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1

新學期開始以來,由於詞彙量的加大,難度增加,課文內容,知識點的增多,學生上英語課的積極性遠不如上個學期,上課總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英語課作爲一門語言性學習,首先要求的就是張嘴說英語,長此這樣下去,這可怎麼是好啊?

語言學習,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我認爲都應該按照聽 、 說 、 讀 、 寫這樣的順序來循序漸進地進行。聽,首先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堂上儘可能多地使用口語,刺激學生的聽力;說,就要求在英語課堂上每個學生都開口,說英語,無論對與錯,最重要的是讓說英語成爲一種習慣,說的同時有能刺激學生的聽力,聽說之間彼此聯繫,共同發展;讀,是指閱讀英語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講解英語短文時,提出幾個可供學生思考的問題,先泛讀然後再在我們老師的知道下進行精讀,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在聽講的時候有所側重,效果更好;寫,每單元課後都有相對應的寫作訓練,我們可以在學生背誦短文的基礎上,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先模仿着寫,基礎稍好的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之上拓展,使其寫作水平慢慢提升。

基於以上觀點並針對開學以來學生出現的這些問題,首先,我在課堂導入上做了些改變,如果本節課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繫緊密,那麼我就會創設一個真實的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自然的張口說英語,如果本節課是知識點講解並訓練的話,課前我會找句名人勵志語並跟大家分享一下他背後的故事,比如“ Nobody gets to write your destiny but you ! (**)”,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士氣!其次,在新授課時,一般都是呈現新的語言任務,比如對話之類的,我就會在師生對話的基礎上,讓他們進行生生對話,然後小組進行展示,這樣不僅有助於他們對新的句型的`理解,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又鍛鍊了他們的口語能力!最後,在背誦時,我會分層次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跳一跳都能夠得着”!並且爲了激發優等生之間彼此競爭的良好局面,我會有意識地在他們之間“挑起戰火”,比如,今天背誦短文時 A 落到了 B 的後面,在 A 背誦的時候我就會走到他跟前悄悄地說“人家 B 可都已經給我背會了哦!人家現在正在背下一篇呢!”,這樣雖說效果只能保持那麼一小會兒,但如果每次都能提醒他一句,時間久了,他們之間必定就會形成良好的競爭局面,成績自然就會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以上幾點僅是我自己的思考與看法,在今後的實踐教學中, 我會更加用心,細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2

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那麼,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我把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爲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讚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創設情境,激發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爲關鍵。在教學一年級識字課《自選商場》,我創設了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小朋友們,你們去過自選商場嗎?今天,、小明將帶我們到自選商場裏去逛一逛,他說要買好多東西,請小朋友們看仔細了,他買了哪些商品?”接着看圖觀察思考。不用我問,學生們都爭先恐後地回答。學生對文中的幾種商品名稱已有了初步感性認識。通過圖畫情境的創設,把學生帶入自選商場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選商場。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爲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後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後,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於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現,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闢自主空間

教師作爲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從很早就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於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比尾巴》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

(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

(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裏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夥伴共同交流解決;

(3)我會講:把你讀文後的感受說給小組夥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後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後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比尾巴》這篇課文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我讓學生首先來表達自己美好的心願,然後再選擇相應的'段落學習學生在交流中情緒高漲,全班交流時個個躍躍欲試。文章內容就在學生朗讀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爲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於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認爲作爲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現問題自主學習

創造性思維是人問題開始的。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學生善於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現問題的起點。

課堂教學是屬於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三、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點

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語文學習中應多提供學生活動的機會,在語文學習中注重學生說的訓練。還可將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因爲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希望老師給予他們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例如我在教學《自己去吧》一課時,我就採用了表演的形式,以學習小組爲單位,小組合作進行故事情節表演。小組間再展開比賽。學生在表演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自主學習。因爲要表演,學生得仔細揣摩小動物們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從更深一層理解課文內容,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自主學習使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我們的課堂充滿樂趣,纔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使真正的創新思維火花常開不敗。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3

教學片段: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自然段,你認爲哪個自然段寫得最精彩?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打破傳統串講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學會主動學習。)

1.師:你喜歡哪個自然段,讀一讀。

生:我最喜歡第一自然段,因爲這一段寫出了天破了以後,世界變得很可怕的樣子。

生:我最喜歡第一自然段,因爲這一段用了很多好詞,比如:天塌地陷 惱羞成怒

師:你們想看看當時的景象嗎?(放動畫片節選)

(通過演示動畫的直觀手段,讓學生看到課文中描寫的難以想像的景象,同時對課文出現的詞加以理解,如:惱羞成怒 天塌地陷等,併爲指導學生的朗讀做了鋪墊。)

你們認爲應該怎樣讀出當時的情景?自己練練。指一名同學讀,大家評。

生:我覺得你讀得聲音很洪亮,好像還沒有讀出世界變得可怕的樣子。

生:我想讀一遍,請大家聽聽。(讀後大家評議。)

生:我覺得你讀出了共工打敗後惱羞成怒的語氣。

師:什麼是惱羞成怒呀?

生:就是共工打輸了,覺得很沒面子,很丟人,就非常生氣。

生:我覺得你讀得特別好,我好像又看了一遍動畫片,我要向你學習。

師:說說你怎麼讀得這麼好?

生:老師你不是說過,讀書時要一邊讀一邊想像嗎,我就是在讀的時候想像當時的樣子。

(讓學生照她的樣子練習讀,全班齊讀。)

2.師:你還喜歡哪個自然段?

生:我喜歡第四自然段,因爲女媧補好天后還用烏龜腳把天支起來了,天再也不會塌了。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生:我喜歡第二自然段,因爲女媧很善良,看到人類在受苦,發誓要補好天。

(老師讓小組同學讀,指導讀出下定決心,一定做到的語氣。)

生:我喜歡第三自然段,因爲這段寫出了女媧不怕困難補天的事。

生:我也喜歡第三自然段,因爲女媧不知燒了多少天,煉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痠背痛了,也不休息,最後終於成功了,我很佩服她。

師:喜歡這一段的同學一起來讀讀吧。(大部分同學起立朗讀。)

3.師:你們覺得自己讀得怎麼樣?

生:我覺得我們讀得聲音很大,就是太快了,沒有讀出女媧補天時辛苦的語氣,應該讀慢一點,比如:不知燒了多少天火,煉了多少石子。“多少”要慢點讀。

生:我覺得最後一句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爲天補好了。

師:同學們評價得很準確,同桌一起體會,讀一讀吧。

(學生練習讀後,再全班評讀,老師再做指導。)

4.師:課文讀完了,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給學生創造寬鬆的氛圍,教會學生認真思考,質疑的能力。]

生:女媧爲什麼要選五色的石子呢?

生:因爲天上的雲是五顏六色的,所以要選五色的石子。

生:天那麼高,女媧能夠得着嗎?

生:女媧是神,她能飛,天再高她也夠得着。

5.師:你們覺得女媧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我覺得女媧是一個偉大的人,因爲別人做不了的事,女媧做到了。

生:我覺得女媧是一個善良的人,因爲她看到人們在受苦就發誓去補天。

生:我覺得女媧是一個勤勞的人,因爲女媧不知燒了多少天,煉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痠背痛了,也不休息。

6.師:讓我們帶着對女媧的讚美之情,再來讀一遍課文吧。

教學反思:

《女媧補天》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爲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着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讚揚了女媧勇敢,善良,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爲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

學習課文前,我首先讓學生查找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這樣學生就對課文有了瞭解。在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通,讀順。對課文中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鼓勵他們查字典,聯繫生活實際或聯繫上下文等辦法解決,也可以通過向老師,同學請教或和老師同學討論來解決。其次讓學生根據課文閱讀提示中的幾個問題和小組同學一起合作學習,解決問題。最後練習感情朗讀,在讀中體會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於助人的高尚品德。在理解課文之後,我請同學說說自己查到的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學生的發言十分精彩.有的同學找到的故事情節也不太相同,因爲本文是童話傳說,隨時間的推移,很多人給它潤色,所以,相同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

由於學生年齡的特點,他們對故事特別感興趣,發言涌躍,聽的同學也十分認真。雖然學生都知道這並非是真實的故事,但大家都感受到了古代童話的魅力,瞭解了古代人民的想象力。

沒想到學生查到的資料如此豐富,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讓他們經常查資料,鍛鍊他們查找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本課識字教學中,我一改單調、枯燥、機械重複的識字方式,把識字過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氣氛中,學生互教互學,合作交流。全班只解決難記的幾個字,生字的學習不忘方法,學生的識字方法五花八門,有利於學生思維的開闊,合作探究的識字是學生最喜歡的環節。在品讀課文時,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學習,學生通過多種閱讀形式,在讀中想像,在讀中感悟,在評讀時,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別人,通過感情讀使學生受到了情感的薰陶。給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認真思考提出質疑,並由學生自主解決。在指導寫字時,讓學生自主選擇要寫的字,讓學生自評互評,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體現了寫字的育人功能。課後通過開故事會,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拓寬了語文學習的範圍。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4

一、提高對教學反思的重視程度

在新課改的環境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見識、拓寬視野,不管是在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在學科方面,都需要及時充電,讓自己成爲新課程教學的領軍人物[1]。

(一)書寫教學後記

教學後記的特點是簡易性與靈活性。教學後記看起來比較瑣碎,但其是教師通過思考,總結出的教學體會,故而比較寶貴。書寫教學後記不僅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還能夠爲後面的教學提供資料。教學後記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課堂教學成功的地方,課堂中存在的不足,本節課的創新點,學生學習的難點、疑點,寫教學感悟。

(二)撰寫教育敘事與教學案例

撰寫教育敘事與教學案例是能夠有效提高教師自身教學反思實效的方法。教師一定要意識到教育敘事在反思過程中的獨特作用,並根據相關要求認真撰寫教育敘事,及時記錄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點滴事件,尤其是突發事件的起因,以及最後解決的詳細過程。其次,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養成撰寫教學案例的習慣,以便對教學進行分析,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優缺點,併爲以後的教學提供基礎。

(三)學校制定教學反思標準

學校應該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地域差異及經濟條件的不同設計相應的教師教學反思的標準,以供教師參考,幫助教師理清哪些內容需要反思,應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進行反思。這樣有利於提高教師反思的水平及反思的質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多與其他學科教師進行溝通。教師可以通過互相溝通,瞭解彼此之間的教學內容,然後根據本學科的教學需要、學校的特點及學生的因素,合理地選擇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

二、提高自身教育理論素養

具有較高教育理論素養的教師,在看待問題時會比較深入,因爲他們可以通過自身豐富的理論基礎對問題進行分析與反思,反思的深度與廣度與其他教師相比會比較深。

(一)文獻閱讀

閱讀相關文獻不僅可以補充教師匱乏的'理論知識,還能夠指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但是,對於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來說,他們最缺乏的是對理論知識的儲備。因此,爲了更好地增強知識儲備,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閱讀與教學相關的教育資料,還應增加對教學反思、教育研究等書籍的閱讀,及時學習最新的教學方法,並運用到教學過程當中,從而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提供理論指導與理論依據。

(二)藉助網絡平臺

很多農村教師都忽略了網絡對教學的作用。通過對各教育網站的瀏覽,能夠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方法,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從這些教育網站中選擇合適的方法,並對自己的方法進行反思。這不僅有助於農村教師積累一定的理論知識,還能彌補其教學方法的不足。

(三)增強對本學科的研討交流

增強研討交流,讓本學科的教師發表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將智慧放到一個筐裏,提出問題,共同探討解決方法。教師從其他人的角度來審視自己,能夠讓自己對問題有更明確的認識。其他教師的經歷能夠更加讓自己清楚問題形成的動力機制及原因。

三、提高對教師教學反思方法的指導

目前,很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都很單一,因此,學校應提高對教師教學反思方法的指導,豐富他們的反思方法。常用的教學反思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自我提問法,教師通過對自己教學過程的回顧,從中發現問題,並將這些問題整理到本子上,以便進行教學反思;行動研究法,該方法有助於實現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與教學能力的目的;交流探討法,教師之間通過互相交流,彼此吸取對方的優秀之處,對教學方法、課堂組織等多個環節進行分析總結,共同提煉可行之處,以便用於今後的教學中,這種方法也是教師之間實現共同發展的一種方式;教學分析法,教師通過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有效的分析,能夠有效減少在以後教學中的失誤。

四、結語

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增強對教學過程反思的水平,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讓自己的學生能夠受到高質量的教育。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5

今年我帶九年級語文,我的觀點是以素質教育爲根本,結合應試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並提高應試技巧,應當是目前初三語文教學的最佳結合點。

(一)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根本:

語文素養的提高雖然有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但只要找準切入點,也並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礎司組織編寫的《語文課程標準解讀》認爲"知識和本事,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爲語文素養的三方面資料。所以歸結起來就兩個字:積累。

廣泛的閱讀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所以,"積累"成爲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關鍵點。如何快速積累課堂教學之外,我們是這樣做的:

1、抄寫、背誦。每星期佈置三篇的抄寫作業,分別是美文欣賞,名言警句,古詩詞。既能夠練字,同時也是潛移默化,擴大課外積累,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寫作。對於語文尖子生,還要求他們從抄寫的文章中自選題材寫一篇同題作文,教師面批面改;同時在抄寫的基礎上全面落實背誦,課內外名篇佳句全不放過,因爲"背誦是一種最野蠻的手段,也是一個禮貌的辦法"(黎錦熙)。

2、注重課堂教學的人文性和學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鐘效率。教材既要講得精,又要滲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學習資料上,引導學生關注科學、人文、自然和社會、人生及歷史、現實、未來等科學文化、道德藝術各個領域。可大膽嘗試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如:在學習《論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時,就讓學生討論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異。使學生思想的火花在課堂上盡情的燃燒。

3、作文積累。增加作文的訓練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師全批全改,並保證在一週內反饋給學生,以幫忙學生構成樂寫的習慣。堅持每一天寫日記,每週寫美文點評,每學期自編自寫兩到三本書.。

經過以上方法,全方位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語文本事的薰陶和強化,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必須程度的提高,爲中考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這些工作抓得越早越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經過實踐,效果是明顯的。

(二)提高學生應試本事是關鍵:

時間不等人,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考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但單純的.題海戰術又會陷入惡性循環。所以,應針對中考具體情景,設計多種訓練方案,提高學生應試本事。

1、每星期的課外閱讀訓練。讓學生觀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賞美文中提高解題技巧。教師的講解是應有針對性,並總結歷年中考課外閱讀的考點規律,使學生心中有數。

2、讓學生經常接觸中考題型。如果等到中考前讓學生訓練綜合試卷和模擬考題已爲時過晚。所以,從上學期就開始發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試卷讓學生訓練。以免學生怯場,便於學生的應試。

3、注重自主性和開放性。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探究語文資源開展實踐活動。

4、課文複習考點化。課文複習有邏輯性的分爲各個考點,指導學生系統的掌握課內知識。

綜上所述,九年級語文教學和複習,應着眼以下幾點:

1、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注重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應明確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纔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即使在最爲緊張的總複習階段,也不能因爲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而忽視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3、有針對性的短期效益訓練,能夠彌補語文學習和複習上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4、反饋應當及時迅速。

5、以閱讀和寫作爲中心組織教學,以關注思考人生爲學習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試教學。

最終,要讓同學們關注社會、人生,用自我的心靈和敏感的筆觸時刻理解來自生活、來自大自然的完美信息,時刻與世界上所有的完美事物交流溝通,時刻聆聽來自人類歷史最深遠最悠揚的文化語言,並讓自我和它們融爲一體,纔是真正的語文,纔是終身的語文,也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6

教語文這些年,雖然沒有外出參加過什麼比賽,但每年都會在校內出公開課。每次出公開課之前,我都是上網搜索,查找優秀教學設計和教案,看一些名師授課實錄,把可以借鑑的環節拿過來爲我所用,也就是用別人的教學設計拼湊成自己的。課件也是直接下載,甚至按照課件設計教學。由於不是自己備課,沒有備教材,沒有備學生,所以雖然自以爲設計巧妙,教學結果卻往往不理想。

那時曾百思不得其解,同樣的方法和思路,爲什麼名師運用起來得心應手,成爲優質課,而我用起來卻是漏洞百出?“拿來主義”爲什麼不適用於模仿名師教學?爲什麼“抄課”之路走不通?

學名師是古往今來成名師的捷徑之一。向名師看齊,學名師上課,可以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快速提高教育教學技巧,少走彎路,少摔跟頭。只是我們究竟向名師學什麼?是單純的“複製”、“粘貼”,還是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以至打造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這是我原來不曾想過的問題。

邯鄲學步的故事家喻戶曉,它告訴我們:一味的模仿別人,最終只會迷失自己。有人崇拜李鎮西老師,處處模仿,卻總是不得要領,最後竟然瘋了。這雖是個案,卻也警醒我們,簡單“抄課”,自己的教育教學之路只會越走越窄,最終走進死衚衕。這也就是名師一堂精彩的優質課到我們這變得一團糟的原因,因爲我們面對的學生不同,我們的文化底蘊與名師差距太大,我們只會預設,我們只會按部就班的牽着學生走,我們是把名師的思想“複製”下來,在課堂上“背誦表演”,只有皮毛,沒有精髓。我們只關注自己的演技,卻忽略了觀衆也就是學生的需求,只要我們演完了,就萬事OK,至於學生學到什麼,與我們無關。

有人說學名師上課,如學寫文章一樣。好文章人人喜愛,可是如果因爲自己喜歡,就原封不動地抄襲,就會成爲“文賊”。我們可以模仿文章的寫作手法、結構佈局、語言風格、整體構思及文章體裁,就如同學生學課文一樣,研讀分析之後,找到可供借鑑學習之處,最後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如果學生把別人的作文全盤照搬過來,或者用我們“抄課”的方式,每篇作文中提一段,湊成一篇作文,我們一定不會同意。

吳非的《不跪着教書》中提到語文教師要有自己的風格,只是一味地“抄課”,何來風格?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向名師學習,需認真研讀,習得名師精髓,融會貫通,爲我所用,還需提高自身素質,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走出“抄課”歲月,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

參加語教學工作四年多了,依然清晰地記得曾經的老師向我提出的忠告:“做教師的只有上好,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於是我認真閱讀衆多的語專業報刊雜誌,吮吸知識的營養;努力回憶從小學到大學期間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師長們的教學方法,尋求可資借鑑的教法;不厭其煩地翻閱大學中學過的《教材教法》本,獲得指導實踐的理論基礎。經過努力,漸漸地形成了自己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要明確,講授內容要準確,教學組織要嚴密,教學方法應靈活。在日常的語教學工作中,我努力以此衡量、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爲。

也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吸收了語教學領域中不少新的理論、觀念。

主要有:

1、教學過程不只是教師教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

2、教學中不但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不能把學生視爲灌輸知識的容器。

3、教學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還要培養學生語能力,發展智力,並要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4、教學不但要研究教法,還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等等。

隨着教學理論認識水平的提高和素質教育思想的確立,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爲,就愈愈感到自己所謂的好標準還有好多不足,明顯地感到自己的觀念總是難跟上時代社會發展的步伐。我不得不努力地去反思自己的語教學,歸納起,我的語教學存在着以下弊端:

一、不敢超越堂。

如果學生在堂上受到啓發後對某一內容形成了興趣,後能夠繼續進行主動地有目的地學習,那麼,學生才能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才能從“學會”上升到“會學”、“善學”。我心裏明白,超越堂對學生是多麼重要,但我沒有這樣做,也不敢這樣做。我只知道利用好堂40分鐘,讓學生學好本上的知識。希望學生對中國古代、現代學名著充滿了好奇和渴望,但如果能趁熱打鐵,鼓勵學生的學修養,那該多好。可是我不敢這樣做,在很多人的眼中,這些名著是“難書”,他們會不答應,學生哪有功夫看這種“難書”!所以,學了之後,我幾乎就停滯不前了。我現在的'語,除了帶領學生在本中“游泳”之外,外最多佈置一點讀讀、背背、抄抄的作業,不能也不敢讓學生去廣闊的外海洋中遨遊、馳騁。所以,學生們剛升入初一的時候,看看他們寫的記敘,眼睛一亮,小學生的作水平相當不錯嘛!可是,一年過去了,他們記人敘事的水平和剛入初一時的水平相比,似乎高不出多少。

二、不敢超越本。

教師在教好訴基礎上,超越本,收集本以外的材料,補充、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語教師說也是多麼重要。但是,我也不敢只是活脫脫的運用“嫁接術”移花接木的手法,可還得挖空心思說好話,違心地說它中心突出,構思獨特,因爲我不敢超越本。

三、不敢超越“教參”。

《教學參考書》本是隻供教師參考用的,可是現在衆多試卷的命題者提供的答案都是一字不差地照搬“教參”,閱卷人也是依教參畫葫蘆,離開了教參的說法就不給或扣分,爲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我也只是照“教參”宣科。我剛畢業經驗不足所以許多東西我自認爲我是無論如何也理解不透,不會有更好的回答的。我想我的答案最多也只能算個“擦邊球”,可我也不敢把自己的理解告訴學生,也不敢引導學生去細加品味,只能把“參考書”上的答案抄在黑板上供學生“參考”了。不少,在分析段落層次時,時時感到自身的理解和“教參”的說法存在着差異,但自己最終不敢否定“教參”、超越“教參”,要麼原原本本地把“教參”的答案抄在黑板上,要麼只能簽名稀裏糊塗,矇混過關,讓學生去自由理解。

總之,我在語教學中,不敢超越堂,不敢超越本,不敢超越“教參”。

我希望我的同行們不要存在類似我這樣的困惑,一個真正合格的教師一定要學會超越。只有學會超越,才能發展自我;只有學會超越,才能使學生髮展;只有學會超越,教育事業才能大踏步前進。

我的語教學往往只重視內容的分析,對學生訓練的各類語練習題也偏重內容的把握。這種呆板的教學與讓學生主動學習相違背的。

語,承載着人類明的精華,中美妙的故事、精湛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廣闊的視野,構成了該學科獨特的人氣息與強烈的吸引力。但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是否也這麼想,語在他們的眼睛裏究竟是什麼樣的?被世人稱爲“誤盡天下蒼生”的語教學也隨着歷史的車輪,一次又一次地不斷進行改革。但是以前改革的目的更多的是對學科體系自我的完善,而不是爲了滿足學習者本身的需求。正如一些語教學專家所言的一樣,以往的語教學對人的關注是比較疏忽的,缺乏對作爲學習主體的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習過程、接受知識的年齡心理特徵、學習情感的關注。是學體本位的程,教學目標的確定大多是按照語學科本身的知識體系,而不是根據接受者的心理髮展需求。我們的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也大多是從成人的角度、從教學的角度考慮問題、制定方案,而忘記了我們所從事的對象——學生的需求。換一種思路:在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可以聽聽主角——孩子的聲音,我們是否可以從孩子的視角反觀我們的語教學。

對於我說,永遠是不斷向同行學習,學習,再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7

總在想:對於語文課來說,怎樣纔算是一節好課?相信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在我心中,有一個最簡單的標準,那就是讓學生在課上有收穫,有發展,並期待下節課還是語文課,那麼你上的課是一節好課!

今天所上的公開課《大自然的語言》比較滿意的地方:學生在課上有收穫

1、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

第一種方法:運用“提取主句法”篩選課文信息。

篩選課文信息既是第四單元的單元要求,也是學生快速閱讀說明文、議論文的有效手段,學生如果掌握了這種方法,不僅閱讀速度能成倍地提高,而且在考場上,也能提高做題的速度,爭取更多的時間去取得更好的成績,因爲考場文段有時並不需要你認認真真、一字不差的讀下來。

第二種方法:品味語言的方法

平時,學生在品味語言時,只是感覺“生動”“優美”,卻不知如何表達。在這一節課上,我教給了學生“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學生馬上就體會到了原句的妙處:或運用了一定的修辭,或用詞典雅,或寫出了事物的狀態等。一些有靈氣的學生,可能就會舉一反三,把這種方法運用到其他文章的閱讀中,久而久之,他(她)就會深深地體會到漢字的無窮魅力,從而更加熱愛語文。

但這節課並沒有讓學生產生“繼續上語文課”的渴望,這從學生的發言和課堂聽講情況可以看出來。原因是:太平淡。

(1)“大自然有語言嗎?大自然的語言告訴我們哪些信息呢?”設計此問的初衷是讓學生深入文本,真正瞭解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雖然在我的啓發下,學生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了,但過程並不精彩,如果我能即時加入一些競爭機制,如把全班分成兩大組,看哪組找得快,效果會好些吧。

本文來自冀教網

(2)單元要求未能很好地實現。尋找“大自然的語言”耽誤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品味語言時,只品味了生動形象的句子,但說明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準確”,卻絲毫示觸及,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0”中的“約”,“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中的“只”等詞語,不僅體現了語言的“準確”,也能悟出竺可楨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長期堅持不懈的廣泛觀察,蒐集和研究。因此,這一單元的“培養注重觀察,講究實證的科學態度”、“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在本課教學中未能很好地滲透,對學生精神薰陶不到位,不能不是一個遺憾。

(3)老師的教多於學生的學,學生主體地位表現不明顯。

總之,本人的教學設計水平、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等,都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使“名師”的稱號名符其實。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8

(一)、課堂閱讀教學要由封閉走向開放

1、教學資料要開放

“教材只是例子”,教每一篇課文的目的絕不僅僅是讓學生把這一篇課文“吃透背熟”,而是以課文爲引導,幫忙學生掌握一些語文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把握課文重點、難點當然是必要的,但這絕不應當是課堂教學的唯一資料。我們應當有機地結合課文思想感情和讀寫知識,自然而然地引進一些經典名著或優秀時文,“把時代的活水引入課堂”(於漪語),以此爲學生打開一扇扇文化的窗口,進而將學生的閱讀視野由課文引向生活中一切有益的讀物,引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社會天地。

2、教學形式要開放

比起過去“時代背景、作者介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幾大步驟的語文課堂教學,此刻的語文課堂教學顯然有了很大的改觀。可是許多本來不乏科學性的新的教學形式又逐漸在“語文教改”的包裝下成爲語文課堂教學新的公式化程序,僵化了語文教學。在開放性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也要講究模式,但決不模式化。我們應當根據不一樣的課文教材及不一樣的訓練重點,靈活多變地採用多種教學形式,甚至讓學生也參與教學形式的設計與實踐。共同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如質疑式(其操作程序爲:學生質疑→帶疑閱讀→嘗試討論→小組交流→解疑存疑)討論式(其操作程序爲:出示討論題目→定向學習材料→組織小組討論→開展全班交流)辯論式(其操作程序爲:學習新材料→確定討論題目→分組做準備→兩組展開辯論→辯後師生總結)茶館式(其操作程序爲:課前預習教材→七嘴八舌談見解→教師適當作點評)等等。這樣的閱讀教學課堂必須會充滿勃勃生機。

3、學生思維要開放

語文課應成爲學生思維的自由王國,而不只是教師思想的櫥窗。在這樣的語文課中,對一篇課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應僅有教師的聲音,教師更不應當把自我的觀點定於一尊,而應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看法,尊重學生的思考權利和精神自由,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富有創造性的觀點或看法;努力使整個課堂閱讀教學具有一種開放性的學術氛圍,讓不一樣層次的學生既有共同的提高也有不一樣的收穫,這樣的語文課即使結束以後,學生的思想也不會停止,他們的思想仍在繼續展翅飛翔。

4、教師思想要開放

中學語文教師的確不應當僅僅是文章學、修辭學、語言學、考試學的分析家甚至只是教材與教參的熟練操作者,而首先應當是禮貌的傳播者、思想的啓迪者、人生的導航者——即真正意義上的“高師精神”(法國作家季洛杜語)的體現者。語文教師要融入文化的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的先進思想。當然,這絕不是要讓語文課又成爲“政治課”,而是要恢復語文課“人文性”的特點。應對教材上的任何一篇課文,教師都應站在人文精神的高度來設計自我的'課堂教學。

(二)、把“教”的過程變成“學”的過程

閱讀任何一篇文章,都是讀者根據自我的生活閱歷和主觀意志審視、感受文本資料及思想感情,進而產生聯想或生成新的思想感情的過程。可是在傳統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用自我的教學願望將學生巧妙地引入自我的教學設計,而忽視了學生自我去領悟和感受的過程。這就是所謂以“教”代“學”。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我們研究得比較多的是如何“教”,但即使教師的教學思路十分清晰,課堂表達十分清楚,也可是是用教師的思維代替了學生的思維。此刻,我們應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即以學生的求知需求爲主線,追求教師和學生應對作品(課文)的平等對話,進而讓讀者(教師和學生)與作者實現心與心的交流。在這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力求貫穿兩條線索;學生的“學”(感受、質疑、鑽研、討論、聯想、感動等等)和教師的“教”(引導、求疑、交流、爭鳴、釋疑、歸納等等),這兩條線索經過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情感體驗和人格薰陶交織在一齊。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的主導性主要體此刻經過對貼合學生求知慾望、閱讀心理、知識背景的巧妙引導,讓學生自我感悟作品,引導的線索是學生對課文的質疑(這是學生主動鑽研的思想火花),圍繞學生所提的問題展開研討,從而把學生的閱讀欣賞引向作品的深處,也引向學生心靈的深處。

課堂是實施新課輪的主陣地,而閱讀教學又是課堂的重頭戲,那麼,作爲一名語文教師該如何來組織閱讀教學呢?接下來結合九年級語文上冊教材現代文閱讀部分的特點,我想談一談自我的幾點思考:

二、九年級的上冊語文教材現代文閱讀的特點及分析

九年級的上冊語文教材現代文閱讀部分共五個單元,在這些篇目中既有現代名家舊作,又有當代名人新作,外國作品的比例略有提高,課文負載的文化資料比以往要豐富得多,價值取向也更爲開放和開闊,一眼望去,盪漾着斑斕的文化色調,這樣更爲貼近學生的心理需求有助於培養學生興趣。爲了與編者意圖相巧合,切實保證閱讀教學落到實處,我打算從如下兩方面開展工作:

(一)採用單元教學法

單元教學法就是遵循教材的編排體系,把體裁、題材或表達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若干篇課文作爲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教學階段,從整體出發確定教學目標、要求,制定施教方案、課時等等,這樣就變一冊教材幾十個教學目標、要求爲幾個教學目標要求。這樣有利於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隨意性,加強教學的計劃性和體現教學的階段性,使學生得到較爲系統的知識,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針對九年級語文上冊教學中25篇文章,我是這樣處理的:

1、以單元知識爲綱。

主要經過教師講解,指導學生弄清概念、要點,爲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客觀上把握知識結構、規律,做好學習課文進行訓練的理論準備,使學生在讀寫聽說訓練中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具有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本事。學生若能把握不一樣文體的知識結構,明確每單元的學習目標,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閱讀時就能有的放矢,從而準確把握文本要旨,像在上新課前我針對散文、議論文、戲劇文學的不一樣特點,幫忙學生建立了如下知識體系,並將本冊書一至五單元的主要資料及學習目標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對本冊書有一個感性的整體把握。

知識體系

散文

1、散文的特點:作者對人生、社會、自然的感悟。

2、散文的線索:時間推移、地點轉換、記敘線索、感情線索還有含義深刻的語句貫穿全文。

3、散文的表現形式:借物喻人,以小見大,側面暗示,象徵等藝術表現形式。

4、散文的語言:優美、細膩、親切含義深刻。

5、散文閱讀要求:瞭解分類,明確特點;理清線索,抓住文眼;品味語言,領會意境。

議論文

1、論點的確定和歸納。

2、論據的確定與補充,論據的要點,論據與論點與關係。

3、論證的方法與確定。

4、議論文論證的方式:立論和駁論。

5、議論文的閱讀要求:把握論點,理解論據,分析論證。

戲劇文學

1、戲劇是綜合語言、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成像所構成的舞臺藝術。

2、戲劇文學的重要資料:戲劇衝突和戲劇語言。

3、戲劇衝突的構成:(1)人與人之間的衝突;(2)人與社會間的衝突;(3)人物本身內心矛盾衝突;(4)喜劇性衝突和杯具性衝突。

4、戲劇語言:人物臺詞和舞臺說明。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9

這是我初次上寫字課,一節課下來,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需要我去琢磨、去挖掘、去研究。

課前,我認爲激發學生寫字興趣是最重要的,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成功的教學不在於強制,而在於激發興趣。寫字興趣培養起來了,寫字技能就有所提高。寫字技能提高了,寫字興趣就更加濃厚。因此,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來精心備課,我在導入部分這一環節當中,以欣賞漂亮的書法作品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向學生介紹,我這樣做的目的是想通過名帖欣賞,充分展示我國書法藝術的魅力,讓學生增長一些書法常識,進一步瞭解書法、喜歡書法,從而培養學生對書法的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書法鑑賞水平。

在教學筆畫時,我先是出示和筆畫相像的圖畫,讓學生直觀感受筆畫的特點,我通過讓學生觀察,自己去發現規律,從而明確漢字間架結構的重要性,激起學生學好漢字的慾望。這樣做,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能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深刻。但是,在比較兩個筆畫寫進田字格里有什麼區別的時候,我沒把問題說明白,導致學生有點摸不着頭腦,最後是我自己點出,所以今後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明確問題的要求、目標。

在範字講解中,我努力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形體美。通過老師的板書、講解、指導漢字的不同寫法及結構安排,使學生能夠將文字寫得更加勻稱美觀。在教學前,我應該在黑板上先反覆練習這幾個字的書寫,那也不會出現課堂上的小意外,還有,學生在寫字時,我應播放優美的音樂。這也是陶冶情操,淨化心靈的'一種體現。在以後的寫字教學中,應得以體現。

通過一節課的教學,我覺得以後應該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在觀察字型的時候,把讀與寫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後,教師在黑板上範寫,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邊演示邊講解字的結構及筆畫名稱,讓學生寫好字後還要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評析。只有在每一次的寫字教學中都要讓孩子有所得,這樣日積月累,孩子的寫字基本功纔會提高。今後我自身也要在寫字上多下功夫,教師的寫字素養提高了,才能給孩子以更好的輔導。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10

我又一次走入三年級語文教學這個環境中,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去反思,去探究,具體做到一下幾點:

一、創建趣味、豐富的語文課堂來吸引學生的集中力,提高教學效果。

我剛教三年級語文教材時,初感新奇,教材內容形式多樣化,但同時又擔心應如何吃透新大綱精神,把握教材內容,充分發揮教材的精湛之處。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開始上課的時候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覺得孩子總是不是那麼認真的聽課,不能那麼專心,開小差,常常半路停下來處理課堂紀律問題。反省覺得是自己紀律沒抓好。我開始反思課堂紀律不單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也是老師的問題,正如所說“我拿什麼去吸引你——我的孩子。”我開始注重提高課堂本身的'趣味性,更加用心的去好好的備課。你的課有激情,同學們也容易被你的激情所帶動,所感染;你的課有意思,同學們才樂意全身心的步入你的課堂,走進樂於學習的世界。所以要用心備課、認真備課,不備好課,不進課堂。

二、要必須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更加註重他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首先要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預習的預習要求,讓學生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能夠在初讀的時候學生字,組詞,讀順課文,摘抄課文當中的好詞好句,做到課前的自主學習。小語修訂版大綱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的學習。

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同桌間互讀互講,小組討論、一些朗讀遊戲的方式拓寬他們的合作能力。再者多問一些有創建性的問題來啓發學生的思維。老師本身在這方面也得下苦功夫去研究,那些問題是可以問的,如何問?學生會有哪些答案,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教學效果?

三、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同時自己也要多讀、多看、多思考。

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鼓勵他們多讀多看,同時開設小小讀書交流會或是讓他們寫讀書筆記。一能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的能力,讓他們向同伴介紹自己看過的書;二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好三年級的新增內容——作文,讓他們把寫讀書筆記當成習慣積累,也當成一種練筆。另外,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幹只有靠才幹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學生素質的提高對老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爲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裏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爲一名學者,平時應該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爲這與學生的學習有着直接的聯繫

在教學中,我還有很多明顯存在的許多不足。比如有時不能調控好;或是對學生的指導方法還不夠技巧等。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反省,不斷進步。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11

《麥哨》一課的“突發”現象處理的較爲得當,但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因學生年齡特點,“搗亂”現象屢有發生,如何處理它,是我們小學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每當這時,我都思考:如何“蹲下來看學生”?如何讓自己成爲學生的朋友?瞭解學生,寬容學生!你對學生的寬容與理解,學生會一更大的積極進取回報老師。我們必須用新的教學思想和理念來指導。

如何真正地做到寬容呢?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品質

首先教師自身要有良好的修養、較強的自我調節能力,以真誠的態度接受不同類型的學生,冷靜的面對教學中的突發事件。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容易擾亂學生的情緒,而情緒穩定的教師能是學生的情緒趨於穩定,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心理學研究再表明: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人的自主探索和體驗生命的狀態最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老師是學生學習中的輔導者,是思想的領路人,是活動中的好朋友作爲音樂教師,應以一種平和的態度、大度的心態面對學生,運用教育機智,變“搗亂”爲“教學資源”,藉機營造出寬鬆、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音樂中發揮想象,去盡情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

(二)以民主與尊重創設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

現代教學觀強調: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做出的反映是多元的。學生之間存在着個別差異,他們在接受新事物、感知新知識的同時都會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和體驗,他們是那麼具有靈性和思想。教師應允許、尊重學生這種獨特的體驗,並激發學生進一步去發現、創造的熱情,鼓勵學生大膽的'嘗試、表現、創新,而不必擔心他的回答是否會受到批評——無論他們的創造是多麼幼稚和離奇。教師的態度對學生的創造性的發揮起着關鍵的作用。民主、平等的標誌是尊重。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學生,允許學生犯錯誤。寬容即理解,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成長中的學生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但是隻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老師完全可以寬容、諒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學生髮現錯誤並自己改正錯誤。

尊重學生還要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那些學習基礎差、紀律鬆散的學生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然而,當你面對"恨鐵不成鋼"的學生時,一定要冷靜。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啓發、表揚、激勵時,我想我們都將會看到另一種情景,一種讓人喜悅的情景!

(三)、疾風驟雨

春風化雨

教師的寬容,象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氣氛比起疾風驟雨更見效。她可以淨化學生的心靈,創造出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無拘無束,更好的發揮創造力。教師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學生時,就是科學地看待教育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牛頓,你的譏笑裏中愛迪生。”

但是,也不能對其放任自流`任其胡鬧,這就需要把握一個度,需要教師能夠用敏銳的眼光去審視學生在課堂上的“惡作劇”的表象下是否是對知識的真正渴求。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12

教學是一門藝術。本課的教學層次清晰,目標明確,教法適合教材特點及兒童心理特點。教師重視了語言文字訓練,很好地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學生學得輕鬆而又紮實,既培養了閱讀能力,積累了語言,又學到了寫動物外形的方法,鍛鍊了習作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就是爲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具體說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形象直觀

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本文的語言非常生動,描寫也很形象,可同學們對課文的主角----翠鳥幾乎一無所知,而他們所掌握的知識非常有限,思維形式又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爲了解決這一矛盾,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一隻鮮活的翠鳥呈現在學生面前,化抽象爲具體,既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讓他們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輕鬆地區分出了衆多的顏色,體會到了作者語言的精妙。

 2.讀寫緊密結合

讀寫結合是傳統的中國語文教學的精華之一,是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特別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條好路子。西漢著名的辭賦學家楊雄曾雲“能讀千賦,則善爲之矣!”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翠鳥》這篇課文的第一段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描寫動物外形的例子。針對教材特點,教學這一段時,教師把着眼點不單放在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上,而是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更學到了習作方法,促進了知識向能力轉化。

 3.充分重視“讀”的訓練

朗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因爲文章的精義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筆,只有通過反覆朗讀才能體味得到,成功的朗讀可激起學生的.感情共鳴,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積累語言。《翠鳥》這一課,語言生動而準確,字裏行間都透着作者對翠鳥的深深喜愛之情。在教學中,教師有目的、有層次紮紮實實地進行了讀的訓練:首先初讀--感知課文內容,接着默讀--理清寫作順序,然後研讀――抓住各部分特點,最後賞讀――感悟美的語言。

 4.充分發揮“導”的作用

古希臘生物學家、教育家普羅塔弋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遵循“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以訓練爲主線”的原則,避免了生硬的說教方式,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採用了很多方法,蒐集了很多課外資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步一步地誘導學生思考,“點睛之筆”疏通學生理解上的難點,同時又不失時機地鍛鍊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自讀質疑,到理清順序,到抓住特點,再到欣賞總結,直至最後的遷移寫作,教師“導”得自如,“導”得有力,而學生則始終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讀書、思考、表達,語文教學的課堂真正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學堂。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13

月考結束,下面本人就結合本次考試情況對一月以來的教學情況做如下反思:

一、試題特點

本次試題考試範圍爲語文1、2單元,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綜觀全卷,本試卷有以下特色:注重雙基能力的考察,如1、2、3、4等小題中出現的古詩詞默寫;着眼於學生仿句能力的訓練。如8、11等小題;關注學生閱讀視野的開闊程度,如關於名著知識的設置;側重學生主體領悟能力的考察,如看圖說話,讓學生站在作品主角的立場上思索、換位思考,這應該是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最佳切入點。

二、試卷答題情況

(一)進步方面

通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在古詩的背誦、仿句能力、換位思考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關於這些語文最基本知識的學習、訓練,要繼續堅持。

(二)不足之處

1、古詩默寫,眼高手低。4小題依提示填寫詩文原句,得滿分的同學很少,其原因不是學生不會背,而是眼高手低。而此類題的`評判標準又恰恰非常嚴格,錯一個字就算錯。

2、仿句能力雖較以往有所提高,但就整體而言,還不能令人滿意。針對仿句題型比重的加大和形式的多樣,此項舉措的實行已刻不容緩。

3、分數普遍不高。作文歷來是語文成績優異與否的最大制約因素,它也是語文的老大難,整個八年級學生的作文能得滿分的寥寥無幾,讓人心理真不是滋味。

作文出現失誤的原因在於:

一是學生沒有認真閱讀些寫作要求;

二是內容太簡單,錯別字很多,也不通順,缺少描寫和點睛之筆,有些只有事情的敘述,很少有描寫,沒有主次之分,顯得很稚嫩;

三是書寫不夠規範。字跡潦草的,有亂用標點符號或標點不清的。

三、努力方向

1、對古詩的默寫有待細化、強化。

2、繼續進行仿句題型的強化訓練。

3、通過強化訓練不斷提高學生審題水平。

4、推薦文學名著,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

5、加大練筆力度,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

“對症下藥,方可妙手回春”,通過此次考試題的分析總結,我一定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全力培養學生語文諸多方面的能力,相信在期末時,會有所收穫!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14

一、根據學生的自讀、自悟,深入與文本的對話。

注重情感的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的基本要求。現在我們所接觸的閱讀文章都包含着濃厚的感情色彩,如果我們在閱讀中不去引導學生體驗這種感情,閱讀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如果沒有受到情感的薰陶、感染,學生就不可能對文章所描寫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會對錶現這些內容的語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語文學習不能遊離於語言文字的感悟、品析之外。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摳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句,讓學生反覆讀,慢慢嚼,細細品,深深悟。在進行,〈貓〉一文教學時,我就是這樣着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去感悟理解的。

(一)推敲詞句

推敲詞句是感悟的有效策略。學生只有在不同詞語、不同句式、不同語序的比較中,才能發現課文中語言運用的.妙處,品味語言的意蘊和情味,從而對語言和語境有所感悟。如教學時,引導學生品味“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中“小梅花”與“腳印”的不同,通過朗讀比較,學生切實感悟到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二)咬文嚼字

一篇優美的文章,是由無數佳句妙語構成的。要想挖掘文中的精華,咬文嚼字必不可少。我認爲對任何一個詞語的理解都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因此,課堂上我強調學生去抓住一些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在具體的環境中理解,從而感悟作者用詞的精確。如當學生談到貓的叫聲豐富多腔時,我引導學生再讀這段文字,然後來理解“豐富多腔”的意思,學生一下想到了“長短不同,粗細各異5,變化多端”。再如,文中一開頭就講了貓的性格古怪,到底古怪是什麼意思?在初讀文時學生就產生了這樣的疑問。但我沒有馬上解決,而是把它放在了學文之後。當學生感悟到了貓既貪玩又盡職,既膽小又勇猛時,理解“古怪”就迎刃而解了。

(三)引入對比

任何一個文本都不是一種孤立的、真空的存在。文本與文本之間的聯繫,是與文本對話生成和創新意義的一個重要而饒有興味的通道。如在教學進行到貓把花草弄得枝折花落一段時,我便引入了老舍先生《養花》中的一些文字,讓學生把兩段文字對比讀,品析,情感得到了昇華。

(四)激發聯想

這裏的聯想就是在閱讀過程中調動學生的思維,從讀的文字中聯想到與其相關的其他現象,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本文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去想象貓抓老鼠的情景,既有助於學生理解貓的盡職,又把寫作與閱讀緊密結合在了一起。在讀中培養了寫的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二、注重了感受、理解,卻忽略了欣賞與評價。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讓學生多讀一些美文,對文中的好詞佳句反覆品評,與其他意思相近詞做比較分析,感悟作者用詞的恰當,描寫的形象,讓妙語佳句和他們緊密接觸,他們會從中受到薰陶,領略其中的情趣,欣賞其中的意境,慢慢產生喜愛之情,而且越來越深入,能夠欣賞,體會和感受也越來越敏銳。

而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恰恰缺少了這一環節,反思其原因,還是追求了課堂結構的完整性,考慮了自己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忽略了學生的能力發展。現在想來,當學生抓住“乖、淘氣、玩具”等詞語談感受時,如果引導學生用“換詞法”“丟詞法”或“調詞法”來分別細細體味,他們會在心靈上與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促使語感不斷增強。

教師語文教學反思15

作爲一名要強、上進的語文教師,打造成功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她努力追求的目標,我也不例外。多年的一線教學生涯,讓我擁有了數不清的教學驚喜和遺憾,回顧每一個鮮活的教學場景,反思每一個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讓我很自然地爲“參加優秀教學科研成果參賽作品”擬下“力求完美,打造成功教學“的題目。在實踐打造成功教學的過程中,讓我一次次感悟到成功教學的靈魂所在——力求完美。現在,我將以文字爲載體,再次回顧一下我的教學歷程,對自己教學中呈現的一個個成功和驚喜做一下深入反思。

一、備課環節力求完美

在備課時我不僅僅憑藉教科書,而且藉助網絡這一平臺,查找相關資料,認真觀摩網絡上的優秀課例、優秀視頻,注重借鑑他們的教學方法,但不會照搬,我會依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出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設計。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時,在借鑑名師名家的教學過程的同時,我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基礎差,缺乏耐性,課上注意力不集等現狀,我精心設計導入,努力用優美的語言感染學生,同時截取了一段‘恰同學少年“電視劇片段讓學生欣賞,鮮活的.人物情節及環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結果課堂效應超出我的預期,驚喜之程度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般”。是的,聯繫學生已有經驗,立足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就可在最短的時間創造出最高的價值來。

二、精心打造每個教學細節

教學細節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正是這一顆顆明珠串成了一個教學過程。教學細節也是課堂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它是爲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學生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服務的,正是如此,在實際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去關注打造每一個教學細節,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育行爲,並不斷完善。

如教學《荊軻刺秦王》課時,我特意打造了朗讀和賞析人物這兩個環節。朗讀環節讓學生從身份、事件本身角度去揣摩朗讀語氣,還以小組形式採用分角色朗讀競賽法,讓學生讀出感情甚至讀出感悟進而認知文中人物,以此達到把握文章、正確理解文章的目的。在探究人物形象的過程中,着重選取了三個畫面:樊噲會面、易水訣別、秦廷行刺來品析。結果課堂呈現出不常有的熱鬧氛圍。有些學生的毛遂自薦更讓我刮目相看,教學目標不僅達成,還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賞析人物環節的打造上,注重讓學生從語言、動作、服飾、神態、場景等角度分析人物形象,還特意組織學生表演了課本劇,致使教學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也更好地發揮了學生的個性。教學中的驚喜讓我又一次體味到作爲一名教師的甘甜。

三、教學環節注重學生的自立、合作學習

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已學定教,因人施教,要增加課堂教學的靈活度,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爲此,我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但不是放任自流;注重學生的合作性學習,但也不忽視獨立思考,只所以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而不放任自流,是因爲教師如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課堂就會變成一盤散沙,適時的地引導學生,才能真正成爲學生學習道路的引航人。而合作學習則是課堂教學中學生智慧火花的碰撞,是點綴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能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如在教學《故都的秋》一文時,在學生自主學習文本後,我適時引導學生:你從文中讀出了什麼?作者爲何說:“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呢?執教《祝福》時,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爲什麼有人說祥林嫂是個沒有春天的女人?請留意這一問題,讀完文本後,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請說明理由。通過問題設計,可以讓學生指導讀什麼,這樣纔不至於讓自主學習流於形式。在執教《荊軻刺秦王》一課時,在探究人物形象之後,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荊軻,行刺結果爲什麼會失敗?通過問題探討,不僅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協作精神,但這一環節最關鍵的是時間的把握和學生的主動參與。只有把握好這兩個方面,教師才能真正瞭解自主、合作學習的含義,而不是把語文課堂變成華而不實的泡沫課堂。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膚淺見解。當然,影響打造成功課堂的因素還很多,如:教師的親和力、及時陽光的評價語、真誠的鼓勵等也是提升教師人格魅力,打造成功課堂不可或缺的因素。今後我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反思,以彌補自己教學中不足,同時也會會一直朝着打造成功課堂這個方向努力,使語文課堂這一育人的舞臺充滿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