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初冬》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初冬》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初冬》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語文:《初冬》教學反思

久不唱歌忘記歌,久不過河忘記河,初拿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感覺。感覺文本簡單,沒什麼可講。於是,一遍又一遍的讀,像個孩子一樣大聲的讀,和着音樂盡情的讀,邊讀邊想象着想象作者筆下的畫面,漸漸地,眼前的畫面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色彩。感受到了初冬的早晨,小鄉村下霧時的朦朧,霧散後,一切又變得明晰而絢麗。或許正是這種不經意間的變化,讓我們如此的歡喜;或許正是這種變化,給了作者那麼多的感觸,纔有了不吐不快、流於筆端的衝動吧。或許源於這樣的情感,作者以時間爲序,再由遠及近地把兩個時間段中的景物呈現出來,用文字描繪了一幅斑斕絢麗的有別於城市的鄉村初冬早晨的畫面。文字啊,真是讀它百遍,其義自現;文字呀,真是愈走近愈美麗,愈讀情愈濃。透過文字,感受到這些,着實令我欣喜,繼而生惑,怎麼帶着初上二年級的小孩子們去感受這些呢?

硬生生地帶着孩子們去感受吧,有欲加之嫌,效果大抵也不會好。對文字,每個小傢伙都應該有他自己的感覺,我們不能替代孩子去感受;敲打文字,以語法碎片這樣的形式,扶着孩子們去理解吧,會不會把一些後面的孩子的讀書熱情也一併敲碎了?想想自己初識文本的時候,就是通過朗讀去體會的,於是,決定帶着孩子從原點出發,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若是能保護好孩子對文字的興趣,促進他們對文字,或是詩歌的喜歡,足矣。

基於此,我決定,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

1、隨文識字,通過朗讀,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一次次與生字生詞見面,引導其藉助畫面和語境知字音、識字形、解其意。

2、認識文中的疊詞,初步理解疊詞的用法。

3、多種形式的讀,以讀代講,在朗讀中感受初冬畫面的美。

如何突破目標呢?字詞的處理在於隨文,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通過多形式的朗讀,多次與字詞見面去熟悉、理解,再通過直觀的畫面或者動作加深學生對生字生詞的感受,最後把字詞送回到句子的家,邊想象畫面邊朗讀,從而做到不孤立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是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教學中,“白茫茫”、“一層紗”、“射”等字詞的理解就是這樣。疊詞的處理方式一直在斟酌,如何把這個概念直觀的呈現,讓孩子們真正的理解,而不是一說帶過,同時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呢?幾次磨課下來,最終選擇了“以圖片疊字”、“手勢加深體會”、“遊戲促進應用”的形式來實現這一目標,從構詞形式、作用和應用三方面引導學生體會疊詞的特點和韻律美。下一個多層次、多形式的朗讀目標是本節課的重中之重,它是實現上述目標的必要載體,是學生感受美、感受閱讀、喜歡上閱讀的'必經之路。那麼,如何保護二年級小朋友的讀書熱情,在這裏顯得尤爲重要。語文的學習,個人認爲,是爲了讓我們更好的認識生活、認識生命的。圖片、音樂,是在孩子們最初把文字積累和生活實際形成對接的時候非常給力的中間量。所以,在備課的時候,設計了很多地方以圖片的形式,和着音樂或出現在品讀想象之後,或出現在朗讀感悟之前幫助孩子在腦海中建立和回憶畫面。這節課,我認爲讀的形式還是很多樣的,層次也是很清晰的,從範讀激趣引領、自由讀初步感知,到個體讀想象畫面,藉助畫面朗讀感受,再到深入文字,選擇喜歡之處美美讀,填空讀,繼而看着畫面背誦讀,遞進式閱讀一點一點引導學生走進文字的深入。我想,這是因爲孩子們這樣一次又一次地、直至動情的讀,纔會出現孩子們在選擇喜歡處練讀時,說出那真實、動人的理由吧。整堂課,所有孩子多次的參與朗讀,這讓我很欣慰,最後在拓展閱讀時,看到孩子們那巴巴的期待的眼神時,我很欣喜,我覺得在促進孩子們愛上讀書的長路上,我帶着又孩子走近了一點點。磨課是虐心的過程,師者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探求與孩子們溝通的恰當方式,所以它也是成長的過程。回憶這次課前課上的點滴,深覺自己在朗讀評價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還很欠缺,課後聽了南馬校老師的這一課,那種規範的語言、細緻的指導深深地觸動着我,彷彿我也像個孩子那樣,癡癡地聆聽着。只有把評價落到實處,才能不突兀、不空洞,纔會在孩子的心裏生根,纔會指導學生的行爲,形成習慣。反思這一點,追根究底還是自己對目標的落實思考得不周密、不細緻。每一個目標落在哪,處理到什麼程度,師者應該非常的明晰,這樣,指導和評價纔有的放矢,有價值。

“超越”這個名字起的真棒,因爲在不斷的修改、實踐、思考再修改再實踐再思考的磨課過程中,師者一次又一次踐行着自身的突破和超越,在超越的路上,很有味道,也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