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閱讀解答題《縱囚論》

文言文閱讀解答題《縱囚論》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縱囚論閱讀答案

文言文閱讀解答題《縱囚論》

《縱囚論》是唐宋八大家歐陽修的一篇史論文章。文章評論唐太宗李世民的假釋死刑囚犯,犯人被釋歸家後又全部按時返回,從而赦免他們的史實。

縱囚論①

歐陽修

【原文】

信義行於君子②,而刑戮施於小人②。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苟幸生④,而視死如歸⑤,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大辟囚三百餘人⑥,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難能⑦,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⑧。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後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於人情?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爲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 太宗之爲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⑨,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⑩;意其必免而復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於天下,於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爲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

然則何爲而可? 曰: 縱而來歸,殺之無赦,而又縱之,而又來,則可知爲恩德之致爾。然此必無之事也。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爲之耳,若屢爲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爲天下之常法乎⑾?不可爲常者,其聖人之法乎?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於人情,不立異以爲高,不逆情以幹譽⑿。

【註釋】

①縱囚:釋放囚犯。唐大宗(李世民)貞觀六年(632年)十二月,把二百九十名已判死刑的囚犯釋放回家,並規定於第二年秋天就刑。到時候, 縱囚來歸,皆赦之。

②信義:信用,禮義。

③刑戮:刑罰,殺戮。

④不苟幸生:不苟且僥倖地活着。

⑤視死如歸:形容不怕死,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這裏指爲了信義,不惜犧牲生命。

⑥錄:取,選擇。大辟((bi):中國古代五刑之一,後指死刑。

⑦難能:難以做到。

⑧期:希望。

⑨冀免:希望赦免。

⑩賊:揣摩,揣度。

⑾常:經常,長久。

⑿逆情:違揹人情。幹譽:求取名譽。

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周武。

1.以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必以能也 期:要求

B. 錄大辟囚三百餘人 錄:審查

C. 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 賊:揣摩

D. 不立異以爲高,不逆情以幹譽 幹:干涉。

答案 D [幹:謀取,謀求,追求。]

2.下列句中可以作爲歐陽修反對縱囚的理由的一組是( )

①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

②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

③太宗之爲此,所以求此名也。

④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

⑤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

⑥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爲之爾。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答案 B [①說明君子和小人的區別。③太宗縱囚的目的。⑥歐陽修同意偶爾縱囚。]

3.下列對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全文以情理、恩德爲兩經,以太宗、死囚爲兩緯,絲絲銜接,環環緊扣,明承暗接,前伏後應,使整篇議論交織一體,文勢流貫暢達。

B. 文章的每段議論均頓挫有致,並大量運用對比技巧以形成強勁的說服力。

C. 作者認爲 寧以義死,不苟幸生,而視死如歸 的舉動,只有君子才做得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侷限性。

D. 文章通過議論,指出縱囚不近情理,非治國之法;不見恩德,非聖人之法。最後引出文章主旨。鮮明地表達了歐陽修順應人情、嚴肅法治的政治觀點。

答案 C [君子與小人在難易之間,而沒有說小人不可能做到。]

4.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寧以義死,不苟幸生。

(2)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

(3)若屢爲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爲天下之常法乎?

答案

(1)寧願爲(或 因 )堅持道義而死,不苟且僥倖活着。

(2)哪裏有什麼皇帝施給犯人恩德和那犯人懂得信義的事情呢?

(3)如果屢改這樣做,那麼殺人犯就都不會死了,這能夠作爲天下經常的法律麼?

譯文

信義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種種刑罰則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惡極的,又是小人中特別壞的人。寧願爲正義而死,不願意苟且貪生,而視死如歸,這在君子中也是很難做到的'。在唐太宗即位後第六年時,把判處的犯人三百餘人登記在冊,放他們回家,約定好到期自動回來接受死刑。這是君子都難以做到的事,而希望小人中最壞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難。到了規定的時間,那些囚犯自動回來而沒有延誤。這是君子難以做到的,而小人卻很容易地做到了。這難道近於人情嗎?

有人說:罪大惡極,確實是小人了;如果對他們採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們變爲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轉變速度就愈快,有過這樣的事。我說:唐太宗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爲了得到這種名聲。可是怎麼會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時,沒有料到他們一定會回來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所以才放回他們呢?又怎麼會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沒有料到他們自動回來就一定會被赦免自己的死罪,這才又回來呢?料想到囚犯一定會回來這才放他們回家,這是唐太宗從上面窺測到下面囚犯的內心想法;料想到一定會被赦免死罪這纔回來,這是下面的囚犯在窺測上面的皇帝的內心想法。我從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窺測對方的內心想法才形成了這種名聲,哪裏還有皇帝採取恩德感化的辦法和囚犯遵守信義的事呢?不然的話,唐太宗在全國施行恩德感化的辦法,到這時已經六年了,卻不能讓小人不犯極惡大罪,只憑一天的恩德感化,就能使囚犯視死如歸,而且堅守信義。這是一種說不通的觀點啊!

那麼應該怎麼去做纔可以呢?我說:對放回家去而又回來的囚犯,殺了他而不能赦免。然後再放出一批囚犯,他們又回來了,這樣纔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這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對放出的囚犯在他們回來後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爾做一次。如果總是這樣去做,那麼殺人犯都不會被處死。這可以作爲國家的常法嗎?不能作爲國家的常法。這難道能說是聖人之法嗎?所以說,堯、舜、三王治理國家,必定以合乎人情爲標準,不以標新立異爲高明,不能違背情理來博取自己的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