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課文《包身工》賞析大綱

課文《包身工》賞析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包身工:舊社會一種變相的販賣奴隸的形式,被販賣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廠去做工,身體無自由,工錢全歸承包人所有。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課文《包身工》賞析,希望有所幫助!

課文《包身工》賞析

  一、內容結構

文章內容較長,共50個自然段,要分析文章的結構,理清作者的思路,首先要找出本文的線索,然後根據線索去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通讀全文不難發現本文共有一明一暗兩條線索,明線即是包身工一天的活動,是主線;暗線即是中間穿插有關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展和趨向的說明和議論,是副線。找出線索之後,可以根據主線去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這樣文章的脈絡就顯得很清晰了。

文章有明顯的表示時間的短語,如“四點一刻”“四點半”“五點”。根據這個提示可以將文章分爲四部分,並概括出文章的大意。

第一部分(1~11段),主要記敘包身工清晨起牀的情景,描述她們惡劣的居住條件;介紹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說明包身工產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12~22段),記敘包身工早餐的情況,描述她們惡劣的飲食條件;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

第三部分(23~34段),記敘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廠勞動條件的惡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殘酷剝削、壓迫,指出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

第四部分(35~50段),總結全文,概括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所受到的殘酷剝削、壓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二、思路探究

1、把握了文章的總體結構,需要考慮一下,課文的這四個部分,順序可以打亂重排嗎?爲什麼?這樣安排的用意何在?其實仔細看課文,就不難理解,作者主要按照時間的順序去安排材料,課文中有明顯的表示時間的短語,從“四點一刻”一直到了“黑夜,靜寂的像死一般的黑夜”,把包身工所遭遇的事情全都濃縮在一天內,所以這四部分順序不能打亂。另外,作者並不是僅僅描述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在此基礎上,作者還深刻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展和趨向等,即本文的副線。描寫包身工制度時,採用的是層層遞進、步步加深的方式,因此,這四部分的順序不能打亂;並且作者並沒有單獨去描述包身工制度,而是和一天的生活交織在一起進行的,這樣順序就更不能隨意去編排了。主副線有機結合,讓我們今天讀來,依然能感受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更能深刻地表達文章的主題,同時作者在表現手段上的純熟和多樣,也令我們歎服。

2、在搞明白這幾大部分之間的層次後,再分析每一部分各段之間的關係:

縱觀全文,就會發現一個同樣的現象,即作者在各部分的描述中,幾乎都是先寫包身工的生活,再去揭露包身工制度。即每部分都可以分爲兩層,一層主要說明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一層說明包身工制度。但是這兩部分並不是沒有聯繫的,而是作者在安排結構時,能夠把握住讀者的心理規律:如第一部分寫包身工的出身和遭遇,讀者目睹她們的悽慘景象,自然會產生關切之情和希望瞭解她們的來歷、身份的願望,所以接着就補敘包身工的來歷身份。以下幾部分,如果細加分析也是如此。

順着這個思路去分析,就會發現,作者匠心獨具,文章的材料極爲豐富,在選材上注意點面結合,更準確而深刻地表現課文主題。在探究思路時,要注意這些點和麪,它們是如何更好地反映主題的。如:關於蘆柴棒這個人物先後做了三次介紹,其中第三次是寫其被抄身的情景,因爲身體非常瘦所以叫“蘆柴棒”,“她的身體實在瘦的太可怕了”,所以“‘抄身婆’也不願意去接觸她的身體”,“摸着她的骨頭會做噩夢的”,即使到了如此地步,帶工老闆也不會放過她,“不怕做噩夢的”,而且“寧願賠棺材,要她做到死”,從這些語言中可以看出,資本家相當殘忍,在他們眼裏,包身工不是人,而是賺錢的機器。這個點的描寫可以更深刻地揭示主題,給讀者留下非常深的印象。

  三、理清局部思路

以第一部分爲例分析:

1、第一部分共11個自然段,總體可以分爲兩層。即(1~6段)主要描寫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介紹惡劣的住宿條件;(7~11段)主要寫包身工的來歷和身份,說明包身工制度的產生。

2、先看第一層,主要是按照時間順序去描寫整個場面的,如第三段中“蓬頭,赤腳,一邊扣着鈕釦,幾個睡眼惺鬆的‘懶蟲’從樓上衝下來了”,這幾個動作看似混亂,但是仔細一想就會明白,這是按照動作的先後順續寫的。這正好和文章按時間順序去組織材料相吻合。文中還有幾處,在這裏就不—一說明了。

3、再看第二層。第二層主要寫包身工的來源。第七自然段就是一個過渡段,由起牀的場面描寫過渡到包身工的出身來源。過渡自然,也符合讀者的心理。

4、分析語言:

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去表達主題,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這得益於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和各種表達方式的巧妙結合。

如:

⑴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豬玀”。

這句話中,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將包身工稱作“豬玀”,“豬玀”的意思就是豬,是上海方言,對人一種污辱性的稱呼,表明根本不把包身工當人看,地位非常的低下。再者,用了精確的數字“七尺”“十二尺”,還有“十六七個”,表明她們住宿的擁擠程度,住宿條件非常的惡劣。“橫七豎八”說明沒有秩序,雜亂無章。這一個句子就能生動形象地寫出包身工過着那種“豬”一般的'生活。

⑵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覺,在這些被叫做“豬玀”的生物中間,已經很遲鈍了。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着褲子爭奪馬桶,將身體稍稍背轉一下就會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換衣服。

“害羞地感覺……遲鈍”“半裸體”“拎着褲子”“公然”,這幾個詞語都能表明,包身工在殘酷地壓榨下,精神已經麻木了,沒有思想,只是一羣會做工的“機器”而已。

⑶……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遊說那些無力“飼養”……

這句話可以看出包身工的出身主要是一些貧苦的農民,被那些所謂的“老鄉”騙來做工的。“稻草講成金條”“遊說”更深刻地描繪出帶工老闆那種卑鄙無恥的騙子行徑。包身工只是“帶工賺錢的‘機器’,也是擺闊的道具。

⑷1~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都是寫包身工居住條件的惡劣,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二者所用的表達方式不同,前者用敘述、描寫的方式通過寫起牀情況表現住地的狹窄、空氣的污濁,這樣寫形象具體,使人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後者用說明的方式做直接介紹,使人有全面的瞭解。兩者結合給人以較完整的認識。這樣的寫法也顯示出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技巧的熟練。在文中還有多處類似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