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人是什麼》教學設計

《人是什麼》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教學目標:

《人是什麼》教學設計

1、理解文章中心內容;

2、深入探究,質疑思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3、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生意義,加強自身修養。

教學重點:深入探究,質疑思辨,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方法:師生討論

教學時數:一課

預習:自讀課文,積累下列詞語:佇立挑剔伉儷慰藉暮靄風燭殘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協調,不相容)風雨不蝕多愁善感(經常發愁和傷感。形容人思想空虛,感情脆弱。)

完成課後第一大題;並劃分全文結構。

(目的意義:整體把握全文,做好名言摘抄)

教學過程

一、學生交流《人生的境界》讀書筆記,由此思考人生的意義。

二、解題:標題“人是什麼”,好像是要給“人”下定義,其實是論述人生的意義。

三、解決課後第一大題

愛因斯坦:人的本質是由社會規定的,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爲社會所支配,人是社會的。/人可以通過自我努力,使自己堅強起來。/做一件合理的事情,生活就有奇異的光彩。

評論:這個回答明確而又質樸,能爲我們欣然接受。/這個回答使人自強不息。/愛因斯坦一生朝氣蓬勃,光霽日月。

雨果:生命是短暫的。評論:非常憂鬱,特別暗淡,充滿悲觀主義色彩。

歌德: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評論:詩人的一生實在是富有偉大創造力、爲人類文化作出了很大貢獻的一生。

康德:人是藉助想像力創造文化的生物,人就是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樂的最好方法。

評論:康德的回答是他一生從事創造性腦力勞動、辛勤耕耘的。總結。

孔子:生無所息。

評論:不妨賦予嶄新的含義,寫在我們的旗幟上,爲中華民族騰飛於世界而奮力拼搏。——新時代的人應該爲中華民族騰飛於世界而奮力拼搏,生無所息。

討論: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在談論“人是什麼”這一問題時的態度有什麼區別?

雨果、加繆兩人的觀點是憂鬱、悲觀、消極的。而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等人的觀點是積極樂觀的。

討論:作者說這些東西方哲學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見解,這個一致性體現在哪裏?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人活着就要工作,就要創造,就不能停下來。

四、劃分全文結構

全文共分爲兩大部分。

前一部分列舉愛因斯坦、雨果、加繆、歌德、康德、孔子等大師對“人是什麼”這個問題的回答。中心點是,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工作。

這一部分實質上就是把握現時,後一部分進一步向過去與未來展開,實質上就是向人的心理活動方面展開,可以更好地理解積極的人生態度爲什麼在於把握現時,不斷工作。

對前一部分問一個爲什麼,就可以領會前後的聯繫:爲什麼歌德、康德、愛因斯坦、孔子都認爲人生就是不斷工作,他們不畏勞苦的動力從何而來?這樣一問,就知道後一部分正是回答這個問題的。

(也可以這樣理解,前一部分是引用名人格言說明人生的意義;後一部分是闡述自己的觀點,人應該是什麼,人生的意義應該是什麼。或:第二部分是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用過去、現時、未來的思路闡述“人是什麼”,闡述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追求,不斷工作。)

作者將人生劃分爲以往、現時和未來三個部分,認爲“人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憧憬”,作者對三個組成部分一一展開論述。

學生劃分出這三個部分。

思考討論:

對往事的追憶,有好幾層意義。第一,回憶給人慰藉和快樂;第二,回憶增強憧憬未來的信心和勇氣;第三,即使回憶痛苦的往事也是甜美的憂鬱,能給人最高的美學享受;第四,回憶又是許多文藝作品創造心理動機之一,是構成文藝作品的一大內容,這樣的作品能夠勾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第五,追憶往事可以彌補現時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也是願望的實現。

對未來的憧憬,即希望、理想和追求,支配着人類的一切活動,不斷追求,充滿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說的“生無所息”的生活強者。不斷的追求,使人感到真正幸福和滿足。

對現時的把握,就是要珍惜並牢牢地把握現時每一分鐘,努力工作。把握現時是實現希望的前提和保證。

對往事的追憶、對現時的把握、對未來的憧憬,三者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失去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希望,就難以把握現時。把握不了現時的人則不成其爲人。回憶固然有其意義,畢竟是遠了、暗了的暮靄,對未來的希望纔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五、重點語句的理解(質疑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