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百里負米文言文翻譯

百里負米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百里負米的故事,是說孔子的學生子路,他非常孝敬父母。因爲從小家境貧寒,爲人非常節儉。經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但怕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很是擔心。以下是小編帶來百里負米文言文翻譯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百里負米文言文翻譯

百里負米文言文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爲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爲親負米,不可得也。”

譯文

仲由,字子路。(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去世後,(他做了大官,)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衆,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着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現在想吃野菜,爲父母親去負米,哪裏能夠再如願以償呢?”

故事評說

仲由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字子路,是孔子的學生。他非常孝敬父母。因爲從小家境貧寒,爲人非常節儉。經常吃野菜度日。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但怕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很是擔心。

家裏沒有米,爲了讓父母吃到米,他必須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買到米,再揹着米趕回家裏,奉養雙親。百里之外是非常遠的路程,也許現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兩次。可是一年四季經常如此,就極其不易。然而仲由卻甘之如飴。爲了能讓父母吃到米,不論寒風烈日,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揹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氣非常寒冷,仲由頂着鵝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腳被凍僵了,抱着米袋的雙手實在凍得不行,便停下來,放在嘴邊呵口氣,然後繼續趕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仲由都不停下來歇息一會,只爲了能早點回家給父母做可口的飯菜;遇到大雨時,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裏,寧願淋溼自己也不讓大雨淋到米袋;颳風就更不在話下。

如此的艱辛,持之以恆,實在是極其不容易。

後來仲由的父母雙雙過世,他南下到了楚國。楚王聘他當官,對他很是禮遇。俸祿非常優厚。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一出門就有上百輛的馬車跟隨,過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因爲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感嘆,哀傷父母早早過世。他是多麼希望父母仍然在世,和他一起過這樣的`好生活呀!可是即使他想再負米往返百里之外奉養雙親,都永遠不可能了。

評說: 子路不僅是一個孝子,而且還是一個非常敬重老師的人,但他個性剛猛,比較急躁,所以孔子給他以特別的教誨。有一次子路將要出使他國,向孔子辭行,孔子就以五種禁誡之事贈予子路,爲政時要注意:不強不達、不忠無親、不恭失禮、不信無復、不勞無功,希望他能好好地以五種禁誡來警示自己。

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地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會徒留終身的遺憾。如果沒有辦法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你想要來報答親恩的時候,爲時已晚。但願我們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孝養要及時,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