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十二怒漢觀後感3篇

十二怒漢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十二怒漢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十二怒漢觀後感3篇

十二怒漢觀後感1

一次完美的觀影體驗。

距離上次完美的觀影體驗已經已經不知道多久了,豆瓣打了五顆星(極力推薦)。就如同前兩天補看的《辛德勒的名單》一樣,一個是心靈上的震撼,一個官能上極大的愉悅。

雖然很早就看過徐昂導演根據《十二怒漢》翻拍而來的《十二公民》,但即便是幾乎全盤的翻拍(老版本的案子也照拿過來)。現在讓我回憶當時的觀影體驗也並不是特別好,似乎只能零星的記起何冰和韓童生的表演吧。

但是當我今天找來1957年西德尼呂美特版《十二怒漢》。看完的時候,那種官能上的愉悅真的久久不能平復。即便是在豆瓣上爽打五顆星,連寫了140字的短評也無濟於事。只好拿出電腦,胡亂寫寫觀後感,怕時間久了再去寫早已沒了心情。

如呼吸般的節奏

已經忘了在哪篇文章裏看到“呼吸感”這個詞了。當時我也不明白什麼是呼吸感,可能是當電影的節奏像觀看者的呼吸一樣似有又無張弛有度,那種舒服到像自己呼吸一樣的感覺纔是吧。但是在今天之前從來也沒有過那樣的體驗,我也無從感受。

然而今天當我看完這部影片,“呼吸感”這三個字很自然的又回到我的腦子裏。

哦,可能這就是呼吸感吧。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在貧民窟長大的18歲少年因爲涉嫌殺害自己的父親被告上法庭,證人言之鑿鑿,各方面的證據都對他極爲不利。

最終由十二個不同職業的人組成了這個案件的陪審團通過投票來決定男孩的罪名是否成立。但只有8號陪審員想對一個18歲的孩子的生命負責想要討論後再決定,但是其他的11位陪審員都不屑於顧,由此展開的爭論。

在我看來在電影在節奏的把握上用了三個案件中最值得懷疑或者爭論的點來做呼和吸的分割點。

第一個質疑點是當8號陪審員(亨利 方達飾)拿出了一把和男孩所謂的殺人兇器一樣的刀具的時候,爭論出現第一次的小高潮,每個人都爭論不休,隨之而來的就是第二的投票和9號陪審員的反悔認爲男孩無罪。

第二次是爭論證人的證詞是否真的正確,是否能提出合理質疑。隨之展開的就是關於樓下跛腳老人關於15秒是否可以從走廊的盡頭走到門口看到男孩跑出去的論證,和住在對面的女人是否可以從電車裏看到的那個人真的是男孩本人。同樣在這次也有人反悔認爲無罪。

第三次在最後幾個人還認爲有罪的時候,如果雙方無法認同就會被定爲懸案會被第二波的陪審員決定。9號陪審員通過一個摘眼鏡揉鼻子的小動作發現了女證人也是有戴眼鏡的,如果按照她的證詞裏說起晚上無意間看對對面的殺人事件的就行不通,因爲如果不經意的發現的話,是不會去戴眼鏡的,是看不清哪個殺人犯真的是這個男孩的。

在這三次裏你會看到緊張刺激的爭論,一次次的質疑和一次次的反駁解釋還有爭論不下來的時候閒言碎語吐槽挖苦,就在這樣一次又一次之間完成電影節奏的呼與吸。

數不清的細節呈現

電影中的細節成了爲人物做合理化的鋪墊的工具同時又能爲人物的演技添色不少。

其中一個重要的細節就是汗水。審判案發生在一個悶熱的雨水來臨前的下午,每位陪審員都苦不堪言,汗流浹背,但唯獨3號陪審員不流汗,這時候4號陪審員問了他,你爲什麼不流汗,他回答:我不流汗。但是當最後被說服沒話可說的時候,導演給了一個他腦門上汗水的特寫。

另外一個就是最後才反悔的2號陪審員,爲什麼抵抗到最後即便自己的反駁的理由已經非常的無力和無效了也在爲了反抗而反抗。前面看似無意義的拿出自己離家出走的兒子的照片給8號看。這個簡單的動作正是在最後給這個人物動機做合理化的解釋。

其實這樣的細節在電影中比比皆是,比如4號陪審員貧民窟的身份,12號陪審員反覆摘下又帶上的眼鏡等等。

慢慢的寫着寫着,開始從最初激動的心情中剝離出來,開始回憶電影中讓我產生質疑的地方。比如爲什證人的證詞這麼不堪一擊,法官和律師又爲什麼指不出來呢,即便文中做了一些合理化的解釋。說那是因爲這個律師是指派的律師從中得不到利也得不到名,還有那個女人作出僞證的動機又是什麼呢?電影中雖然對於老人的作證動機說了一下,女人的確沒有。

而在我看來,這個電影更多的意義並不是把它作爲一個嚴謹的推理片來看,它更大的意義是把這個陪審團討論看作爲一次社會實驗,而在這個實驗裏讓人們重新或更加的重視社會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如家暴問題,獨居老人,貧民窟,法律程序中的合理質疑等等,這一個又一個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或着亟待解決的問題。

十二怒漢觀後感2

昨天熬夜看完了《十二怒漢》,很有感觸。影片講述的是陪審團十二個男人對一個素昧平生的十八歲犯罪嫌疑人最終認定否有罪的故事。影片設計的精巧讓人折服。

故事發生在一個法院陪審團的討論室裏,故事時間也就一個多小時。在一個暴風雨來臨前的傍晚,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十二個男人聚集在這裏,由於異常悶熱,陪審團的十二個男人都打算儘快把案子了結,好去忙各自的事情。故事一開始,其他人都顯得很懶散,唯獨一個人站在窗邊陷入沉思,他是一位建築師,儘管證據都證明那個嫌疑犯有罪,但是他認爲一旦這十二個人一致認定有罪,那麼這個十八歲的男孩就將被送上電椅,一個年輕而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消逝,畢竟這男孩才十八歲。他認爲,這裏面肯定有不合理的地方。

爲更有效率完成認定任務,有人建議投票,如果意見一致,大家就可以回家,但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那麼就必須好好討論,仔細研究直到最後意見統一爲止。第一輪投票,只有一個人認爲那個男孩是無罪的.,而那個人就是那位建築師,其他人都用自己的道理企圖說服建築師,而富有戲劇性的是,這個認爲犯罪嫌疑人無罪的建築師並沒有被其他人說服。他提出自己的質疑,並且有些人認爲他的質疑還很合理。在他的不斷強調和推理解釋後,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他的觀點,對所有指證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和看法。最終,這十二個人都達成一致的意見——指控不成立,這個十八歲的犯罪嫌疑人無罪,應當當庭釋放。

這部電影之所以被奉爲經典,我認爲原因有四點:

一、主題

影片表達的主題是對生命的尊重。這個被控告殺死他父親的十八歲男孩,出生貧民窟,性格粗暴,沒有文化,甚至連最基本的英語語法都不懂,可以算是社會的人x渣。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作爲公民也享有公平的權利。《獨立宣言》中說:“人生而平等,生命是人最基本的權利。”這個犯罪嫌疑人有權得到一個公正的判決。從陪審團的角度來說,要他們來決定一個素昧平生的人的生死,應該帶着巨大的責任就像決定自己的生死一樣慎重。

二、表現手法

以小見大是影片最突出的表現手法。影片不僅展示陪審團判定一個案子的過程,而且從不同的人對同一事件不同的態度和看法折射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社會經歷和一定現存的社會問題。那個一開始就準備在討論結束後去看球賽的男子,最初人爲男孩有罪,在情勢發生戲劇性的逆轉時,他由對反對者的憤怒轉變爲投靠反對的一方,他的解釋是“他有罪沒罪我不知道,我只是不想讓事情變得太麻煩!”顯然是一個無所謂的態度。而那個一直堅持認爲有罪的男子,在第一次談到他和他兒子時,他看着自己和兒子的合影說爲了讓兒子成爲男子漢,他一直用着嚴厲的方法鞭策着兒子。而在兒子十六歲那年,兒子成爲男子漢把拳頭揮向了他的下巴。最終,只剩下他一個人堅持認爲有罪的時候,他把皮夾摔在桌上,憤怒地把那張合影撕成碎片,趴在桌上失聲痛哭,最後說出:“無罪。”他與兒子之間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測到他和兒子的關係很僵,他之所以認定男孩有罪,一定意義上是把自己對兒子的恨轉嫁到這個男孩身上。還有一個人,一開始就帶着偏見來看待這個犯罪嫌疑人,當他說像男孩這類人就是小混混的時候,大家都紛紛離席,不願意聽他繼續講了,因爲事先就有偏見是不可能形成公正的判決的。然而這個人的看法卻反應出一個社會問題:一個來自於貧民窟的孩子,無論怎樣,都會被認爲是人x渣,多數情況下會遭到歧視。

三、環境渲染

環境具有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一開始悶熱的天氣,十二個人都處在煩躁的狀態,沒有心情坐下來冷靜地討論。而下雨之後,天氣變涼爽了,那個球賽也沒辦法舉行了,大家逐漸冷靜下來,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認定無罪的行列,最後所有人都同意犯罪嫌疑人“無罪”.討論結束後,走出法院,雷陣雨停了,眼前是一個涼爽舒心的天氣,這也呼應着那個建築師的心理狀態—一由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到最後露出欣慰的笑容。

四、搖鏡頭

影片在拍攝手法上最大的特色在於搖鏡頭和長鏡頭的使用。從十二個男人逐個進入討論室以及會議之前的閒聊,都是一個鏡頭,沒有被切斷,畫面流暢銜接自然,顯示了高超的拍攝技術。

總之,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它對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尊重他人闡釋獨到而又不露聲色。當然,推理過程也相當精彩,不同人的觀點既符合人物身份又能展現人物個性,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

十二怒漢觀後感3

今天看了一部很棒的片子,以至於現在還興致勃勃,激動地不能入眠。在沒有查看任何本片評論及背景的情況下寫下自己的一些感受,因爲怕被左右掉一些直觀的印象,先入爲主總是讓我們失去很多珍貴的感覺。

片名如題目《十二怒漢》。講述的是一個由12人組成的陪審團對一個疑似兒子謀殺父親的案件的裁決。一九五幾年的片子,黑白,場景簡單,簡單到只有一個房間,其實當一部電影只有一個這樣的場景時,你就可以感覺到導演的自信。近100分鐘吧(確切時間不定,因爲此刻的激動,也沒有再回頭看一遍,只是粗略估計),12個男人都在這個空間中,甚至一開始你都會覺得擁擠,每個人都在做各自的事,有些眼花繚亂。人物(除了兩個人最後交換姓名)甚至都沒有名字,他們來自社會的不同階層,從事各種職業(建築師、推銷員……),不同的社會背景,生長環境等等諸多不同點的人,他們聚集在這個房間,裁決一個18歲的少年是否該被送上電椅(不是很清楚美國的法律,應該是死刑的裁決吧)。最初的設定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今天是今年最熱的一天”.炎熱,讓人感覺煩躁不安,而他們所處的空間是一個會議室,唯一的風扇壞了,房間被鎖上,以留給這12個陪審人員充分不受干擾的空間。在進入這個空間以前,庭審告一段落,法官的話也非常重要,雖然這位法官顯得很不耐煩這樣“顯而易見”的案件。但他依然提出了兩種結果,一個便是男孩背叛有罪,一條年輕的生命就此結束;另一個便是男孩無罪釋放,但若判斷有誤,就是放走了一個將來可能對社會有潛在破壞力的殺人犯。這樣兩個結果,如果交給我們,當所有證據都將矛頭指向男孩時,我們會如何做判斷?

男主角,他從一開始便與衆不同,當其他人走進會議室,爲天氣的炎熱煩躁時,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風景,應該是在思考。而接下來,衆人便開始展開了精彩的故事。男主角認爲判男孩有罪的證據存在問題,而其他的11個人,從一開始的一致反對,到一步步被說服,甚至是說服彼此,最終走向12個人的統一,判定無罪。這並不是一個反對少數服從多數的故事,但卻是從少數者的思考開始的。煩躁的天氣讓其他11個人作出的判斷更多的帶有早些結束的念頭,更不遑其中還有急着去看球賽的興奮的棒球迷等等不負責的人。但,爭論既然開始,當然要有一個結束。其中精彩的推斷、主角的冷靜與堅持、以及每個人直接的互動都非常精彩,就不一一詳述。

而我最欣賞的是男主角的一個概念,“我們應該有合理的懷疑”.沒有人看到事發的真正經過,也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這個男孩可能是無罪的,甚至一切爲男孩辯駁的理由都不能完全的、毫無疑義的肯定。但,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一開始就判定一個人有罪,不論這個人之前做過什麼,出自怎樣的社會背景,這些都不能成爲一個人必然成爲罪犯的理由。沒有什麼是必然的。

我不是學法律的,但是我知道法律上有一個概念——疑罪從無。以前並不能十分的贊同,但看過這部片子後,對這個概念卻有很強烈的認識。當一個人可能犯了罪,但是沒有明確的證據指證時,判定他是無罪的。我想,這是我們之所以稱自己爲高級動物的理由。可能這句話說得大了,但我直觀的感受就是如此。我們是人,在我們無法確認時寧願給予信任,寧可把它想得美好些,這是我們應該爲人有的認知。試想,如果我們堅持人性本惡,那麼我們認知世界的角度將會怎樣?這個世界將會被蒙上一層怎樣的顏色?即使我們嘴上總是對現世充滿抱怨,但試問問你骨子裏那流動的鮮血,你不希望這個世界美好些?你不希望好人多一些?我們都明白答案,而這可能就是那個“善”字。我不是喜歡套用“愛”、“善”這些詞彙的人,甚至我都會盡量避免使用這些詞彙,因爲害怕一不小心就說大說多了一些東西。但這一刻我想就是這樣的,正因爲我們心中有那個字所以我們定下這樣的法律,爲每一條生命負責。這樣的法律證明我們是一個人,活生生。

這是一部好電影,有太多可說的,節奏的掌控,矛盾的處理,人物的塑造……很多很多,但我最想說的是我感觸最深的這些。在這個浮躁的年代,能看到這樣一部老電影,是我們的運氣。歎服於導演與編劇的才華,感謝他們在那樣的年代爲我們保留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東西。人之所以爲人的理由便是思考吧,思考着的我們纔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將這部電影推薦給大家,希望將這樣的珍貴分享給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