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初二英語課堂的說課稿大綱

初二英語課堂的說課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初二英語課堂的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英語課堂的說課稿

  初二英語課堂的說課稿1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初二英語上冊第6單元SectionA的前部分,Title(題目)是I`m more outing than my sister其主要的內容是:“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 and how to compare people”一話題。由於本單元具有兩部分:SectionA和SectionB, 從教材的整合來說本部分即有形容詞用法的延續,又爲後面形容詞最高級的學習打下基礎,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再則,從本單元來說它既是本單元的基本語言內容,又爲本單元知識擴展和綜合語言運用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上好SectionA的前部分,既可讓知識學習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又可爲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對完成本單元和今後的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於SectionA前部分的教學,我準備把對詞彙的掌握和聽力的理解作爲重點,把結對活動的核心對話(即學生說的能力培養)作爲難點。這是因爲我校地處農村,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沒有一個好的語言氛圍,有些學生不能擁有自己的一套磁帶,更不用說擁有其他的聽力輔助材料,因此解決這一重點,能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英語語言的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爲突破難點作好鋪墊;而難點的確立是由於本套教材的特點是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並結合我校“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轉變”課題實踐,從而突出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主體作用。

基於以上的分析,本節的教學要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在“知識目標”中,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本課的詞彙運用;“能力目標”方面:指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和任務型教學模式中,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與他人談論人的個性特徵和形容詞的比較的話題,以及進一步提高聽力能力和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通過師生在教學的雙邊活動中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英語語言的美,體驗知識間的相互應用、相互依存、聯繫,讓學生充滿自信,體驗成就感和合作精神。

爲達到以上的教育教學目標,根據英語“課標”中強調課程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爲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以及我校學生的實際,我將在教學中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任務型教學模式,結合聽說法、競賽法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首先,採用聽說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來導入和呈現本節的基本詞彙和句型,目的在於用師生、學生與學生互動的方式,共同觀察圖片、視屏,激活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已有體驗,使學生對新詞語的識記經過一個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化過程,因此記憶效果更好。

其次,採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在活動中以循序漸進法、競賽法來突破重點,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樣不僅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而且激活了英語語言,這樣在活學活用知識的過程中,學習的自信感逐步增強,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法的選擇固然重要,但學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都知道,學生的學習過程並不是只孤立與課堂教學之中,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在活動與交流中產生個性化的體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倡導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但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以及結合我校的學情,在本節教學中主要採用小組自由合作學習的方式,全班學生自由組合4-6人一小組,因爲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能突出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的宗旨,能激發學生求真、向善的潛能,使學生會用心去體驗集體的力量,去感悟合作的無窮魅力,在活動中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體驗實現自我價值的幸福。

接下來是教學程序,我主要採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分五個活動進行:

  活動一:課堂激趣

在本活動中通過聽說法配合多媒體輔助教學導入新課,進行師生互動活動引出本課的話題,用多媒體顯示圖畫,如用姚明來讓學生感覺單詞tall,並以一個矮個short的人物來形成比較,通過連續幾幅誇張的比較圖片讓學生認識並掌握本課所要學的基本詞彙,並引出比較級的句子,如:He is taller than him./Sam is wilder than Tom.等句式,本環節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爲切入點談論過去所做的活動,不知不覺地將學生引入教學交往的境地,進入本課的話題,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果,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主動思維,並形成良好的語感。

  活動二:激趣後的體驗

本人認爲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利用1b來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並結合學生的猜猜他人的遊戲(一個學生描述班裏一位同學並和自己作比較,其他同學猜所描述的人是誰),如:He/She is…than I. But I’m ┅than he/she is.使此活動是在激趣環節上的再一次昇華,不僅反饋於第一環節的活動,也爲本節的重點突破環節打下基礎。

  活動三:生生的互動探討和體驗

採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及學生小組自由合作學習的方式,這個環節分爲兩個小步驟:

1、分小組展開競賽,由每個小組自選一個同學上來進行比較的描述,其他組的同學來回答。

2、利用多媒體制作動畫,進行小組搶答的形式,激起學生的求勝心和參與率,同時達到訓練學生快速思維的能力。

  活動四:聽力能力的反饋

採用分層的形式完成聽力能力的培養(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聽力訓練),在利用2a及2b的多種聽力形式材料的同時,又反饋於1a及1b,,使學生能更進一步對聲音語言進行體會、感受,這就是本課的重點突破環節。

  活動五:知識的拓展遷移

此環節是在活動三的基礎上,再次通過任務型教學途徑,分小組.結合循序漸法進行活動:假設班上要派一名交換生到美國學習,小組討論誰是合適的.人選,如描述Frank is smarter. I think he should be the exchange student./Frank is smarter, but I think Jack is more independent. He can take care of himself等等,最後全班彙集候選人,共同討論誰最合適。在討論、進行交際互動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激起學生的交際慾望,讓學生體驗到成就感和合作精神,從而突破本課的難點。

《英語課程標準》建議教師把“任務型”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我在家庭作業佈置中,分常規性作業和合作探究性作業:

1、常規性作業主要完成WORKBOOK的練習。

2、合作探究性作業主要分爲兩層:

⑴成績較差的成員讓小組同學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完成問、答操練(由易到難的漸進方式),以次來鞏固重、難點。

⑵各小組總結本課形容詞比較級的形式,如+er、/chang y into i+er/加more 的形式以及他們的讀音規律,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以上的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興趣,貫穿“快樂教學”爲指導思想,寓教於樂,把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與培養學生個性健康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集體合作中,發揮每個人的長處,是學生在合作中能互補、啓發,形成立體的、交互的思維網絡,產生1+12的效果。

  初二英語課堂的說課稿2

各位評委:

我說課的內容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初二下冊第八單元Section A,課題是“What should I do ?”

本節說課內容分四個步驟:一、說教材 二、說教法 三、說學生 四、說教學過程。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8單元承接初二上冊第9單元What’s the matter?中有關情態動詞should 的用法,並作進一步的擴展和綜合運用;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集中呈現了本單元 的基本詞彙和語言結構,因此,本課教學有着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使用情態動詞should、could,學習並使用新單詞

2、能力目標:

(1)能夠談論自己的麻煩和問題。

(2)能夠爲他人的問題找到合理的解決辦法,提出相應的建議。

(3)能夠從他人的建議中爲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

3、情感目標:

通過共同探討、解決各種煩惱和困惑,學會反思自己,體諒他人,樹立合作精神,培養積極樂觀的情感態度。

我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是: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英語教學大綱的規定,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良好品質,樹立健康人生觀。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爲:學會使用情態動詞should、could。 難點:能夠運用所學談論問題和困難,選擇或提出建議。

  (四)對教材的處理

在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上,始終貫穿“談論問題、提供建議”這一主線,本着激發興趣、體驗參與、自主學習、學以致用的原則,循序漸進的深化教學內容。

  二、說教法與手段

根據本課實用性強、涉及面廣、語言運用量大的特點,我確立瞭如下教學方法和手段:

1.情景教學法,賦予知識和技能訓練以真實的情景和語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用中學。

2.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培養語言運用能力。

3.知識導入和任務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層拓展。

4.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課堂容量。

  三、說學生

1.初二學生興趣廣泛,思維敏捷,愛表現,符合本課教學特點。

2.教是爲了不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法指導上,我注重以下幾點:

(1)鼓勵大膽開口,積極參與,克服羞澀、緊張、害怕、逃避等消極心理影響;

(2)發展學習策略;

(3)倡導爲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把握課堂實踐空間,並努力將這種實踐延續到課後。

  四、說教學過程

按照以下步驟完成:1開心一刻,寓教於樂, 2激發情趣,導入新課,3自主探究,理解新知,4聯繫實際,鞏固運用,5聽力訓練,驗收成果,6暢談收穫,顆粒歸倉,7佈置作業,8板書設計

合理的教學過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爲了能讓學生輕鬆的進入課堂,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在真實的情景中使用知識,在饒富趣味的話題探討中,積極溝通和交流,最終達成共識,我這樣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

  1.開心一刻,寓教於樂

這一環節大約需要3分鐘。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導出本課中心話題。

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一組滑稽搞笑的錄象,片中人物麻煩不斷、問題百出、憨態逗人:打籃球把球扣在隊友頭上;釣魚卻引來鯊魚;走路又被狗盯上;學滑冰就更好玩了,是見人就撞,追着人撞……等等,搞得狼狽不堪,令人啼笑皆非,。並在出現問題的緊要關口,不斷閃現本課課題:What should I do ? 使學生意識到,這就是碰到麻煩、尋求幫助是要用到的表達方式,配合錄像,恰到好處,使知識的掌握隨意自然,真正做到了“樂中學”。另外,爆笑連連的場面,使課堂氣氛頻頻“升溫”,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活躍了課堂。

  2.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這一環節大約需要8分鐘。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而興趣源於生活,爲了使知識的呈現饒富趣味,貼近學生生活,能引起學生心理上的共鳴,激發學習興趣。這一環節我這樣設計:

利用多媒體課件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幅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生活漫畫。伴隨着低緩、若有所思的音樂,畫面出現:寂靜的夜晚,一彎月亮掛在樹梢,一個抹着眼淚的男孩藏在樹後,看着媽媽手拿電筒,焦急的呼喚、尋找。然後,緩緩打出題目:I argued with my mom.

“argue”單詞閃現,標註問號,引起學生注意,猜測單詞“argue”的意思,猜測漫畫的主題,得出結論:“argue”意思是吵架、爭吵。老師指着畫面問“What’s wrong?”引導學生回答:The boy argued with his mom.

接着,畫面打出問題:What should he do ? 看過漫畫後已是若有所思的學生們立刻會紛紛發言,談自己的看法,展開話題。有的說:He should say sorry to his mom. 有的說:He shouldn’t argue with his mom. 有的說:He should go home with his mom. 還有的說:He shouldn’t make his mom worry about him. He should buy gifts for mom and say sorry. …

然後,老師歸納總結,把學生們的建議寫在紙上,投在大屏幕上。

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我會馬上表揚:Very good , you’re wonderful. 回答不太好的學生我會及時鼓勵:Don’t worry, I think you can do the best next time, yes?

接下來,老師告訴學生,情態動詞could也可用來提出建議,當你對自己提出的建議不是十分有把握的時候,那就要用到could,而不是should了。

老師繼續引導:剛纔大家提到的這些建議中,哪些應該使用could?於是,學生紛紛發言,把其中幾個should 改爲could。

通過這樣的設計,使知識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展開,既學習了新單詞,又複習鞏固了情態動詞should肯定和否定的用法,並學習了可用來提出建議的又一個單詞“could”。另外,通過漫畫也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使他們學會反思自己,體諒父母。

  3.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這一環節大約需要12分鐘。

首先,給學生提供No.1、2、3、4四個選題;然後,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選派代表抽取其中一個選題,完成相應的任務活動,這4個選題分別是:No.1 I need some money to pay for the summer camp. What should I do? No.2 My clothes are out of style should I do? No.3 My brother plays his stereo too loud. I can’t sleep. What should I do? No.4 I want to practice my English. But I’m very shy. What should I do? 當學生們抽到自己的題目時,馬上展開小組討論,運用情態動詞should、 could寫下本組建議,準備在班上交流。

選題中涉及到的生詞和詞組,學生們可通過查書、查字典、討論、學習掌握,並在使用過程中加以鞏固,體現了自主學習,淡化了知識界限,活化了教材。交流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共同學習、相互促進、你追我趕的過程,因爲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建議是最好的。

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們對每條建議加以評價。如:That’s a good idea! I don’t think so, because … 在這種開放、和諧、互動的語言氛圍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感受語言魅力,體驗知識的實用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省能力。

  4.聯繫實際,鞏固運用

這一環節大約需要10分鐘。

我是這樣設計的:

以小組爲單位,展開“記者行動”,調查組內成員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麻煩和問題,認真做好記錄,並給出相應建議。然後填寫調查表,準備在班上做記者報告。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學以致用,體現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爲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把握課堂實踐空間,鞏固所學,並將這種實踐延續到課後。扮演小記者,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和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5.聽力訓練,驗收成果

這一環節大約需要7分鐘。

要求聽錄音,補全聽力對話。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以聽的方式集中呈現本課的重點詞彙和語言結構,考查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掌握程度,訓練聽、寫能力

  6.暢談收穫,顆粒歸倉

這一環節大約需要3分鐘。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對本課內容歸納總結,進行知識結構復現,在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暢談體會和收穫,爲本課教學劃下圓滿句號。

  7.佈置作業

利用課餘時間開展調查,瞭解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後嘗試寫一篇短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可行方法和建議。

佈置作業大約需要兩分鐘。

  8.板書設計

Unit 8 What should I do?

You should / shouldn’t /could…

Argue out of style

Loud pay for

清晰美觀的板書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我這樣設計板書,體現知識的板塊和結構,將重點、難點一一呈現,讓學生一目瞭然。

本課以素質教育爲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學科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溫故而知新,達到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

由於缺少經驗,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足,敬請各位領導、老師不吝賜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