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大學勵志 > 大學生就業難勵志文章大綱

大學生就業難勵志文章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激勵大學生就業鬥志尤爲重要。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大學生就業難的勵志文章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就業難勵志文章

  大學生就業難的勵志文章(一)

曾幾何時,被譽爲“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找工作時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如今這種優越感幾盡消失,面對就業卻眉頭緊皺。以2006—2007年大學生就業情況爲例,2006年中國大學畢業生30%沒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萬大學生在離校時還沒有就業,2007年有100萬左右畢業生未實現就業,加以中國數以萬計的民工和下崗再就業人員,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萬的就業機會,還是不能較好地解決就業問題。總的來說,大學生的就業前途不容樂觀。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畢業生就業結構失衡,供給與需求矛盾突出。高校畢業生的總體供給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實質是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所處的轉型階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國處於人口高峯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勞動力需要就業。“中國現有人口近13億,人口基數大,新生勞動力增長過快,遠遠超過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崗位的速度,全國勞動力資源由20世紀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萬人預計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萬人,未來勞動力資源的自然增長每年可以建立兩個海南省,這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產生一定影響。”出現了畢業

生數量急劇增長,而就業崗位增長緩慢,經濟高增長與就業增長脫節的困難局面。

其次,隨着中國高等教育的不斷髮展,在短短几年內,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時代。高等教育大衆化已成爲一種必然,但一些問題也由此而帶來,教育大衆化要求中國普通高校進行大規模擴招,而擴招的直接結果之一就是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145萬,2003年212萬,2004年達到280萬,2005年將超過300萬,在社會人力資源需求沒有明顯增長的前提下,這種量的變化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學生就業也從精英化走向了大衆化。”

第三,社會發展的區域存在不平衡,東部發達地區爲畢業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較好回報發展的前景,成爲人才輸入省。在這些地區人才競爭激烈,很多學生未能有效就業,即使處於失業狀態也不願去西部地區就業。在西部地區,卻存在大量的崗位找不到畢業生。

2、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所帶來的就業難。首先是大學生不合時宜的職業價值取向和就業觀念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大學生作爲公認的精英階層,傳統的儒家思想所編制起來的“精英情結”深深的束縛了他們的觀念。“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當代大學生就業狀態研究’課題組在《中國教育報》上公佈了他們的調查,大學生目前的擇業觀念,在單位的選擇上:選擇科研結構、黨政羣體、中外企業佔總人數的63%,而選擇鄉鎮企業、大中學校、集體企業的,只有7%,在地區的選擇上,選擇大城市的有20、8%,而選擇小城鎮、農村、老少邊地區三項僅有5%。”其次,大學畢業生自身綜合素質不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差,難以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一些大學生在學校裏只滿足所學課程,缺乏廣博的知識積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之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在應聘場合緊張、膽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從而錯過了許多工作機會。另外,大學生在擇業時,缺乏對自己的清晰定位,擇業缺乏目的性也導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單位盲目設置的各種條件帶來的就業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經驗障礙,很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動輒要求求職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經驗,許多應屆畢業生往往因缺少實際工作經驗而難以落實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單位盲目

提高選才標準,追求高學歷。相當多的用人單位存在着重學歷而輕視實踐的傾向。

4、高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利於大學生就業。一些學校的辦學方法和觀念落後,沒有市場意識,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大學生所學專業不符合市場需求,出現了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就業工作還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就業工作往往畢業前才進行,就業指導僅僅是一種職業介紹,而在某種程度上還是脫離實際的泛泛而談。“調查顯示,非常需要職業指導的大學畢業生對本校就業指導機構的瞭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瞭解和比較瞭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學校有這樣的機構。”這說明大學職業指導工作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5、社會壁壘,就業市場分割的現實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近年來,畢業生自主擇業已成主流,然而戶籍、檔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學生就業的絆腳石。許多大學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戶口免談”的痛苦經歷,由於沒有用人單位所在地戶口,使大學生與許多好的工作機會失之交臂。

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是有多種因素造成的,要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必須調動多種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1、大學生自身做出調整和努力。其一,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新時期的就業觀。大學生應從實際出發拋棄“社會精英”的情結,樹立大衆化的就業觀。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空閒崗位,小城市、鄉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業、私企業等還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學生還應樹立基層意識,事業意識和奮鬥意識,到基層鍛鍊自己,挖掘潛能,還可以將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區鍛鍊成才;逐步樹立起“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職業選擇策略,從現實出發選擇自己的求職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就業主動權。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生個人的素質、能力、專長和團隊精神將是主導畢業生擇業的重要因素。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體制下的規律,大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過硬的本領,才能在就業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謀取自己理想的職位。其三,自主創業,

依靠自身實力解決就業問題。大學生在一定的條件下,找準商機,發揮一技之長,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道路,在解決自己就業的同時,也爲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緩解了就業壓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調整學科結構和專業設置,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調整專業結構,使之與招生,畢業生的就業趨向相結合,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並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學校和專業,減少招生數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高校畢業生就業部門以及相應的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大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而不僅僅侷限於臨近畢業的同學。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高校就業指導隊伍的整體素質對於推動整個大學生就業工作起着關鍵作用。這就要求對從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專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同時,積極吸收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信息學等專長的老師充實到就業指導隊伍中來。其四,以就業爲導向,加快高校的教育與教學改革。學校內部調整自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培養模式,開設具有專業特點,實踐性強的課程,使學生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關注社會發展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政府部門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職責。首先,制定政策法規,完善就業市場體系。各級政府要從規範就業市場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逐步把畢業生的工作納入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還應繼續完善畢業生就業政策,消除就業歧視,深化人事、戶籍等相關就業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於戶籍制度造成的市場分割問題,規範就業市場。其次,加強宏觀調控,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國家應採取必要的宏觀調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經濟手段來實現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勵大學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區安家落戶。還應看到中國基層人才匱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國家也應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大學生投身基層實現就業,鍛鍊成才。另外,政府還應建立高校畢業生失業保障和培訓機制。畢業生是中國寶貴的人力資源,畢業生失業是一種巨大的人才浪費。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應制定相關的法律規範,將未就業的大學生和失業的大學生納入到社會失業人員的範疇,並給予相應的救濟。這樣既可以維護社會的穩定,

又體現了國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時,針對畢業生未能及時就業的實際,有針對性的組織各種培訓班,加強就業指導,提高失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相信通過大學生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一定能夠妥善解決,高校畢業生一定實現充分就業。高校畢業生作爲中國巨大人口和龐大勞動力隊伍中一支活躍的生產力,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一定會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大學生就業難的勵志文章(二)

當前形勢下,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首先,必須指出的一點就是不管在什麼形勢下,都有人找不到工作,也有人很容易就業。說就業難,其實也不難。從不難的方面來講呢,就是要找到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在我們當前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還是有很多這樣的工作的;從難的方面來說呢,就是想要找到一份理想的,符合自己標準的工作就比較難了。

下面我就說說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說實在話,我沒資格談這個,因爲我自己都沒有出來工作。我只能結合自己平時打寒暑假工和自己所看到的現象提出一些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1、改變“眼高手低”的想法,正確定位自己。

(1)大學生在求職擇業的過程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賺錢是一種結果,它永遠不會成爲我們的目的。

(2)很多大學生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說找到的工作比較低級,覺得社會騙了他,書本騙了他,也許中國的人際關係很是複雜,就業條件也存在不公平,但是我們如果整天抱怨也沒用,既然別人能成功,我們也相信自己能成功,人生最美麗的舞蹈,就是帶着鐐銬以後跳出來的舞蹈。

(3)要敢於從低層做起,從小事做起。對於大學生來說,更重要的不是眼前的就業機會,而是未來的發展空間,要知道,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要沮喪,要甘於做影帝影后,今天干什麼,並不意味着一輩子都幹這個,今天也許我們做的'都是一些瑣碎的事情,但其實我們真正做的,是一個態度的問題。

2、不片面追求專業對口,一專多能。

現在很多的崗位並不一味強調專業的對口,大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要一專多能,出門在外,多帶幾把刀子,這把沒用了可以用那把。

3、既重視理論知識,也重視實踐經驗。

當你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你,你有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你說沒有,那有可能就不好意思,只能拜拜了。所以,不管是在校期間或寒暑假的時候,不要顧着玩,可以去找實習的工作,即使學不到什麼東西,只要學到了吃苦的精神,做到這樣,也就比別人前進一步了。

4、樹立正確的觀念,自力更生。

(1)我自己本人是很鼓勵我們大學生到城鄉基層、到比較艱苦的地區去,尤其是農村基層就業,因爲那裏需要我們,也能展現自己的價值。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要顧什麼面子,不管什麼工作,我們都得先下手爲強,先要個飯碗再說,“有錢沒錢,都得回家過年的嘛”,先就業再擇業,最後再將其看做自己的事業,而不至於失業。

(2)不要管別人說什麼,別人怎麼說,那是沒辦法的事,腦是他的,嘴也是他的,我們控制不了,我們自己要明白,我們要去哪裏,我能對這個社會創造什麼樣的價值。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別人在做今天,你要看明天,別人做明天,你要看後天。

(3)生命中有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忍辱負重的能力,不管我們是什麼年齡,我們都會遇到一時氣不過的事情,這個世界,讓我們氣不過的東西太多了,只有當你氣得過的時候,這個世界纔會在你面前展開最光輝的一面,只有忍辱負重,我們才能發展,只有忍辱負重,我們才能爲自己爭取時間、爭取空間、爭取未來,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你有理想,有目標。有了目標之後,把自己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的堅定信念內化,變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來對待。

(4)當你畢業的時候,不要再去依靠我們的父母,他們也有累的時候。即使你們家很富有,或者很有權力,但是要明白一點,大樹底下長不出大樹的。

5、就業難不等於創業難。

就業難,我們就選擇創業,但是要明白一點的是,創業是一個更嚴肅的話題。一畢業 就創業,這個風險也很大。跟老闆怎麼打交道都不會,往後你怎麼去管理你的員工呢?先把基礎工作做好,再去創業。但是,有時候,也不能看到一個事情不錯就去做了,這樣十有八九是失敗的,不要把創業當作就業的替代品,更不能是我們自己浪漫的衝動。

6、調整心態,正視成敗。

(1)從成功方面講,我覺得大學生在步出學校,面對社會挑戰的時候,如果自己都不給自己一個肯定的話,那別人怎麼肯定你?在面對第一次就業的時候,不要去想成敗與否,只要拼命去做了,努力去做了,只顧耕耘,不要去想收穫。凡是一下子想要把一件事情幹成的人,即使成功了,也沒有基礎。

(2)從失敗方面來說呢,我覺得失敗在這裏是個褒義詞,當我們生命裏有一些限制的時候,其實正是考驗我們的智慧和才能、耐力和堅持力的時候。遇到巨大的困難、競爭不要怕,因爲大象是很難踩死螞蟻的,只要躲得好,加上自己的策略,你就一定能活過去。只流淚是沒用的,沒有人會可憐我們,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往前走。要把痛苦當作快樂去欣賞去體會。

(3)把兩者合起來看:成功與失敗在一定意義上是等同的,談過戀愛的同學就知道,就業如同我們談戀愛。有時候我們被人家拒絕了,但是我們追的那個女孩本身就不屬於我們的,在追她之前,我是一個人,被拒絕後,我們同樣是一個人,我們什麼都沒丟,我們還是我們。

其實人生就好象登山一樣,你上去了,但總有一天,也必須下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也不可能永遠都成功。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四五年,就足夠了。偉大是熬出來的,成功是被打出來的,就是因爲這樣,才使我們抗擊打的能力越來越強。

最後,還有一點想說的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把自己當人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完了留下的話就讓別人去說吧,早晚有一天,當你把事情做成功以後,他們會把你說的壞話都變成好話。但,一定要和你的朋友團結在一起,才能真正把事情做成功。

  大學生就業難的勵志文章(三)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爲自己職業發展着想,我們有必要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加強對自身的認識與瞭解,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確定自己能幹的工作也即優勢所在,明確切入社會的起點,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確自我人生目標,即給自我定位。自我定位,規劃人生,就是明確自己“我能幹什麼?”、“社會可以提供給我什麼機會?”、“我選擇幹什麼?”等問題,使理想可操作化,爲介入社會提供明確方向。

一、意識就業中自我定位問題

第一,自我認知不清,定位不準。

很多大學生找工作的時候,常常缺乏定位,見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適合不適合,都往裏投簡歷,事實上,很多簡歷根本就是浪費,那些公司可能從來不看這些簡歷,原因在於大學生的自我定位和職業意向與用人單位並不一定吻合。大學生一定要有對自己的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比如你的志向是什麼?你是更擅長跟人打交道還是跟事務打交道?你是否掌握某種專業的技術?你能做什麼?你看好什麼行業和領域?然後再分析哪些行業和領域存在一定的機會?以及你如何才能進入這個行業?事實上,到單位應聘的時候,三個因素影響,第一個是你想做什麼,第二個是你能作什麼?第三個是企業通過了解,認爲你能做什麼?是看自己和別人怎麼看你的一種眼光的聚合,當這兩種看法比較一致,那麼大家的結果就比較理想。很多大學生並沒有自己的定位,這就好像一個產品一樣,你認爲你可以賣給所有的企業,最後你可能很難賣出去。

第二,很多大學生不重視第一份工作,初期選擇處於混沌狀態。

有人說,畢業後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養活自己,不是職業,更不是事業,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第一份工作對於一個人的職業來說非常重要,除非這個人具備做高級白領和職業經理人的天才或者運氣和機遇非常好,否則一個人一旦工作之後,未來將在多大的圈子裏面流動,基本上從第一份工作開始劃圈。大學生剛剛踏入社會,第一份工作爲你帶來的是一種職業習慣的養成。因此,大學生選擇工作的時候,不能抱着暫時養活自己的心態,也不能說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業,也不是職業,所以先就業纔是根本,冷靜,謹慎認真的選擇纔是根本。

第三,很多大學生不知道如何判斷一個工作機會是不是好。

很多大學生心中都會有一些自己的認識,比如外企好,國企好等等,但是一旦找到一些合適的機會的時候,大學生又開始犯嘀咕,特別是多個機會可以選擇的時候,常常這山看着那山高,最後導致好機會溜走才後悔莫及。這說明,很多大學生並沒有深入的瞭解職業發展的成功因素,一個人的成功的因素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知識結構、技能、思維和社會資本。從四個因素來看,一個好的單位先不管背景,但是必須讓一個人在四個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幾個方面受益纔是一個好單位。第一,這個工作是不是有助於你拓寬你的知識結構,比如你可以在工作中學習到很多自己所不具備的知識;第二,這個工作是不是能夠帶給你某個細分的職業技能,這個職業技能你本身不具備或者你並沒有實踐經驗,但是通過工作你可以讓你在某個領域成爲一個專業人員;第三,這個單位是不是有助於形成你的思維,包括你看問題的視角,看社會的視角,看世界的視角,而這些視角可能給你帶來新的價值。第四,是不是在這個單位你可以獲得社會資源,或者提升你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比如你可以廣泛的結交朋友,認識專家,或者是提升自己的社會資本。如果一個單位四個價值都不能帶來,那麼這樣的單位只能解決吃飯問題,但是並不能解決職業問題。

第四,大學生的職業心態欠佳。

由於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大學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後,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狀態,特別是當四處碰壁的時候。很多大學生找工作常常遵循這樣的階段,第一階段,非常“高調”,估價過高;第二階段,非常“低調”,碰壁之後就開始變得不自信,然後就開始降低期望,或者就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值錢,甚至洗碗都覺得可以嘗試了;第三階段,開始“跑調”,在接連碰壁之後,大學生就亂了陣腳,於是就失去了方向。當然,社會很多說法也會導致大學生很難適從,比如,認爲大學生一定要做白領纔好,北大才子賣肉了,博士去當村長就覺得不划算了,但是這些人不是也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得很好嗎?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看,我們不能去阻止每個人都當領袖的慾望,但是大學生還是要清醒的認識一點,職業是不分貴賤的,既不要對自己期望過高,也不要就碰幾次壁就失去自我了。“心態決定一切”,這是職業人生存的關鍵法則。

二、如何做好就業中自我定位?

1、明確自身優勢

首先是明確自己的能力大小,給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就需要進行自我分析。通過對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瞭解自身,根據過去的經驗選擇、推斷未來可能的工作方向與機會,從而徹底解決“我能幹什麼”的問題。只有從自身實際出發、順應社會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馬到成功。要知道個體是不同的、有差異的,我們就是要找出自己與衆不同的地方併發揚光大。定位,就是給自己亮出一個獨特的招牌,讓自己的才華更好地爲招聘單位所識;對自己的認識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觀、深刻,絕不迴避缺點和短處。你的優勢,即你所擁有的能力與潛力所在。

2、發現自己的不足

(1)性格的弱點。人無法避免與生俱來的弱點,必須正視,並儘量減少其對自己的影響。譬如,一個獨立性強的人會很難與他人默契合作。而一個優柔寡斷的人絕對難以擔當組織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說:“人性的弱點並不可怕,關鍵要有正確的認識,認真對待,儘量尋找彌補、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趨於完善。”因此要注意安下心來,多跟別人好好聊聊,尤其是與自己相熟的如父母、同學、朋友等交談。看看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與你的預想是否一致,找出其中的偏差,這將有助於自我提高。

(2)經驗與經歷中所欠缺的方面。“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由於自我經歷的不同,環境的侷限,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一些經驗上的欠缺,特別是面對招聘單位紛紛打出數年工作經驗條件的時候。有欠缺並不可怕,怕的是自己還沒有認識到或認識到而一味地不懂裝懂。正確的態度是:認真對待,善於發現,並努力克服和提高。

3、明確選擇方向

通過以上自我分析認識,我們要明確自己該選擇什麼職業方向,即解決“我選擇幹什麼”的問題,這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職業方向直接決定着一個人的職業發展,職業方向的選擇應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的四項基本原則,結合自身實際來確定,即選擇自己所愛的原則(你必須對自己選擇的職業是熱愛的,從內心自發地認識到要“幹一行,愛一行”。只有熱愛它,纔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績),擇己所長的原則(選擇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才能發揮自我優勢,注意千萬別當職業的外行),擇世所需的原則(所選職業只有爲社會所需要,纔有自我發展的保障)和擇己所利的原則(應該本着“利己、利他、利社會”的原則,選擇對自己合適、有發展前景的職業)。

4、用長處來經營自己

有的畢業生存在過分的自卑心理,總認爲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去比,因而不敢主動地推銷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成功人生的訣竅就是經營自己的長處!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用他的短處而不是長處來謀生的話,那後果肯定不會理想的,他可能會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淪。故在選擇職業時要注意發揮自己一技之長。首先你不要過多地考慮這個職業能給你帶來多少錢,能不能使你成名,而是應該把最能發揮你個人優勢的職業作爲首選,因爲,你若能發揮自己的特長,錢是可以慢慢積累的;經營自己長處能給你的人生增值,而經營自己的短處會使你的人生貶值!

總之,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是個人理想的具體化和可操作化。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身實際,適合於自身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伴隨現代科技與社會進步,個人要隨時注意修訂職業目標,儘量使自己職業的選擇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一定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適應社會需求,纔不至於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