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精選6篇)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精選6篇)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1

《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當初選擇《永生的眼睛》,就是因爲文章整體的美感特別打動人。我想這麼感人的故事要是上不出感覺來,那就是失敗!於是在備課之前,我就反覆閱讀教材,設計教學環節,並積極徵求同組教師的意見,反覆修改教案。心想:我一定要通過教學,帶着我的學生也同我一樣走進文章中去,我要讓他們理解、懂得愛的奉獻的真正含義。在課堂上,我也努力的告訴自己,一定要讓學生多說多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地位。課後,靜下心來,仔細回顧每個環節,我覺得自己做的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一、重視了學生字詞的訓練

雖然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文章語言優美,詞語豐富。爲了豐富學生的詞彙,我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互相交流了自己積累到的生詞,好詞。並讓他們通過讀音,理解詞義,牢固掌握了他們,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選出幾個說一句話。有又培養了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

  二、學生讀中感悟有進步

這是一篇略讀文章,我就圍繞閱讀提示,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我一直認爲語文課就應該重視讀和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讓學生讀中感悟,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探究課文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去。以“情”爲主線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課堂自主地位。

  三、課堂上,學生讀的充分

本節課,我努力做到,一讀帶講。讓朗讀貫穿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充分體會人物心情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朗讀形式,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人物的感情,想法,心情。充分讓學生反覆朗讀重要語句,深入體會人物無私奉獻的品質。

  四、注重課外拓展

課堂上,我課外延伸的是關於溫迪的故事,14歲的女兒溫迪在父親與世長辭後的兩週裏,也不幸在車禍中喪生,此環節是我設計的一個情感迸發的爆破點。讓孩子在老師濃濃的愛意引導下,去感受字裏行間所蘊涵的意味,真正實行入情入境,之後讓學生說說他們此時的感受與想法。學生很有感觸,看得出他們的小臉上帶着一些悲涼,爲才華橫溢的溫迪惋惜着……此時文章主人公們那爲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高尚思想境界已經深深感動了學生們。也對捐獻器官的意義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五、能夠引導學生利用文本,進行有效的仿寫訓練。

當然,這節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有許多有待改進的方面:

1、課堂應變能力不夠

過渡語,鏈接語,評價語,都不能事先完全準備好,要看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並給予相應的迴應。這節課,有些語言組織的還不夠簡練,優美;沒有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評價語還有些單調。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機智是我今後要做的。除了要把備課時學生的預設想透外,還更應該多看書、多看教學實錄、多參與教學研究等。

2、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還很欠缺,主要是由於自身語言的欠缺,不能及時使用有力的語句喚起學生的讀書興趣,朗讀技巧的知道不夠。

3、課堂上學生髮言的人數不多,一些學生只作了聽衆,不能積極地參與到交流當中,今後,還應努力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學習參與性。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2

本課教學過程中充分以情感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個人和家人的情感變化,內心變化,選擇最能夠表達個人感情語句進行朗讀,收到較好的朗讀效果。同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生活談談自己知道的捐獻器官的人物和實際,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具有這樣高尚品質的.人無處不在,我們的這個社會是一個充滿愛的社會。下面就幾點具體談談:

  一、抓住題目,展開教學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課題,理解題目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質疑,多數同學都能說到爲什麼“永遠都活着”或“永遠都生存”等,那麼自然他們也將文題理解成“眼睛永遠都活着”。對於學生的理解我沒有給予肯定或否定。當學完課文後,回讀課題,再去理解課題的含義,此時,學生不僅僅停留在最初的理解上,而是有了一個提升,“父親和母親爲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精神必將世世代代永遠傳承下去。”

  二、資料的運用

讓學生先感動於這些讓人激動的事例。由於有了這些鋪墊,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能很快融入到課文中,能深切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課文也容易多了。

  三、注重課外延伸,提升情感

文章很感人,所以在學完課文後,我給學生介紹了汶川地震災情,在提升學生情感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愛心教育。一堂課下來,學生明白了很多。

總之,這節課學生的收穫很大。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3

《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刻畫了“我”的父輩爲了他人能夠更好的生活,儘自己最大所能來幫助別人延續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貴品德,並藉此來教育“我”和所有的人。

通過對課標的學習,我體會到閱讀教學着力兩個轉化。一是將課文的語言文字轉化成生動的畫面,即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直面文本,通過閱讀、理解、體驗、想象,將語言文字轉化爲個性化的感性的生活畫面、人物形象,並在教師的引導下,能透過形象感悟到背後隱含的思想、精神、品質,受到情感薰陶,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二是將課文的語言文字轉化爲自己的言語材料,從而促進自身語文能力的發展。由此,本課教學應以語言文字的學習、實踐爲主線,實現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

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在第一課時時,課堂整體流程還行,通過字詞的學習過渡到文章的學習,再讓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時,感覺學生在理解起來還是有些吃力。 通過老師指導及自我反思,還是讓學生讀的環節較少,且讀花樣少。學生讀的少進而就不能理解文章的內容。

在進行第二課時時,特別注意了上節課讀書少的缺點。所以一上來先點名找同學來讀課文,一段一段的讀,讀出感情來,讀出滋味來。課文讀得多了,理解起來就容易了。在進行分段總結段意和總結中心思想時可以看出成果。但本節課還是有些瑕疵:課件的背景選用的不好,顏色對比不夠強烈,以至於使學生看不太清文字。

實習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感謝老師能對我每一次的缺點失誤進行指正,促進了我的每一次提升與進步!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4

人教版四下教材中略讀課文的篇目明顯增多,於是我選擇了《永生的眼睛》一文進行了略讀教學的嘗試。可能過於追求教學的完整性,教學設計的量有些過大。課後聽了張老師評點,頓時茅塞頓開。如果把學習比作吃飯,那麼略讀課文就屬於自助餐的類型了。愛吃什麼,自己選,教師就當個服務生,在一旁添加些客人愛吃的東東。因此,在略讀教學的課堂上,更多的應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自讀自悟,教師敢於放手,重在加強學習方法的引領和思維的啓迪。

很明顯,這節課在這一方面還存在很大缺陷。如課伊始對“永生的眼睛”初次解題,可以讓學生充分自讀課文後,放手交流主要內容,瞭解大意。然後學生對“‘永生的眼睛’在文中指的是把眼睛角膜捐贈給了需要幫助的人,眼睛角膜在別人的生命中得到了永生”這一淺層的含義理解就更爲自然。又如,關於“眼睛角膜”的資料補充,雖然及時有效,但畢竟授予學生的僅是“魚”,而非“漁”。以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知識盲點,難道都等着老師一一解答?當然不行。因此,在課堂上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等)尤爲重要。一旦養成習慣,終生受益。

當然,這一課教學流程框架欠大、學生靜心思考的時間不夠充裕等問題同時存在,有待認真改正。敬請指教,謝謝!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5

眼睛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我們擁有她,是多麼幸福,多麼方便,她是無法比擬的財富。當某個人失去生命時,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帶給失明者以光明,那將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呀!這個人的眼睛也將得到永生,這又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呀!

本文具有語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鮮明,文章刻畫了讓人難忘的形象: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親;有省悟能力、並付之於行動的“我”以及可愛、才華橫溢的女兒。他們熱愛生活、關愛別人的心,讓人尊敬、讓人感動、讓人懷念,讓人學習。

本班大部分學生,絕大多數都有着較好的家庭背景及家庭教育。但也有一部分孩子比較自私,不懂得關愛別人。這正好是一篇滲透德育的好文章,可藉助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來喚醒孩子們的愛心。促使孩子們都來爲別人、爲社會獻愛心!本校的學生有很好的一個學習習慣,就是查閱資料,特別是上網查閱資料的積極性很高。他們會通過多種途徑查到相關的信息,豐富課內外知識。

本課中,學生對於捐助眼角膜的事情可能瞭解得不多,可以鼓勵大家藉助網上資料獲取相關信息,使之更多地瞭解有關內容,以及捐助的意義,從而對於“愛的奉獻”有更爲深刻的認識。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6

佐藤徐教授在《教師的挑戰》中寫道:教師應學會傾聽,爲學習打開一扇窗。書中,濱野老師在《魔奇樹》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麼的氣定神閒。課堂上說的每句話,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寓意無窮,沒有一句是贅言,即使學生的理解與老師有了本質上的區別,老師也能顧左右而不言他循循善誘並耐心傾聽,最終達到異曲同工之美妙境界。

執教《永生的眼睛》時,我讓學生在做好批註的基礎上,充分給他們在班上交流的時間,交流的話題有:琳達的心情變化,琳達父親的願望、自身的感受等等。我俯下身子,傾聽孩子的心聲,不管孩子的回答或正確或錯誤,或清楚或模糊,和藹的微笑既能給孩子的心靈送去一抹陽光,給孩子表達的自信,也能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引導其他孩子認真傾聽學會傾聽。當學生對交流話題回答完畢時,適當評價學生的回答,這樣不但鼓勵孩子勇於表達,還將告訴孩子,老師認真聽了你的回答。

佐藤學說:在兒童中培育傾聽關係的第一個要件就是教師自身悉心傾聽每一個兒童的心聲。要培育相互傾聽的關係,除了教師自身成爲傾聽者之外,別無他法。

此外,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最受感動的人物,學生首先找到了作者的女兒,從文中找到小女孩的精神境界要更高,和作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讓我感到學生讀書的細緻。同時,也讓我感受到同齡人之間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在教學中,學生對父親、母親進行了分析,感到他們是爲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人。同時都能深入地有感情地去讀這些人物的對話。學生對人物的理解很透徹,作爲教師,沒有用更多的問題限定他們,使他們自由感悟,有感而發,談得開心,悟得深刻。在理解課文後,我引導學生回到課文的主題,“永生的眼睛”指什麼呢?一個學生說:因爲是外公捐獻了眼角膜,雖然他死了,但眼角膜還在,就好像他還沒離開家人一樣,還活着。而在這個學生回答的同時,又有幾個同學急着答到:這永生的眼睛指的就是永生的品質。這正合我意,這節課就達到了預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