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歷史現實的閱讀題目

歷史現實的閱讀題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歷史,現實,在雨中( )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歷史現實的閱讀題目

“他們全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演員和音樂家。”莫馬指着幾個走向擴音器的人對我說。

雨下得更大了。樂隊奏起了音樂。一位女演員朗誦南斯拉夫著名女詩人迪桑卡的詩:

……

他們坐在書桌前

就在那要命時刻前55分鐘

小小的人兒,

急切地回答

艱難的問題:

假若一個人步行,結果是多少……

許許多多這類問題。

小腦子充滿了數字,

書包裝滿了練習簿,

打的分數有好也有壞;

兜兒還塞一把夢想和祕密,

是愛和盟誓。

每個人都以爲

自己將在陽光下奔跑

很久,很久

直到任務了結時。

……

一首首詩,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劇,在兩小時之內,將半個世紀前的殘酷歷史( )在我們眼前。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對死亡的恐懼,對親人的`呼喚,父母失子的哀傷和控訴,塞爾維亞人對暴力的( )和對自由的( )——世世代代“人”的聲音,在詩和音樂的韻律中,響徹雲霄,響遍山谷。迴音在傾瀉的雨中繚繞不絕。天地亦與人同哀。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就那樣年年不間斷地表達他們的歷史感:沒有仇恨,沒有憤怒;只有悲哀,只有記憶,只有警告——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

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也建在當年日軍集體屠殺中國人的地點。館外一大片石子,每顆石子象徵一位犧牲者。館內陳列着日軍屠殺的證物、文件、照片、報紙。 這是歷史事實。但是,多少人記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

1.填充文中空缺的四個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反覆地寫“雨”,作用是什麼?

3.演員和音樂家很多,懷念的方式也多樣,爲什麼單獨提到女演員朗誦迪桑卡的詩?

4.畫線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5.作者爲什麼會不由地想起南京大屠殺?

6.結尾段的含義是什麼?

7.概括本文段的中心意思。

參考答案:1.融合 呈現 反抗 執著

2.天地與人同哀。 用“雨”來表達對南斯拉夫這個小城被殘殺的7000多人的哀悼。

3.突出被殺的是一羣求知慾旺盛,充滿幻想的孩子,表現了女演員對他們的懷念和哀悼。

4.排比。 表現了南斯拉夫塞爾維亞人對被殘殺的親人的懷念,他們表達了強烈的反戰意向,希望永遠不要再有戰爭了。

5.日軍發動的南京大屠殺使我30萬同胞被殺害。 作者想到自己對受害者的感情,也就能完全理解南斯拉夫人對受害者的懷念之情。

6.我們可以不記仇,但是不能忘記慘痛的歷史事實,不能忘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不能忘記死於非命的孩子,不能忘記起來反抗的民族的英勇。要記住歷史,珍惜和平。

7.通過音樂會,重現殘酷而沉重的歷史,表達了人民的哀悼之情。

(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