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十二怒漢》觀後感(精選11篇)

《十二怒漢》觀後感(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十二怒漢》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二怒漢》觀後感(精選11篇)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1

《十二怒漢》這部電影,它是一部黑白電影,雖說它沒有斑斕色彩,卻深深讓我震撼。場景很簡單,一個會議室裏,一張長方形的會議桌,一臺開不動的電扇,十二個男人,另加一個看守人,門被反鎖,天氣悶熱,窗外烏雲密佈,暴風雨即將來臨。

電影裏98%的場景就是那間會議室,沒有華麗輝煌的場面,沒有美麗動人的景觀,沒有年輕帥氣的偶像,甚至沒有句剩餘的廢話,只有12個穿着西裝襯衣,汗流浹背的男人,當一部傑出的電影只有這些的時候,那麼剩的就是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臺詞了。沒有外部因素干擾,所有推動劇情發展的只是人物性格,經歷和觀念上的衝突和矛盾了。

十二個男人,從事不同的職業,有着不同的經歷,帶着不同的性格,懷着不同的理念素不相識,從未謀面,在一個陰沉的下午,聚在一間屋子裏,在法律面前決定着一個18歲男孩的生與死,這在其中的是一個人心裏,這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證據確鑿,只要達成一致,這男孩有罪,便成了。然而8號評審員卻舉起了反對的手。正是因爲有了反對者,這個小男孩纔會有重生的機會。

每個人都享有發言的權利,而且有捍衛自己的這種權利。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2

一個會議可以判決一個人的生命,如果是這個會議的成員,會怎麼表現?

《十二怒漢》是一部場景非常簡單的電影,不過傳達了很多內容。一個18歲的少年被認爲殺害了他的父親,所有出現的證據對這個孩子都很不利的時候,這場會議可以決定少年的生命,每個人在這場會議中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性格,但美國法律讓大家聚在一起,要如何發揮手中的權利與義務。在會議中,有理性負責的人,有隻關注個人私事對會議結果無所謂的人,有隻想達到個人目的的人,但也有負責任的人,這些負責任的人會試着把會議引導到好的方向。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細節很重要,如果拼湊出足夠多的細節,雖然不能完全還原事實,但可以推翻不符合事實的猜測。細節有很多,人的言談舉止,外表特徵,語氣,行爲,更深一層可能是一個人的環境等,觀察的越仔細,我們可能得到的越多。

此外,我還明白要尊重事實,而不是僅僅聽一個人說了什麼。人是會自我欺騙的,可能我們會說服自己相信某事,然後我們就信以爲真的拿出來說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實事求是,語言是廉價的,要學會用腦子。

簡單不一定不深刻,不是非要花費多少錢,才能做的好,有資源可以做的更好,但資源不是把事情做好的必要條件。

最後,我覺得這部電影說的是不同性格,不同職業,甚至有不同目的的人,最終怎麼討論出事情結果。十二怒漢,因爲大家性格不同,不容易相處,暫時在一起,容易讓各自生氣吧。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3

一個出生於貧民窟的18歲少年被指控殺害其父,他的最終生死取決於十二位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人的決定。影片一開始提出的一票否決制讓我稍感意外,此前我以爲像陪審制的最後結果是少數服從多數的,所以這種必須所有人意見達成一致纔可做出最後裁決的方式確實在我意料之外。

影片開始進入主體部分之前是對男孩的特寫,他的大眼睛充滿對自己生死未知的恐懼,雖說法庭上的各種證人證詞無一不表明男孩就是謀殺父親者,但男孩無助的眼神卻彷彿在哭訴着自己的無辜,讓人不禁心起同情。

十二位陪審者的討論本幾乎不會發生,只因一位力求通過鐵證來做決定的紳士在第一次投票時投了no guity。這種勇氣着實令人欽佩:當別人無一例外憑藉一些事實上仍有爭議的論據,或被自己的某些偏見左右,抑或爲了個人的私利而去斷定某些事情時,我們是否能堅持用事實說話?是否能執着於追求正義?特別當那些人一致對我們的堅持表示出不理解,不耐煩甚至強硬的抗拒時,我們是否仍能像戴維斯一樣始終保持冷靜、堅守內心的原則,並且不倦地通過各種方式去說服感化他們?在從衆之風盛行及原則喪失現象普遍的當下,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一個問題。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4

美國大陪審團制度,是由法官主持庭審,陪審團成員在旁聽席中聽取整個審理過程,開完庭後陪審團對有罪與否進行討論並表決,然後,法官會根據陪審員團的結論,依據法律作出刑罰判決。

《十二怒漢》的劇情是:法庭上,一個18歲的男孩被指控殺父。12名陪審員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有着不同的職業,有年長的,也有年青的,有富家子弟,也有從貧民窟走出來的,有性情暴躁的,也有沉着冷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思考和說話的方式。在陪審員討論之初,外面下着小雨,天氣悶熱,唯一的一個風扇還不能運轉,一切的證據都顯示男孩有罪,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毫無討論的必要,都預想着在五分鐘之內快快結束表決。然而超出大家預料的是,第一輪舉手表決,11個人舉手有罪,竟然有一個人即8號陪審員舉手無罪。按照法律程序,必須是一致意見,也就是12:0的表決結果纔會被法庭所採納。於是11個人怒視着8號陪審員,紛紛要求他給個理由。他頂着大家的壓力,嚴肅的說道:我覺得,我們在送他上電椅之前,應該坐下來好好討論討論,我不想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裏就決定一個男孩的生死。他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對生命的敬重,贏得了9號的支持。

9號是一個精神矍鑠的老頭。由於9號的支持,大家不得不繼續討論,而隨着討論的深入,發現那些支持有罪的人,有的只是隨大流,有的不負責任只想快點結束討論趕去看球賽,有人因自身父子關係不好就把對自己孩子的恨加到了受審的男孩身上,還有人對生長於貧民窟的人懷有偏見……同時,隨着討論的深入,發現本案的三個關鍵證據有太多的矛盾和衝突:如本案的物證,刀並不是很獨特,男孩買過那種刀並不代表他殺害了父親;再如兩個關鍵證人,樓下的老頭聽到…,竟發現他應該是聽不到的,路對面的女人隔着前行的列車看到…,竟發現她應該是看不到的,而且,假如路對面女人通過前行的列車看見殺人的一幕,那麼在列車的轟隆聲中,樓下的老頭應該是聽不到的。最終,通過各種不同人生觀的衝突,各種不同思維方式的較量,贊成無罪的人逐漸增加,表決出現了戲劇性的改變:12個陪審員都達成了一致意見——無罪!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5

《十二怒漢》一部經典的美國黑白電影,講述了一個在貧民窟中長大的男孩被指控謀殺生父,案件的旁觀者和兇器均以呈堂鐵證如山,而擔任此案陪審團的12個人要於案件結案前在陪審團休息室裏討論案情,而討論結果必須要一致通過才能正式結案的故事,進一步折射出美國陪審員制度、法律正義及對生命的尊重的問題。

在美國司法制度中,陪審團制度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絕大多數的案件都是由陪審團參與審理的,同時,其陪審員都是通過從最普通的民衆中隨機抽樣產生的,因而陪審團制度可以說是體現民主政治的作用,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的重要制度,制衡司法獨斷與專橫,保障公民自由、民主發揮作用。在影片中,按照法律程序,必須是一致的意見、也就是12對0的表決結果纔會被法庭所採納,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本着“寧可錯放一萬,不可枉殺一人”的理念,讓這次漫長但激烈的辯論有其進行的必要性。

而陪審團作爲相對公平的第三方,理應秉着理性、公平、客觀的態度去思考、分析案例,負責地履行其職責。但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社會閱歷的十二個人,在最初的投票裏有人憑藉自己的主觀臆斷果斷地定下結論、有人雖然認真思索做決定但太過於依賴證據,甚至有人漫不經心、爲儘快結束辯論看球賽而隨意定決,只有8號陪審員,即使所有的證據都指向青年,即使頂着1比11的壓力,他仍然提出自己的疑惑,堅持己見,孤軍奮戰,力求說服其他的陪審員,只因他知這是他們的陪審員職責,他們的投票決定着一條生命的存在或消滅。而後隨着意見不同討論,涉及到隱私、自尊、良知、原則、種族……討論者內心那個活生生的人這才一點一點被剝出呈現。在辯論、反擊、爭吵、甚至攻擊中,他們漸漸“原形畢露”,這纔是一個個真實的人,十二個“怒漢”的“怒”,也正是“血性”所在。

他們剖析、推翻到證明,一次次的激辯,一個個的改判,沒有一種考慮是不妥的,沒有一種推理是不能接受的,放下地位名譽利益,放下主觀臆想與偏見,各種不同人生觀的衝突,各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清晰後的視野才能更開闊,得出的結論才能更接近事實、符合實際。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6

1957年版的《十二怒漢》,時至今日仍是經典傳奇之佳作。實際上,如果你事先看過集結了俄國12位老戲骨版的《十二怒漢·大審判》以及12位北京老藝人的中國版《十二公民》,你會覺得這個堆滿特寫的版本真是樸實無華乃至土得掉渣,尤其是每當有陪審員發表了什麼不受待見的言論,其他陪審員就會齊刷刷地擺出一副殿堂級的冷漠。

但是這並不妨礙它成爲20世紀最傳奇偉大的法律電影,即便是幾十年後的今天。“經典”爲什麼是“經典”。很多經典好像都不怎麼好看,比如《魔戒》的原著,相比現如今的暢銷書,人物不生動、對白很枯燥,基本上是一部邊走邊唱的公路流水賬。它是經典的理由很簡單:作爲一部完整的架空作品,它集前人之大成,開後人之先河,有着獨屬於自己的語言、種族、世界觀,在真正意義上開創了“奇幻小說”這種文學類型。

《十二怒漢》也是如此,它有個獨特戲劇前提:一個貧民窟的小混混被控謀殺了他的養父,11名陪審員未經討論便認定他有罪,只有8號陪審員堅持“我們應該坐下來好好研究一下案情”——隨着討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疑點浮出水面,最終8號將其餘11人逐一說服,所有人均將判決改成“無罪”。

前前後後,共8次戰役,每一場都是其中某幾位怒漢的性格和立場之間史詩般的角鬥。雖然是黑白的畫面,但是如此有信息、有條理、有戲肉、有張力,毫不矯情做作,毫不拖泥帶水,該憤怒的時刻就怒髮衝冠,該救濟一把的時候就拔刀相助,豪邁、爽快!

即便多次觀影之後我們似乎也只能羅列《十二怒漢》的表象,但是編導何以如此精彩地組織情節的祕笈,我們卻無從可知。 或許有些許慚愧,卻一點不失落,因爲技巧始終是死的,但是我們卻體驗了這部電影活的精神:那就是對生命和敬畏和對真相的尊重。《十二怒漢》不是想炫耀“合理懷疑”的概念,而是想說,當一個人的生命掌握在你手中的時候,你是否願意獨立思考,哪怕做一點點的懷疑?

好電影愉悅人,

偉大電影改造人。

《十二怒漢》雖時隔多年仍不損其魅力。

原本會以爲年代太久攝影技術會落後,

劇情會不縝密不引人入勝,

直到看完才發現就算是它是部黑白片

就算是它只在一個房間裏發生,

也是由一個精釀的劇本設想

輔以幾位“怒漢”經典演繹

最終書寫了一個傳奇與經典並進的故事。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7

最近一直聽着身邊的人提起兩年前的中國電影《十二公民》而其所模仿的。一部名爲《十二怒漢》。的電影卻鮮爲人知,它也是出現在了這次暑假的推薦電影裏。

電影剛開始,黑白畫面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畢竟是八五年的電影,不如現在的電影一般有着良好的錄製設備。所以第一眼並沒有給我帶來很好的印象。然後很快我便發現這確實是一部佳作

電影中故事的背景。是一位十八歲的青年由於殺死自己的父親被告上法庭。陪審團將根據,現場的種種證據來判決其是否有有罪。整部電影的場景都是在一間討論室中。一部電影只用了一個場景。反而令我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最先吸引我的是該片電影的人物刻畫。各個主角的性格特徵在演員手中拿捏得十分完美在一進討論室的時候,有看報紙的,有談論球賽的。而這些人在後來討論中表現出的不耐煩的態度也與這些小細節相照應。

再看影片在細節處描寫,在第一次沒有討論之前,就表決的情況下。支持青年有罪。這個觀點而舉手的人有較多數都是在。別人取手之後才慢慢的舉起自己的手。有種無腦跟風意思。這些猶豫舉手的人,也確實是後來最先,改變自己判斷,認爲青年是無罪的人。這處伏筆埋得確實是好。

下面是個人對該影片各出細節的一些思考。

討論一開始。除了我們主角戴維斯的。其他十一名陪審團成員,都覺得該名青年有罪。而戴維斯卻發現了該案的種種疑點。在戴維斯將其餘十一個人說服的過程中,浪費時間,最一詞反覆出現在該片影片我不懂什麼叫做浪費時間。難道爲一個十八歲的青年的生死做出一個公正的判決是在浪費時間嗎?我不這麼認爲。而且人的一聲不就是把時間浪費在各種沒意義的事情上才顯得人生有意義嗎?

電影中有一句臺詞寫的非常好。一位陪審員在爭執時說到我們來到這裏,不是來吵架的,我們肩負着重大責任,我一直覺得這就是民主社會的優點,我們,我們收到信,被通知要來這裏,決定一個跟我們素昧蒙面的人到底有沒有罪?不論做出什麼樣的判決,我們都得不到好處,也沒有損失。我想這就是我們國家那麼強大的原因。我覺得這句話。是最能描寫出陪審團好處的。影片中的判案結果。讓我聯想起了。餘祥林,十一年冤獄和羅開友冤案等各起冤案。這樣看來,美國的陪審團體系。對我國還是十分值得學習的。當然,我並沒有吹捧他國的民主就如影片中一陪審員廁所中對戴維斯說的我知道你說的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我們由於你說的這些,可能認定他無罪,而他確實是那個殺人犯呢?由此看來,法律判決孰是孰非並非絕對的好讓這些對錯,由法官一個人來判決。難道不如讓十二個人,來共同做出較公正的判決嗎?

影片最後並沒有說男孩到底有沒有殺了他父親,那十二個怒漢有可能拯救了一個十八歲青年的命。同時也有可能放跑了一個殺人犯。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我想,在這件事情上應該沒有絕對的正確。所以這影片也再次會了我,世界是有兩面性的。

最後一點也是最簡單的一點,我們要時刻保持着自己的認知。同時也採納別人好的認知和正確的認知。我們可以大膽想象,如果不是戴維斯最初的堅持。那影片中的青年,可能早已被電死在電椅上。而正是這種珍貴的堅持,不盲目跟大衆,纔是我們需要的。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8

再一次被法的精神所觸動,震撼。法是什麼?法是公平,以及公平的可能。法是民主,以及民主的可能。法是即使只有一個人認爲他是無罪,那麼就要慎重的再討論再思考,並且保護這樣的質疑和討論。這樣纔是對生命的尊重。

其實,拋開教育、環境、社會這些因素不說,人本性都是差不多的,懶惰、偏見、貪婪、中國人是這樣,美國人也是這樣。

當12個陪審團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有的人想着早點去看球,隨便舉手表決一下就結束無聊的討論,反正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則是一開始就帶着對貧民窟孩子的偏見在叫囂着,似乎那些貧民窟的孩子都跟老鼠一樣。有的人則是完全沒有主見,誰有理就聽誰的。當然也有人是正義的,也有人仔細的分析,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細節。

我想說的是,其實這幾類人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是有的。你去中國一些貼吧論壇去看看就知道了,有些人偏執的要死,什麼都看不過眼。有的很無知,把稻草當人蔘。有的很虛僞,明明不知道什麼是CPI還在那裏湊啊湊的。當然也有很多很有見地很有看法的聲音。

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國家,其實最不缺乏的就是聲音和意見。

那我們和美國的差距到底在哪裏?在對法的理解。

在美國,法的第一要素是公平。其次是正義。沒有公平的正義不是真正的正義,正義首先必須是公平的。辛普森殺妻案往往成爲國內法學家指責歐美法系有失正義的最好例子,總是認爲案子最終的獲勝只不過是富人的勝利。但是最終打動陪審團的並不是辛普森的美元,無論陪審團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他們最終的酬勞都只有三美元。是因爲警方在調查案件的時候,沒有獲得許可就搜查辛普森的家,在無第三方在場的情況下,就取證。這看似是爲了提高辦事效率,實際上在陪審團和法官看來這是對司法公正的踐踏。

而在中國,法的第一要素不是公平和正義,而是權威。誰敢於挑戰權威,誰就要受到法的制裁。從漢高祖的約法三章到大清律,再到現在紛繁複雜的各項法案。法條越來越多,而我們的公平環境似乎越來越糟糕。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9

《十二怒漢》開篇講述的是一個從小生長在平民窟的壞孩子被證據確鑿地懷疑殺死自己父親,將接受死刑的事件。12位陪審團成員中僅有1人懷疑這起案件,其餘人員堅持判處孩子死刑。在僅有的那一個人的不停舉出案件的疑點下,人們漸漸放棄原來的看法,紛紛對案件進行舉證質疑,最終陪審團判決孩子無罪。

由於是初次接觸美國的陪審團制度,這部電影深深地震撼了我,同時也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問題。

首先是司法民主與司法公正否存在矛盾的問題。英美國家普遍採用判例法,即將司法權移交給陪審團這一特殊的機構。陪審團的成員從公民中隨機直接選取。在聽取法庭關於案件的報告後直接判決案件,陪審團成員擁有一票否決權,即案件的最終成功判決需要成員間討論後全部贊成或反對,否則視爲懸案交由下一任陪審團審理。陪審團制度的設立最初是爲了對法官的司法裁決權進行限制,即對單獨一人擁有的案件最終裁判權分散到多數人手中,保證司法民主。但保證了司法民主之後司法公正是否能得到保證?我們可以看到陪審團成員是從社會各階層選出的,雖然具有廣泛的民主性但是司法公正也僅僅通過成員的投票表決簡單地體現。不可否認陪審團成員並沒有受到專業的法律知識訓練,在進行表決時仍會體現出個人的主觀意見,並不能十分客觀地做出評判,這直接導致了司法公正的`不能達成。這一點在美國近現代的各種法律判決中有所反映,歷史上也不乏陪審團判決臭名昭著的殺人發無罪的事件,這些都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司法公正的不能達成。如何更好的保證司法正義也將是美國政府應該考慮的問題。

其次是關於陪審團的個體和整體素質問題,在影片中我們看到,陪審團各成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擁有法律知識和刑偵知識的少之又少。可以想象,若是影片中陪審團成員沒有這些專業知識,就不會發現疑雲下的真相,最後做出不正確的判決。因此對於案件的審理而言,陪審團的成員免不了跟着法官和律師的節奏走,獨立自主的判斷無法正常地進行,導致判斷的隨意性增加,相應的客觀性減少,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提高司法工作人員的法律素質是當務之急,是司法公正的基礎。

最後一方面是對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的探討。大陸法系採用了法典,能夠保證司法公正但是司法民主難以保障,同時,對於某些法律沒有健全的國家,難以限制或削弱法官的裁判權,有司法專斷的風險。應此,採用大陸法系的國家可以考慮適當推進司法民主的進程。如上所述,英美法系在司法民主相對健全的基礎上,應對司法公正有所強化。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各有優點和不足之處,若能相互借鑑,取長補短,可以進一步完善本國的法律體系。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10

週六午時窩在牀上,看了亨利方達老版的《十二怒漢》。

剛開始影片的氣氛很是有點沉悶,有些像《譁變》剛開場的氣氛。當第一輪投票後,十一個人判定“有罪”而一個人判定“無罪”,唯一一個存在疑問的人準備放下的時候,緊張的第二輪投票開始了。結果是:有一個人“支持”無罪,而改變意見的那個人也僅僅是存在疑問。

一輪一輪的辯論開始了,好幾個陪審員對於這個幾乎已經成爲了定案不存在什麼興趣,甚至有人開始了遊戲。因爲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這個十八歲的貧民窟的不聽管教叛逆的男孩子,他謀殺了自我的父親。唯一反對的那個人在據理力爭,從作案的兇器,從作案時間,從有沒有可能記住看過電影的名字,他一個人的爭辯顯得那麼勢單力孤。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爭論和思維斗爭中,越來越多的人認爲本案有着諸多的疑點。那個警察想念而又憤恨着自我叛逆的兒子,從而把怒火發泄到了這個孩子身上,新興貴族本身對貧民窟的孩子有着不可改變固執的偏見,認爲他們天生貧賤,是犯罪的源泉。那個推銷員一向心心念念想去看球賽,卻因爲陪審團的辯論而一再被拖延。而最終,銀行家偶然的捏鼻樑的動作讓人們發現了最有利的證據。最終透過了各種不一樣人生觀的衝突,各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所有的陪審團員都負職責地投出了自我神聖的一票。

看完了片子,一向在想一個問題,影片向告訴我們什麼?公平,正義還是偏見?

片中,一位陪審員最終道出了自我對此的心聲:“我們的職責重大,我們擁有偉大的民主。我們被認可和信任爲真正無辜的人洗脫嫌疑。我們擁有權力。這是我們強大的原因”。他們最終用犧牲自我那點自由換得了那個年輕人的人身自由。

一個正義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儘可能使社會中處於最不利地位的人多得好處較少受損的社會,此即照顧弱者原則。我們不明白事實上的真相以及最終那位男孩的最終結局,可是至少在電影中,他得到了他應有的公平和正義,而那十二個陪審員也對自我的職責和關於公平和正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週六晚上,那廝第一次爲我準備了晚飯,雖然很簡單,只是熬了些粥,可是很欣慰。

《十二怒漢》觀後感 篇11

一部黑白電影居然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分,堪稱奇蹟,至於原因我想看過這部電影的都知道。

劇情很簡單,甚至場景也很簡單,一個男孩被指控殺了他父親,有十二個陪審團成員幫助法官判斷男孩是否有罪,在陪審團所在的討論室中他們展開了激烈的辯護,起初只有一個人認爲男孩無罪,但他卻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案情中種種疑點,最終讓其他十一人都改變了看法,至於男孩最終有沒有罪也不知道,相信本片主題也不需要關心案情最終結果如何。場景只有三幕,審判庭,討論室,然後是陪審團離開時的法院大樓外,其中影片幾乎98%的時間都在討論室中度過,感覺影片中的每一分鐘和現實中的每一分鐘甚至達到了同步的地步。

電影就是這麼簡單,起名十二怒漢的原因也就是陪審團有十二個人。但這部電影的主題卻很大,看電影的人也會從中感受到美國爲什麼會這麼強大,其中不光有民主的力量,也就是這十二個人來自各行各業,是隨機選出來組成陪審團的,甚至他們互相都不知道姓名。爲什麼要有十二個人我也不知道,可能和西方的某些理念有關。撇開這些不談,從最基本的開始入手,我看到了其中有這幾點很讓人佩服。首先如果有一個人反對,大家就要坐下來討論,直到把這個反對的人說服或者被他說服,最初是逐漸被一個人說服,最後是一起說服最頑固的那個人,有反對意見可以,但一切都需要基於事實。其二,任何人都不應該隨便改變自己的看法,例如片中想看球賽的那個就因爲改變而被訓斥了一頓,別人根本不稀罕這種見風使舵的人,保持自己的想法直到確信自己被事實說服纔是最重要的。其三,這個男孩與他們非親非故,他們也得不到任何壞處和好處,但不代表他們就應該稀裏糊塗敷衍了事對待這件事,事實真相應該是每個人的追求,爲此付出多少努力也是值得的。這三點就是我最強烈感受到的。

豆瓣上有人聯想到了中國,我也不得不產生這樣的聯想,手機報上好幾次收到警方爲冤假錯案平反,這些所謂的罪犯甚至在牢中度過了十年才被人相信自己是被錯判的。我相信法官的判決不會是經過十二怒漢討論的結果,更不會是詳細分析各種情況,力求事實真相的結果,屈打成招到底有沒有很難說。

耐着性子把這部電影看完,最後還是有一個小疑問,爲什麼最頑固的那個人突然把自己兒子的照片撕了就立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呢?豆瓣上顯然有和我一樣不開竅的觀衆,對此有人給出瞭解答:

他和兒子關係不好,兒子還打了他的下巴,他們已經兩年沒有見面了。他覺得所有的孩子都是不聽話的,一開始他就想當然的認爲這個男孩殺了爸爸,他把自己的個人感情強加到了案子上,把對自己兒子的怨恨(或者說由摯愛生出的恨)強加到了這個男孩身上。

沒錯,只有理性才能獲得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