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優秀感慨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優秀感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優秀感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優秀感慨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優秀感慨1

在不自由的環境裏給自由——讀《自由在高處》

許多人都知道帕特里克,那句將好轉高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生活在今天的中國,這樣一個“自由”變成“目曲”的地方,我們是不是就可以放縱沉淪,苟且悲觀度日了呢?《自由在高處》告訴我們在枷鎖之中,我們仍可做自己生活的主宰。“不自由,任可活”。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跳蚤實驗,它們在正常情況下可以跳三米高、接下來,在一米高的地方放置一塊透明的玻璃板組個它們於兩米以上的地方,於是跳蚤再怎麼努力,也只能跳在一米的地方了。鍋一段時間,實驗者把玻璃拿掉,跳蚤卻不知道它又可以隨心所欲地彈跳了。它永遠就又能夠跳一米了。

類似結果的實驗有很多。它們說明這人是如何變得不自由的。人是社會人,與外界的接觸所得的對於世界的'感官,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觀念,行爲,人生。於是,誰不希望臉上永遠是一副沒有受過欺負的表情呢?可是長久以來,我生長的國度時時刻刻都在爲我培養一種緊張感。勝過經驗中的患難與挫折也教會人們學乘,撞了南牆要及時回頭。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又怎麼可能每天都自信滿滿的,沒有被欺負過的表情呢?於是,人們學會了縮手縮腳,畏首畏尾。大膽的念頭先被自己掐死了,與衆不同的行爲先被自己扼殺了。自己爲自己裝上鍊栲枷鎖,人就變成了那隻只能跳一米高的跳蚤。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裏寫道:“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止,在行動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指揮上多麼想一個天禪!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我想,人最偉大的地方或許在於能夠抽象的思考。比如,在這樣不太自由的環境裏,如何自己解脫出去。這大概也就是熊培雲寫這本書的目的`。

作者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可以概括了打破思維定勢,換個角度看問題。比如,聖誕節不過是世界文化的一個小樣本,不是所謂的“西方文化侵入”;比如,認知不一定會對綁架恨之入骨,有的時候是有可能愛上綁匪的;比如,獎勵可能異化爲一種可怕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強迫自己代表整個民族;比如,人人喜愛的順境其實也是一種逆境······很多事情,並不是你所想的那樣。國家質檢確實有利益的競爭,但是不是誰都用心機搞垮你。不安大多數人的既定模式走,人生也不一定會完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纔是最正確的。人生的道路不需要和別人一樣,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活法,只要你覺得幸福快樂。

當然,實際情況是,及時告訴自己高塔裏沒有監護者,鼓起勇氣按自己的醫院去做事,有時你驚喜地發現你的確是自由的,而有時候,拿看得見的枷鎖仍然在綁縛着我們。在這時候,就需要進行自救了,自救是對枷鎖的反叛,不管是正面還是側面,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不管是直接衝擊還是曲徑保全。自救是自我救贖,如同書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話:“有的時候我真覺得全世界像海上撞沉了的船,最要緊的還是就出自己。”而且我還相信,每個人所做的點點滴滴,最終會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開闊的茫茫平原。

你即你自由。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優秀感慨2

自由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所追求的。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可以藉助工具穿梭於地球任何地方,甚至探索到了太空,但人類更追求的是思想的自由。因自由而任意馳騁、跳出時代桎梏的超前思想。

“我始終堅持一個看法,如果這個環境已經在給你做減法,你首先應該想到的是給自己做加法,要相信時代每一天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相信我們的國家要比我們想象的自由。大環境可以決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內心還有一個小環境,那裏有你對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權。而這個完全在於你的覺悟,在於你對生命、對世界的理解。只要你足夠獨立和自由,你可以DIY一個屬於你的美好世界。”作者的這番話可給在現實中困惑的青年人一點啓示。不要爲不可改變的外部環境苦惱,讓自己去適應、去提高。或者給自己的人生其它選擇,跳出功利,跳出比較,自由的選擇生活,選擇讓內心安寧、幸福的道路。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經濟上的自由,但人們要想要更多的自由。他們要表達自己對大環境的意見,希望推動民主社會的建立。這或許是博客和微博在中國能這麼火的原因吧。人民渴望言論自由,渴望讓世界聽見自己的聲音,讓自己的聲音改變世界,而網絡讓這個夢想不那麼遙遠。當一件大的公共事件時發生時,每個人都是一個微媒體,發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情感。民衆如撼樹的蚍蜉,因網絡的自由而變得強大,這是科技時代賦予我們的禮物。

自由就在高處,等着你我去摘取,咱們這輩不行,就讓下一輩繼續攀登。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優秀感慨3

看他的書,他會告訴你,那個鐵屋子不是已經千瘡百孔了嗎?雖然它現在還很堅固,但是它畢竟在一點點消解,只要持之以恆地堅持,我們總會有逃脫牢籠的一天。

這本書的文字延續着熊培雲一貫的風格,說得道理都是常識,舉得的例子都是習以爲常的。但這本書尤其讓我覺得個體並非毫無選擇,個體要想收穫自由,就必須站到“高處”。但熊氏所說的“高處”並不是要獲得高的社會地位、爲所欲爲,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處。通過和熊培雲的對話你會發現一個新的社會,一個另外的事實的真相——無疑一個美麗新世界是讓人憧憬和嚮往的,而如何到達這一美麗新世界?書中給了答案。熊培雲想要告訴我們的是,爭取未得到的自由固然需要,但盤活已有的自由同樣重要。書中的觀點不是在說教中完成的,也非理性思辨得出的結論,作者通過溫暖而富有力量的文字潛移默化終起春風化雨之功,有人評價熊培雲“他的文字,讓我們體會到生活之必要、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寬容之精神、樂觀之態度、人文之關懷。”

熊培雲如同一個溫和的紳士。溫和是自由主義者的溫度,他保持着清醒獨立寬容的態度,他不會像詩人一樣激憤,小說家一樣尖銳,也不苛求藝術家的完美。溫和的紳士有一種脫俗的優雅睿智的幽默,君子無憂的心境;溫和的紳士是成熟的理性的人,對外部世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獨特的看法,內在對自己有明智的權衡,不去承擔力所不能及的使命,他沒有衛道士的虛僞熱血青年的芒從,是一個自由的獨立的優雅的人。

帕特里克說:“不自由,毋寧死!”熊培雲說:“不自由,仍可活。”因爲生活!熊培雲說“生活偶爾走失,從未離開。沒有比生活更古老的過去,也沒有比生活更高遠的未來。”強權可以征服這個國家,卻無法征服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生活,可以讓戰爭走開,可以讓帝國坍塌。他認爲,歷史最真實的面貌是,所有帝國終究灰飛煙滅,只有生活永遠細水長流。

《自由在高處》讀書心得優秀感慨4

盧梭雲:“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環顧四周,其實不難發現我們被圈在一個圓內,周圍被條條框框束縛着。很少有人能衝出,是因爲缺少勇氣,更是因爲在這樣的環境裏待得太久了,對於什麼是自由也沒有清晰的定義。

自由是美好生活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尋這份自由,是我們希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反對戰爭的原因。人人都渴望光明與鮮花。

自由是追逐自己內心所想。喬布斯說:“你須尋得可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順從自己的內心,去追夢,去探險,去旅行……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但,能做到這樣的人屈指可數。因爲社會輿論,因爲道德綁架,大家無法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書中《老教授與小王子》一篇中的老教授因用十萬塊錢安葬一隻陪伴他三個月的狗而受到抨擊。大家覺得老人奢侈,不支持慈善事業,可屏幕後的人又怎會知他沒有對希望工程捐助?老人孤苦伶仃,連花自己的錢都要受到指責,更何況十萬塊錢又怎可能是殯葬部門謀取了暴利。老人雖被社會誤解,但我想他心中自當無怨無悔。追逐自己內心行事可能會後悔一時,若不這麼幹會後悔一輩子,就像盧梭所說在臨死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這是何等可悲。

自由是不被物慾所控。現在大多數人認爲買車、買房、存款好幾百萬便是成功人士。買房後又不滿於現狀,拼命工作想要換一個更大一點的房子,周而復始。我們被戲弄於物欲的股掌之中,不斷沉淪於物質。房子、車子越賣越貴,人心越發疲憊,到頭來只是不斷抑鬱,對生活失去希望。

自由是“傾倒信息(宣傳)垃圾”的自由即“第六自由”。隨着互聯網的不斷髮展,網絡的廣告、八卦新聞等無用信息不斷增多,它們對公共領域和私人生活的侵蝕越發深入。也許你不曾注意自己瀏覽這些“垃圾”的時間越來越長,你無端浪費自己生命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一天、兩天可能並不明顯,可一年、兩年……日積月累,你越陷越深。可能某天奪取了你的無線網絡你便覺得渾身不自在,你會成爲“集中營中的囚罪”而難以逃脫這樣的束縛。

胡適說:“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爲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爲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奴才建造得起來的!”我們要學會自救,學會掙扎,爭取個人自由。

願將來的某天你我皆能手持麪包與玫瑰,走在自己使命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