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文章 > 人生勵志文章:爲什麼越長大越難交到好朋友

人生勵志文章:爲什麼越長大越難交到好朋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導語:人一旦變得成熟後,就很難再單純地相信彼此了。分享一篇人生勵志文章,歡迎閱讀。

人生勵志文章:爲什麼越長大越難交到好朋友

 爲什麼越長大越難交到好朋友

  文/韓大茄

 01

年底,我接到了一個陌生的外地電話。當號碼出現在手機上的時候,我猶豫了十幾秒,尋思着這是詐騙?推銷?還是騷擾?

後來想想,反正現在也沒什麼事幹,聽聽看吧,萬一是真有人找我呢。

接通後,對方只呼我姓名,語氣中透露出一副跟我很熟的樣子。不等我說話,他就立馬問我,猜猜我是誰?我心想,猜你妹啊。我淡淡地說,我不知道。

我們愣了兩秒,在我準備掛了的時候,他可能也覺得這個“遊戲”撐不下去了,直接告訴我他是陳正。

聽到這個名字後,我就知道他是誰了。小學同學,他家離我家不遠。但是小學畢業後我們就再也沒見過了,我腦海中他的形象還停留在鼻涕都弄不乾淨的階段。

我們在電話裏寒暄着,問彼此現在過得怎麼樣,在做什麼工作,都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完成這樣一段對話,根本不需要費多少腦力。我心裏覺得很奇怪,他是怎麼知道我的電話的?他爲什麼突然要給我打電話?

他應該是想找我借錢吧。可是,我們都這麼久沒見面了,他是從哪裏判斷出我會借錢給他的?還是他遇到了什麼急事,正在廣撒網,先一個個都問問看,願者上鉤?

或者,他是想組織同學聚會吧。可他以前不是班幹,也不是班級活動的活躍分子啊。莫非是他現在混好了,想組織一場聚會,創造一個展示的舞臺?

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十多分鐘,其間夾雜着大量的沉默和彼此記憶偏差造成的尷尬。最後,他感慨地說,我就是突然想起你了,就給你打個電話,想知道你現在過得好不好。今天和你聊天很開心,有機會我們常聯繫。

說完,我們掛斷了電話。

他就這樣掛了電話?

既沒有提到借錢,幫忙,也沒有說什麼特別的事情?只是單純地聊聊天?

很久未曾見面的朋友打打電話敘敘舊,聊聊天,本來是很正常的事。爲什麼我會感覺到非同尋常?

原來我竟早已經習慣了建立在利益之上的成年人關係,信奉無事不登三寶殿的行爲邏輯,從內心裏覺得,那些打破常規的舉動的背後必然隱藏着一些或明或暗的個人目的。我發現自己已經很難去單純地相信一個人了,相信他只是感慨時光荏苒,撥響了我的電話。

我開始爲自己的惡意猜度感到羞愧。

 02

小時候,我總覺得大人喜歡在一些很簡單的事情上“小題大作”。

記得有一次家族請客,晚上睡覺前,媽媽把爸爸狠狠地罵了一頓,好像爸爸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似的。我聽了一下才明白,原來今天媽媽孃家的舅爺爺來參加酒席,爸爸從未見過他,雖然他輩份高,但是年紀看起來不大。爸爸排席位的時候,沒有把他安排到上席,而且也沒有向他敬酒。

我心想這纔多大點事啊。坐在哪裏吃飯不是吃飯啊。坐在上席吃肉會變香一點嗎?人家可能未必在意這些有的沒的講究。媽媽這是故意找茬,來教訓爸爸吧。後來我發現我錯了,那個舅爺爺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來我家串門了。

除此之外,我還見過許多大人們捅下的“簍子”。

如匆忙的時候給來賓倒了一杯白開水,忘記放茶葉了;

街角見面,喊錯了別人的名字;

敬酒的時候,杯子端得比長輩高了一些等等。

他們常常因爲這些雞毛蒜皮的事鬧得不愉快,有的甚至因此老死不相往來。那時候我就覺得成年人之間的關係太脆弱了。

他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爲大家已經習慣了表演。他們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爲大家已經都學會了說禮貌用語和套話。他們常常喜歡通過一些細節來判斷別人對自己是否友好,夠不夠熱情。

可是做好每一個細節,何其艱難!

他們很難相信彼此。前一秒還是生死至交,後一秒可能就因爲一個不恰當的動作而吵得面紅耳赤。

我也經常從電視中看到山盟海誓的情侶,因爲一句話,鬧得不歡而散,從此海角天涯。

哪像我們小孩子,昨天打架,今天就能和好,我們不用顧及那些有的沒的講究,我們很容易相信彼此。發生再大的矛盾,向對方道個歉也解決了十之八九了。大人就是矯情!

而如今,我也終於長成了一個“矯情”的大人了。

03

人一旦變得成熟後,就很難再單純地相信彼此了。

許久不聯繫,突然打我電話,是要向我借錢嗎?我們有着很重的防備心。

我們只聊了一個小時,你就提過我女朋友三次,你是不是對她有什麼企圖?我們缺乏安全感。

剛和你打完電話,你就在朋友圈裏說終於解脫了,那我們以後就不用聯繫了!我們容易產生誤解。

我們見慣了悲觀離合,聽多了人心險惡。成熟的我們,越來越不會輕易地去相信一個人。即使相信一個人後,我們也常常很可能因爲一些小事,而對一個人失去信任。

我們已經不像學生時代那樣,幾年可能都待在一個學校一個班級裏,和同學們擡頭不見低頭見。即使有摩擦,我們也不得不去想辦法消解矛盾。

成年後就不一樣,我們每天會遇到很多人,覺得一個人不爽,可以微笑着離開,和其它人玩。與這幫同事處不來,鬧得有些不愉快,大不了就跳槽,換個環境,普天之下自有留爺處。替代成本不高,而且我們的精力和時間都很有限,所以我們常常不願意去低三下四求得原諒。一段關係壞了就壞了,兩個人倔強地別過頭去,從此各奔東西。

於是,到頭來我們發現,留在身邊的真心朋友還是隻有在學校時認識的那麼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