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長歌行古詩原文及譯文

長歌行古詩原文及譯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主要意思是說時節變換得很快,光陰一去不返,因而勸人要珍惜青年時代,發奮努力,使自己有所作爲。其情感基調是積極向上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歌行古詩原文及譯文,一起來看看這首詩的內容吧。

長歌行古詩原文及譯文

【原文】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註釋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冬葵,我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藥。

晞:天亮,引申爲陽光照耀。

陽春:溫暖的春天。

布:佈施,給予。

德澤:恩惠。

秋節:秋季。

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華:同“花”。

衰:爲了押韻,這裏可以按古音讀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譯文

早晨, 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的朝露等待在陽光下曬乾。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現出一派繁榮生機。

常常擔心肅殺的秋天來到,花和葉都變黃衰敗了。

千萬條大河奔騰着向東流入大海,什麼時候才能再向西流回來?

如果年輕力壯的時候不知道圖強,到了老年頭髮花白,一事無成,悲傷也沒用了。

【賞析】

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它常採用賦、比、興、互文、反覆歌詠的修飾手法及鋪陳、對比、烘托等技巧狀物抒情,這首《長歌行》便代表了這種特色。

“青上園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陽光,這是一副多麼生機盎然的圖畫。春回大地,萬物生長,大自然賜予人g春光和恩澤。詩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紙背,隨即又抒發了悲壯的情緒。“哀”字既是對蕭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對惋惜心情的表達。接着聯想到百川歸海、一去不回,並以此來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後感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爲。全詩從青葵起興,聯想到四季變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應當抓緊時間、奮發努力的結論,其比、興手法是很明顯的。

《長歌行》屬漢樂府《相和歌、平調》兩首中的第一首。“長歌”適宜表達深沉的感情,這一首娓娓道來,有描述,有抒情,有嘆惋,也有勸勉,使整首詩含蘊細膩,餘意無窮。既繼承了“歌以詠志”的傳統,又極富形式上的美感,便於反覆吟誦。

【拓展延伸】

樂府詩的文學成就:

一、具體而深入地反映了社會下層的日常生活

在漢代文學中,政論散文、辭賦,都以統治階級的社會生活爲描寫對象。作爲以民間創作爲主體的漢代樂府詩,則廣泛而深刻的反映了兩漢時代下層民衆的生活狀貌。如《婦病行》描寫一個婦人久病不起,臨終前再三囑咐丈夫要好好養育孩子。她死後,孩子們無衣無食。父親到市上去乞討,回到家,見孩子不懂母親已經死了,還哭着要母親抱。這是最底層人最普通的生活,又是最充滿苦難與辛酸的生活。這樣直接站在貧苦者視角上,對他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貌直筆摹寫的詩歌,在漢樂府前不曾有過。同樣寫孤兒,還有《孤兒行》。詩中的主人公,原是富家子弟。父母死後,卻成爲兄嫂的奴隸。他被迫遠行經商,飽經風霜,歸來後“頭多蟣蝨,面目多塵”,也不能稍事休息:“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使我早行汲,暮得水來歸”。平日“冬無複襦,夏無單衣”,從“三月蠶桑”,到“六月收瓜”,什麼都得幹。使得這位孤兒發出了“居生不樂泉,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的悲痛呼喊!這也是對社會底層人物的生活景象和生活矛盾的細緻而充滿感情的再現。

《東門行》描寫城市貧民爲貧困所迫走向絕路的場面: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鬥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餔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爲遲。白髮時下難久居!”

無衣無食,又無任何希望的艱苦生活,逼得詩中的男主人公再也不能忍受,寧可鋌而走險。而女主人公則苦苦解勸,希望丈夫忍受煎熬,不要做違法而危險的事情。這幅畫面,是對漢代城市貧民艱辛生活的真實描寫,由此一家,可想象當時社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具有悲辛的感人力量。

《豔歌行》描寫遠離家鄉謀生的流浪者生活中細瑣的小事,同樣浸透了漢代貧苦者人生的辛酸: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賴得賢主人,覽取爲吾綻。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其他如《十五從軍徵》、《戰城南》,凡此種種,都寫出了孤苦無助的人在人間的悲慘遭遇。在漢樂府民歌中,這種普通勞動者的現實生活狀況第一次被具體而深入地反映出來,顯示了中國文學一個極大的進步,同時,也爲後代詩歌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內容極其廣泛的創作題材。在後世很多詩人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傳統,反映民生疾苦漸漸成爲中國詩歌的一種顯著特色。

二、漢樂府民歌奠定了中國古代敘事詩的基礎

中國詩歌從一開始,就以抒情詩爲主。在《詩經》中,也僅僅存有少數幾篇不成熟的敘事作品,漢樂府民歌的出現,雖不足以改變抒情詩佔主流的局面,但卻宣告了敘事詩在文學史上的正式出現。

現存的漢樂府民歌,約有三分之一爲敘事性作品。《漢書·藝文志》說漢樂府民歌“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藝術特色,主要即指樂府詩中的敘事詩。漢樂府中的敘事性,大多采用第三人稱,表達人物事件自由靈活。在結構方面,漢樂府民歌中的敘事詩大都爲短篇,這類作品,常選取生活中一個典型片斷,使矛盾集中在一個焦點,既避免過多的交代與鋪陳,又能表現廣闊的社會背景。如《東門行》,寫丈夫拔劍欲行、妻子苦苦相勸的場面,背後蘊含了十分深廣的社會內容。《豔歌行》只寫了女主人爲遊子縫衣、男主人倚門斜視的片斷,卻能使人聯想到流浪生活的無數艱辛。《十五從軍徵》在這方面更爲突出: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一面是六十五年的從軍生涯,苦苦思鄉;一面是家中天災人禍,親人凋零。老人白頭歸來,只能面對荒涼的庭園房舍和一座座墳墓。人生的苦難,社會的黑暗,乃至更多人的同樣遭遇,盡在其中。全詩僅十六句,卻寫得內涵豐滿,感情真摯,且從容舒緩,絕無侷促之感。中國古代的敘事詩,很大程度上是在漢樂府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代的敘事詩,在分類上一般都歸屬於樂府體。

三、漢樂府民歌表現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在表達感情方面,漢樂府民歌呈現出了濃厚的楚文化傳統特點。無論表現戰爭、表現愛情,乃至表現鄉愁,都儘量地釋放情感。敘事詩是如此,如《戰城南》描述戰爭的慘烈,楚辭中的《國殤》,猶有所不及。又如《上邪》是熱戀中情人對於愛情的誓言: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這首詩寫得很簡單,卻有令人驚心動魄的力量。詩中主人公連用了五種絕不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表示愛對方一直要愛到世界的毀滅。《詩經》中即使最強烈的表達,如《唐風·葛生》中的“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相較之下,也顯得平靜而理智了。

對於背叛愛情的人,《有所思》又是毫無留戀,毫無《詩經》中常見的憂傷溫柔哀怨,而是果斷地憤怒地表示決裂: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瑇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想思與君絕!

詩中主人公聽說對方“有他心”,立即把準備送給對方的寶貴的愛情信物折斷摧毀並燒成灰,這還不夠,還要“當風揚其灰”,以示“相思與君絕”。漢樂府民歌在中國詩歌史上,是一次情感表現的釋放。後代情感強烈的詩人,常從漢樂府的濃烈情感中受到啓發。如李白的《戰城南》,就是對漢樂府民歌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