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集錦15篇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課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集錦15篇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1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

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情激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

“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

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在教學中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湖,讓學生們想像究竟有一個什麼樣的島,把湖分成了日潭和月潭呢?學生們經過嘗試後,雖不得其解,但卻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必竟還是小有收穫的。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2

對於學生這種現狀,我想改變過去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在《虹》這篇課文的教學上我就進行了一些大膽地嘗試。

《虹》是一篇短小優美的散文,因而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景美,教學的重點是朗讀和背誦課文;而以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對彩虹形成的原因是難以理解的,因此,通過課外查找相關資料,讓學生全面地瞭解彩虹或在課後帶學生到室外做實驗,在陽光下噴水,看一看人造彩虹,讓學生真正感受科學就在身邊,明白彩虹形成的原因是這一課的一個亮點。原本在設計教案時,我想利用三棱鏡對照日光燈讓學生看到七彩的虹。但三棱鏡的透明度與水的不同,日光燈的亮度又不如太陽光,虹的色彩遠不如真彩虹鮮豔。任何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按照某個人的`想法進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經常有各種情況產生。而對這些臨時出現的情況,教師要把握時機加以引導,切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對待。

我們總在提優化課堂教學,改善教學方法。作爲教師,我們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自信心,讓學生全面、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3

傳統文言文教學過分重視文言知識傳授的傾向,使本來意蘊豐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詞、句的理解和落實,這顯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結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

課前準備時與學生自然聊天,把學生引入課文優美的意境,接着簡明進行文學常識的介紹後便進入了課文的學習。首先,通過配樂示範朗讀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本,讀準字音,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意境中,然後再指名學生仿讀,其他同學評點。緊接着讓學生結合書下注釋,自行朗讀課文,把不懂的地方勾畫出來,及時組織小組交流,質疑釋疑,疏通文意。三遍朗讀中,學生大多對文章有了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數同學都能流暢自如地朗讀課文了。這時,組織班內交流:你有什麼困惑或收穫?通過生生問答,教師明確,引導學生學習重要的文言詞語。在通讀基礎上,引導學生整體把握,三峽的美麗神奇的景象主要體現在哪兩方面?到這裏,實際上學生對文本已經深入其中了。

接下來,進入品讀課文,賞析美景環節。通過展示畫面,回顧文本優美語句,品味三峽景色的美麗。教師指導學生談自己喜歡作者筆下的什麼景象,並再次組織有感情朗讀課文,小組交流,後班內交流,水到渠成地生成三峽特點的概括。

最後,結合課堂內容,拓展延伸,進行課堂練筆指導學生拿起手中的筆,從文本中探尋美點,用給定的句式寫一段美點品析,引導學生用筆深化對三峽特點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等。

綜上,我認爲,“品”要以“讀”爲基礎,而“品”過之後還要用“寫”來豐富語言的積累。先讀後品,品品讀讀,反覆誦讀,涵泳文意,在付諸筆端,學以致用,纔是學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別是如《三峽》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文言文是一種知識載體,它承載着傳授知識的任務,但又絕不是惟一的任務,更不是根本任務。面對《三峽》這篇文章,如果肢解開來讀,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韻味,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在整體中去解讀語言,真正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到活的知識而不是孤立的字詞。因此在疏通文意這個環節,我大膽地改變了過去串講的形式,放手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完全讓學生藉助註釋來讀課文,若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拿到課堂上大家共同討論解決。實踐證明,有了前面誦讀的基礎,學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決文意串講這個問題的。

如果說前面的讀是在爲品做準備,那麼真正的品就在學生對文章優美佳句的欣賞上。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自行找出自己喜愛的地方,然後說明喜愛的原因。許多學生都喜歡寫三峽夏季水的畫面。於是便抓住機會,誘發聯想,想起一些與此地情景相似的詩句,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夏季水流湍急,學生由原文想到了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還想到了許多寫水的詩句。這既是一種對課文的理解,又是一種知識的遷移。還有的學生喜歡秋季的悽清,面對兩岸高峻的山嶺,聆聽悲哀婉轉的猿的叫聲,體會空谷傳響的幽深,觸景生情。這種直接面對文本的傾聽和思考,拉近了學生與古代時空的距離,彷彿聽到了作者曠遠的呼喚,彷彿看到了作者對壯美河山的嘆仰。如果說《三峽》的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融合,那麼學《三峽》的人也與自然景觀成爲一體了。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拿起手中的筆,從文本中探尋美點,用給定的句式寫一段美點品析,就應該是信手拈來了,完成了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全過程。課堂實踐表明,學生的表現是完全可以比我們預設的要好的。

當然,課堂教學過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缺點和不足。比如,製作的課件突出了課堂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卻忽視了課堂的知識性,學生只回憶起部分內容,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理想。再比如,我的課堂語言不夠凝練,“連綿不絕”一詞重複使用了幾次,還出現了口誤現象。這些都提醒自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經過此次課堂教學,我對課堂有了更多的認識,有了更多的收穫,也有了更多的思索,我想我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在同仁們的指導下不斷成長進步。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4

讓學生懂得關愛別人,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是三年級語文上冊最後一單元的主題。愛是什麼?該怎樣去表達?則是我在這一單元學習中引領孩子思考的問題。

《好漢查理》是這一單元中一篇課文,主人公查理是一個調皮而又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沒有人喜歡他,而“好漢”則是他給自己戴的高帽。然而,在他與新搬來的羅伯特一家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後,卻變了,不再愛搞惡作劇,在與羅伯特一家人分別時竟鄭重地對他的夥伴傑西說:“我要做個好漢”。是什麼改變了他?這是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體會的問題。

學生在字裏行間尋找答案,最後有兩個字在我們的心中漸漸清晰──信任,是羅伯特和他的女兒傑西對查理的信任。這個沒有人喜歡的孩子,傑西在第一次與他談話時,是那樣彬彬有禮,並沒有因他自稱“好漢”而不屑,卻自然地也稱他爲“好漢查理”。這一切讓查理第一次感到被人尊重的幸福。臨別時,當查理鄭重地對傑西說:“我要做個好漢”時,傑西那句“我從來都相信”又一次觸動了查理的心。而羅伯特對查理的肯定,也讓查理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就這樣,羅伯特一家在無意中改變了一個小男孩對生活的`態度,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正是這種自然流露出的信任與尊重,注入到了他的內心,所以影響和改變了他。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5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着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讚美之情。

選取本課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民族自豪感。二是瞭解並學習本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二、設計意圖

根據本文的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新奇的事物有着極強的好奇心,對自己不瞭解的職業有着極大的興趣這一特點,我設計了選拔小導遊這一情境貫穿全課的始終。並遵循閱讀教學的特點,爲課堂教學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談話引趣,導入新課:

新課伊始,教師問:“同學們知道導遊這個職業嗎?這是幹什麼的?”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接着說:“今天這節課,老師要選拔非常聰明的小朋友來當小導遊,領着大家遊覽北京美麗的皇家公園──頤和園,大家願意參加這個選拔賽嗎?”在學生興致高漲紛紛要求參加時,老師及時引入課題:“哇,這麼多同學要參加選拔賽,很好,可是,要當一個稱職的小導遊並不容易,要求大家認真學習第十八課《頤和園》,只有學懂了,才能做個好導遊,現在我們就開始學習,老師看哪些同學能做個合格的好導遊。” 字串7

2、初識課文,理清順序:

⑴ 配樂範讀,創設情境。

⑵ 指名答題。

⑶ 分清段落。

3、再讀課文,研讀詞句:

通過“導遊──介紹景點──研讀本段重點詞句,特點──導遊再次介紹景點──配樂朗誦,昇華情感”。這一學習方法來完成課文二、

三、四自然段的學習,而且學習的過程中二段詳細學習,其它幾段自由學習。

4、熟讀課文,總結全文:

在這一環節完成本節課的昇華,認識到頤和園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設計運用了看、聽、讀、比劃、說的方法。採用了聽錄音、看影碟、燈片等教學手段與朗讀教學巧妙結合,融爲一體,再現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把學生帶入了一幅山水畫卷的優美情境之中。同時,還精心設計了比較訓練,指導劃重點詞句,引導複述課文,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鍛鍊了學生的理解、閱讀、說話等多種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特別是所設計的小導遊選拔賽更爲全堂課增色不少,競賽的激烈,情境的優美,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在遊覽的愉悅中輕鬆完成了教學任務,鍛鍊了學生的膽量、競爭意識。整個教學中還運用了變敘教學手法,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三、不足之外

因爲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爲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鬆,所以許多的亮點都捨去了。比如說文中的三大景點僅以長廊爲例進行了細緻全面的講解和剖析。讓學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長廊的特點,領悟到了長廊的美麗。但同時也忽略了萬壽山和昆明湖的教學,讓學生採用小組全黨學習的方法,感覺學生有一些知識理解的不夠深刻,時間的匆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總之,這是本人關於閱讀教學的一點粗淺的認識和實踐,其中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和問題,有待各位領導的批評指正。雖然說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爲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爲學生多留一些問號、省略號,而不是句號、感嘆號。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6

第8課《一粒種子》是一篇常識性童話,既要講究科學性,使學生獲得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又要注意不能上成常識課,要根據童話的特點,抓住課文中四個“挺一挺”,以及種子與蚯蚓的對話、排比句和最後一句“啊,好個光明的世界!”進行朗讀指導,讀出語氣,以讀代講,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所以在今天的課堂上,孩子們饒有興趣地學習這一課,課文有四處寫到“把身子挺一挺”,這種擬人化的語言,含而不露,生動有趣,使課文充滿了活潑的童趣。

我把板書精心設計了一下,按照課文內容的順序逐步演示,以線條表示地面,在地下展開種子發芽的樣子,表現每一個“挺一挺”是種子發芽的環節,在環節下面分別指出所需的條件,最後鑽出地面,既直觀又概括了課文內容,學生也歸納出種子生長所需要的條件。

在學習“熱鬧”一詞時,我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還可以通過課文中的排比句“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教學理解,掌握“熱鬧”。

教學時,教師問學生春風是怎樣唱歌的?讓學生輕聲吹着“呼——呼”;泉水是怎樣唱歌的.?“叮咚叮咚響”小鳥是怎樣唱歌的?“嘰喳嘰喳”。你們會唱有關春天的歌嗎?請學生唱一唱,接着再讓學生分別唱起春風、泉水、小鳥、小朋友的歌,然後一起大合唱,在這樣的情境中,教師隨即讓學生體會說出現在是怎樣一種景象。

用書上的話說一說,使學生初步認識了排比句的特點,又讓學生用“熱鬧”造句,學生造出來的句子比較具體。“教室裏可熱鬧了,有些同學學春風唱歌,有些同學學泉水唱歌,有些同學學着小鳥唱歌。”這樣讓學生動一動,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理解了“熱鬧”一詞,認識了排比句的句式,出色完成了造句練習。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7

在新課改的實踐中,對提高語文教學高效性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如充滿個性的琅琅書聲,基於文本的閱讀體驗和紮紮實實的語言訓練等,但對於標準問題的探討也一直沒有停過。到底怎樣的語文課纔是一堂好課,是一堂高效的課,我認爲,語文教學是否高效,可以從三方面去審視:

1.這堂課是否樸實;

2.這堂課是否關注學生的發展,是否關注效益意識;

3.這堂課是否體現語文價值。其中第一點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原生態,使好課人人能上;第二點體現了語文教學的課程目標,而且體現了在單位時間裏的工作效率問題;第三點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所特有的價值。從我目前的教學研究和實踐來看,我認爲下面這幾點可以作爲高效課堂的標準來參考。

一、一堂高效的課應是一堂樸實的課

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是“常態性”,這種課是平時都能上的課,而不是很多人幫你準備,然後才能上的課。現在的一些公開課,就一堂課而言,它是高效的,在教育理念上,確實給我們聽課者起到了引領的作用,但他們爲這一堂課而做的準備工作卻幾倍於平時的課前準備,是平時的教學中無法效仿的。也有的公開課,是對設計的`一種重演,課堂變得太完美,沒有一點差錯,缺乏真實感,使我們看不到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成長和進步。因此,高效的語文課堂應是原生態的課堂,“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提質量”纔是語文課堂的改革方向。

二、一堂高效的課應是一堂不累的課

用累與不累來區別課的好壞和高效程度,主要是考慮到我們課堂教學的立足點應該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識。一堂語文課的意義不僅侷限於教給學生某些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優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一堂課的高效與否,不是上課的老師說了算,也不是評委說了算,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學生。如若學生始終能被精彩的課堂所吸引,在強烈氛圍的渲染下不知不覺地度過40分鐘,學生在一堂課中始終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那就是一堂高效的課。

三、一堂高效的課應是一堂能體現語文價值的課

我們經常說語文要教出語文味來,要能體現語文的價值,語文味該怎樣教出來?語文的教學價值該怎樣體現?這幾個問題,目前一線教師非常關注而且極力想在操作層面上弄明白。歷史上語文課曾經上成思品課、常識課、鑑賞課、故事課,其重要原因都是沒有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程的性質弄明白了,語文該教什麼也就明白了。找到了語文教學的價值所在,語文教學也就有了方向。

一堂高效的語文課,歸根到底是在追求語文教學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上,在具體的標準及其評價體系上,應該是開放的、多元的,絕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種刻度來衡量,只有形成更多的共識,才能更有利於新一輪語文課改的推進。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8

教學完《麋鹿》,反思的時候我忽然對教學對話又有了一些認識。

對話是課堂教學的部分過程,也就是說教學過程並非每一個環節都是用了對話的方式,也不需要每一個環節都用對話的方式進行。對話的內容、目的、方式、進程等,主要是由教師主導的。這些因素,教師還可以預設。

例如《麋鹿》一課(蘇教版六A上),同樣的內容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神奇的經歷,可以教簡單的內容(知識性地瞭解麋鹿,學會生字詞,讀讀課文),可以教中等難度的內容(不僅瞭解知識性內容,還知道作者怎麼寫的,學習部分寫作方法),還可以教學生最難理解的內容(生活習性和麋鹿外形的關係,寫傳奇經歷的作用,麋鹿命運與祖國命運的關係等)。這些是由教師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選擇和決定的。我的選擇是中間者。因爲採用對話的方式,是爲了學生更主體地學懂內容,而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教師預設的,因此說對話的目的是由教師主導的。對話的內容、方式、進程等,是由教師主導的,也是這個理由。

本課我教的內容是:麋鹿的外形描寫,描寫的順序和層次,寫傳奇色彩目的是爲了突出神奇。第三部分的內容涉及的時間跨度大,麋鹿的經歷複雜,學生要深究,會花費很多課堂時間,對學生語句表達能力的訓練點似乎也不是很好找。但是可以讓學生懂得怎麼將習作寫得吸引人。這在實際作文的構思中會有較大引導作用,屬於開拓學生最近發展區作用的內容。而前面一些內容是直接有益於學生習作能力提高的練習。

教學寫作的順序是讓學生讀完課文中外形描寫之後通過對話實現的。以下是片斷:

師:馬騁遠,你能介紹一下麋鹿外形上的特點嗎?

生:麋鹿角似鹿面似馬尾似驢蹄似牛。

師:不夠順暢,那是因爲對麋鹿外形的介紹順序不是很明白,請大家分析一下,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它的外形的?

生:是按照角、面、尾、蹄,從前到後,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寫的。

師:是的。這是寫作介紹動物人物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們應該培養的語文基本素養。同學們在寫作的時候,不要提筆的時候就忘記了。再請大家練習說一遍。

生:麋鹿角似鹿,面似馬,尾似驢,蹄似牛。

描寫有層次的教學,我抓住了介紹麋鹿的生活習性這一段,在介紹繁殖能力的時候,將雄麋鹿的角生長情況介紹得很清楚。兩歲長角,六歲長成。但是,角的形狀,在上一個自然段寫麋鹿的外形特點中就有介紹,爲什麼不在那時候一起介紹呢?

生:這裏是介紹麋鹿的小時候,上面是介紹成年鹿的情況。

師:這有什麼不一樣呢?

生:這是重點講生長情況,上面師介紹成年鹿角。

師:上面是介紹麋鹿角的特點。這裏是介紹麋鹿的生長髮育情況。說的是兩種情況,因此分開寫。可見,作者的寫作層次很清。

理解傳奇經歷的時候,我總覺得沒有什麼好教的,就是一個經歷,一個故事。琢磨的結果是,寫經歷是爲了進一步突出麋鹿的神祕特點,增強文章的可讀性。於是讓學生注意時間和麋鹿數量的那些數據,懂得一個故事大概。讓後探討這部分內容的寫作目的。

教完之後覺得還是挺滿意的。一篇文章可以教學的語言訓練點是很多的,針對我班學生寫作順序、層次不夠清楚,寫作時對方法的運用不夠自覺的特點,將這兩點作爲相對重要的內容來教,是目中有人的做法。時間也顯得緊繃繃。

但是,當看到別的設計,看到教參上的提示:教傳奇色彩中具體內容,分3000年前,1865年,1900年,1967年,讓學生理清課文內容後,進行講解,我覺得教得粗糙了。

再思考覺得那樣的教法也值得分析。也許那樣教,學生是很容易理解的,也會省力一些,對於內容的瞭解也多一些。但是,教的時間可能會多花一些,課時就會更加緊張。

從以文爲本的角度,那樣教是更加文本的。通過講解,練習學生的表達能力。但是從時間角度,從學生寫作理念角度教,應該取我的教法。

不管怎樣,不同於我的教法又告訴了我一個道理:教師覺得簡單的內容,學生卻未必簡單。看似簡單的內容,卻是學生提高朗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好材料。教師要選好練習的點。

以後教學的時候就是要看學生的需要。一個重在知曉寫作目的;一個重在練習具體的表達能力。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9

《花鐘》是三年級語文第13課的內容,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結合“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爲主體,我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花鐘教學反思。課後有以下兩點反思:

一、對長句的指導閱讀

在識字的教學環節過後,教師注意對三個難讀的長句,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從現場學生的表現來看,長句的朗讀對他們而言是存在朗讀難度的。而我認爲從三年級開始注意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培養,從長句的朗讀到以後段的朗讀再到全文的朗讀,這應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教學理念能爲學生以後的朗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形成個人獨特的學習體驗

課文中描寫了九種不同的花在不同時間開放。我把花開的樣子變成一首“小詩”,讓學生選擇其中自己所喜歡的課文中對花開描寫的說法進行自己的“解讀”,學生因爲“比喻生動”“擬人形象”“描繪簡潔”等的角度完成自己的喜歡的闡述。教師不必費勁進行對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解釋,學生自己就已經可以領悟,即可達到教學的效果,不會有教師牽着學生走的感覺。我想在其中學生也形成了個人獨特的學習體驗。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10

上完了這節課,感覺意猶未盡,似乎仍沉浸在課上既緊張又愉快的氣氛中。回想這節課,無論是學生的合作交流,還是師生的互動,每個環節都較爲順暢。這節課之所以能達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較好地落實了“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習慣基本養成,預習做得較好。在上課之前,學生已經基本能口譯課文,這樣就節省了大量的字詞教學時間,爲課堂上進行多種能力訓練提供了時間的保證。具體授課過程中,十分注意將學生的獨創性融入其中,既有共性,又有個性。

2、與學生建立平等對話的關係

在課堂上,我視學生爲一個個活潑的生命體,尊重學生,平等對話,允許學生髮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在教學中,圍繞教學重點這一大方向,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又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3、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理念。在這節課中,我採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讀,以讀促思,從讀中感悟,較好的體現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4、各種能力訓練滲透其中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節課,但注意了知識的綜合,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與語感的培養,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提高。如“說”的訓練,就有讓學生介紹名言,複述故事,談感想等。

但本節課由於教師的心理素質不夠好,以及對學情的預設不夠充分使整堂教學出現了許多的不足之處:

1、對重點生字的指導不夠。

比如學生幾次把“扳(pān)”讀成“bān”時,教師應及時出示“扳”通“攀”是通假字,既掌握了字音,又瞭解了文言知識。

2、在整個教學中,教師的激勵性語言太少。

七年級學生如果能恰到好處的進行表揚、鼓勵,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如:當學生在疏通完文意後開始交流,有學生提出了“我想知道方仲永爲什麼由天資過人變爲一個普通人?”對這樣的能體現課文主旨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鼓勵,但教師只說等會再講,這樣勢必會挫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

3、教師的語調平淡、單一,不能做到抑揚頓挫。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11

這次教學研究課,在衆多的課文中我選擇了《船長》這一課。什麼原因呢?因爲讀完課文,我就被船長忠於職守、舍已爲人的英雄行爲給深深地震撼了,在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尊黑色的塑像,船長正目光凝然、注視前方,臉上是那麼安詳平和。試問天下蒼生,有誰,能在死神的面前,真正做到了超然與寧靜;能面對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捨生取義?這對於芸芸衆生來講,是望塵莫及的。由此,我又不禁聯想起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故事,與這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也是輪船沉沒,也是衆人爭相逃命,也是船長下令緊急救援。所不同的是,“泰坦尼克”號的沉沒責任在船長,因爲是他的錯誤決策才造成了這一慘劇。而我們的哈爾威船長,自始至終,都是那麼完美,一生都要求自己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樣的好課文,怎能不精心引導學生去細細閱讀、細細品味,學會做人?那麼,如何讓學生也能深入文本,與我一樣有着深切的閱讀感受與體悟呢?怎樣才能讓學生上一堂有滋有味的語文課呢?我是這樣思考和實施的:

一、深入鑽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

課文是英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說《船長》,講述的是一個動人的故事: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由於“瑪麗”號巨輪的突然撞擊,“諾曼底”號輪船的船身被撞開了一個大口子,船上的乘客無不驚惶失措,爭相逃命,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哈爾威挺身而出,沉着鎮定地指揮全體人員有條不紊地撤離,而自己卻以身殉職,與輪船一起沉入大海。反覆讀了幾遍課文,我有三點想法:其一,既是小說,就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知哈爾威船長這一形象上,通過品讀課文感受人物的高貴品質。其二,文章最後說: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爲一名英雄的權利。這是作者對船長的評價,也是對後人的期盼。如何讓學生認識英雄的本質,在心中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是教學的難點。其三,怎樣在強調人文性的同時不偏廢工具性,對學生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這是我在教學前重點思考的三個方面。

二、好文章要多讀,在讀中感悟。

古人云“文章不厭百回讀。”好文章應讓學生走一個來回,要讓學生讀出味來。在學習第一次命令時,我就讓學生進行了三讀。這三讀各有目的各有側重,層層深入,由表及裏,幫助學生在讀中品文,在讀中感悟。一讀理解“吼”,爲什麼吼?怎樣吼?二讀品句,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出哈爾威是位怎樣的船長?三讀傳情,把自己對船長的敬仰之情通過朗讀傳達出來。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導在學生需要處。

在文中船長下達了四次命令。相對而言,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較重要。尤其是第二次命令,更爲重要。因爲第二次命令才使原來亂得不可開交的局面變得井然有序。因此,我在教學中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悟轉變的原因上。第二次命令是船長與機械師、大副對話中的一句,必須將它們視爲一個整體,讓學生反覆朗讀才能悟出其中的深意。首先我讓學生找出了第二次命令,指名讓學生朗讀,由此發問:船長爲什麼要下達這個命令?學生在片刻的思考之後,聯繫上文得出了這樣的原因:原來第一次命令沒有收效,人羣簡直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我又抓住“不可開交”一詞,讓學生想象當時亂的程度,讀出亂的場面。此時,學生的思維出現了阻礙,我及時出示了一段聲音,讓學生通過傾聽來感受當時極度混亂的場面。有的說:“我聽到了女人的尖叫聲,也許有女人被男人壓在地上了。”也有的說:“我還聽到了孩子的哭聲,可能是和母親擠散了。”還有的說:“我還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說明大家都在拼命地擠,現場已經不能控制了。”我一一肯定了學生的`發言,並加以歸結:的確,現在的船上已是一片混亂,大家拼命地想逃生,亂得不可收拾。照這樣亂下去,結果會怎樣?學生一致說會船毀人亡。我又及時肯定了學生的回答:“是啊,現場如此混亂,船長不得不下達第二道命令。請你再讀讀第二道命令,說說船長究竟會不會開槍?”學生豪不猶豫地齊聲回答:“不會。”“爲什麼呢?”我立刻追問。學生說:“因爲前面寫道船長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救人是船長的職責,他是不會讓一個船員死亡的。他這麼做只是嚇唬一下男人們,讓他們不要亂來。”我對他的發言表示贊同,又追加了一句:“如果真的有人要搶在前面呢?”學生一時語塞,過了一會兒,有學生舉手了,說:“我認爲如果有人真的敢走在女人前面,船長會開槍打死他的。因爲這樣才能保證絕大多數乘客的安全。這樣後面的男人才不會擁擠。”不一會兒,又有學生髮言了,他說:“我覺得船長還是不會打死人的。他可能會向天空鳴槍,以此警示男人們。”我立刻豎起了大拇指,大大地表揚了他:“你是一個真正的船長!船長是不會經易打死任何一個人,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在討論中,船長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光輝起來,學生也由此認識了一位始終忠於職守、心地善良的船長。感悟到此,也還是不夠的。我又繼續引導學生分角色閱讀船長與機械師、大副的對話。讓學生通過閱讀從對話中獲取信息,有的說了解到船上爐子被海水淹了,火滅了,機器停了,說明船保不住了,一定要沉了。有的說知道了離沉船的時間還有二十分鐘。還有的說知道男人不能走在女人前面,否則會被打死。可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學生沒有感悟出來。這時,學生的思維處於憤悱狀態,正是教師引導的好時機。我馬上進行提示:“看來大家都沒有注意這個詞——夠了。再讀讀,透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麼?”學生再讀這個詞,果然,一隻只小手又舉了起來。說:“我知道了船長對二十分鐘內救出六十名乘客與船員很有信心,很有把握。”我馬上肯定,再一次追問:“要想在二十分鐘內獲救的前提是什麼?”學生思考後回答:“必須聽從船長的指揮,有條不紊地撤離。”學生的理解又深了一層,我還是不滿足,又繼續引導:“想一想,船長這話表面上是說給機械師和大副聽的,實際上是說給誰聽的?”學生都說是乘客,並很快從文中找到了依據。學習到此,我才適時總結:“是啊!只有讓乘客們完全明白目前的處境,明白自己必須按船長的話去做纔有可能獲救,他們纔不會慌亂,船上混亂的局面也才能得到控制。否則光有一把槍,也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說,與其說船長是在向機械師瞭解情況,是在給大副下達命令,不如說是在穩定全體乘客的情緒,安定人心。這是一位多麼有智慧的船長啊!”最後再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悟去讀對話,自然就讀得到位,讀出味來了。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12

低階段的閱讀教學,應堅持“以讀爲本”將讀的訓練貫穿全課的始終。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真切準確地感受本文。在教學中要密切聯繫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引導他們在思想上獲得啓迪,情感上受到薰陶感染。

本節課中,我通過“你最喜歡哪句話?你讀懂了什麼?”的點撥,全方位開放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閱讀理解展示閱讀體會。我始終以讀爲載體,引導學生人人讀,反覆讀,多層次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通過反覆地讀,學生讀懂了“小蟲拿它當花傘”……不光課文裏的句子讀懂了,還能展開豐富的想像。我隨機對學生進行了句式訓練。這樣,閱讀教學便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珍視了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拓展延伸環節,我讓學生進行仿說,個別學生的'回答充滿童真童趣,如:

長在樹上,螞蟻拿它當房子;

飛到天上,樹葉像只蝴蝶;

長在樹上,樹杆拿它當帽子;

長在樹上,小蟲拿它當滑梯;

飛到天上,小燕子拿它當信紙;

落在地上,小兔拿它當蝴蝶結;

……

通過仿說,既挖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學生樂此不疲。

遺憾的是,很多學生想象不錯,但語言組織不行,由於時間有限,我不能一一進行指導,只能讓學生回答叫家長幫忙指導,但很多家長指導的效果不理想。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13

從事幾年的教學工作,我一般將語文一篇課文的教學分成二到三課時,第一課時接觸新的課文,初讀文本;第二、三課時分析理解課文。

以前我一直以爲語文課的重點是在二三課時,所以對第一課時一直沒怎麼重視。後來漸漸意識到初讀環節是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的基礎,是培養良好語感的重要途徑。上好第一課時纔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那麼第一課時該如何上?上到什麼程度?又使我產生了疑惑。但是又無從學習,因爲無論是觀摩課,評優課,還是展示課,幾乎沒有人會執教第一課時。後來查閱資料瞭解到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老師提出了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倡簡、務本、求實、有度”的八字方針;朱作仁教授提出課堂教學要三實:真實、樸實、紮實。這些觀念給我們以啓迪,紮實、有效讀通讀順課文並進行有效地識字,應當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追求。幫助學生在掃清閱讀障礙的同時,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要向我們傳達的心聲、文意。從這個角度來看,第一課時教學就是要解決初讀和識字正音的問題,解決怎樣讓學生一步步讀出興趣,讀出疑問。

如何讓第一課時的初讀教學變得紮實有效呢?查閱了相關資料後,總結如下:

1、理解課題

文章的題目能引人入勝,提示文章內容,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閱讀,首先要學會讀題目。文章題目就是學生展開閱讀學習的突破口。

2、讀通課文

讀通一些難讀的句子,記牢幾個難讀、難寫、難理解的詞,把課文讀通順。

3、初讀理解

中年級的學生應當初步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第一課時教學時需要對預習進行檢查、反饋。在預習中學生會有一些疑難,儘量通過讀課文內容來找到答案,在閱讀中發現新問題,他們會有成就感,那閱讀的興趣也就得到提高。接着再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詞,讀通一些難讀的句子,難理解的詞,學生就讀得很有興趣,不會覺得枯燥無味。爲第二課時的學習作輔墊,激起更高的學習興趣。

4、介紹作者激發興趣

瞭解了作者相關信息之後再來讀課文相信可以成爲作者的知音。讓學生讀課文,說出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再相機引導學生分段讀課文,達到讀通課文,掃除障礙的目的`。這也是一個比較直接而有效的初讀方法。

5、抓住關鍵詞句,讓初讀讀得紮實有效。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依據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地進行字詞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6、抓住重點,質疑

第一課時在結束時,教師設置疑問,拋下話題,啓發思考,留下懸念,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以此來引起學生細讀的慾望,爲第二、第三課時的學習打下基礎,蓄足氣勢。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思無限的藝術效果。

第一課時是上好語文的關鍵,我想,如果它真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讀通了課文,真的訓練了學生的寫字水平,那麼我就覺得第一課時的教學就是成功的了。課堂教學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它,浸潤着我們的操勞和智慧;鐫刻着我們的惆悵和欣喜。在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規律,不斷總結經驗,探尋思路,以使教學工作達到更好的效果。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14

1、從“三味書屋”走向“百草園”。傳統的概念教學過分地注重了以聽講、記憶、模仿爲主的接受性學習,在這樣的學習中學生畢恭畢敬地聽講,雖然也能較快地掌握知識,但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卻是不利的,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在課堂中缺少自己的思考空間,缺少自己的活動時間,缺少機會展現自己的獨特思維,也就無法從內心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便會不斷消蝕,這與我們“以人爲本”的教育核心理念是相違背的。

本課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主動建構知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分紙牌中,學生在動手操作後提出了數十種方法,也深刻地理解了平均分;在圈圓點圖時,有的學生把12個圓點平均分成了2份、3份、4份、6份,有的學生把10個圓點平均分成了2份、5份……;請他們用上“平均分”來介紹自己的作品時,個個把手舉得高高的,爭着搶着要上來表現。課堂成了充滿體驗和樂趣的百草園,也許這樣的課堂少了很多正襟危坐的課堂常規,但我卻收穫了孩子們放飛思維的驚喜。

2、教師該何時介入學生的學習?《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曾一度陷入了誤區:過份地注重了學生的主動發揮,任何知識都千方百計地引導,一定要讓知識從學生的口中說出來。如第一次我教學這一課時,在引出÷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大家能不能創造一個符號表示平均分呢?學生由於一下子反應不過來,基本上是用“猜”的,他們說出了×、+等各種符號,我都一一否定了,最後纔有一位同學終於猜出了是“÷”,整個過程花了3分鐘左右。課後我進行了思考:這樣的創造是真的創造嗎?歸根到底,這個知識還是教師“擠牙膏”似地從學生地方擠出來的,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而且也並不見得學生體驗到了“創造”的喜悅。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對這一部分教學又進行嘗試:同學們,平均分在我們數學上還可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板書÷)這個符號你認識嗎?(學生紛紛說是除號),再請他們觀察除號有什麼特點。與第一次的'教學相比,這一次直截了當地出現÷,不僅節約了教學時間,而且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加深了對除號的認識,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

通過這一環節的對比教學,我對師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定位又有了新的認識:在角色的定位中教師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探索性固然要突出,但必要的時侯,教師也應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適時地介入學生的學習。這也需要我們站在課改的潮流中常常進行冷靜的思考和實踐,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少一些浮躁,多一份真實。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15

《白楊》這篇精讀課文寫一位新疆工作的父親,帶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藉以表達自己紮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紮根、發芽、成長,語文白楊教學反思。課文以白楊爲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支邊者的高尚品格。這樣,借物喻人就成爲本課教學之重點所在。因此,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這一寫法是本課教學目標之一。另外本課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即爸爸的話及最後一節的含義,並能結合課文內容和聯繫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也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遵循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養成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一、建立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教學

單元模塊教學提出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展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我發展”,注重能力的形成,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爲了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教育思想,讓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做到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如圈畫、思考、討論、彙報……加上足夠的時間保證,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自由、廣闊的空間能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例如在“圍繞主題、自主預習”這一環節:學生通過預習,加深體驗和感悟,爲學習做好知識和情感的準備同時,還能帶着問題走向老師和同學,學習目標的指向性更明確,也使課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課堂教學變得充實、豐滿。

預習內容是這樣設計的:

1、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它們在文中的意思。

2、結合預習提示讀課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記號,可在空白處簡要寫出自己的體會,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提出自己的疑問。

3、蒐集跟課文內容相關的背景資料(文本、圖片、音像)以及跟課文主題、體裁相同,思想內容相近或同作者的文章。又例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後反饋及感悟新疆的惡劣環境和白楊的特點這一環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大家把自己的見解說一說,互相交流,互相啓發。如理解“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都是渾黃一體”一句,體會大戈壁的特點,學生經過自主閱讀,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我認爲句中的‘茫茫’,意思是不清晰,看不清楚,在本課的意思是大戈壁一眼望不到邊,很寬敞。”“我認爲‘渾黃一體’在課文中指不管天和地都是黃色的。”“我認爲‘沒有水,也沒有人煙’意思是說大戈壁很荒蕪。“我想‘不那麼清晰’在課文是指天地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高大挺秀’這裏是說白楊樹的身影很壯美。”“我知道了戈壁灘渾黃一體,十分荒涼,可白楊樹卻在這兒長得高大壯美,生命力很強……”這樣讓學生自讀、自悟、自議、自得,以學生爲主體的訓練方式,充分表現了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完全符合閱讀是讀者對文本的一種再創造這一閱讀原理,也是教給了學生一種正確的閱讀方法,教學反思《語文白楊教學反思》。

二、注重學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學生認識了白楊的形象,理解了白楊的特點,但要體會出白楊的象徵意義(爸爸的心願),即本課的教學目的就有點困難,這也是本課的難點。由於時代的間隔,當今的學生對文中“爸爸的心願”是很難設身處地心領神會的。針對這一難點,應引導學生抓聯繫,合作探究文體,讓學生從段與段的內在聯繫中,挖掘出隱含在語言文字中的真正喻義──爸爸的心願,也就是白楊的象徵意義。進而引導學生從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邊疆的建設者;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而不知道父母帶他們來新疆安家落戶、紮根邊疆的心願,讓他們在這裏念小學、中學、大學,將來成爲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設邊疆的接班人;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而不知道邊疆還十分荒涼貧瘠,需要付出幾代人艱辛的勞動,才能建設成爲現代化的城市和鄉村……這樣,由表層到深層,既使學生理解了語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義,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義,更挖掘了語言包含的底蘊,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鳴,使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融爲一體。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主要以學生讀、悟、問、議的合作學習方式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先自讀自悟,再提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帶着前面提煉出的問題,直奔課文重點,最後小組合作交流心得。教師參與學生討論,瞭解學生交流情況,及時引導。在學生展開研讀時,仍要注意保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研讀課文,思考分析,邊讀邊劃邊注。教師巡迴指導,參與學生的自學研討活動,並注意吸收反饋信息。這一小環節從表面上看往往是靜的,看似一段空白,實則是充滿了學生整個思維過程的一段寶貴時空。學生只有有了自讀自悟後的獨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參與合作小組的討論,傾聽和評價他人的發言,接納別人的合理見解。

在小組作交流,相互合作探究文本時,教師有針對性地參與小組討論。最後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按自己的選擇,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過程中,落實訓練點,如: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爲他看見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教師適時組織討論補充、評議深化、相機誘導。這樣的教學設計,給學生提供切實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過程提示,讓他們圍繞自己的最深感受來進行深入研讀,使學生能夠自由且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而後再展開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師生在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日積月累,豐厚語文素養。

三、側重聽說讀聽寫訓練,落實寫作方法的指導

語文課要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首先須突出“讀”的訓練。根據課文內容精心安排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默讀、齊讀、有感情朗讀等多種形式,特別是重點段落的反覆朗讀,會大大增加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促進理解,促使感情共鳴,使語言文字中蘊含着的思想感情,通過口誦,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在讀的過程中還要進行思維訓練。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過程,實質上也是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思維過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層層深入,思維也漸漸深入,對問題的認識就會逐漸深化。尤其是通過本課所設計的根據三個“只知道”,推想出“三個不知道”的訓練,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強化對思想內涵的理解深度。再次說、寫並舉,理解白楊的特點,通過抓關鍵詞句完成,即找出“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這兩個句式歸納出白楊的特點,並相機用這兩個句式練說;等到理解了白楊的象徵意義這段文字後,再帶着對邊疆建設者的崇敬與愛戴,讓學生用這兩組句式去寫話,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進而可放手讓學生暢談“你父母對你的希望是什麼?你如何去實現它?”從而潛移默化,啓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另外,在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時,還不忘指導文章的寫作方法,如在文章結尾寫爸爸摟着孩子,望着窗外沉思,看到白楊樹,他又微笑了。這是又一次由樹聯想到人,託物寄意,借物喻人。我們在作文時,也可以學習運用這種方法。例如寫《植樹》,我們就可由小樹聯想到人(包括自己),聯想到一代人的成材;寫《蠟燭》時可以聯想到辛勤工作的老師或默默無私奉獻的勞動者。讓學生學會在寫借物喻人的作文時,首先要像《白楊》一樣,寫出物的特點,再由物的特點聯想到人的性格品質。要注意物與人之間的相似之處,比喻要恰當、得體。正所謂我們要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還得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其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魚,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也爲本單元后面課文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也是單元模塊主題教學課題實驗的思想。

《白楊》教學反思

還深深的記得着裝小學宋海燕老師關於文本細讀的觀點,那就是以不同的身份來讀文本,以讀者的身份來讀文本,以作者的身份來讀文本,以教者的身份來讀文本,最後就是以學者的身份來讀文本。我覺得這個觀點非常適用於我們教研的課題------文本細讀。在《白楊》教學過程中,我大膽對這一觀點進行了嘗試,雖然說還有很多不足,但是,通過這樣的嘗試,我也有很多收穫。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構思巧妙,文字雋永,感情豐富,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這篇課文以白楊爲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支邊者的高尚品格。因此,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細讀文本,通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文本中重要的環節進行細讀。

第一處是在講解白楊樹生活的環境時,讓學生先找出相應的段落,然後讓學生細讀該文本,在細讀的過程中,抓住文本中的“茫茫”、“渾黃一體”、重點詞來理解大戈壁的環境的惡劣,從而激發學生們對白楊樹的敬佩之情;抓住“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這一句話來體現白楊樹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它的生命力是多麼頑強;另外從 “高大挺秀”一詞中,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白楊樹的適應力及頑強的生命力是多麼然人敬佩。談完自己的理解之後,讓學生們帶着自己的理解來讀文本,讓孩子們的感情來源於文本,在歸結於文本。這樣,就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學會理解文本,再將自己的理解通過讀來展現。

第二處文本細讀的設置是在講解爸爸的話時,這一段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短短的三句話不但向我們介紹了白楊樹的特點,同時也借白楊表白爸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