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大薊文學知識

大薊文學知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說大薊,其實我們都不熟悉。我們熟悉的是馬刺蓋。

大薊文學知識

田埂上,道路旁,荒野中,到處有,最多的還是在荒草中。春天裏,隨着風和日麗,即使還不那麼溫潤的土地上也萌發出無數嶄新的希望,馬刺蓋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說老實話,沒人會把它當作希望,相反,它倒是許多人的恐懼,尤其是孩子。春天還猶可,刺還沒長出來,即使長出來的,也還軟軟的,不那麼讓人提防。夏天,刺長硬了,但花也開了,紫紅的花很豔麗,吸引着蜜蜂蝴蝶,也吸引着孩子,卻沒有人去冒險採摘。最可怕的秋天,花已經謝了,馬刺蓋的果實也像蒲公英,但不像蒲公英一樣嬌弱可愛,只是一簇或一團,白白的,植株已經逐漸乾枯,那刺也已經老硬,走過田埂,需要從它的身邊經過時,就遠遠繞開,早早提高警惕。不小心被他碰到,即使穿着褲子,腿上也會火辣辣的疼。

說馬刺蓋有什麼用,那是似乎誰也不信。等到知道它也有用,那是很晚很晚了。從書上知道了它,首先是從“薊”這個字開始的。“劍外忽傳收薊北”,讓我們認識到這個字的同時,也知道了這是個地名,就在現在北京附近。進一步下去就知道了,這是一種植物。不就是我們的馬刺蓋嗎?還是一種很有用的中藥呢。其味甘苦,性涼,有涼血、止血,祛淤消腫的效能,臨牀上用來治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癰腫瘡毒等症。現在的人甚至還嘗試用它來治療不育不孕,甚至治療癌症。這可真應了一句話:天生萬物必有用。誰能知道小時候那麼令人討厭的馬刺蓋竟然還是一寶呢。

大薊又名將軍草。據傳,三國時期,龐統在一次戰鬥中身中數箭,跌於馬下,血流如注。兵士中有知醫識藥者,忙從道旁扯來一把草藥,揉搓後敷在他的傷口,很快止住了血。此草直立,高一、二尺許,頂上開着紫紅色花,細看很漂亮的。後來便把此草叫將軍草。是由此藥功效顯著而得名,還是因將軍用之而命名,這就無法說清了。

大薊還是蘇格蘭的國花。據傳在古羅馬帝國強盛時期,一支精銳的羅馬軍隊入侵蘇格蘭。蘇格蘭軍隊據險防守,以寡敵衆。一天深夜,烏雲密佈。久攻不下的羅馬軍隊進行偷襲,疲乏的蘇格蘭軍毫不察覺。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突然一名羅馬士兵發出痛苦的叫聲,原來他踩中了長滿刺的大薊,疼痛難忍的他不禁失聲大叫起來。他的叫聲驚醒了蘇格蘭人,他們立即奮起反擊,全殲入侵之敵,挽救了蘇格蘭。因此,大薊被蘇格蘭人尊爲國花。

電影《勇敢的心》中有一個片段:當華萊士父親去世,喪禮結束後,一個已經離開墳塋的小女孩瑪麗安掙脫自己母親的手從路邊折下一枝大薊花送給還呆呆佇立在父親墳塋前的小華萊士。這枝花成爲了他們刻骨銘心的愛情的見證。

大薊花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校徽圖案。那是公元1765年,即中國的大清乾隆三十年。這一年5月,北美洲最大的城市費城,也發生了一件史無前例的`大事。費城書院即後來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董事會,正式批准了約翰·摩根(John Morgan)大夫的提議,決定按照當時英國愛丁堡大學的模式,創建一所高等醫科學府。這時,美國還沒有誕生。

這所學府發展了一個多世紀後,於1904年建起了一棟地裏的醫學院大樓,成爲醫學院核心系科病理學、生理學、藥理學的所在。爲紀念學院創始人,這座醫學院大樓就被命名爲“約翰·摩根樓”(John?Morgan?Building)。 因爲賓大醫學院早期的幾位教授全部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所以賓大特許使用“蘇格蘭大薊花”(Scottish Thistle)作爲校徽,表示對愛丁堡學術傳統的繼承與尊重。當然,此樓後面還有故事,這裏不再贅述。

在中國,難以登大雅之堂的馬刺蓋,沒有搖身一變,僅僅是飄洋過海,到了異國的土地上,就成爲了蘇格蘭的國花,就成爲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校徽,這似乎印證了一個真理----樹挪死,人挪活,當然也可能是----貨不興本地。可是馬刺蓋也沒有挪啊,它在中國還是叫馬刺蓋,當然也叫大刺蓋、刺蘿蔔、將軍草、牛口刺、馬刺草、野芥菜等等,它在蘇格蘭還叫(Scottish Thistle),但是因爲我們的視野廣闊了,見識增長了,我們知道了這麼一種在中國普普通通的植物會成爲人家心中的國寶,至高無上的象徵,你會作何感想呢?

受傷的你,還不站起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或許你就是別人心中的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