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七年級試題 > 《勇氣》教案設計北師版

《勇氣》教案設計北師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勇氣》這篇課文可以讓同學們感受來自於信仰的力量,培養學生熱愛和平、熱愛正義、熱愛國家的思想感情。下面是該課文的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勇氣》教案設計北師版

  一、教學目的:

1、理清情節結構,理解勇氣內涵。

2、分析人物形象,學習語言表達。

  二、教學設想:

(一)導入新課:直接導入對勇氣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

1、掌握生字詞。

2、把握文章段落結構。

(三)熟讀課文:

1、明確文中的重點人物。

2、勾畫重點文段、語句,分析兩個重要人物。

3、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四)教學方法:以學生自讀爲主,輔以教師的點撥,特別是文章的結束部分,教師必須要把難點給學生講清楚,讓學生明白作者的用意。

(五)設計爲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什麼是勇氣?同學們想一想,在你的心目中什麼是最值得欣賞和佩服的勇氣?

同學們也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想一想,有沒有一件表現你非常勇敢的事情?然後給大家講講你那次勇敢的經歷!

學生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回答。

老師小結:從剛纔幾位同學的講述中,我認爲他們確實是勇敢的,他們有敢作敢爲毫不畏懼的氣魄,他們是有勇氣的。不過,勇氣的內涵遠不止這些。那麼,什麼是勇氣呢?

見義勇爲是勇氣,敢說真話是勇氣,大膽創新是勇氣,不畏強x是勇氣,敢於批評別人是勇氣,敢於解剖自己更是勇氣。在戰場上爲正義而戰,浴血奮鬥,流血犧牲是戰士的勇氣;爲了人類的解放,爲了自由、平等、光明、幸福的未來,不怕一切困難和危險更是一種勇氣,這些都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勇氣。

今天我們就從美國作者狄斯尼的小說《勇氣》這篇課文,來感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一位普通戰士和一位普通婦女表現出的令人肅然起敬的勇氣。

板書:勇氣C.D.狄斯尼

(二)初讀課文: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拘謹(jǐn);頎(qí)長;熹(xī)微;悉(xī)意;

寥寥(liáo)可數;綬(shòu)帶;怯(qiè)生生;着(zhuó)陸;門閂(shuān);嗚咽(yè)。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①拘謹:(言語、行動)過於謹慎,拘束。②頎長:身材高。

③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孔:很)④熹微:日光微明。

⑤悉意:全心全意。⑥寥寥可數:形容數量非常少。

3、把握文章的段落結構。

《勇氣》這篇文章可分爲幾個部分?(文章層次該如何劃分?)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回答。

老師小結:文章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開頭第1自然段):偶遇美國傘兵,引出故事。(總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至18自然段):通過美國傘兵兩次被救的故事,表現“兩種勇氣”。(講述《勇氣》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9至22自然段):通過“將軍”對法國婦女的讚揚,揭示主題。(講述“我”的感受。)

第一部分是引子,是文章的開頭;第二部分是故事,是文章的主體;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結尾,是昇華主題的部分。

(三)熟讀課文:

1、第一段寫什麼?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讓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採用倒敘的手法,通過對一次軍人午餐會的敘述,由一位傘兵引出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從結構層次上來說,它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2、文中的重點人物有幾個?

讓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有兩個,即美國傘兵和法國婦女。

3、美國傘兵講的故事從課文的哪一段開始到哪一段結束?

讓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從第二自然段開始到倒數第五自然段結束。

4、說一說,故事是怎樣開頭、發展、結束的?

讓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

①開頭:二戰時,盟軍進攻法國前期24小時在諾曼底地區空投傘兵,美國年輕傘兵在遠離預定地點好幾英里的敵佔區着陸。其中一美國傘兵空投地點錯誤,誤入敵人控制區。

②發展(情節發展採用了波浪式結構):這個美國傘兵遇到德國軍隊的追捕躲入一法國農家中,這個法國婦女救了他,但被德軍發現搜出,法國婦女的丈夫被德軍打死。這個美國傘兵在獄中僥倖逃脫,他跑進了樹林裏,德軍繼續追捕他,當時的情況又迫使他逃回到這個法國婦女的房子,這個法國婦女再次掩護了他。

③結束:這個美國傘兵獲救。三天之後,諾曼底地區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

5、小說的情節結構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讀完第二部份後,同學們認爲哪一段情節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並簡述你們的理由。

讓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這位美國士兵重返農家小舍求援,而這位剛剛因這位士兵的到來而失去了丈夫的法國婦女毫不猶豫地再次收留了他,這一情節是本文的高潮,這是最緊張的時候,是最意想不到的舉動,是最能表現他們勇氣的情節。

6、法國婦女的信仰是什麼?(老師提示,在戰爭時代人民最渴望的是什麼?)

讓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法國婦女的信仰是和平。

7、當美國傘兵第二次回到農家門前時,是什麼原因使得那個剛剛失去丈夫的法國婦女再次收留了他?她的勇氣來自哪裏?她前後兩次回答說:“哦,當然啦。”這兩個“當然”中所包含的意義是否一樣?

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

法國婦女之所以能這麼做,是對和平的渴望與信仰,正是這種信仰,使她在剛剛因收留這位美國傘兵而失去丈夫後的慘烈環境中仍然保持着鎮定與善良——毫不猶豫地再次收留了他。

法國婦女的勇氣來自她渴望和平,反對戰爭的堅強意志而迸發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和平是人類的一大主題,維護和平是人類的美好品質,我們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理解這位法國婦女的“反常行爲”,才能領會她所表現出的勇氣。

兩個“當然”所包含的意義是一樣的。但是,第二個“當然”包含着更大的勇氣,更加體現出人物的強大精神力量。

8、課文的第三部分(最後四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

課文的第三部分(最後四段)寫作者聽完故事後的感受,在文中起畫龍點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9、文章標題叫做勇氣,作者在本文中也提到了兩種勇氣:美國青年傘兵的勇氣和法國婦女的勇氣,兩位主角的勇氣各是怎樣的?作者更看重哪一種勇氣?爲什麼?(必須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這一重點和難點)

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

我們先來回答兩位主角的`勇氣。

①美國傘兵的拼命勇氣。

美國傘兵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重返這個最危險的地方,是因爲他理解法國人民的信仰,他是智慧的,他懂得——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他的勇氣來自他的智慧。美國傘兵所表現出的勇氣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概括。

a、着陸失誤,大膽求援——勇敢;

b、不幸被捕,越窗逃生——機敏;

c、身陷絕境,再返農家——智慧。

②法國婦女的不怕犧牲勇氣。

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她的?

第一次出場時,作者只有簡單的兩句外貌描寫:“她長得並不漂亮,不是笑容滿面,但她的眼光卻善良而鎮定。”然而,正是這“善良而鎮定”使其後來的一系列行爲都有了依託。面對美國傘兵的求援,這位婦女只是簡單地回答了幾個字:“哦,當然啦。”然後就把他帶到屋裏。不假思索的回答,毫不猶豫的行動,充分地表現了這位法國婦女的堅定內心。

第二次出場時,這位法國婦女已經失去了丈夫,“她滿臉蒼白,淚眼模糊”。但面對美國傘兵的再次求助,她給予的是同第一次毫無二致的回答,是同樣毫不遲疑的行動。到這一刻,法國婦女美麗而高貴的形象赫然而立。她的勇氣和力量是對和平的信仰所賦予的,神聖而不可剝奪。作者對法國婦女的描寫是含蓄而深刻的。作者更看重的是法國婦女的勇氣。一方面,作者不厭其煩地引述將軍的話褒揚這位法國婦女,用意十分明顯。另一方面,美國傘兵身上所體現的是一種個體的智慧與勇氣的力量。而法國婦女身上所體現出的是渴望和平、痛恨戰爭而產生的信仰的勇氣和力量,則更多地體現出人類由於對和平的渴望而產生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法國婦女的這種勇氣是人類嚮往自由、光明和幸福的美好願望,是人類由野蠻邁向文明,不斷髮展進步的強大動力。

通過比較,法國婦女的勇氣更令人敬佩,她的形象也更加高大。

10、《勇氣》這篇課文的主旨是什麼?

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勇氣》這篇文章的主旨是讚頌爲和平,爲正義而努力的人們的勇氣和信仰。和平是一種信仰,爲了捍衛它,許多人不惜獻出無價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珍惜和平、熱愛和平、保衛和平,應是人類的共同職責。

11、請同學們結合時事,各抒己見,暢談對“和平”的理解和認識。

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和平與發展是人類永恆的主題,然而,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卻不斷地發生戰爭,血腥和暴力浸透了人類的歷史。在未來的歲月中,人類仍然需要警惕和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讓我們記住:和平是一種信仰。

(四)寫作特點

請同學們思考和比較一下,課文的敘事角度和人稱的使用有什麼特點。

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白描手法和第一、第三人稱交替使用的敘述。這篇文章用的是第一人稱敘述角度,從故事的主體來看又是用第三人稱的敘述角度。用第一人稱引出故事並結束全文,有利於作者直接表達感受,使議論和抒情更爲充分。主體故事用第三人稱來敘述則有利於更加完整、客觀地敘述。

(五)總結全文。

本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個法國婦女爲了掩護美國傘兵,不惜犧牲自己的親人的故事。讚美了爲了捍衛世界和平,不惜獻出無價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的勇氣。

(六)課堂練習

1、試用美國傘兵的口吻講述這個故事。

讓學生講

2、用美國傘兵的口吻講的故事與課文原故事作比較,敘事角度和表達效果有什麼變化?

學生討論,然後回答。

老師小結:

①從敘事角度看:以美國傘兵的口吻講述一個法國婦女兩次掩護美國傘兵而犧牲了自己的親人的故事。歌頌的主要對象是這個法國婦女。而原文則是從第三者的角度講述這個故事,歌頌的對象不僅有法國女人,還有美國傘兵。

②從表達效果看:以美國傘兵爲第一人稱講述故事,更顯得真實感人。而原文則能從更廣泛的視野,敘述美國傘兵所無法看到、聽到的細節,使故事情節更加完整。

(六)板書設計:

勇氣

D.C.狄斯尼

高潮:第二次救援

人物:1、戰士:重返農舍,機智勇敢2、婦女:再次救援,形象高大

主旨:人類對和平信仰的產生勇氣。和平是一種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