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課堂教學總是有缺憾的,課堂上所存在的問題,都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踏踏實實地去解決。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1

《大作家的小老師》講述了大作家蕭伯納與小姑娘娜塔莎之間的故事,學生從中能感受到小姑娘的天真可愛與蕭伯納的嚴於律己,善於自省。認識到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

這篇課文以小故事的形式記敘了一個生活中的細節,以人物間簡短的對話傳神地表現出小姑娘的天真可愛和大作家蕭伯納謙虛、嚴於律己的寬廣胸懷。針對這篇課文,陳老師沒有泛泛講解,而是重點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通過自主學習,自讀自悟從中感受人物形象。

課文一開始學生通過自讀後,老師分別提出了蕭伯納、娜塔莎是什麼人?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學生初步瞭解人物性格。從顯示蕭伯納的個人資料中體現出蕭伯納是一個世界大文豪,很受人尊敬而通過娜塔莎的外貌、神態描寫體現出娜塔莎只是個可愛的普通小姑娘。

初讀課文以後把本課的重點放在蕭伯納及小女孩說話時的語氣進行對比,並通過蕭伯納對小姑娘說話的這個環節自主練習說話,再找幾位同學學着他的語氣讀讀小姑娘的話。因爲小姑娘是學着蕭伯納的口吻回答的。在這基礎上,再讓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一下,讓學生感悟到,蕭伯納說這句話時是想給小姑娘帶來驚喜。爲全文理解蕭伯納是個謙虛自律的人打下基礎。同時引導學生通過學着蕭伯納的口吻以及模仿蕭伯納說話的句式體會這位小姑娘的天真、純樸、可愛。再聯繫課文第四自然段“不覺爲之一震”讓學生說說蕭伯那是個怎樣的人?從而體會他的嚴於律己。在這樣理解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做一回蕭伯納和小姑娘,分角色試着讀一讀課文。從‘爲之一怔’中體會到什麼?你有什麼感受?通過引讀有關句子,討論,讓學生對人物的品質有更深入的理解。最後讓學生再來看看課題中這個“小”字和“大”字,讓學生通過整堂課的學習重新感悟,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對這兩個字做出新的認識。學生在積極主動的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讀出了鮮活的人物形象,讓閱讀真正成爲了學生的個性化行爲。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2

今天,我講了《大作家的小老師》一課,課文講了: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在莫斯科訪問時,遇到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娜塔莎,他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同她玩了好久。

臨別時,蕭伯納想給孩子一個驚喜,讓她高興高興,對小姑娘說:“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話語中流露出一種驕傲、自豪的味道。然而,這位天真、純樸的小姑娘竟然學着蕭伯納的口吻說道:“請你回去後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蘇聯小姑娘娜塔莎。”蕭伯納爲之一震,意識到了自己的自誇,他深有感觸地說:“一個人無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誇。

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永遠謙虛。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師。”我對教材是這樣理解的:它是在教孩子一種對人的態度——不卑不亢。基於以上認識,在引領學生感悟時,我問孩子們:在蕭伯納和蘇聯小姑娘蘇聯小姑娘娜塔莎身上各學會了什麼?孩子們暢所欲言,感受到了蕭伯納對小姑娘的敬意,感受到了這位大文豪謙遜自律的寬大胸懷。毛同志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大學者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站在娜塔莎的立場,孩子們還創作了自己的名言:一個人無論多麼渺小,在巨人面前也不應該自卑,因爲你們都是人。

當你是一個強者時,不能高高在上;當你是普通人時,要做到不卑不亢。願孩子們謙虛、自信,挑戰未來!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反思3

上週公開教學,我執教的是三年級語文《大作家的小老師》。這次教學以高效課堂爲主導,旨在檢驗平時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效果,也是爲了把本學期老師們精心設計的導學案用到實處。本着這個原則,我在原有導學案的基礎上進行了細微處的改動,課後反思如下:

一、設疑探究問題的設計

原定方案中我把“大作家蕭伯納爲什麼說小姑娘是我的老師?”這一問題放在了前面,想讓學生圍繞這個中心問題進行探究,但是我擔心學生一下被這個問題打蒙,無從下手,所以把問題設計成幾個分散的小問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實踐證明上課我所採用的方案學生很容易接受,在問題的引導下,最後以“因爲……所以……”的句式總結出大作家蕭伯納以小姑娘爲小老師的原因。整節課比較條理,學生學習思路較爲清晰。但事後我也在思考,如果我採用原定方案,是不是會更放得開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而不是以老師的思維去禁錮學生呢?

二、教學模式的嘗試

在課堂教學中,設疑探究這一環節我以“自主學習——小組合作——集體探究”的模式進行教學。首先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獨立的自主學習,在學生學到一定程度時再進行小組的交流。這兩個步驟大概用時十分鐘左右,學生學得很認真,交流也很熱烈,但我的感覺是老師在四處巡視,並沒有真正起到點撥和指導的作用,甚至不知道每個小組學習的真實情況。而集體探究的步驟我又讓學生把每一個問題逐一回答,看上去非常順利,其實並沒有真正挖掘到文章的內涵,學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象上,以至於在達標檢測時學生回答“蕭伯納是一個的人?”時說成自誇的人。雖說我也進行了及時的補救,沒有造成失誤,但卻暴露出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重點問題探究不夠深入。

三、說得多寫得少的問題

整節課的教學多數時間都是讓學生在說,學生的動筆僅僅限於在書上的勾畫,沒有寫一個字,甚至把學情調查中的聽寫也改爲了讀詞。其實就是一個理由:時間關係。總害怕完不成任務。其實想一想我們的教學是爲了什麼,不就是讓學生學到知識嗎?我們這樣緊張的授課學生到底掌握了多少?又是否紮實呢?一切以學生爲出發點纔是真正的教學。

總之,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這樣那樣的問題,都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去解決。充分利用導學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地位,讓高效課堂真正高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