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贈劉景文的詩人是誰

贈劉景文的詩人是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贈劉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於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任知州時送給好友劉景文(名季孫)的一首勉勵詩。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贈劉景文的詩人是誰,希望大家喜歡。

贈劉景文的詩人是誰

蘇軾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一位“寧爲民碎、不爲官全”的民本主義者。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在極“左”思想理論的影響下,蘇軾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保守派”成爲主流觀點。直到現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仍然存在。蘇軾作爲偉大文學家已經成爲國人的共識,但作爲民本主義者的蘇軾並不爲多數人所瞭解。本文則論述重點蘇軾的民本思想及其政績。

一、蘇軾民本思想的形成

蘇軾在少年時期,其父蘇洵常遊學在外,他和弟弟蘇轍的教育就落在母親程夫人身上。程夫人出身名門,性格果敢而仁慈,重視儒家經典的傳授,言傳身教,對蘇軾思想、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有一天,程夫人帶着小蘇軾讀《後漢書·範滂傳》。範滂是漢代一名官員,鐵面無私,得罪了權貴,被誣告判了死刑。臨上刑場時,他向媽媽告別:“兒子不能盡孝,請母親不要太過悲傷。”範母回答說:“一個人既想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長生富貴,怎麼可能呢?你爲了正義捨棄了性命,當媽的支持你。”小蘇軾問母親:“我長大以後也做範滂這樣的人,您同意嗎?”程夫人很平靜地回答:“你能做範滂,我爲什麼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呢?”蘇軾立下“奮厲有當世志”。

蘇軾八歲時,祖父蘇序曾把他送到天慶觀跟道士張易簡熟讀《道德經》《莊子》。蘇軾深受影響,後來他在政治上屢屢受挫後常常流露出“老莊”思想。之後,蘇軾又先後進入眉山城裏著名的官辦學堂“壽昌院”和青神鄉“中巖書院”跟隨名師劉巨和王方(王方欣賞蘇軾的才華,將女兒王弗許配蘇軾)熟讀儒家經典,深深受到儒家民本思想的影響薰陶。

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名師教育,不僅爲蘇軾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而且使他確立了一生爲民、矢志不渝的民本觀。

對蘇軾形成民本思想影響最大的是我國古代最早的經典《尚書》。我國最早提出“民爲邦本”的是《尚書》中的《五子之歌》。所謂“五子”是指夏啓的五個兒子,也就是太康的五個弟弟。太康尊位,不理國事,喜好安樂,喪失君德,衆民懷有二心,他竟然毫無節制,仍然到洛水的北面打獵,百日不回。五位兄弟及其母親在洛水等侯他。這時,五位兄弟都埋怨太康,追述先祖大禹的教導而寫了《五子之歌》,希望太康引以爲戒。其中第一首則表現了較爲完整的民本思想。原文是:

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爲人上者,奈何不敬?

這段話是說,偉大的祖先曾有明訓,人民可以親近而不可看輕;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國家就安寧。我看天下的人,愚夫愚婦都能戰勝我。一個人已經多次失誤,難道要等到衆民造反時纔去考察民怨嗎?應當在沒有形成大的民怨之前就去考察啊。我治理天下衆多的老百姓,就像用腐朽的繩索駕着六匹馬那樣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危險一樣小心謹慎。做君主的人,怎麼能對天下人民不敬不怕呢?

這就是我國民本思想的最早記載,它比較完整地論述了人民與君主之間的關係以及君主應持的態度,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後來,孔子的“民者君之本”說,孟子的“民貴君輕”說,荀子的“君民舟水”說,無不源於《尚書》這一民本思想,都是對《尚書》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蘇軾年輕時就對《五子之歌》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和專門的解釋。作爲以儒學爲基礎的蘇軾,深受其影響,“民爲邦本”的思想遂成爲他一生“奮厲有當世志”和爲人、爲官、爲文的航標。

二、蘇軾對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蘇軾的.民本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重民、愛民、憂民、利民、富民,兼而有之,融爲一體,貫徹始終。

蘇軾在《御試製科策》中說:“天下者,非君有也,天下使君主之耳。”“天下使君主之”,他認爲,皇帝僅僅是主持執行天下之事者,而人民纔是天下的主人。在天命神授、皇權至上的封建時代,竟敢在皇帝主持的考場上,直率地申述自己的民“主”觀點,可謂大智大勇,膽識過人。

蘇軾在《策略五》中說:“臣聞天下者,以其一身寄之乎巍巍之上,以其一心運之乎茫茫之中,安而爲太山,危而爲累卵,其間不容毫釐。”蘇軾認爲,如果君主高高在上,隨心所欲,依仗君權來統治天下,就如同“累卵”立在“太山”之上,那是很危險的,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和平時期,還可以相制,一旦發生戰亂,還有人會聽從你的指揮嗎?

蘇軾在《上神宗皇帝書》中說:“人心之於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燈之有膏,如魚之有水……木無根則槁,燈無膏則滅,魚無水則死……人主失人心則亡。”蘇軾認爲,民心的得失是國家興亡的頭等大事,得人心者爲“王”,失人心者爲“獨夫”。

蘇軾把皇帝比作“累卵” 、“木” 、“燈”和“魚”,而把人民比作“太山” 、“根”、“膏”和“水”,這同荀子把“人君”比作“舟”、把人民比作“水”是一脈相承的。如果處理不好,“累卵”就會坍塌,“木”就會枯死,燈就會熄滅,魚就會x死。

蘇軾就是懷着這樣的民本思想和政治主張入仕爲政的。

三、寧爲民碎,不爲官全

蘇軾本來是宋仁宗爲子孫選中的宰相,他完全有條件一帆風順地登上宰相的高位。但是他的一生卻經歷了三起三落、宦海沉浮的磨難。他的政治生涯和政治品質可以用“寧爲民碎,不爲官全”八個字來概括。他的政治命運集中表現在對待王安石和司馬光這兩個關鍵人物上。

首先,看他在對待王安石的問題上。

蘇軾22歲時,與弟弟蘇轍同科進士。26歲時作爲京官下派鳳翔府任節度判官廳事。29歲返京,授於編修國史機構的文職官員。31歲父親卒於京師,蘇軾護喪返蜀,33歲那年免喪入京。這時,正值王安石正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變法。蘇軾本來是宋仁宗爲子孫選中的宰相,王安石也非常看重他的才華。如果蘇軾能夠順水推舟,支持變法,一定能夠平步青雲,官運亨通。可是,他不能爲了升官而放棄自己的民本主張。一到京城,便旗幟鮮明地站在司馬光一遍,連續三次上書神宗全面批評王安石新法,指出王安石新法的要害是“富國”而“貧民”。

這時的蘇軾僅僅是一個官小位卑的八品文官,他明明知道神宗把“變法”當成“富國”的頭等大事,而王安石又是權傾朝野的重臣。他的奏狀不僅僅是對王安石的抨擊,也是對神宗的批評。“瀆犯天威”是要殺頭的。若無大智大勇和捨生忘死的心理準備,那是不可能做到的。蘇軾初入政壇,便站在新舊兩派激烈鬥爭的風口浪尖上,處處與權臣王安石相左,在自己的仕途上樹起了強大的對手和難以逾越的障礙。在變法派的排擠和打壓之下,他只得請求外放,到杭州當了一名通判,放棄了步入朝廷權力中心的機會。儘管他在杭州、密州、徐州期間,抵制了變法派“損民”的錯誤政策,踐行了他的民本主張,但卻遭到變法派的嫉恨,以致釀成了幾乎殺頭的“烏臺詩案”,貶往黃州,降爲團練副使。

其次,再是看他在對待司馬光的問題上。

元豐八年三月,宋神宗去世,哲宗即位,北宋政壇又一次發生劇變。宣仁太后一直反對變法,她掌權後就啓用司馬光爲宰相,蘇軾自然得到“驟遷”。五月,被任命爲朝奉郎、登州知州,官階七品。九月,又被任命爲禮部郎中,官階六品。十二月,再被任命爲起居舍人,官階六品。次年,哲宗元祐元年三月,爲爲中書舍人,官階四品。九月,被任命爲翰林學士、知制誥,官階正三品。短短的十七個月,從一個貶謫的犯官一路直升到三品大員,提升了六個品級,飛躍了十二個官階,距離宰相只有一步之遙。如果他能與司馬光保持一致,接替司馬光宰相之職勢在必然。可是,他偏偏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的主張,因而遭到新舊兩派的排斥。蘇軾不得不再次請求外放。朝廷也順水推舟,讓其出知杭州、潁州與揚州。

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駕崩,哲宗親政,以司馬光爲代表的“元祐黨人”受到打擊,蘇軾首當其衝。短短几年,換了四五個地方,在京城幾個月,換了五六個職位,終不得重用。元祐八年,又離開京城出知定州,次年再次以所作詩詞多涉“譏訕”朝廷降爲左承議郎,貶往惠州、儋州一帶,短短的五六年中,朝廷連下五道命令,一降再降,貶爲惠州寧遠軍節度副使、瓊州別駕,由一個“從二品”的高官降到九品小官,一共降了八個品級,十四個官階,幾乎死在海南。

由此可見,官可以不做,但以民爲本的政治主張不能丟,他把信仰看的比做官更重要。

四、蘇軾爲什麼反對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歷史上一件大事。幾十年來,所謂列寧所說的“王安石是中國11世紀時的改革家”的觀點成爲評價王安石的主流觀點,蘇軾也就成了反對變法的“保守派”。其實,列寧根本沒有說過這句話。這完全是一個“誤引”,早在1984年8月24日,李存山先生就在《光明日報》上發文予以澄清。

王安石變法前後只有16年便以失敗告終。蘇軾爲什麼批評和反對王安石變法?因爲王安石新法的核心是“富國”而“貧民”。

推行《青苗法》是王安石農業改革的主要措施,其實質就是國家以貸款爲名,用高達40%至60%的年利率強迫向農民徵收新稅,窮苦百姓是難以承受這種高x貸款的。

王安石經濟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推行《市易法》,其實質就是國家以低價收購滯銷貨物,然後讓商家貸款購買或賒貨,國家收取息金和交易費。市易機構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商業壟斷集團,大批管理人員,貪腐成風,開銷巨大,稅率劇增,大批商戶不堪其苦,紛紛倒閉。市易機構爲了收回欠款,招人催欠,民不堪命。

王安石變法的另一個內容是實行“《免役法》,“以錢代役”,政府用這筆錢去僱人服役。這本來是一項改革,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卻違背了改革初衷,在徵收免役錢時,增加了高達40—50%的附加稅。朝廷通過《免役法》所得款項甚至超過了《青苗法》所得。

王安石變法的結果到底如何呢?據宋元時代著名學者馬端臨編撰的《文獻通考》記載:

變法前的國家年稅收,景德年間,一年僅爲682萬9700石,而變法後的熙寧十年猛增到5210萬1029石,增長了8倍,作爲戶部的經費,“可以支20年之用”。此外,各州縣歲收也大大增加,如作爲地方政府經費,可用24年。這充分說明王安石變法確實達到了“富國”的目的。

百姓的生活有沒有同步提高呢?請看王安石變法期間餓死人的一組數據:

“熙寧中,飢疫人死大半”;

“熙寧之災傷,本路死者五十餘萬人”;

“熙寧八年,兩浙饑饉,卒死五十萬人”;

“民間有錢,尚因無米餓死四十萬人”;

“熙寧中,杭州死者五十餘萬,蘇州三十餘萬”;

“熙寧中,浙中餓死百餘萬人。”

僅僅兩浙就餓死這麼多人,其它地方還未統計在內。北宋時期全國總人口大約有7000萬到8000萬,而餓死的人數及其所佔的比例是駭人聽聞的。

元祐七年,蘇軾在調任揚州途中看到的社會現實更讓人觸目驚心。蘇軾在奏狀說:“臣頃知杭州,又知潁州,今知揚州,親見兩浙、京西、淮南三路之民,皆爲積欠(欠政府稅款)所壓,死亡過半”。這說明百姓的苦難不是局部的,而是“天下大率皆然”。蘇軾還揭露說,每州催欠吏卒不下500人,普天之下,就有“20餘萬虎狼”,他們以催收“積欠”爲職業,手段暴虐,橫行霸道。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王安石是一位“國本主義”者,執行的是一條“極左”路線,其結果只能是從百姓身上榨取大量血汗,大大助長了官僚的貪污腐化之風,而蘇軾是一位“民本主義”者,當然要堅決反對。

五、以民爲本,政績永存

蘇軾一生,先後在密州、徐州、湖州、杭州、潁州、揚州、登州、定州等八地任知州,在鳳翔、開封、杭州三地任從官。他關注民生,發展生產,爲民請命,減賦解困,政績輝煌。即使在流放黃州、惠州、儋州期間,也沒有忘記爲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踐行他的民本思想。

在鳳翔。蘇軾給全國最高財政長官蔡襄和宰相韓琦寫信,請求免除當地貧困百姓所欠的官錢、官物;革新“衙前法”,減輕人民的負擔;呼籲把一直由官方壟斷經營的茶、鹽、酒、礬等貨物放開,讓百姓經營。

在開封。神宗皇帝下旨收買浙燈四千盞舉辦花燈節。官吏強行降價收購,百姓敢怒不敢言。蘇軾上《諫買浙燈狀》,指出“陛下以燈爲樂”失去了聖上愛民的宗旨。最終皇帝採納了蘇軾的建議。

在杭州。蘇軾兩度爲官六年之久,重鑿六井,解除杭州人民飲水之苦。疏浚西湖,築蘇堤,建六橋,修九亭,創辦醫院,賑濟災民。杭州人民感謝他,家家戶戶都有他的畫像,爲他立“生祠”紀念他。

在密州。蘇軾帶領百姓捕蝗抗災,常山祈雨,整肅流賊,收養棄兒,檢斂餓殍。而他本人卻十分清苦,“齋廚索然,不堪其憂”,常採“杞菊食之”,建議朝廷給百姓一條生路。

在登州。蘇軾在職只有五天,發現官鹽囤積居奇,擡高市價,百姓買不起鹽。蘇軾上書奏請朝廷,歷數官商壟斷鹽業危害,建議允許百姓靠海吃海,自由買賣,留下了“五日登州府,千載蘇公祠”的讚譽。

在潁州。蘇軾果斷阻止勞民傷財的開鑿八丈溝工程。蘇軾到任潁州後,便實地考察與測量,衡量利弊,連上三道奏狀,說明開鑿八丈溝,毀壞良田,勞民傷財,堅決阻止了這項“形象工程”工程,受到潁州和三縣農民的擁戴。

在揚州。蘇軾廢除了地方稅務年終“增額有獎”的規矩,緩解了稅吏的“刻虐”行爲。果斷地廢除了擾民、害民的“萬花會”。兩次上書朝廷,要求減免百姓所欠的官稅。

在定州。他推廣水稻技術,讓當地百姓吃上大米。

在他一生的所到之處,都留下了憂民、爲民、利民、富民的光輝業績。

六、徐州,蘇軾踐行民本思想的輝煌地

在徐州,蘇軾任職將近兩年,更是他踐行民本思想、關注民生的輝煌地。

其一,取得抗洪勝利。

蘇軾任徐州知州不到三個月,黃河在澶淵決口,洪水直逼徐州城下。蘇軾表示“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決心“以身填堤,與城共存亡”。他結廬城上,率領軍民,築堤防水,奮戰70多個日日夜夜,取得防洪勝利。他還用朝廷獎勵的2419萬兩白銀改築徐州外城,修建黃樓。黃樓就是他指揮抗洪勝利的歷史見證和豐碑。

其二,白土尋煤。蘇軾派人在徐州西南白土鎮成功尋找到“石炭”(即煤炭),不僅解決了百姓做飯取暖問題,而且爲利國冶鐵提供了高效能的火力能源。蘇軾欣喜之餘,作《石炭並引》,描寫了開發煤炭時萬衆歡騰的喜悅情景,揭示了開發煤礦對於鍛造兵器和生產工具、鞏固國防的重要意義。這是蘇軾爲徐州百姓留下的歷史功績。

其三,祈求停雨。蘇軾初到徐州,陰雨連綿,田苗受澇。徐州西南二十多裏處,有拔劍泉和漢高帝廟,蘇軾讓蘇轍陪同祭漢高帝廟,祈求雨停,並請蘇轍作《祈晴文》。

其四,石潭祈雨。蘇軾來徐第二年,春旱。他率領僚吏到城東石潭祈雨,還寫了《徐州祈雨青詞》,其中寫到:“望二麥之一登,救饑民於垂死……使歲得中熟,則民猶小康。”祈求“天神”降雨,盼望大麥、小麥能夠得到豐收,讓百姓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

蘇軾到城東石潭祈雨後,果然下了一場喜雨,於是再到石潭謝雨。一路之上,親眼看到麥收時節欣欣向榮的農村風光,滿懷深情地寫了《浣沙溪·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

其一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家說與採桑姑。

大意是:紅彤彤的陽光照紅了清澈的潭水和溪流,魚兒游來游去。樹木繁茂,一片暗綠。晚上棲宿的烏鴉藏在裏面誰也看不見。活撥好奇的青年人見到太守到來,慌忙地躲起來,聽到謝雨的鑼鼓聲又鑽了出來,把看到太守的新聞告訴採桑的姑娘。

其二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茜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大意是:村姑急匆匆地梳妝打扮一番,三五成羣地擠在籬笆門前去看太守,結果把用茜草染紅的綢裙子也踩破了。賽神集會後,祭神的供品引得烏鴉在村子上空盤旋飛舞,醉酒的老漢臥在路邊,一直到黃昏。

其三

麻葉層層檾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擡醉眼,捋青搗麨軟飢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大意是:層層的麻葉檾葉閃閃發亮,煮繭的香味香滿村。蠶婦的笑語,陣陣飄來。繅絲的聲音,瓜販的叫賣,交織在一起。白髮老人拄着柺杖,捋着清嫩的麥子炒熟後充當乾糧。太守還親切地向他們詢問豆子的生長情況。

其四

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大意是:紛紛飄落的棗花沾滿了衣襟,整個村子響起了煮蠶抽絲的繅車聲。農民在古柳樹下,把黃瓜擺在用蓑衣上,不停地叫賣。酒困路長,昏昏欲睡,夏日高照,天熱口渴,太守隨即敲開了一戶人家的大門討碗茶喝。

其五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大意是:雨後草青,路不揚塵,桑麻油光發亮,像水洗一樣。我什麼時候能夠重新過着這種農耕的生活?作爲太守的我,本來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員啊!

這是蘇軾描寫九百年前徐州風俗民情的一組經典詩歌。

五首詞,五幅圖,反映出徐州鄉村自然優美的田園風光和蘇軾關心百姓的情懷:村姑蠶婦,野老農夫,勤勞樸實,閒適自樂;官民之間,魚水之情,親密無間,無拘無束。真乃一組“官民同樂圖”。

其五,關注冶煉。

蘇軾高度重視利國鐵礦的冶煉,他多次到利國考察,在《徐州上皇帝書》中強調指出:“州之東北七十餘里,即利國監,自古爲鐵官、商賈所聚,其民富樂。凡三十六冶(每冶百餘人)。冶戶皆大家,藏鏹(錢幣)鉅萬……地既產精鐵,而民皆善鍛(製造)……數千人之杖(兵器),可以一夕具也……要使利國監不可窺,則徐無事,徐無事,則京東無虞矣。”精闢地論述了利國冶鐵的重要戰略意義。

其六,規劃徐州宏圖。

蘇軾決心徹底治理徐州,寫了3700餘言的《徐州上皇帝書》,從四個方面規劃綜合治理徐州的宏偉藍圖:一是擴大地方武裝,採石建築甕城,讓徐州數年後固若金湯;二是在利國組織民兵,抵禦盜賊襲擊;三是改善士兵生活,禁止賭博酗酒;四是破格提拔任用地方優秀人才。

蘇軾調離徐州赴湖州上任時,徐州百姓,成羣結隊,簞食壺漿,挽住馬頭,獻花獻酒,依依惜別,有的不禁失聲痛哭,送行場面,十分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