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

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

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1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的目的想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實際,科學地對教材進行了處理。採用分兩條線進行教學的方法,先讓學生自由選擇寫景的內容學習,在充分領略到景色美后,再讓學生找出描寫小潔的句子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設計,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思維訓練過程――即讓學生由感受具體形象的景美,昇華到領悟抽象的人美。

一、這一課最大的努力就是變“以教師爲中心”爲“以學生爲主體”。這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有選擇性,在學習中我讓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自由,並給足時間讓他們按照自己的選擇去大膽地探索。變以往的“一言堂”爲“羣言堂”,變“教師問學生答”爲“學生問老師答,學生問學生答”讓人人都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

二、設計中還是想把激趣貫穿於整個教學中。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爲學生營造一個樂學的課堂氛圍。

三、嘗試地創設了一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氛圍。培養學生“人人善問”的習慣。並通過激勵的語言滲透了質疑的方法;激發了學生“人人求新”的慾望。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與空間;給了“人人成功”的機會。對學生每一點成功及時給予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貫穿課堂始終。

不足:學生對課文預習不夠深入,給學生的預設不夠靈活,同時老師語言激情做得還不夠,因此課堂不夠活躍,反映了學生這一教材備課不夠深入。

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2

走下課堂,我深深地思考:閱讀教學要樹立“以讀爲本”的教育思想,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體驗,在讀中訓練學生語感、思維和表達能力。”本課教學,我以讀爲主線,組織了教學的全過程:

1、整體感知、自主擇讀

閱讀課文,應讓學生從整體入手,瞭解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然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知、經驗、情感出發,抓住重點擇讀課文。這就改變了過去由教師主宰閱讀教學的方式,把選擇權留給了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品讀感悟描寫景色美的句子時,我沒有指令性的語言,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教師在學生讀時注意傾聽,抓住問題的關鍵,再點撥、引導,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體驗。

2、讀有所思、讀有所悟

讀書要做到“讀進去讀出來”。“讀進去”就是讀中有思考,“讀出來”就是讀中有感悟。學生對讀書的思考和感悟往往還停留在表層,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如本課教學中,我引導“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麼?”學生說:“湖水很美麗”,我反問:“假如你去遊覽時,你會把垃圾扔進湖裏嗎?”等等,這些指向性的語言,就是把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文的深層含義。有人會問,這不是教師的指令嗎?對。但構建的意義與傳統的不同,它是建立在學生自我實踐的基礎上的,學生想不到的問題,教師要幫助想到。教師和學生要看成合作夥伴的關係,這纔是有生命的語文教學。

3、 讀中生情,以情促讀

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內容的感悟,對情感的共鳴,對生活的聯繫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還沒有達到入神內化的地步,教師還要抓住時機,趁熱打鐵,激勵情感,再次深入課文情境。如:“你們已經畫出了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能美美地讀嗎?”可見,情感是教師、文本、學生之間的紐帶。

4、 讀後互評,評後再讀

學生讀不出情感往往是忽略了評議的作用。評議就是相互啓發、相互引導、相互指正、相互借鑑。評議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如:“能美美地讀嗎?”我指名學生讀,後滲入評價信息,

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多項交流,通過學生個體間、學生個體與羣體之間思維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彼此領略語文學習的精彩與美妙。

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3

《清澈的湖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課,這個單元主要圍繞“環保”這一專題。本課旨在通過小潔在遊覽湖水過程中,不隨手亂丟果皮紙屑,愛護環境的事,告訴我們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篇課文質兼美,語言典範,貼近兒童生活,既能使學生通過文本感受到景色美,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環保”啓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啓迪。

本課教學,採用分兩條線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初讀,學生就能感受到兩岸和湖中風景的優美和小潔美好的心靈。在第一課時先讓學生學習兩岸的風景和湖中的美景,方法是在學生通讀了全文後找出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並用—劃出來,再讓學生通過品讀每一句來體會作者描寫的優美的兩岸風景和湖中的美景,然後在第二課時學習小潔愛護環境的句子來體會小潔美好的心靈,在學生邊讀的時候邊用橫線劃出,再通過讀來體會。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課堂上通過朗讀、討論、想像、對比、玩味、觀賞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髮現美、感悟美,體會到了風景美與行爲美的和諧,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針對本課特點,還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關注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爲重點。在教學中,力圖從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實現語文教學的本真出發,組織學生充分接觸文本,引導學生從自己的認知、經驗、情感出發,抓住重點字、句,擇讀課文。在初讀後,就拋給學生一個問題,讓學生自主的探索文本,找到四處寫景美的語段,並隨即進行分析指導。

本文詞句很美,但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僅僅依靠文本很難感受到風景的美。我通過圖片欣賞、聯繫生活場景,運用想象、對比等方法,讓理性的文字變得感性,每一個優美的詞都變成了生動鮮活的畫面印在腦海中,再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和體驗,在反覆的讀和說中使學生感受小湖和山石的優美,使學生享受到了審美的樂趣。文中描寫山石的句子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我讓學生先理解“這邊,那邊”兩個詞語。再通過引導和啓發進行想象說話,用“那邊的山石像---------,這邊的山石像--------” 來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同時也更好的理解了文本。最後由讀變背並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在理解“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雲、還有變化的山巒。”這句話時,我讓學生主動思考,通過圖片的直觀感受和交流,不僅知道了湖面和鏡面的相同之處,更理解了什麼是“變幻的山巒。” 以上設計,在教學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學生興趣濃,發言積極,理解深入,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實現了語文的三維目標。

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4

《清澈的湖水》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7單元以“保護環境”的教學主題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既有時代感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類似這樣的故事,在學生的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的,學生讀起來很有親切感,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我的主要思路就是依據新課改精神,突出以學生爲主體,以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爲指導,通過“自讀自悟”來理解課文內容,結合文章圖文並茂的特點, 利用課件展示,啓發學生思考想象,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薰陶;通過自我感悟,昇華主題,並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達到“學語文、用語文、語文生活化”。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展開想象

首先創設情境,揭示課題,提示學生,什麼樣的湖水?讀出“清澈”的意思,然後提出問題,面對這清澈的湖水,你想到了什麼?讓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並通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後,彙報自己所喜歡的句子,談自己的感受,教師只作引導。

二、課件展示,讀議結合,深化主題

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展示課件,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讀議,讓學生結合課內外知識,聯繫上下文充分理解“皺紋”“企盼”“緊緊篡着”等詞語,找出描寫景色美和行爲美的句子進行理解,並在讀中感悟到保護大自然要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三、啓發想象,展示評價,總結全文

課文講完後,激發學生的想象,啓發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你想說點什麼?1、我想對小潔說……,對小男孩說……對自己說……。2、相機板書:笑了的湖水。3、總結:相信有了小潔、你、我,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湖水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還要值得注意的地方:加強課文的閱讀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讀中對課文的內容進一步理解的透徹,鼓勵學生大膽說。

語文《清澈的湖水》教學反思5

  一 依據課題導入

師:(板書課題)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把課文中的生字攔路虎消滅掉了,這節課我們就進入課文的學習。誰能用課題“清澈的湖水”說個句子?

生1:我在清澈的湖水裏玩耍。

師:噢,那你可真大膽,在湖水裏玩很危險哪!誰來幫他避免這個危險?

生2:我在清澈的湖水邊玩耍。

師:真不錯,改一字使句子更合情合理了。誰再來說個句子?

生3:清澈的湖水裏有許多小魚。

師:你都聯想到湖裏的小魚了,你真棒!掌聲表揚他。

(全體爲他鼓掌,齊呼:棒,棒,棒,你真棒!)

  二 細品課文,感悟句子

師:清澈的湖水裏有一隻遊船,遊船經過,湖面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生1:船頭兩側捲起白色的浪花。

生2:船尾拖着一條長長的波紋。

師:對,遊船往前行駛會翻動湖水,於是船頭出現了——(生)白色的浪花,船尾拖着一條——(生)長長的波紋。同學們在觀察一下課文插圖,是不是這樣?

生:是。

師:就讓我們一起把這麼優美的語句再讀一遍。

(生齊讀第一段)

師:船頭坐着一個小女孩,她在幹什麼?

生:一邊吃麪包,一邊欣賞兩岸的風景。

師:句式“一邊……一邊……”我們以前學過,是指兩個動作同時進行,誰再來用它說個句子?

生:媽媽一邊織毛衣,一邊看電視。

師:湖水兩岸的風景怎麼樣呢?誰來把小潔欣賞到的風景介紹一下?

(一生讀:看,那邊的山石像……好像正在賽跑呢。)

師:這麼多栩栩如生的小動物,你能從課文插圖中找出來嗎?

(生紛紛議論自己觀察到的山石)

這時,一生舉手發問:老師,“展翅欲飛”是什麼意思?

師:你問得真好,誰來告訴他?

生:“展翅欲飛”就是張開翅膀想要飛翔的意思。

師:你回答得真棒!這麼美的風景,小潔看得入了神,誰能用一個“被”字句來解釋這句話?

生:小潔被湖裏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

師:是的,小潔吃完麪包,剛想把麪包紙丟進湖裏,卻被湖裏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我們來看一看湖水有多美。

(師朗讀: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又像在水裏遊。)

師:這是一個比喻句,爲什麼把湖水比喻成一面鏡子呢?

生:因爲湖水能夠倒映出藍天白雲,就像鏡子能照出原來的東西一樣。

師:對,“像”是比喻句的一般用詞。誰來用“像”說個比喻句?

生1:彎彎的月亮像小船。

生2:天上的白雲像棉花糖。

……

師:你怎麼理解“變幻的山巒”?

生:因爲船在行駛,兩岸的山在變化着,所以映在湖水裏的是變幻的山巒。

師: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象,你的心情怎麼樣?

生:高興,開心……

師:就讓我們帶着這種高興的心情讀一讀這一段。

(生齊讀第三段)

師:下面還有更美得景象呢?你們想不像陪老師去看一看?——想。(師故作失望態)可是老師看見有些同學坐得東倒西歪,老師就沒有心情了。(同學們立刻坐得端端正正)那我們就去看以看吧!

師:前面講到小潔吃完麪包就想把麪包紙丟進湖裏,爲什麼這時又生怕麪包紙掉進湖裏呢?

生:因爲她看到了湖裏美麗的景象,她不想去破壞它。

師:是的呀!你看,還有許多小魚呢?小魚是怎麼躍出湖面的啊?

(此時,同學們很興奮,紛紛做“躍”的動作,一發不可收)

師:(大聲)小魚在浪花中消失了哦,我看我們班的“小魚”還有沒有“躍”回來的嗎?

(生大笑幾秒鐘,繼而安靜下來,並且坐得端端正正)

師:後來發生了一件令小潔不滿的事情——

(一生搶答):一個小孩把香蕉皮扔向小魚,小魚嚇跑了。

(師板書:香蕉皮——小魚)

師:於是,小潔回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着湖水。她在企盼什麼?

(師範讀最後一段)你知道他飛快地跑向哪裏嗎?

生:小潔飛快地跑向了垃圾桶,然後把麪包紙扔進了垃圾桶。

(師板書:麪包紙——垃圾桶)

師:從這裏,你覺得小潔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生:小潔是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師:學了這課,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我們不應當把垃圾扔進湖裏。

……

生:我知道了我們要保護環境,愛護自然。

(師板書:保護環境,愛護自然)

  三 課堂小結

師:我們以後要向小潔學習,做個保護環境,愛護自然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