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熱】端午節週記

【熱】端午節週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不經意間,眨眼間,一個星期已經過去,我們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事情,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週記吧。什麼樣的週記纔是好的週記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週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端午節週記

端午節週記1

每年農曆端午節來臨之際,煙臺市,國家,每個家庭忙碌的假期。一般有條件的人,早在幾天的假期開始忙着買糉葉,浸泡大米,準備糉子所需的物品之前。塞滿了大黃米糉,還有糯米,裏面還放成分,如大棗和花生米。包在一個大鍋裏胡後,煮熟後的第二天端午節已經成爲主食。剝去糉葉,蘸紅糖或白糖,大吃特有滋味。

端午節早上,男人和女人將齊頭並進到野外拉(採礦)露,上露兒童毛巾青苗或草漬,擦了擦臉上擦了擦眼睛吧,你可以說讓人耳目一新明目前,應眼球。有人還把溼毛巾把家裏的老人抹在臉上,脖子和手臂,說老人不會生氣痔瘡。露拉,拉了一些人,但還捎帶艾子帶回家,插在街門(門),門兩旁,以避邪。夏季枯竭後艾子藏品它可以點燃生煙燻蚊子,家裏也用他們的腳,效果非常健康的疾病。

端午節,比孩子們最開心的。他們不僅可以吃糉子,雞蛋,換上了新媽媽做夏天的衣服和手,誰穿一些特別的“飾物”。端午節他們的重擔前夕經常有街頭小販,唱歌,賣五色線,人們可以用現金購買的,也可以是廢鐵,銅,牙膏,頭髮及其他廢舊物資交流的家,商業相當繁榮。之後,婦女們在家帶回家的綵線,直到端午節前一天晚上,顏色有紅,黃,藍,黑五類線纏在孩子的手腕上,被稱爲“拴生活鎖”,說是鎖定在一個很好的支持。節目錄時,一場大雨把這些彩色線條撕毀扔水裏面,遠離所有與水的疾病。有些家庭還使用五顏六色的花環麻紮成小稻草掃帚,小掃帚,或製成各種形狀的嬰兒肥,巧妙逼真,生動的色布。穿在身上的孩子,是爲了達到消災祈福的目的,但孩子們並不知道,“愛”,只是覺得穿得很漂亮,心裏美滋滋的。

端午節週記2

五月初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會想起端陽節。

今年的端午佳節我回了老家,一下車,外婆就給我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糉子,我開心極了。連忙拿起一個糉子,一口氣吃得乾乾淨淨。吃完糉子後,我問外婆:“爲什麼要在五月初五吃糉子?”外婆笑着說:“戰國時期,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馬上要滅亡了,非常痛心,便在汨羅江里長睡了。從此以後,大家都會在五月初五往汨羅江裏投筒糉,讓魚蝦不去啃食偉大愛國人物的身體。後來有個當官的人說:你們投下去的筒糉被水裏的蛟龍偷吃了,要用糉葉和五彩的繩子包紮,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我聽了這才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了。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陣喧譁。外婆說:“賽龍舟比賽要開始了,你快去看看吧。”我一聽腳底生風般地跑到河邊。你瞧,四艘龍舟正停泊在河面上,個個都生龍活虎彷彿真的要撲到你面前來。這時比賽開始了,我支持的金龍隊領先第一,可沒想到被緊跟在後面的魚龍隊反超了。金龍隊看到了奮力追趕,連胳膊都要搖斷了,可能是剛剛的反超耗費了魚龍隊許多體力,隊員們臉都紅得賽過蘋果了,嘴巴大得都勝過河馬了,也沒扳回局面,被金龍隊狠狠的甩在後面。最後金龍隊得了第一。

吃糉子,賽龍舟已了端午節的習俗,希望大家在吃糉子,在觀看賽龍舟時,能記起偉大詩人屈原,並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週記3

XX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天氣:晴

端午節,又是外公的生日,我和姐姐早早起牀,一起認真地製作了一張漂亮的生日賀卡,姐姐又把她平時變魔術的用具裝進書包。

中午到了外公家,外公家準備了豐盛的酒菜,舅舅買了一個兩層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們畫的還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廳的桌上,我插上蠟燭,姐姐用打火機點着,表弟樂樂把燈關上,又拿出他帶來的手風琴,我們一起合唱“生日快樂”,唱完後外公許願,吹滅蠟燭,這時屋裏的燈突然全亮了,我們邊跳邊鼓掌,逗着大人們都笑了。

外婆在餐廳裏喊:“快過來,吃飯啊”,我們又跑到餐廳裏,圍着桌子坐好。在大人們舉杯祝賀之前,我和姐姐拿出我們準備的生日禮物遞給外公,一起念道:“祝外公生日快樂,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外公看着我們畫的生日賀卡,說:“這麼好看的生日蛋糕,還有彩色的蠟燭,這生日禮物太好了。”

飯菜很豐盛,有魚,有雞,有火鍋,還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我們小孩吃了好大一會兒,不見菜少,都已經很飽了,就跑到樓上玩去了。

下午在客廳休息時,姐姐開始變魔術,我們全家都圍着看,只見姐姐熟練地把兩個硬幣放在桌面上,在上面並排放二張撲克牌,然後把外面那枚硬幣往外推推,讓第二張撲克牌蓋住這個硬幣,再往裏推一下,慢慢地吹一口氣,翻開撲克牌,只見第一張牌下的硬幣也跑到第二張牌下面來了,大人們都覺得奇怪,誇姐姐真行。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我們該回家了,今天我們玩得可真高興。

端午節週記4

伴着朝陽,隨着清風,新的一天開始了,只見湛藍的天空下,碧綠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運動員們個個精神抖擻,信心滿滿,彷彿勝利在握。而河岸上的觀衆彷彿比參賽選手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得凝望着。

隨着裁判員的一聲令下,齊頭併發的龍舟突然間像離弦的箭一樣,非一般的向前衝去,河岸上的觀衆哦整齊的喊着:“加油,努力!加油努力!”而龍舟上的36人,掌駝、敲鑼、打鼓,剩下的全是划槳人員,他們划槳整齊而迅速,不出絲毫的差錯,敲鑼打鼓的清脆而有力。

隨着鑼聲、鼓聲,運動員們也拼命地喊着:“一二,一二!”他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拼搏着,急速地拼搏着、大起大落地拼搏着。大家都灌注了全身的力氣,使出了吃奶的'勁,拼命追趕着。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尾隨在後面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隨着,我看着就替他們着急,多想跳進船上拉他們一把。剎那間,鑼聲、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收激昂雄渾的曲子。

賽龍舟終於結束了,勝利的選手們歡呼雀躍,而成績不太理想的隊伍依然充滿着恬靜的笑容,下次繼續努力。

看到這個場面,我不禁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裏,更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也要向屈原學習。讓我們向屈原致敬吧!

端午節週記5

大家知不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日子?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過幾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這個節日我們全家人都非常地期待,爲什麼?讓我來說說吧!

每一年的“端午節”我家的母親大人都會煮好多很好吃的糉子來給我們吃,說要應節,一開始我不懂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到我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告訴了我原因,原來“端午節”是祭拜一個偉人而命名的。端午節前的一個星期我都會在家裏幫我媽媽手,一起整糉子來慶祝節日的到來,我把紅豆,綠豆分開來,然後媽媽就來包糉子,這個時候我是最開心的,因爲可以跟媽媽一齊工作。大家有講有笑,糉子都是包得非常得精緻,這是我媽媽獨特的技術來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婆婆教他的。糉子包好後我們就把它放入窩裏滾熟它過多差不多一個小時就可以全熟了!

端午節還有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游龍船”因爲我家旁邊有一條河涌,每年都會有好多公社的龍船經過,每年我都興高采烈的看着一艘一艘的龍船經過,每年聽着“咚咚咚…。”的聲音,看着龍船上的人興高采烈的踩着龍船大叫,人特別的醒神,我每年都是有一個幻想,就是如果我能坐上去向路過的人大叫,感覺會是怎麼樣的?

心裏聽着聲音都會有種激動,我和姐姐目不轉睛得看着船經過,每隻龍船都有着不同的特點,有些掛着旗子,有些掛着雞毛掃,等等,讓龍船非常生動神氣,每當船上的人叫一聲,我跟着姐姐都也會叫一聲,大家有個呼應,令節日氣氛搞到高潮。

這是我每年“端午節”過的情況,不知道大家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呢?

端午節週記6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繫着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週記7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包。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孩子們唱這首兒歌時,就意味着端午佳節到了。

身爲一個資深的吃貨,包糉子也要有模有樣:先拿個綠油油的糉葉,在手裏翻來覆去,被做成一個小碗。然後放入一些米,再塞一個大紅棗,最後用一條繩子將它包起來,一個大糉子就完成了。我把所有的糉子倒入鍋中煮,幾小時後糉子就新鮮出爐了。

正午,河岸邊,準備比賽的隊員摩拳擦掌,準備全力以赴贏得本次比賽的冠軍。再看岸邊的人羣在爭論本次比賽的冠軍是誰,也有的人默不作聲,在心裏默默支持中意的隊伍。

隨着一聲響亮的哨聲,比賽開始了。剛開始,所有的隊員都拼命的划槳,大有奪冠的勢頭,岸邊“加油加油”的喊聲也此起彼伏。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許多隊員有些體力不支,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只有蟬聯幾屆的藍隊跟幾次與冠軍失之交臂的紅隊的速度不相上下,並把其他隊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突然,鼓聲變成了“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聲音響徹天空,氣勢如猛虎下山,恢宏似海嘯遮天。我知道,這是決賽的衝刺。兩隊的體力早已耗完,但是憑着意志繼續划着。功夫不負有心人,紅隊最終以微小的優勢贏得了比賽。比賽結束了,但是端午佳節這個古老而傳統的節日仍然會繼續下去。

端午節週記8

今天,微風習習。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

早上,我興致勃勃地來到江邊。哇!氣勢洶洶的龍舟停在江邊,人們爭先恐後地爬上龍舟,只聽發令槍“嘭”地一聲響,一條條龍舟立即以離弦之箭的速度衝了出去。你看,甲組挺直腰喊着他們的口號:“人心齊,泰山移。人心齊,泰山移……”他們的口號夾着連綿不斷的掌聲與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在空中迴盪。

很快,乙組就超越了甲組,甲組不甘示弱,更加團結地划着。不一會兒,甲組就又繞到了乙組的前面,反敗爲勝了!甲組隊員興奮得像只獅子,其他組的隊員卻垂頭喪氣地走了。

划龍舟比賽結束了,當然要給各組隊員提供一些美食嘍。於是,各組隊員便舉辦了一個“糉子美食比賽”,可以現場報名。我心想:那麼好的比賽,怎能少了我這大名鼎鼎廚師呢?於是,我便信心滿滿地報了名。

我先準備材料:糉葉、糯米、肉……包呀,包呀——終於包完了!接下來是蒸煮,最後出鍋!我拿着托盤把糉子送去給隊長們,甲組隊長看看眼前的糉子,哇!有的糉子像小貓,有的像小狗,還有的像兔子。他順手拿起一個,去皮後兒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啊?他居然越吃越想吃!幾個隊的隊長商量了一下,都給我評了10分。我就這樣拿了金牌,還得了“給力糉”的稱號。

端午節週記9

看着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來了,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端午節有許多習俗,例如賽龍舟、吃糉子、吃鹽鴨蛋……這個節日也是爲了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者——屈原。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江堰市會包糉子,吃糉子,糉子的品種多如繁星,各式各樣,有簡單好吃的白糉,有紅白相間的赤豆糉,還有鮮嫩可口的肉糉……簡直讓人饞得直流口水啊。我們家也是一樣的,每次大都包的是白糉,雖然它非常單調,但是吃起來特別鬆軟,香甜可口。包糉子所需準備的材料有:蘆葉、糯米和線。

裏面包的餡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去調整。我們家一般會把採摘回來的蘆葉浸在水裏,浸得比較軟時,包起來會好包一點。包糉子可是奶奶的拿手絕活呢。我通常都會坐在奶奶的對面,幫她拿葉拿線。我時不時還會照着奶奶的樣子學起來,可是總到了第二步裝米的時候,出洋相了,由於我物拿錯地方,倒致米裝一粒掉一粒,最後搞得蘆葉上到處是米。奶奶會在一旁笑眯眯地對我說:“你這個小調皮蛋,盡給我幫倒忙。”我看我還是安分點好。糉子包完了,放在滾燙滾燙的熱水中煮一個晚上,就可以吃了。第二天早晨,就會聞到糉子發出來的清香,拆開“包裝”,裏面是雪白的糯米,我馬上就狼吞虎嚥吃起來。吃鹹鴨蛋也是這兒的習俗,敲醉蛋殼,裏面是白白的蛋白和金黃的蛋黃。這可是吃粥時必備的美味啊。

我們家就數我媽媽和奶奶喜吃鹹鴨蛋了,每頓飯都少不了吃上一隻,可見她們對鹹鴨蛋真是情有獨鍾呀。我喜愛端午節,端午節是一個快樂的節日,我們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可以享受紅黃流油的鹹鴨蛋,可以賽龍舟……啊,我期盼今年的端午快快到來。

端午節週記10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 奶奶先把粉和上水,然後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麪糰。揪出一小團的麪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裏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然後彷彿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然後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麪和土豆絲了。

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麪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 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要開始做食餅筒了,先是從每一盆菜裏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許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可以放假還可以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糉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 今天不僅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11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我的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每年的端午節我與爸爸媽媽都要到鄉下去與爺爺奶奶過端午節,到了鄉下那裏的天藍藍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包糉子是奶奶的拿手絕活,首先她把糉葉放到熱水裏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與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材料 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糉葉捲成的“小鬥”裏,再用一張糉葉包一下,用線紮好,就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眨眼功夫,一籃子糉子包好了。然後,再把它們放到鍋裏煮熟。

這時,我就專門盯着鍋,沒有多長時間,從鍋裏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嫋嫋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啊!我已經忍不住流口水了,打開鍋,拿了一個來吃,哎!我吃的太急了,不小心燙到嘴了,爺爺看着我這樣着急的吃着糉子,笑着說不要着急慢點吃,可是,我怎麼不着急呢?那麼好吃的糉子。看來我的饞嘴還沒有變呢?

記得有一次,也是端午節。奶奶照樣也做了非常多的糉子,我與弟弟比賽吃糉子,那糉子滾燙滾燙的根本沒法吃,但爲了好吃的糉子,爲了贏,我豁出去了,馬上大口的吃,啊!我的嘴快成兩根烤焦的火腿長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非常悠閒的唱起歌來了,這下可把我氣壞了,我看了看籃子裏的糉子只有一個了,我拿着最後一個糉子慢慢的吃,這時弟弟看看裝糉子的籃子,啊!糉子已經吃完了,哈哈!勝負已定。

這真是一次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週記12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糉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糉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糉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糉子已極爲有名,市場上常有糉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糉子。小小的糉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着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包的糉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糉子,糉子裏面是用鹹蛋黃和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糉子的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爲我們包糉子,可這次,因爲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糉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糉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後,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裏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端午節週記13

端午節,是古時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的節日,在期間也有許多節日的習俗。

端午節時,學校爲了更好地感受端午的氣氛,讓同學們和父母在家裏學習包糉子。

糉子可不是那麼好包的,糉子裏的糯米、糉葉、豆沙之類的材料都是要特殊加工的。媽媽早早地去超市將米買好,再將米、棗、綠豆、紅豆等材料清洗一下,然後將其泡在水中。

第二天時,糯米泡到像煮米飯時一樣軟了,糉葉也可以用了。

然後就開始包糉子,糉子的步驟有很多步,雖然每一步都不怎麼煩瑣,但要步步細緻。

第一步,要用開水將糉子葉煮5分鐘,關火後加入馬蓮草燜一會,那樣糉子葉就沒有那麼容易破,我將鍋蓋打開時, 一股熱熱的芳香噴涌而出,那就是端午節特有的味道。

第二步,將小棗用溫水泡了5分鐘,再取2-3片泡好的糉葉折成圓錐形狀,底部放入泡好的一個小棗,填進糯米,再將豆沙餡夾在糯米中間。

第三步,在上面蓋好糯米,然後壓實,糉葉下部兩邊往中間壓住,再把上方的糉葉往下折蓋住糯米,把長出來糉葉窩成角,包好後用馬蓮草將糉子綁緊。

第四步,最後將糉子放入鍋中碼緊,加水沒過糉子,煮一小時後改文火者30分鐘就好了。

我包的糉子看起來不怎麼漂亮,但是我包成功了,我就很滿意。

將鍋蓋打開後,一股熟悉的糉子的味道撲面而來,我知道我成功了。

下午時,我的奶奶、小姨、弟弟都來了,我們坐在一起品嚐着我們一同做的糉子。香氣在我們之間徘徊,這份濃濃的端午的味道嘗在我們嘴中,烙印在我們心裏。

端午節週記14

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霄節。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非常熱鬧,吃得東西也非常多。因爲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又叫“重五‘節。我網上查了關於端午節的資料,發現在我們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鴨蛋黃、黃豆色的糉子。。。。如果你問我最愛吃什麼,我就會告訴你,我最愛吃糉子。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給我包一大鍋三角形的糉子,可香啦!吃糉子包種子都是有講究的,包得不好,吃起來不香,裏面的調料也是很有講究的噢,糉子的配料有很多種,有蛋黃糉、栗子糉、大肉糉等等,我最喜歡的是大肉糉。包種子需要的材料有:糉葉、糯米、五花肉,細繩。記得有一年端午節,奶奶剛煮熟一大鍋糉子,我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來就吃,因爲那金燦燦的糉子實在是太誘人了,可實在是太燙了,被奶奶阻止了,好不容易纔等到吃糉子的時間,我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那天,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故事,原來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傳說中屈原投汩羅江自盡,百姓爲了紀念民族英雄,都來到江上,投入糉子,還倒入黃酒,孩子止水怪吃掉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吃糉子的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每年我都會非常期盼端午節到來的日子,因爲我可以吃到香香的糉子,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15

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佳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習慣,是爲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節日。

過端午佳節要插艾葉,喝雄黃酒,吃糉子,看龍舟賽。

今天媽媽帶我去姥姥家過節,剛進門,姥姥就把包糉子的米,糉葉,肉都準備好了,就等我們來開包了。我和媽媽把手洗乾淨就開始包糉子,我是第一次包糉子,先看媽媽包。先把糉葉摺好,再放一小半糉米,把肉放在糉米上,再放一把糉米,然後把糉葉包好,最後用線把糉子纏繞好以防糉米掉出來。看着媽媽熟練的包着糉子而我一個也沒有包好,非常急,可越急我也越手忙腳亂。唉,又沒包好,媽媽說:“別急,慢慢來,跟着我的步驟一步步來”。我慢慢的,一步步跟着媽媽的做,也包好了一個。我好高興,拿着包好的糉子給姥姥看,姥姥還誇獎了我。我包的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美觀,但是也很不錯。認認真真的做好了一件事,沒有半途而廢。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糉子,心情格外的好。

下午,舅舅帶着我們去看龍舟賽。站在江邊,到處都是人,我們來的早,站在一個好位置上。開始比賽了,哨孑聲一響,那些龍舟上的水手拼命的伐着收槳,前面的鼓手用盡全力的敲着鼓,後面的舵手掌控着龍舟的方向,總條龍舟上的人都要非常默契。龍舟越來越快,江邊上的加油聲也越來越響。江邊上的人把掌聲送給所以參加龍舟比賽的人。

端午節吃了美味的糉子,看了精彩的龍舟賽,真的值得回味。而且划龍舟還可以增強劃手之間的友誼。

端午節,我們中國的一個美好的節日,一個美好的傳統節日,我們在這天包糉子、品糉子、划龍舟。端午節,是古人所創造的,所以,端午節這個節日也表現了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