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掛職學習的心得體會範文

掛職學習的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時近深秋,我懷着激動又複雜的心情開始了掛職學習之履,帶着家鄉領導的囑託、學校師生的厚望到沿海發達城市取經。不知不覺,我們爲期兩個月的校長掛職培訓在既緊張又愉悅中悄然結束。

掛職學習的心得體會範文

這次培訓,貴州省共50名中小學校長赴寧波市五個縣市,和學校師生學習、生活在一起,深入實際,瞭解、體驗、學習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及科學的學校管理。我分到象山縣丹城四小,通過兩個月的學習,感觸很深,收穫頗豐,特總結如下:

一、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在丹城四小,首先讓我感觸到的是學校行政運行嚴然有序,雖然校長一度外出學習,但教學工作嚴謹活潑,學生在張揚個性發展中愉快地學習。學校有一套科學合理而又十分精細的管理制度,內容詳實,覆蓋學校的方方面面,而這些制度的建立卻始終遵循“無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這一理念,即“以人爲本”的人性化管理。學校這樣的管理制度它並不是校長一個人想當然和“說了算”,也不是生搬硬取現有經驗和模式,而是基於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校可持續發展,結合學校實際去擬定。蔣校長說:“制定校方、教師、學生都認同的學校管理制度,要基於民主,基於實效,基於可行,需要討論、實踐、再討論、再實踐、反覆溝通,求同存異,讓絕大多數教師認同並形成共識,最後達到認可並自覺遵守和執行,從而使學校管理走向科學化、規範化、程序化”。

二、鮮明的辦學理念。

學校以“堅持一箇中心”——營造高品質的學習生態,構建學習型的和美校園;“深化兩項特色”——課程超市、和美德育;“實施三大工程”——輕負高效工程、環境和美工程、文化精彩工程;“打造四個校園”——環保低碳的綠色校園、高效有序的效益校園、芝馥蘭馨的書香校園、快速共享的數字校園”爲載體,努力實現“學校管理精細化、育人載體多元化、教改科研常規化、課堂教學高效化、教師發展專業化、師德建設常態化、學生成長多樣化、學校文化豐富化、辦學行爲規範化、辦學效果明顯化”的總體要求,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和美學校。以走班選課爲特徵的“課程超市”已成爲象山教育的一張名片,學校已於2012年被評爲象山縣特色學校。

三、清晰的辦學思路

兩個月來,有幸結識了學校各層面的領導班子,在交流、交談中,深切體會到這是一個德才兼備的組合。學校認真制定了《2014-2016三年發展規劃》並組織有效實施,班子成員具備過硬的業務本領,處處以身作則。丹四小《工作意見》中特別強調了“學校班子不光是單純的行政管理者,更要做指導者、示範者,要帶頭示範,要經常自我反省,要心胸開闊……”。

四、獨具特色的課堂構建和校本研修

說實話,在我們地區學校,尤其是在農村中小學,因受硬件設施、教學設備、教師專業結構不合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奇缺等因素的影響,學校的教研活動基本處於應付檢查的狀態。

這次學習,除深入瞭解學校的管理經驗外,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探尋和感受他們獨具特色的課堂構建及教研活動的經驗和模式。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具有校本特色的“課程超市,精品課堂”。幾年來,丹城四小堅持以此爲特色不動搖,克服高原現象,努力做強做大。他們細化管理細則,關注訓練過程,強化訓練結果。結合課程內容,積極打造學生期盼的校園品牌節目:課程超市節、臨溪讀書節、達人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英語節等;完善並落實實施多元激勵評價機制體系的策略,使該評價體系得到教師、家長、學生的認同;制定較爲成熟的校本課程綱要,並整理成冊;確定學科延伸類校本課程在各年級的系統性和層次性。對於他們的做法,我們目前望塵莫及:一是他們在設備投入這一塊我們暫時是無法實現的,如教研環境最優化——他們實現了多媒體教學設備班班通,建設了高標準的體育場館,配套高規格的微格教室,用於授課、學習、交流、資源共享之需;二是學校聘請有關教育專家、學者、名家到學校舉辦專題講座,還得到很多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義務輔助教學等,我們的條件難以達到這一步。但我們能學的,能做的,就是他們的理念。爲了培養學生的全面素養,我們可以思考和努力的就是我們怎樣就目前的師資,使學生儘可能的全面發展,因地制宜,因師制宜,也是一條出路。

丹城四小在教研工作中突出以校本培訓爲主,並強調“學校管理精細化、育人載體多元化、教改科研常規化、課堂教學高效化、教師發展專業化、師德建設常態化、學生成長多樣化、學校文化豐富化、辦學行爲規範化、辦學效果明顯化”的總體要求,憑藉教研組推進全員教研。以聯動教研組建設爲載體推進校本研修,優化每週活動,積極實施“三七兩壇”制度:主要實施“備課—議課—上課—評課—總結—再上課—再提煉”的七步教研流程,着力打磨每一節課,每一單元課,提高常規課質量;在研課上採用一人同課多輪、多人同課循環、多人同課異構、多人沙龍研課、成果鑑定評課、一人反思觀課、多人共享觀課等七種方式;在校本研修的形式上採用課題式教研、反芻式教研、跨學科教研、聯姻式教研、網絡式教研、競賽式教研、跟進式教研等七種。同時結合網絡論壇和臨溪論壇拓寬討論的深度和廣度。45週歲以下教師的每學年進行一次會教制度,深化教育開放日和推行隨堂聽課制度,重視加強教學骨幹培養。加強精品課管理,提升精品課質量。紮實的舉措,推動着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愧是一步一個腳印。

五、實用的校園網絡建設。

現在內地很多學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園網,但內容單一,實用性不高,有的是空趕時髦,是要當作自己學校已上了一個檔次的標誌,有顯擺之嫌。而丹城四小校園網絡建設的基本原則就是突出其實用性。

(一)網絡建設的目的極爲明確:爲教師服務,給教師提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條件;爲學生服務,給學生提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爲學校管理服務,給學校提供實現民主化,現代化管理的條件。

(二)突出網絡應用的便捷性。針對校園網絡用戶是學校師生,因此,網絡技術就相對簡單、穩定。如頁面主題明確,便於查找,操作簡單,易於掌握,同時儘可能配備一些自動恢復軟件或返回程序,避免操作失誤,便於頁面切換。

(三)頁面建設的合理性。充分考慮到師生需要,頁面建成爲學校簡介、教學科研、學習園地、班級首頁、德育園地、校園之星等欄目。開避了互動欄目,設計了校園論壇、班主任信箱、校長信箱等,爲廣大師生提供了交流的平臺。

六、教育教學督導活動的高度重視。

短短兩個月,在蔣校長的的精心安排下,參觀了兩個獨具辦學特色的學校:一個是離海港最近的石浦鎮延昌小學(漁文化);另一個是山上竹子最多的西周鎮下沈小學(竹文化)。歷經了兩次教育督導活動:第一次是到離城較近的黃避嶴小學聽教師們的公開課教學時遇到的;第二次是到較爲邊遠的曉塘鄉中心小學參觀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碰到的,這兩次考察都“巧遇”了縣督導組對該校的一月一次的常規督導,充分說明了政府對教學督導的重視程度。

七、整體規範佈局合理的校園建設

這次培訓中,我們十個校長分赴象山丹城中學、丹城實驗小學、二小、三小、四小、五小、文峯學校等不同學校,除在自己所在學校掛職體驗外,我都抽出時間到其餘學校走一走,轉一轉。例如丹城五小給人感覺這個校園是一氣呵成的,從校園建築的格局上來看,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服務區、辦公區等,佈局合理,設計科學,就連建築的外牆色調也保持一致。在交談中證實了我的感覺:政府在投入一所學校建設的時候就先調研了這所學校所履蓋的學生數,之後確定建多大的教學樓、多大的實驗樓、多大的宿舍、多大的食堂、多大的活動場、綠化帶在哪兒、教師車停哪裏、學生自行車擺哪裏、徵地多少等。然後就一氣呵成,完善了學校設備設施。走進一個學校,像走進一座軍營,整齊規範,又像走進一個公園,美麗和諧。

這次學習培訓即將結束,我們也即將返程。坐在電腦前,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搜尋着兩個月來的所見所聞,整理着這一次培訓的所得所獲,思考着今後的工作方向,我要怎麼做?我應該怎麼做?我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