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觀潮》課文教學反思

《觀潮》課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觀潮》一課是我接手四年級二班後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觀潮》課文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語言奠基,想象基奠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句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名句,體現了錢塘江奇特卓絕的江潮,也令無數中外遊客慕名而來。開課前我用此名句做爲導語點名本課要學習的內容,從而使學生對錢塘江大潮的美留下一個想象。

其次,以讀貫穿,想象感悟

展開課題爲了便於學生理清課文思路,我從“觀潮”二字出發,問:“觀與看一詞都包含有看的層面,作者爲何取“觀”而不取“看呢”?舉手的學生很多,有的說看不好聽,很口語,有的說看可以是隨便的不細緻,還有的說觀比看多了一層欣賞,和時間長的意思。我覺的孩子們理解的都很不錯,我點明“既然是在觀,就要有所過程,學生們表示同意,那麼作者是按怎樣的步驟寫了自己觀潮的過程呢?”學生默讀全文很快找到了答案。接着我們認讀了文本中的生詞。

在有了第一步的基礎後,我就讓孩子們去分步閱讀文本,你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潮水的雄偉壯觀。劃出有關句子,朗讀交流。

孩子們對潮來時的描寫特別感興趣,因爲它那麼直觀,那麼生動。讓他們讀後,就讓他們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雖然沒去過,雖然不能現場感受,但是能結合詞句那麼想象一回,也是生動的。我想在孩子們的腦中,至少已經有好多個版本的“錢塘江大潮”了。

最後,圖文結合,情感收場

在大量的讀、說,體味、想象後,錢塘江潮水在孩子們的鬧中留下深深的印象。這時,我出示了文中的插圖,觀看錢塘潮水,加深對課文句子的理解。看完,我說:“站在觀潮臺,面對如此的潮水,你想說什麼?”將它寫下來。孩子們寫後(幾句話),進行了交流。說的就是感受、感嘆、神往……如果讓你給文章加一個結尾你會怎麼加呢?楊思怡同學用了寫作中常用的首尾呼應:“錢塘江大潮真是名不虛傳,不愧爲天下奇觀”!

一堂課下來,課堂中的一下幾個地方處理不夠好和預想的差距比較大。

1、字詞的理解、學習太過粗略。雖然是四年級,是向高年段過度的時期。但對於字詞的理解掌握不夠重視。對個別詞的運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積累的機會。

2、對學生的理解,還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情感線還是按老師的設想去落實,是否又有情感灌輸之嫌呢?我在課堂上並不夠大氣,有時候拘泥於小空間。不能從整體上把握、調控,教師的教學機智有待加強!

3、讀的方面,由於時間有限,學生的預習任務如果做的不好,課堂上很費時間。在生生互動、點評做的不夠好,爲了時間稍有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