄”的教養理念,造就了林則徐沉毅厚道、正而不譎的品性。只要義之當往,他從不推託。

“受屈而不怨尤。”林則徐禁菸、抗英有功,卻被昏庸懦弱的朝廷以“辦理不善”,“誤國病民”的罪名革職、發配。蒙此奇冤,林則徐沒有怨天尤人,在“待罪”和發配期間,一如既往地關注口岸防務和邊疆的開發。許多人爲他“竊爲不平”,他卻能“談笑自如”,在任何位置上,都能閃亮發光,做出突出的成績。這既反映出他以國家、民生爲念,不計個人榮辱的崇高精神境界,也是他坦蕩、淡洽性格的體現。

林則徐所受他父親的教導和影響,即使在他位高權重的時候,也仍在延續。比如,當林則徐出任考官,林父便諄諄教導他說:寒士讀書極爲不易,衡量試卷要”慎之又慎”。當林則徐留戀父母身邊盡孝,林父便催他速出報效國家。母親去世,林則徐在鄉守孝,遇江南高堰決口,朝廷命林則徐奪情前往築堤,林則徐猶豫不決。林父說:“若國家有急切勞苦之事,責以致力,非若任官授職有利祿之可圖,此而不往,則是畏難詭避,不得爲忠,即安得爲孝?”林則徐便戴孝赴任。

1823年,林則徐剛剛升任江蘇按察使,就遇到大水災,松江一帶的饑民聚衆鬧事,這對新任司法長官無疑是個嚴峻考驗。江蘇巡撫韓文綺準備派兵鎮壓。林則徐不以爲然,這時他收到父親來信,信中囑咐:“饑民生事,非平時之比,因不可廢法,尤不可窮治。”主張以安撫代替鎮壓。他還提出救荒七策:“今之救荒第一策,在招致客米,米多則價自平,不可強抑也;次則勸平糶,禁囤積;次則清查貧戶,按圖貼榜,使不得隱匿更改;次則官賑之外,分勸各圖賑其鄰里;次則漂流屍棺、暴露餓殍宜速殮埋;次則收蓄牛隻,以備來歲春耕;次則捐設醫局,以防災後大疫。”這些建議,句句體現出林賓日的仁慈心腸和政治遠見。林則徐遵循父親的意見處理善後,江蘇災民無不感念林公之德。

父親的教導,在林則徐身上發揚光大;而林則徐自身,也同樣注重對後代的教育。這從他所留下的家書中,常有某兒文章有進步,某兒字寫得好,某兒信中有錯字等細心指點,可見一斑。林則徐家書都寫得較長,幾乎每封都花很大篇幅寫他在署地的見聞和處理政務、與人交往的情況。這多少有點奇怪,按常理,這些事情似乎不必對家人細說,但細品之,便可體味林公的良苦用心——他在效法父親“身體力行”的身教,用自己待人處事接物的思想和態度,影響於下一代。

林則徐對家裏,最關心的是兒女的學業。兒女們經常把詩文習作和書法寄給父親點評,林則徐無論多忙,總是會抽空予以具體指導。比如,有一封家書表揚三子拱樞“樞官此次寄來文字,比前次卻有進境,其字句累贅不清者固多,然遇題尚有生髮,不至十分乾窘,閱之頗喜”。同時也細心地察覺出林拱樞的文章系別人謄寫,批評他懶惰,說“年輕之人寫字豈是難事”?“果有志向,首以戒懶爲要”。

書香傳家,一要戒懶,二要淡泊,三要熱心服務。這些要點,在林則徐家訓家教中屢屢出現。林則徐還在書房親書一幅“師友肯臨容膝地,兒孫莫負等身書”,寄託了林公對後人的期望。在給兒子們分家產時,他還特別囑咐:“……各須慎守儒業,省嗇用度,並須知此等薄業,購置甚難。凡我子孫,皆當念韓文公‘辛勤有此,無迷厥初’之語,倘因破蕩敗業,即非我之子孫矣。”這是教他們在物質上要淡泊,在志向上要遠大。

在教育兒子處理個人仕進與服務國家的關係方面,林則徐更有意味深長的箴言。長子林汝舟爲翰林院庶吉士時,林則徐寫信特別強調:“有一言囑汝者:服官時應時時作歸計,勿貪利祿,勿戀權位;而一旦歸家,則又應時時作用世計,勿兒女情長,勿荒棄學業,須磨厲自修,以爲他日之用,是則用舍行藏,無施不可矣。吾兒其牢記之!”據林崇墉先生詮釋,這幾句話闡明瞭林公的進退之道:“那是進中知退,而退中知進,要旨是在預存退歸之心,而後才能作最奮發有爲的進取之計。所以,他不爲追求私利而幹進,不曾爲戀戀權位而徘徊,也不肯顧慮個人體咎而退縮。當他少壯時代接受父教而表現的是如此,當他叱吒風雲時期指導兒子的又是如此,以至顛沛流離時所秉持的更是如此……”

從這些教育後人的隻言片語和零星事蹟中,我們可以明瞭林則徐家族的可貴傳統;更可以進一步體會到林則徐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任何偉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特定環境的薰陶,“林則徐”這個名字,就是從這樣看似平凡、實不簡單的家庭走向社會,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