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描寫祖國的山古詩

描寫祖國的山古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下面是關於描寫祖國的山古詩的`內容,歡迎閱讀!

描寫祖國的山古詩

唐代杜甫《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峯頂。

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峯,俯瞰羣山,豪情滿懷。

宋代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峯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爲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唐代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太虛生月暈,舟子知天風。

掛席候明發,渺漫平湖中。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崢嶸當曙空。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久欲追尚子,況茲懷遠公。

我來限於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將半,星霜歲欲窮。

寄言巖棲者,畢趣當來同。

譯文

天上的月亮繞生光暈,船工知道即將要起風。

張掛起風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現匡廬,威鎮九江氣勢正豪雄。

暗黑的山體凝成黛色,崢嶸的山勢屹立曙空。

香爐峯升起一輪紅日,飛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隨尚子,況且到此緬懷起遠公。

我限於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轉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棲隱山林的高士,此行結束來隱與君同。

唐代李白《別東林寺僧》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

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賞析

李白詩名之盛,在中國古今堪稱第一。這是因他情志高妙清逸,渾然天成,不假雕琢,平生又好作方外奇思,不是平常人嘔心瀝血可成。而這一首詩,看似平淡,但畫面雋永,情境交融,了無點塵。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李白在廬山,以“謫仙人”的身分漫遊,所到之處,無不盛情接待。這是他在廬山東林寺盤桓數日後,在“月出白猿啼”之時辭僧下山,可謂瀟灑之極。

“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東晉高僧慧遠法師是廬山佛教道場的奠基人,在他之後,廬山佛教長盛不衰。慧遠深通經論,兼習儒術,戒律精嚴,發誓一生腳跡不越廬山虎溪,以杜絕世間塵埃。慧遠又是淨土宗的始祖,在中國佛教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李白這裏把爲他送行的僧人全都笑呼爲“遠上人”,在送行之時,可不要壞了規矩,越過“虎溪”這一條禁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