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祭公諫徵犬戎文言文

祭公諫徵犬戎文言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上學期間,我們總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爲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那麼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祭公諫徵犬戎文言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祭公諫徵犬戎文言文

祭公諫徵犬戎文言文1

祭公諫穆王徵犬戎

穆王將徵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不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求我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不敢怠業,時序其德,纂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奕世載德,不忝前人。至於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惡於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於商牧。是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蠻、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脩名,有不王則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徵不享,讓不貢,告不王。於是乎有刑罰之皵,有攻伐之兵,有徵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

今自大畢、伯士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徵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

王不聽,遂徵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者不至。

9、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 戢:收藏(兵器)

B、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櫜 :口袋

C、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 務:從事

D、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恤:憂慮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 ②使務利而避害

B、①於是乎有刑不祭 ②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

C、①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②犬戎氏以其職來王

D、①是故周文公之頌曰 ②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

11、用斜線給文中畫線的文段句讀正確的是( )

A、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徵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

B、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徵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

C、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徵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

D、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徵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

12、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4分)

(2)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於商牧。(4分)

(3)今自大畢、伯士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4分)

參考答案:

9、D(恤:體恤,賙濟)

10、A(而:都是連詞,表並列關係。B、乎:①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②表疑問的句尾語氣,可譯爲嗎C以:①連詞,相當於而②介詞,按照D之:①結構助詞的②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1、C

12、見譯文

〔譯文〕 周穆王將去征討犬戎,祭公謀父勸阻說:不能這樣做。先王以道德昭示天下而不炫耀武力。平時斂藏軍隊而在適當的時候動用,這樣它纔會顯示出威力,炫耀就會濫用,濫用便失去了威懾作用。所以周公的頌詩說: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只求讓美德遍及全國而發揚光大,相信我王定能長保封疆。先王對於百姓,鼓勵他們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廣開財路以滿足需求,使他們有稱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所在,依靠禮法來教育他們,使他們能趨利避害、感懷君王的恩德而畏懼君王的威嚴。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業世代相延並不斷壯大。

從前我們的先王世代擔任農官而盡心爲虞、夏做事。到夏朝衰落時廢去了農官而置農事於不顧,我們的先王不窋因此而失去官職,只好跑到與戎狄接鄰的地方居住下來,但他不敢荒廢祖業,常常砥礪自己的德行,繼承祖先的業績,維護他們的教導和典則,時刻勤勉有加,以敦厚自守,以忠信自奉,在立德立業上比前人做得更出色。到了武王時,繼續發揚光大先人光明磊落的德行並又增以仁慈和善,敬奉神靈、保護百姓,神人無不歡欣喜悅。而商王帝辛則爲民衆深惡痛絕,百姓無法忍受他的殘暴統治,都樂於擁戴武王,武王纔出兵商郊牧野。可見先王並非崇尚武力,只是體恤百姓的憂患而除去他們的禍害。

先王的制度規定,在王畿內的是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的是賓服,夷蠻地區是要服,戎狄地區是荒服。屬甸服的供日祭,屬侯服的供月祀,屬賓服的供時享,屬要服的供歲貢,屬荒服的則有朝見天子的義務。這每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貢和一生一次的朝見天子之禮都是先王定下的規誡。如果甸服有不履行日祭義務的,天子就應內省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履行月祀義務的,天子就要檢查自己的號令;賓服有不履行時享義務的,天子就要檢查法律規章;要服有不履行歲貢義務的,天子就要檢查名號尊卑;荒服有不履行朝見天子義務的,天子就要內省自己的`德行,依次做了上述的內省檢查後如還有不履行義務的纔可以依法處置。因此,纔有懲罰不祭、攻伐不祀、征討不享、譴責不貢、告諭不朝的各種措施,纔有懲罰的刑法、攻伐的軍隊、征討的武備、譴責的嚴令、曉諭的文辭。如果頒佈了法令、文告後還有不履行義務的,那就再一次內省自己的德行而不輕易勞民遠征。正因爲如此,近處的諸侯纔沒有不聽從的,遠處的諸王也沒有不信服的。

如今,自從大畢、伯士去世以後,犬戎的君長一直按照荒服的職責來朝見,而天子卻說我將以不享的罪名去討伐他們,並以此向他們炫耀武力。這難道不是廢棄先王的遺訓而使王業敗壞嗎?我聽說犬戎性情敦厚純樸,能遵守先人的德行而專一不變,他們是有能力抵禦我們的。周穆王不聽勸告,去征討犬戎,結果只得到了犬戎進貢的四隻白狼、四隻白鹿回來,從此荒服地區的諸侯再也不來朝見了。

祭公諫徵犬戎文言文2

祭公諫徵犬戎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穆王將徵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弗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翟之間。不敢怠業,時序其德,纂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篤,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至於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惡於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於商牧。是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脩名;有不王,則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徵不享,讓不貢,告不王。於是乎有刑罰之闢,有攻伐之兵,有徵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又增修於德,無勤民於遠。

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今自大畢、伯士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徵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槨,能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聽,遂徵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者不至。

在輔佐周穆王的過程中,祭國的祭公謀父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某年,周穆王要攻打一個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謀父勸說周穆王:聖明的君王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別人,早晚會帶來嚴重後果的。周穆王不聽勸告,率兵攻打犬戎,儘管戰爭最後取勝,但周邊的少數民族再也不稱臣納貢。

“以德治國”是符合周先人的傳統的。《史記·周本紀》記述:“古公亶父復脩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爲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爲。’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這段故事是說: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被稱爲周朝的“太王”,是歷史上的著名賢王。

古公亶父原是一個小國豳國的國君。當時,西北邊地的戎狄進攻豳國,“欲得財物”。給了財物以後,他們還不滿足,又要再來進攻,欲得地與民。豳國百姓被激怒了,紛紛主張打仗。這時,古公說:“老百姓擁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護老百姓的福利。現在戎狄想來攻打我們的目地,是因爲我有了土地和老百姓。老百姓在我這裏和在他那裏,只要生活的好,那有什麼關係呢?現在老百姓們爲了我個人的原因去打仗,用殺死別人的父子的手段去達到我當君主的目地,這樣的事,我不忍心去做!”(原文: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爲攻戰,以我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爲。)因此,古公亶父只帶了近親私屬一羣人,學他的.祖先不窋一樣,離開豳國,遷徙到梁山西南的岐山之下定居。

古公亶父的這個舉動被老百姓知道了,不僅原來豳地民衆扶老攜幼,離開戎狄而追到岐山來,照舊跟着他。而且附近的鄰國,也久仰古公的仁義賢名,都來歸附於他。

所以,老子依據古公亶父的事蹟寫成了第三章的“使民不爭”。象古公亶父那樣,他爲了民衆遠離戰爭, 不爭而退讓到可以不要國家豳,不戰而退從豳到了周原。他最終贏得了民衆的心,他最終不爭而成不戰而勝!

顯然,周穆王攻打一個叫犬戎的民族,是周失德的開始。左丘明的《國語》從西周穆王寫起,大概是因爲周穆王是西周失德的第一個君王罷!

附加說明:京城五百里以內爲邦內;離京城五百到一千里的國爲邦外;一千里到三千五百里的國爲侯、衛;三千五百里到四千裏的國爲蠻、夷;四千裏以外的國爲戎、翟。甸服:爲王朝服役,供應周王朝每天的宗廟祭祀;侯服:每年必須朝見周王朝,供應每月的祭祀;賓服:必須納貢供應每季的祭祀,二到五年朝見一次;要(yāo)服:必須供應每年的祭祀,每六年朝見;荒服:每任國王必須朝見一次,表示臣服即可。

賞析:

在輔佐周穆王的過程中,祭國的祭公謀父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某年,周穆王要攻打一個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謀父勸說周穆王:聖明的君王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別人,早晚會帶來嚴重後果的。周穆王不聽勸告,率兵攻打犬戎,儘管戰爭最後取勝,但周邊的少數民族再也不稱臣納貢。

“以德治國”是符合周先人的傳統的。《史記·周本紀》記述:

“古公亶父復脩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爲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爲。’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這段故事是說: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被稱爲周朝的“太王”,是歷史上的著名賢王。

古公亶父原是一個小國豳國的國君。當時,西北邊地的戎狄進攻豳國,“欲得財物”。給了財物以後,他們還不滿足,又要再來進攻,欲得地與民。豳國百姓被激怒了,紛紛主張打仗。這時,古公說:“老百姓擁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護老百姓的福利。現在戎狄想來攻打我們的目地,是因爲我有了土地和老百姓。老百姓在我這裏和在他那裏,只要生活的好,那有什麼關係呢?現在老百姓們爲了我個人的原因去打仗,用殺死別人的父子的手段去達到我當君主的目地,這樣的事,我不忍心去做!”(原文: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爲攻戰,以我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爲。)因此,古公亶父只帶了近親私屬一羣人,學他的祖先不窋一樣,離開豳國,遷徙到梁山西南的岐山之下定居。

古公亶父的這個舉動被老百姓知道了,不僅原來豳地民衆扶老攜幼,離開戎狄而追到岐山來,照舊跟着他。而且附近的鄰國,也久仰古公的仁義賢名,都來歸附於他。

所以,老子依據古公亶父的事蹟寫成了第三章的“使民不爭”。象古公亶父那樣,他爲了民衆遠離戰爭, 不爭而退讓到可以不要國家豳,不戰而退從豳到了周原。他最終贏得了民衆的心,他最終不爭而成不戰而勝!

顯然,周穆王攻打一個叫犬戎的民族,是周失德的開始。左丘明的《國語》從西周穆王寫起,大概是因爲周穆王是西周失德的第一個君王罷!

附加說明:京城五百里以內爲邦內;離京城五百到一千里的國爲邦外;一千里到三千五百里的國爲侯、衛;三千五百里到四千裏的國爲蠻、夷;四千裏以外的國爲戎、翟。甸服:爲王朝服役,供應周王朝每天的宗廟祭祀;侯服:每年必須朝見周王朝,供應每月的祭祀;賓服:必須納貢供應每季的祭祀,二到五年朝見一次;要(yāo)服:必須供應每年的祭祀,每六年朝見;荒服:每任國王必須朝見一次,表示臣服即可。

祭公諫徵犬戎文言文3

祭公諫徵犬戎

先秦:佚名

穆王將徵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弗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翟之間。不敢怠業,時序其德,纂修其緒,修其訓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篤,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至於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惡於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於商牧。是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有不享,則修文;有不貢,則脩名;有不王,則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徵不享,讓不貢,告不王。於是乎有刑罰之闢,有攻伐之兵,有徵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又增修於德,無勤民於遠。

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今自大畢、伯士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徵之’,且觀之兵,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吾聞夫犬戎樹惇,能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聽,遂徵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者不至。

譯文

周穆王將征伐犬戎,祭公謀父勸阻說:“不行。先王顯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兵力是儲存起來到一定時候動用的,一動用就使人畏懼;炫耀武力就會濫用,濫用就不能使人畏懼。所以周文公的《詩經·周頌·時邁》說:‘將兵器好好收藏,將弓箭藏在皮囊;我們君王尋求美德,施予這華夏之邦。君王定能保持天命久長。’先王對於百姓,努力端正他們的德行,使他們的性情更加寬厚;擴大他們的財源,改進他們的工具;指明利害的方向,用禮法整頓他們,使他們追求利益而避免禍害,懷念恩德而畏懼威力,所以能保證周王室世代相承,日益壯大。

從前我們先王世代做農官之長,服事虞、夏兩朝。到夏朝衰落的時候,廢除了農官,不再致力於農業,我們先王不窋,因而失去了官職,隱藏到戎狄中間。他仍然不敢怠慢祖業,時常稱道祖先的功德,繼續完成祖先留下的事業,研習祖先的訓令和典章;早晚謹慎勤懇,忠實地遵守,誠懇地奉行,世代繼承祖先的功德,不辱前人。到了武王,發揚前代光明的德行,再加上仁慈與溫和,事奉神靈,保養百姓,莫不歡欣喜悅。商王帝辛,大爲百姓所憎惡,百姓不能忍受,欣然擁戴武王,在商朝國都郊外的牧野地方作戰。這不是先王致力於武力,而是爲了盡力體恤百姓的痛苦,除掉他們的禍害。

先王的制度:王畿以內五百里的地方稱甸服,王畿以外五百里的地方稱侯服,侯服以外至衛服以內的地方稱賓服,賓服以外的蠻、夷地方稱要服,要服以外的戎、狄地方稱荒服。甸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祖父、父親的祭品,侯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高、曾祖的祭品,賓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祀遠祖的祭品,要服地方的諸侯供給天子祭神的祭品,荒服地方的諸侯則朝見天子。祭祖父、父親的祭品一日一次,祭高、曾祖的祭品一月一次,祭遠祖的祭品一季一次,祭神的`祭品一年一次,朝見天子一生一次。這是先王的遺訓。

如有不逐日進貢的,天子就修省內心;有不按月進貢的,天子就修明法令;有不按季進貢的,天子就修明禮儀;有不進歲貢的,天子就修明尊卑名分;有不朝見的,天子就修明德行。這幾個方面依次做到而仍有不來的,天子就修明刑法。這時就有懲罰不逐日進貢的,討伐不按月進貢的,征討不按季進貢的,責備不進歲貢的,曉諭不來朝見的。這時也就有懲治的法律,有攻伐的**,有徵討的裝備,有嚴厲譴責的命令,有用文字曉喻的文告。發佈命令,公佈文告,而再有不來的,天子就在德行上增強修養,不讓百姓到遠方去受苦。

所以近處的諸侯無不聽命,遠方的諸侯無不歸順。現在大畢、伯士一去世,新即位的犬戎國君就帶着貢品前來朝見,天子卻說:‘我一定要以不享的罪名征討他’,並且向他炫耀武力,這樣做恐怕會廢棄先王的遺訓,而使朝見天子之禮瀕於破壞吧?我聽說那犬戎國君秉性敦厚,能遵循祖先的遺德,遵守終生朝見一次之禮,專一不二,他們會有防禦我們的準備的。”穆王不聽,去征戰犬戎,只得到四隻白狼、四隻白鹿帶回來了。從此以後,荒服地方的諸侯就不來朝見了。

註釋

①穆王:周天子,名滿。康王之孫,昭王的兒子。犬戎:我國古代西方民族名,即昆戎。商朝和周朝時,在今陝西涇水渭水流域遊牧。

②祭公謀父周穆王的大臣,封於祭,故叫祭公。謀父是他的字。祭(zhài),父(fǔ)。

③戢(jí):聚集,收藏。時動:按照一定的季節行動。如春夏務家,冬於講武。

④震:懼怕。

⑤周文公:即周公,“文”是他的諡號。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名旦,也稱叔旦。

⑥載:語助詞,無義。干戈:兵器名。

⑦櫜(gao):古時收藏弓箭的袋子。這裏用作動詞,把弓箭收藏起來。

⑧懿德:美德。

⑨時:是,這。夏:中國。

⑩允:信,相信。王:指周武王。

⑾茂:通“懋”,勉勵。德,道德。

⑿阜(fu):大,多。

⒀鄉(xiang):所在。

⒁滋:增益,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