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任安與田仁文言文翻譯

任安與田仁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古文翻譯爲高考必考內容,如何讓學生做到直譯,字字落實,翻譯方法非常重要。下面爲大家分享了任安與田仁的文言文翻譯,歡迎借鑑!

任安與田仁文言文翻譯

【原文】

仁安、田仁,皆漢武帝時能臣也,而《漢史》載其事甚略,褚先生曰:“兩人俱爲衛將軍舍人,家監使養惡惡馬。仁曰:‘不知人哉!家監也!’安曰:‘將軍尚不知人,何乃家監也!’後有詔募擇衛將軍舍人以爲郎。會賢大夫趙禹來,悉召舍人百餘人,以次問之,得田仁、任安,曰:‘獨此兩人可耳,餘無可用者。’將軍上籍以聞。詔召此二人,帝遂用之。仁刺舉三河,時河南、河內太守皆杜周子弟,河東太守石丞相子孫,仁已刺三河,皆下吏誅死。”觀此事,可見武帝求才不遺微賤,得人之盛,誠非後世所及。然班史言:“霍去病既貴,衛青故人門下多去事之,唯任安不肯去。”又言:“衛將軍進言仁爲郎中。”與褚先生所書爲不同。《杜周傳》雲:“兩子夾河爲郡守,治皆酷暴。”亦不書其所終,皆闕文也。

譯文】

任安、田仁,都是漢武帝時才能出衆之臣,可是漢代《史記》記載他們的事情甚爲簡略,褚先生說:“兩個人都是衛青將軍的侍從賓客,衛家總管讓他們去飼養暴烈咬人的馬匹,田仁說:“這個總管沒有知人之明啊!”任安說:“將軍都不能知人善任,更何況是總管呢!”後來有詔書要從衛將軍的舍人中挑選合適的人作郎中。碰巧由賢明的士大夫趙禹來主持其事,把一百多名舍人全都召集起來,按着次序進行口頭考試,得到了田仁、任安,說:‘只有這兩個人可以,其餘的人沒有可用的。’衛青就向朝廷奏報了這兩個人的戶籍。武帝下詔書召見這兩個人,隨即委以重任。田仁作了丞相長史。檢舉三河地區長官貪贓枉法。當時河南、河內二郡的太守都是御史大夫杜周的子弟,河東太守是丞相石慶的子孫,田仁檢舉揭發之後,他們都被關進監獄遭誅殺。”由此可見,漢武帝尋求賢才並不遺漏地位低賤的人,因此得到的人才非常多,實在是後世君主所不能比擬的。可是班固的《漢書》說:“霍去病受寵之後,衛青的老朋友和門下賓客很多離去,轉投霍去病門下爲他服務,只有任安不肯離去。”又說:“衛將軍推薦田仁作了郎中。”這跟褚先生所寫的'內容不同。《杜周傳》說:“杜周的兩個兒子在黃河兩岸的緊靠着的兩個郡作太守,施法治理都很嚴酷殘暴。”也沒有寫明他們最後的結果,這都是文字有遺漏。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人,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副丞相、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

延伸閱讀

【增補法】

文言文言簡意賅,故省略成分現象較突出。文言文翻譯的增補法,就是要把語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補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語、謂語、賓語、兼語和介詞、中心詞等,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中就省略了主語“異蛇”,翻譯時如果不增補齊全,意義就不太明確。特別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語和兼語,不增補全句子成分就譯成“叫進來,讓拜見夫人”,直接譯出來,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補後的句子應該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譯成“左光斗叫史可法來自己家裏,讓他拜見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調換法】

文言文中許多句子結構和現代漢語語序不同,經常出現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統稱倒裝句),如果原封不動地按照原句順序翻譯出來,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琵琶行並序》)譯成了“曾經學習彈琵琶向穆、曹兩位樂師”,讓人不知所云,調換成正確的語序“嘗於穆、曹二善才學琵琶”後就譯爲“曾經向穆、曹兩位樂師學習彈琵琶”。

【留借法】

“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譯。翻譯文言文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國號、帝號年號、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專有名稱直接留用,不用翻譯。如“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岳陽樓記》)一句中,“慶曆”是年號,“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須翻譯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關的詞語代替現有的詞語,這主要是針對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沒有現成的字詞,只得借用相關的字詞來寄託所要表達的意義(即許慎在《說文》中稱之爲“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在文言文翻譯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無法翻譯的。如“操吳戈兮被犀甲”(《國殤》)和 “顏淵蚤死”(《論衡》)兩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會“借”,你將無法翻譯通這些句子,不信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