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科學徵文範文1500字(通用7篇)

科學徵文範文1500字(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徵文,肯定對各類徵文都很熟悉吧,徵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爲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徵集的有關文章。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徵文範文1500字(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徵文範文1500字(通用7篇)

科學徵文1

我攥緊手中的“24小時未來遊”“機票”,再過一會兒,我就要靠着他登上時光機,穿越到2500年。這可是媽媽花大價錢買來的,目的就是爲了讓我增長見識。

“請乘坐‘XYZ7862’號時光機的旅客到3號登機口檢票。”我懷着既緊張又激動的心情登上了時光機。等待了一會兒我突然感覺頭暈目眩。不知過了多久“我們已到達目的地,請24小時之後立即返回這裏。”我這才睜開了眼,剛下無人機,我便看到了令我瞠目結舌的景象。

在極其現代化的街道上,不僅有各色各樣的人,還有河馬、老虎、翠鳥等動物。我心想:他們是怎麼交流的呢?“他們都佩戴着語言翻譯機”一個陌生叔叔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剛要詢問,他便說:“我是你媽媽請來的導遊,還有,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都能知道對方心裏的想法,現在跟我來吧。”

我跟隨導遊叔叔來到了另一條街道,這條街道明顯更科技化,我恨不得長八隻眼睛,將這個世界盡收眼底。在這個街道上我看到了更多有趣的事物。一個叔叔對他的形狀怪異的汽車按了一下遙控器,他的汽車就像變形金剛一樣變成了飛行器;一個阿姨往她的包裏塞了許多奇怪的玩意,但她的包卻沒有一點變化;一隻熊將吃完的薯片盒子放進了一個手錶裏。我不停地問是怎麼回事,導遊叔叔也不停地爲我講解,我們都覺得有些口乾舌燥,也有一點餓了。

導遊叔叔對我說:“你也餓了吧?”我點點頭,然後我就見他掏出了一個手錶,點了一下屏幕,手錶上立刻投出影像,導遊點了幾下影像,抓住一個漢堡,從影像中拖到了顯示世界。我驚呆了,叔叔耐心地解釋:“這是我們的全新技術,只要顧客願意並且付過了錢,食材就會直接從影像變成現實的物品。而且我給漢堡里加了提神劑,你一天不睡覺都不是問題!”

吃完午飯,我們走在大街上,看到公告欄寫着“火星之旅”,我迫不及待地報了名,開啓了我的“火星之旅”。去火星要做超光速飛船,但它的感覺就和坐時光機差不多。一盞茶的工夫,我們就到了火星,火星和地球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火星還在開發中,有些地方還去不了,而地球上你卻想去哪裏都行。

在火星上,不僅有地球的動物,還有火星專有的生物,有比一般的毛毛蟲大上百倍的巨蟲,有比老虎小几十倍的迷你虎等。我走着走着,突然有一個人從漩渦狀的洞內走出來,這可把我嚇得不輕,導遊解釋道:由於火星還在開發中,所以有些技術人員就要以很快的方式來到火星——蟲洞穿梭。我驚訝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時間很快到了,我依依不捨地,向火星告別,向未來告別,坐上時光機,回到了  我慌忙從牀上爬出來,看了看手機,現在已經是2056年了,天吶,我竟然來到了未來,我在心裏嘀咕着。小機器人走到我面前,搖了搖頭,我才發現我要去上學了。我跑到衛生間,裏面有電子保姆爲我刷牙洗臉,洗漱完畢,我背起書包跑到廚房,按了一下桌上的按鈕,就出現了一瓶牛奶和一塊麪包。我拿起早點要去學校,卻發現,學校還要開車去,這時機器人說:“主人,你可以帶上黑卡,在樓下的刷卡處一刷,就會有車來接送你哦。果然如此,我來到車前,拿起卡剛一伸手,車就自動打開車門,一股氣流把我吸進車裏,給我調整到最佳狀態,在我一眨眼的功夫就把我帶到了教室。”

我進到教室後,看了看錶,呼!幸好沒有遲到。再看一眼教室,以前的木桌變成了金屬桌,每個金屬桌還配了一把軟椅,桌上還有一臺電腦,電腦裏包含各種知識、答卷……作業在電腦上寫,電腦旁還有一個隱形玻璃電腦,由全科老師操控,上面有電腦裏各科知識、答卷等老師在線講解,椅子是聲控的。在上課時,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教室裏的針形攝像頭錄入,如果有不好好學習、聽課的人,在針形攝像頭觀看式的檢查機器人會給予提醒……放學後,路上的行人身旁都有一個機器人服務,在這時,我聽到另一個聲音在叫我——“快點起牀了,上學要遲到了!”我再次睜開眼睛,發現媽媽在旁邊叫我,我發覺自己做了一個夢,雖然是夢,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會夢想成真!

科學徵文2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這句話講的是……”這是2088年1月17日的一早,陽光照進教室,把同學們一張張充滿着朝氣的小臉都染得通紅。電子課屏上顯示着國學經典《論語》的標題,臺上正站着的是小學教師吳清海老師,他正在執教下午的國學課。他是一名很和藹的老師,閒暇時還會給同學們開一下〔CDC〕VR學習系統,深受同學們喜愛。其中有個小孩兒最敬愛他,他叫鄭秋傑,是個膽子小的孩子,經常被同學們取笑,時間一長都有些自卑了,這令他總是低着頭,不說話。唯一能夠打開他心扉的人便是吳老師,他們平時一起聊天、玩樂。甚至一塊兒在週末去遊戲廳玩兒對打維度競技遊戲。此外,他們還經常會一起做運動,總之,小鄭只有和吳老師在一起時才最快樂!因此,兩人感情非常深厚!

一天吳老師剛上完品社課,下課時已近中午,他打開穿梭門,啓用指紋識別系統,讓同學們領午飯。等所有人都吃完後,吳老師關閉了穿梭門,自己也躺在了休息自動按摩椅上,拿起了維度方塊兒——一種好玩兒的遊戲,玩兒了起來。這時鄭秋傑走了過來,他看起來不太高興,臉色灰濛濛的,雖然低着頭,但能看出他又被嘲笑了,老師看他這樣,問:“有什麼事兒嗎?”想不到小鄭並沒有求助,而是問道:“老師,到底什麼是勇敢呢?”吳老師遲疑了片刻,想了想說:“你認爲呢?”鄭秋傑說:“我不知道,但您認爲他們那些笑話我的人算勇敢嗎?”吳老師聽了,望着鄭秋傑的眼睛,緩緩地說:“真正的勇敢呀,其實是敢於去保護自己珍惜的東西!”鄭秋傑聽到後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青海老師看他還是不明白什麼意思,就拿起維度方塊意味深長地說:“你看這個方塊兒在前面,這些風風火火的線不一定會被更高維度的超體給支配了。而在最下面擋住立體下壓保護細線的那些粗線卻是久久不會變形,老師又把方塊兒塞進了小鄭的手裏說:”這個維度方塊兒就送給你啦!”

有一天,太空觀測預警站忽然預警,有個行星帶正在接近地球,北半球已經快要受襲了,此時無數顆小行星已經墜到了地球上,人們紛紛乘飛船逃離了地球,鄭秋傑也在自己的船上。此時,他又回頭去看地球,他看到了碧藍的大海,遼闊的大地,高聳的山峯和廣闊的平原……不知怎麼的,他想起了吳老師說的話:真正的勇敢,是敢於保護自己珍惜的東西!於是,他飛速地計算了一下。現在他正好離行星帶最近,只有他還有機會破壞行星帶。但是,怎麼才能破壞呢?要不是這東西堅不可摧,早就被電磁炮打爆了!沒多少時間了,他冥思苦想,終於頭腦中靈光一現,他想:如果把電磁炮的電磁崩射器安裝到推助器上,再裝上離子粉碎彈頭,製造出強大的能量,或許可以限制磁力,將小行星帶回到它們原來的位置上。但如果這樣,他自己也會被巨大的維度差撕碎的!可是如果不這樣做,地球將承受滅頂之災,他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鄭秋傑又低頭看了看手中吳老師送給他的維度方塊,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

鄭秋傑最後看了一眼所有人。悄悄準備好裝備,啓動了座椅彈射按鈕,吳青海老師發現了異樣,大喊着:“你要去幹什麼?!”鄭秋傑平靜地說:“我要去保護我該保護的家園。”這一下令青海老師愣住了。就在這一瞬間,他已經飛到了很遠之外,並全速衝向小行星帶的中心。在通訊系統大屏幕上,就在最後一秒時,青海老師看到了,同學們看到了,所有人都看到了,鄭秋傑那永遠也擡不起來的頭擡起來了,不敢對人睜開的眼睛睜開了。他大喊了一句話:“我要做個勇敢的人!”砰!離子粉碎彈頭準確地撞上了星系帶中心,小行星們瞬間脫離了引力,被拽回了本來的位置,但飛船也被碾碎了。地球得救了,大家的眼睛裏既能看見歡喜,也能看見悲哀。這時,青海老師身後忽然傳來了小小的聲音:“吳老師!”吳老師嚇了一跳,一轉身,用顫抖的音語調問:“你還活着?!”鄭秋傑拿出手中的維度方塊兒,向吳老師調皮地眨了眨眼……

科學徵文3

瑪麗修女的質問讓大家感悟人文情懷,施圖林格的回覆讓大家敬畏科學探索。人文情懷飽含對自身的關切、對他人的關懷,對世界的關注;科學探索富有對物質本真的探究,對未知事物的探祕,對理想假說的探求。我想,對於個人以至全人類的幸福生活而言,總離不開悲天憫人、關注當下的人文情懷,更離不開務實求新、開拓進取的科學探索。

幸福生活,應有充裕的物質準備和富足的精神滿足。何爲生活?有人給出了詩意的答案:生下來,活下去。“生下來”容易,因爲我們已然降生,“活下去”卻沒那麼簡單。無論國內,抑或國外,日益攀升的自殺率讓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關注生命,關注如何“活下去”。顯然,我們需要物質準備,我們需要食物果腹,需要衣物禦寒。同時,我們需要精神滿足,我們需要關愛助以成長,需要支撐助以成功。沒有物質,只有精神,是活不長久的;只有物質,沒有精神,人心早已死去,空有軀殼,又有何作爲?

人文情懷給我們精神滿足,科學探索給我們物質準備。

從希臘文明起源至今,科學探索從未間斷,科學發展的迅猛勢頭與日俱增。從中,我們看到了科學發展進程給人類帶來了不可計數的產品。例如各類新式廚具、新式布料、顯微鏡等等,都在爲人類富足的物質提供幫助,有了科學探索的精神,我們能夠開發和研製更多的有利於人類生活的新工具,這是科學探索的一大功用。正因如此,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無論何種領域,無論深入與否,科學家們都在爲人類未來的生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或許當下的成效不明顯,但它總是有益的。

列文虎克或許從未想過,他發明的顯微鏡對後人有如何巨大的影響。他只是本着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去研製,懷着虔誠敬畏的精神態度去追索。試想,沒有了列文虎克的顯微鏡,許多領域的研究就無法開展,僅就醫學而言,我們便無從得知病原體爲何物,弗萊明更難以發現拯救萬千生靈的盤尼西林。

人文情懷,自人類誕生,便一直傳承至今,它極大地推動了社會與人際間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地改進着人們的生活。比我年幼一歲的吳華靜因車禍而腦死亡,昨日她已捐獻出了自己的器官,頭戴護士帽,化淡妝,身穿護士服,腳穿護士鞋,安詳滿足地離開人世。我想,如果沒有關懷他人,關愛社會的人文情懷,她便不會捐獻出

自己的器官,此時,再高超的醫療技藝也不可拯救亟待器官的病患。這就是人文情懷的功用。巴格達八歲時,在戰火紛飛之時,他拿起手中的相機,拍攝一張張溫暖人心的照片:夕陽下的樹,小館前喝咖啡的老人,等等。他用自己的方式,去鼓勵身處水深火熱中的巴格達人勇敢樂觀地活下去。海倫凱勒,她完全可以一心埋頭讀書,研究科學,但她本着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她選擇爲世人熬製一鍋心靈雞湯。她寫下多部著作,爲美國盲人基金會籌募基金,爲各類慈善事業獻出自己的力量。

她在用自己或許微薄的力量,嘗試着去溫暖他人,去感染更多的人去做這樣的事。因而,人文情懷帶給了我們精神滿足。

我們離不開人文情懷,也離不開科學探索。南丁格爾的事蹟衆人皆知:她開創護士學校,並帶領護士將戰場的死亡率由42%降低到2%!沒有心繫國家,心憂百姓的人文情懷,她不會做出這般舉措。取而代之,她會盡情享受父親提供的優厚的物質生活,終生活在上流社會的“幸福”中。沒有科學探索,她不可能把救死扶傷做到如此極致。

空有一腔愛國心,卻沒有任何的實際工作,只是站在戰場上大喊“我要降低死亡率!”有何作用?沒有!因然,我們說,我們呼喚人文情懷,也追求科學探索。

科學是人文創建的載體,人文爲科學充實意義,它們共同構建起幸福生活的大廈。科學探索使人更好地把握外在世界,給人們提供物質準備,人文情懷使人更好地把握內在宇宙,給人們帶來精神滿足。科學與人文,密不可分,互相促進,共同完善人類的身心,從而獲得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科學徵文4

同學們,我想你們和我一樣都喜歡大自然吧。大自然讓我們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茁壯成長,給了我們廣闊的生存空間,給了我們無窮的快樂,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個爲什麼。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很多個“爲什麼”這一些問題會時時刻刻的圍繞在你的身邊,等着你去研究,去探索。古代時期,有許多人從大自然的萬物中得到了靈感,發明了許多東西。一個蘋果落在了地上,很多人都會一位是很正常的事,而牛頓卻對此產生了疑問,爲什麼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飛到天上呢?牛頓就是通過這樣一件簡單的事情發現了世界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國古代著名的工匠魯班,有次上山砍樹的時候,他被茅草劃破了手指。魯班並沒有生氣,而是對茅草的構造發生了興趣,由此發明了鋸。對這些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如人們通過

蜻蜓發明了直升飛機,通過鯨發明了輪船,通過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告訴了我們,提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

我們每天都呼吸着空氣,空氣中又存在着氣壓,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尋找大氣壓。

大氣壓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當兩邊的氣壓有差異的時候,大氣壓就可以通過一些現象來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如果平時注意觀察的話,可以發現生活中有很多,如高壓鍋,打氣筒等等。實驗材料:雞蛋,錐形瓶,火柴,紙。

實驗過程:我們做實驗來驗證大氣壓的存在,這個問題可把我難住了,因爲大氣壓既看不到也摸不着,怎麼尋找呢?爸爸給我了提示,讓我利用雞蛋“縮肚”的實驗來驗證。爸爸說,給你一個雞蛋,看你有辦法把雞蛋放進這個錐形瓶裏去嗎?我笑了笑,好像沒有辦法呢!爸爸說等我們做了這個實驗你就能把雞蛋裝進瓶子裏去了,我好期待呀!

在開始之前,爸爸先講解了一下實驗的過程。首先我們要準備一個雞蛋和錐形瓶,錐形瓶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緊接着,要點紙,點着以後連忙放入錐形瓶裏,瓶口馬上放上雞蛋,這個時候就會發生奇怪的現象了。聽着爸爸的敘述。我的心緊張起來,我們馬上開始了實驗。

(1)實驗要準備,一個雞蛋,我連忙開始了剝雞蛋,爲下一步做準備。

(2)實驗的兩樣必備工具,雞蛋和錐形瓶,錐形瓶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大大的肚子和細細的脖子就是錐形瓶最大的特點。

(3)我和爸爸分工合作,開始了實驗。爸爸點火,我拿着雞蛋,當點着的火放入錐形瓶的時候,馬上放上雞蛋。

(4)奇怪的事情的確發生了,雞蛋就像是中了魔法一樣,鑽入錐形瓶的部分變得細長。好像裏面有個人在用力的拉雞蛋進去一樣。

(5)就在覺得真個雞蛋要鑽入瓶子的時候,上面的雞蛋卻因爲體積實在是龐大而斷掉了,讓我感覺得很可惜,即便如此也讓我們覺得很神奇了。

(6)我又做了一遍實驗,終於這一遍的雞蛋“縮肚”較爲成功,大半個雞蛋進入了錐形瓶裏面。就像是有人在拉着這個雞蛋,助他一臂之力了,才把雞蛋拉進來。

實驗結束了,但是我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怎麼雞蛋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錐形瓶裏的雞蛋爲什麼會變得這麼“苗條”阿?我帶着疑問,問了爸爸。爸爸沒有直接回答我們,只是先讓我思考一下。這個實驗是讓我們尋找大氣壓,難道剛剛拿個雞蛋是因爲大氣壓的緣故。我根據爸爸的提示,和爸爸討論了起來。

最後,我才瞭解到:原來,紙燃燒的時候是需要氧氣的,這個時候錐形瓶裏面的空氣和外面的空氣是連通的,所以裏面也有氧氣,當把紙放進去了以後,瓶子裏的氧氣迅速減少了,少了氧氣,錐形瓶裏面的大氣壓就大大地減小了,這個時候,外面的大氣壓會把雞蛋死命的往瓶子裏推。而我看得時候就覺得好像是錐形瓶裏面有人一樣,把雞蛋往裏面拉。正是這樣,雞蛋才能進入到錐形瓶之中。

實驗雖然很簡單,但是很有趣,我們幹什麼事都要勇於親自實驗,要學會提問題,更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這一次,使我有了不少的收穫。

科學徵文5

有一天,我隨意的翻了翻字典,看到了“人文”這個詞,意思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想象,後面還順帶着“科學”兩個字,查了查“科學”的意思,即生活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找到了“生活”,譯爲一個人在工作中生存。呵,真有趣!如果生活中少了人文,科學,那豈不會很枯燥?要是隻有人文和生活,那會不會很無味?在冥冥之中,這三個好朋友被一根隱形的細線牽引着,都不能失去彼此。

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他們開始在意自己的重要性。人文說:“如果沒有了我,人們就沒有了善良的一面,那麼這種生活將會變得多麼的黑暗,我想我應該纔是最重要的。”科學聽了不屑的說:“你這是什麼邏輯,如果一個善良的人沒有一些科學創新意識,那他等於是一個無用的人,無法立足於21世紀的生活,所以我纔是最重要的。”說完後就聽到一聲大笑:“哈哈,你們口口聲聲都說自己是最重要的,可是你們不都是立足在我生活的基礎上嗎?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如果沒有我生活,那要你人文,還有你科學有什麼用呢?所以誰是最重要的就可想而知了。”“我纔是最重要的。”人文和科學很不給力的說了句。然後三個人就開始陷入了激烈的爭吵中。接下來的幾天裏,他們互不理睬,各自在自己的一片天地裏掌管着。一開始的幾天裏,人文的世界中人們互相謙讓,互相幫助,就算是被踩了一腳也會說抱歉,到處都是一派和諧的景象;再看看科學的領域,大家個個都在積極的研究科學,一臺臺多功能的機器在誕生,他將科學發展到了這個時代的頂峯,一副嶄新的畫面。鏡頭再轉向生活,又是一陣新生兒的啼哭,大人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白天人們辛勤的勞作,晚上吃過晚飯,一家人手挽着手在廣場上散步,好不和諧!

當人文,科學,生活三人在三岔路口遇見了,各自都把頭擡得高高的,好像在說:“看看,沒有你們我的世界依然可以多姿多彩。”然後三個人分別向三岔路的三個不同的方向離去。路邊的老樹看了這一切,默默地嘆了口氣:“唉!想當初他們三個好朋友總是不約而同地走同一路口,如今的他們……”又嘆了口氣:“唉!難道友誼就真的那般脆弱,就不能好好的談一談嗎?這就是所謂的友誼?”

即使難過去了,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了死亡的氣息。人文那裏,人人都很善良,卻沒有子孫的繁衍,人在一天天的減少;科學那裏,沒日沒夜地生產機器,大量地排放污染物,各個角落裏都是污水。生活那裏,鄰里之間的矛盾日益惡化,天天都有爭吵,到處都是吵架聲。

人文,科學,生活三個人又再三岔路口見面了,可他們這次眼中少了一份高傲,取而代之的則是後悔。但因爲面子,誰也不肯先低下頭來認錯,於是又各自向三岔路的`不同方向走去。大樹老了,看着他們,又看了看世界的變化,搖了搖頭:“要是人文,科學,生活這三個好友還不團結起來,撇開面子,低一低頭,相互合作,那麼這個地球將會毀滅。”

世界即將會面之際,大樹告訴人文,科學,生活:“你們要團結,不要太顧及自己的面子,想想你們以前的快樂時光,要記得你們永遠都是好朋友。”說完,大樹就離開了他們。人文,科學,生活彼此看了一眼,生活說:“大樹爺爺說了我們是朋友,要團結,我們不可以辜負他,地球是我們弄成這樣的,那就讓我們挽回吧!”人文和科學也互相點了點頭。

沒過幾天,世界恢復了原狀,人文,科學,生活三人又回到了三岔路,而大樹已經不在了,就在此刻,天下起了雪。人文,科學,生活將彼此的手握緊,人文說:“大樹爺爺在天邊望着我們呢!”科學的淚花在眼眶裏打轉:“對不起,要是當初我沒那麼任性,那大樹爺爺也不會這樣的。”人文說:“應該說對不起的人是我,我不應該挑起這個話題的。”生活打斷了他們的談話:“好了,不要再道歉了。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互合作,將世界管理好。”說完,三個人擊掌承諾:“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我想對人文,科學還有生活說:“其實人人之間都有友誼,朋友之間難免會吵架,不要因爲那一點面子和破壞友誼,集體中的每個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相互合作,那麼世界纔會發展的更好,所以你們每個人都是重要的。”

科學徵文6

科學工作能予我們以真實的益處;同時,還能給我們找出許多最溫暖,最純潔的樂趣,以補償生命場中種種不能避免的苦惱。

——拉馬克

“生物學思想發展的歷史”,這是一本寫科學的書,又是我這個假期讀了給我很多啓發的一本書。這本書是由恩斯特·邁爾寫的,他被譽爲“二十世紀的達爾文”。這本書是生物學學習的必讀書籍,是我們進入科學領域的必備書目。

愛科學,不僅僅是愛上哪門學科,而是愛上了科學天地。愛,是指喜愛,喜好。愛科學,顧名思義,就是喜好這個知識體系。那怎麼愛科學呢?愛科學,並不是嘴上掛着,筆下寫着就是的,而是要——

帶着疑問愛科學

當今世界的科技很發達,電腦,書籍,電視等都可以成爲我們學習資料的來源,但這些資料的準確性有待檢驗,並非所有的資料都是準確的,在學習這些時,我們首先應帶着懷疑的態度。現在存在的問題是:許多人一味地相信網絡等高科技,甚至有些人不相信自己了。要知道,任何資料都存在着一定的錯誤,沒有什麼是百分之百正確的。首先我們應該帶着疑問學習科學,再從中尋找答案,如果覺得答案與自己認爲的不一樣,那麼也不要一味地相信資料,而是應該尋找更多的資料來證明或推翻資料。帶着疑問愛科學,是一種科學的愛的方式,是一種正確的愛的方式。

相信大家都知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對論一直被人們所接受,認爲是正確的。但前不久就有人提出證據說明相對論的原理有誤,衆人相信了那麼久的相對論,具有權威性的相對論都有錯誤,換而言之,其他的資料也不一定就是準確無誤的。所以,我們要帶着疑問愛科學。

帶着客觀性愛科學

正如書中所說:每一個生物科學問題的答案都必須在細胞中尋找。換言之,我們應該站在證據的角度思考問題,應帶着客觀性愛科學——

愛科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切忌主觀性和偏見。要知道,再偉大的法官如果對犯人有偏見,那做出的判決不可能是公正的。每個人都有情感,而情感也正是牽絆我們的東西,沒有人能完全不顧自己的情感。對於科學,只有我們站在客觀的角度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我們應該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科學,看待我們所探究的。相信司馬遷寫“史記”,也是站在客觀的角度寫的,所以才更符合史實。正所謂“旁觀者清”。帶着客觀性愛科學,是一種科學的愛的方式,是一種正確的愛的方式。

達爾文是衆人皆知的,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更是一本好書,但達爾文也曾經被人指責帶有一定的偏見。可見,客觀的愛科學很必要,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誤會,不必要的麻煩。也只有站在客觀的角度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得出使人們信服的結論。所以,我們要帶着客觀性愛科學。

帶着勇氣愛科學

在探索科學的路程中,我們肯定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難,面對這些困難,我們是該躲避還是該勇敢面對呢?答案顯而易見,我們應該迎面走上,困難是成功道路的墊腳石,而勇氣就是成功大門的鑰匙,成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足夠的勇氣。面對探索科學道路上的困難,我們不需要準備什麼,我們只需要勇氣,憑藉勇氣來面對困難。愛科學,不是那麼簡單,也並不難,只需要我們帶着勇氣去開啓那科學大門。帶着勇氣愛科學,是一種科學的愛的方式,是一種正確的愛的方式。

愛迪生小時候並不聰明,他也是在經過3162次試驗後才發明了電燈。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是很偉大的一件事,造福了很多人。但他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而是經過了多次的試驗,在困難面前,他沒有放棄,沒有後退,而是愈挫愈勇,終於他成功了。所以,我們要帶着勇氣愛科學。

愛科學,說易不易,說難不難。愛科學,我們需要做到,帶着疑問愛科學,帶着客觀性愛科學,帶着勇氣愛科學。

愛科學,也許可以給我們帶來成功;愛科學,也許可以給我們帶來未來;愛科學,也許可以帶來驚喜。

來吧,來吧,讓我們一起愛科學。

科學徵文7

月明,星稀。航船是大海的寶貝,在襁褓中緩緩起伏。

我們航行在真理的大海上,人類那靜謐的無知的黑暗讓我們心中升起一片暖意,那是有智的生靈相互關愛的印記,是生命無窮的原動力。可是,當北極星忽然隨着航向偏移,我們恍覺腳下的甲板;當迷霧中那怪物狀的燈塔依稀可見,我們想起這混沌世界中還有電——人類創造的生的愛的火熱的光芒;當踱步之時那顆懷錶輕輕擊打你的胸膛,我們記起了這個世界,這個理性做主,科學爲王的世界。

在黑暗中,充實心靈的是溫情。愛是使人成爲人,而又近乎超越人的東西,是人類最本源的感受。歲月用新綠、翠綠、青綠、墨綠的生命力感化窗前眺望的我們,用溫情、勇氣和愛拎走大霧裏徘徊的我們,當我們終於明白那就是愛的時候,歲月無言微笑,用第一次深刻的震顫闡釋了生命。

愛着這個世界,愛着這些花木,愛着髮梢上的陽光,愛着眯眼假寐的寵物貓,不知不覺我們就擁有了愛的能力並且獲得了愛的饋贈,用它讓世界美好一點,再美好一點,讓自己離理想的樂土近一點,再近一點。我們爲了愛,會送給無家可歸的人一塊麪包,會爲孩子遮蔽一方風雨,會在荒山植滿青翠,會精心照料流浪的小動物。然而,無家可歸的人明天仍會爲下一頓發愁,孩子的未來還是免不了更肆虐的風雨,荒山還是會拿黃沙做頭巾,瀕危的動物甚至會比原來還要快地載入史冊。這些都不夠!以一己之力固然可嘆可感,用心付出固然可贊可頌,可是朋友們,除了暖意,我們還能爲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即便暖意,在很快會在黑夜裏帶着令人懷念的熱度和光度,一顆一顆地,消散。

爲了行得更遠,我們需要聯合,需要強大,需要用一種嚴絲合縫的結構隔斷冰雪的入侵,需要用一種堅硬的外殼擋掉黑色的風和銀色的雷,需要用一種柔軟美好的內裏護衛生命的暖意。是的,你看見了嗎,那熹微晨光中的,高聳威嚴的科學大廈!

瑪雅人在觀星臺上繪製天空這瑰麗畫板上的更迭變幻,中國人在煉丹爐中尋找長生不老的奧妙,古希臘人用木棍在沙地上寫寫畫畫,或是好奇,或是需要,或是沉思,科學盾牌那金屬的閃亮光澤起初或明或暗,後來便慢慢地點亮點亮,光芒升起,升起,最後竟不可阻擋,超越了人類那低平的棲息地,永不熄滅,像麥地,

像雪原,像極晝。當它籠罩了整個人類世界,我們終於行走到了時間軸上的這一點:一個神物,科學,誕生了!

漸漸地四季冷暖的祕密被我們揭開,浩蕩青冥的神話被我們打破,隨着知識體系形成,我們對萬物的悲憫與憐愛多了一層含義,我們開始運用科學運用自然,讓萬物的精華進入我們的生活,讓世界的規律爲我們服務。一時間真理之光照進人世,礦石是人類的原料,蒸汽是人類的能源,電火花是人類的作品,但卻是以凹陷的土地爲代價,以灰色的天空爲犧牲。宇宙的嬰孩啊,你成長的道路上犯下的錯,從來都不要緊,都成爲了你日後心中的弦,讓你走得緩慢而迅速,平坦而鏗鏘。

人類在科學中跌倒,又在科學中爬起。科學如此重要,主導着我們的興衰。可是人文呢?它不是先於科學而誕生嗎?倘若我們通情達理卻目不識丁,就只會悲天憫人,任憑情感氾濫,覆水難收;倘若我們學富五車卻衣冠禽獸,則只能暴戾地屠宰或冰冷地旁觀。明清時期的儒學提倡“格物致知”,卻是爲求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學之真。最完滿的一條路,應該是先培養倫理道德,再明白科學規律,用科學來包覆溫情,給世界一個改變的機會。正如我們如何成長起來一樣。其實最初二者平起平坐,然而當自然科學一次次被認識、被實踐、再次被認識、再次被實踐,螺旋式地上升,更加接近世界的本原時,人文似乎遠遠地在下方仰視着。其實科學是站在人文的肩膀上的,當人文的關懷往往施於個體,而科學則以改換的方式、革命的方式不斷挑戰人類的想象極限,讓現實一次次好過想象之中。登高而招見者遠,毋庸置疑,科學擁有更高遠的視角,理應得到更多的支持。

昨夜誰帶着飢餓入睡,誰懷着恐懼難眠,是沒有一牀禦寒的棉被,誰沒有一間藏身的寒舍?人類的苦難從未停止,科學的航行也日益深入。我們在那片真理的大海上,人類在互相關愛中攜手前行,風帆卻是科學的大旗,是非早已分明。

月明,星稀。航船是大海的寶貝,在襁褓中緩緩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