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

太空授課的“選題”條件是實驗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必須安全可靠、質量小、體積小、功耗小、對航天員健康無影響、不會污染座艙環境等;當然,也要考慮創意新穎、簡單可行、不需要花費航天員很多時間等因素。

“當時還設計了一個磁鐵實驗,但考慮到磁鐵可能對航天器內部儀器和設備產生影響,所以這個實驗被放棄了。”龐之浩補充道,此外,化學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爲了安全起見,太空裏的化學實驗通常在實驗櫃或者手套櫃進行,難以向地面學生呈現,因此挑選物理實驗作爲太空授課的內容更具安全性和可視化。

爲做好中國首次太空授課科普教育活動,當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部門對活動進行了系統、周密的.策劃,完成了課件、教具製作和地面課堂的準備工作,航天員還爲此進行了專題準備。

由於天宮一號是精密飛行器,航天員的授課活動必須小心謹慎,既不能動作幅度太大,干擾到正常飛行,還要當心漂浮的實驗器材、液滴影響到航天器安全。

作爲主講人的航天員王亞平,在備課時沒少下功夫。她精心準備授課內容,向專業教師虛心請教講課技巧。指令長聶海勝擔任太空課堂的助教,負責配合王亞平管理教具,維護課堂秩序。航天員張曉光幾乎是被“捆”在艙壁上聽完這堂課的,因爲擔任攝像師的他,要想在失重環境下保持平衡,必須用束縛帶把自己固定在艙壁上,才能在用手持攝像機的情況下,保持長時間穩定拍攝,把太空授課的精彩圖像傳回地面課堂。

“未來的太空授課將會有更多、更新穎的實驗內容和形式。例如天地對比實驗,比較蠶或蜘蛛在太空與地面吐絲的區別,觀察蝴蝶在太空中如何飛舞等。”龐之浩介紹,我國有關部門也已開始組織青少年設計太空實驗,並定期請專家評審,優秀的實驗方案未來有望在中國空間站上實施。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2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20xx年10月12日,“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講。學校組織我們通過網課的形式一同觀看“天宮課堂”第三課,讓我比起以往又多了幾分收穫,也讓我倍感自豪。

上一次“天宮課堂”的精彩片段還令我記憶猶新,這次三位老師又會爲我們講述怎樣神奇的實驗呢?

跟隨航天員們,我們雲參觀了問天實驗艙,看到了中國空間站的全貌。我不禁感嘆於國家科技發展的強大,也被中國科學家們的創意設計而折服。同時,在陳東、劉洋、蔡旭哲三位老師的帶領下,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如指令長陳東所操作的毛細效應實驗,使我認識到了毛細效應的重要性和它的工程應用。除了物體運動的特殊現象:水球變“懶”實驗和會調頭的.扳手外,航天員將首次在問天實驗艙授課,觀察在太空中種植的水稻和擬南芥。水稻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竟然也會因“向水性”的特點而茁壯成長。讓我不禁驚歎。

通過這次“天宮課堂”的學習,我感到了中國航天員攀登不止,挑戰未知的求賢若渴。他們“十年磨一劍”的千錘百煉堅韌不拔激發了我們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學習科學、研究科學的積極性,這爲祖國培養科學人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那壯麗而神祕的星空,吸引了無數先驅和智者。他們用超越時代的智慧和勇氣乃至生命留下了惠澤後世的壯舉,召喚一代又一代人思考、探索,使偉大的科學精神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激揚前進的步伐!

與此同時也讓我明白,相對於深邃寥廓的宇宙,人的一生短暫而渺小。但也正是因爲生命和夢想的存在,才讓寂寥的宇宙富有生機和意義。

“神舟”問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浩瀚天空裏越來越多中國航天員的身影,正在將中華民族對浩渺宇宙的浪漫情懷譜寫成探索太空的現實詩篇。

探尋九天的夢想從未停歇,奮鬥的征程不曾止步,我相信中國航天的精彩故事會不斷續寫。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3

的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體驗,出生在新世紀的我,見證了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我看到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矯健的身姿,爲祖國感到驕傲;我看到“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成功,掩飾不住對祖國科技發展的自豪和喜悅;我還看到互聯網已經觸及千家萬戶,鼠標一點,指尖一觸,便無處不達……

我在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裏,回首過去,又展望着未來。如何在這大時代的浪潮裏求得發展,是我,更是未來的你,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抓準時代脈搏,根據時代需求來完善自我,纔不會落於時代。世界的發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爲過,這個時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講究高效,正在從注重簡單的實用性到滿足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發展着。身處科技人文發展不斷登上新臺階的你我,唯有不斷學習本領,掌握高精尖知識,纔不會淹沒在時代大潮中。

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實難,作爲青少年的我們,面對着生活中的風浪,又何嘗不應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昂揚姿態去面對呢?

然而,與時代同行並不是做一顆隨波逐流的海草,作爲祖國未來的棟樑,我們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待到你們18歲的時候,也希望你們在斑駁陸離的社會裏能夠明辨是非,守住底線的同時,更要擔起引領時代風向的大旗。

“後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追尋,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守......當我們都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時候,當我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時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4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在學校的組織下,我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三課,這次授課與上一次一樣,繼續使用“天地對話”進行授課。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給我們上了一節生成有趣的物理課。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繼續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項目介紹,並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

一個小實驗不僅教給我們了物理知識還反映出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功。這份成功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沒有他們艱苦奮鬥,克服重重困難、跨過道道險關,怎能從無到有發展起我國的航天事業呢?

我們相信,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將爲人類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雖然疫情阻擋了我們上學的'路,但阻擋不了我們熱愛科學的心。今天我看了《天宮課堂》,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似乎有訴不完的科學情懷。

在空間站裏,陳冬、劉洋、蔡旭哲等三名航天員爲我們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實驗課。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但它拉近了我們與宇宙之間的距離。在這一個小時裏,我大飽眼福,不僅看清了失重狀態下飽和液體結晶的現象,瞭解了在空間站裏必須通過離心力才能使水油分,還知道了在微重力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會大顯神威。這一切讓我感受到了太空藏着無窮無盡的奧祕。最後,他們還爲現場課堂的同學們解答了很多有關宇宙奧祕的問題,我多麼希望自己也是現場的一員能向他們請教!

我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聽完這堂課更加激發了我探索宇宙奧祕的興趣,我深深的知道,要想探索宇宙奧祕,必須從小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將不懈地努力奮鬥,去實現我的天宮夢。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5

中繼衛星、空間站、地面測控完美配合,讓太空“網課”不卡頓

太空授課活動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信號暢通是課程順利進行的關鍵。爲了保證“上網課”視頻高清晰、零延時、不卡頓,“天鏈”中繼衛星、空間站、地面各個測控站密切配合,爲天地互動提供技術護航。

“航天員給地面的信息依次通過空間站中繼天線、天鏈中繼衛星、星地下行鏈路等傳輸到地面站。”天鏈二號01星副總設計師李向陽將中繼衛星形象地比喻爲太空數據的“中轉站”。天鏈中繼衛星可以爲中、低軌道航天器提供天基測控、數據中繼服務。這相當於把地面測控站提升到幾萬公里的軌道高度,依照各類航天器、飛行器不同的數據,應用部門把它們產生的'各類數據分別進行實時轉發,這樣既提高了數據回傳時效性,又增強了應急協調聯動能力。

據介紹,天鏈一號03星和天鏈二號01星接力保障太空授課,艙內的多臺高清攝像機拍下的高清視頻,通過中繼高速鏈路實時傳送至地面,地面上行兩路高清圖像傳送至艙內的顯示器,從而實現高速雙向音視頻傳輸。

20xx年,中國航天員楊利偉第一次進入太空。其間,他數次與地面控制站進行天地通話,但每次都有着嚴格的時間窗口限制。那時,中國境內的觀測站有效保持通信時間是相當有限的。後來,“天鏈”系列中繼衛星誕生,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如今,我國中繼衛星系統換代升級,太空授課等需要長弧段、強信號支持的重要活動也因此開展得更加從容。

“20xx年太空授課,我們當時天上只有3顆星,都是一代星。現在我們天上有5顆星,除了天鏈一號04、05星,還有天鏈二號01星,二代星比一代星在傳輸速率和其他能力上更高。”北京空間信息傳輸中心總工程師單長勝說。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6

北京時間20xx年10月12日下午15時45分,“天宮課堂”第三課正式開講,這是20xx年6月20日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協助下進行首次太空授課後,中國航天員第三次進行太空授課。

“天宮課堂”彰顯中國科技自強自立。開啓這堂特殊的天地課堂,讓國人感到驕傲與自豪。目前,除了由美俄等六家西方航天機構共同建設的國際空間站之外,另一個就是中國自主建造的天宮系列空間站。相信中國空間站將給中國和世界帶來更多驚喜。開設“天宮課堂”彰顯出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精神,只要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攻克航空航天領域的科技難題,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必將進一步堅定自信,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天宮課堂”激盪青少年的'愛國激情。中國空間站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蘊含着豐富的教育資源,對激發社會大衆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具有重要意義。8年前的那一堂課,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這次“天宮課堂”第一課更是吸引了廣大青少年,激發出他們對未知世界的興趣。問天實驗艙介紹、毛細效應實驗展示、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現象……讓廣大青少年在感知宇宙奧祕的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對中國航天事業的信心與力量。

“天宮課堂”激發中國人的壯志豪情。“天宮課堂”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學習強國”平臺和載人航天工程網廣泛徵集授課內容、互動提問和創意建議,擇優納入“天宮課堂”籌劃實施,過程凝聚人心。後續,“天宮課堂”將持續開展太空授課活動,積極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和文化,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航天科普教育。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進行科普教育,開展科普實驗,解答廣大青少年提出的各種疑問,無疑爲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公開課。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7

“天宮課堂”第三課定於10月12日下午15時45分開始,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將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將面向全球進行現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繼續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項目介紹,並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旨在傳播普及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據介紹,“天宮課堂”推出以來,已成功舉行了兩次太空授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在前期開展的授課內容徵集活動中,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通過新聞媒體、“學習強國”平臺和載人航天工程官網踊躍建言獻策,不少好的創意設計脫穎而出,將在此次授課及後續活動中陸續進行展示。

中國航天員真誠邀請廣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嘗試開展相關實驗,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祕、體驗探索的樂趣。

公開信息顯示,“天宮課堂”是爲發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推出的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課堂”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青少年爲主要對象,採取天地協同互動方式開展。

20xx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20xx年3月23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二課再次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再次進行了太空授課。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8

在12月9日下午我們觀看了太空空間站直播。

直播開始,我首先知道了太空中與我們地面通信,是需要保持通信設備暢通的。

在直播過程中,老師們問了我們想帶什麼去太空?在觀看直播的各個地方的學生開動了自己腦筋:“想帶無人機、鋼筆鉛筆,圓珠筆、巴西木。……而我想帶國旗上去,去看看國旗會不會在太空中飄揚。後來老師告訴我,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員早就已經帶上了我們的國旗。

通過太空課堂,航天員們爲我們做了精彩的實驗,有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等等等等,在直播裏宇航員正待在距地面400公里的天和核心艙。人人都知道,太空上是失重的,所以在太空艙裏的宇航員像飛起來一樣,他們在空間站裏是無法與地面一樣走路的。有人可能會以爲,空間站聽起來好好玩啊,還可以飛起來,其實不然,失重辦會導致血液上涌,所以宇航員們的臉看起來“胖胖”的,會影響健康。所以在太空艙中還設置了許多爲宇航員健康而設計的健身器材。

宇航員王亞平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太空艙中的一些飲水裝備,還有加熱食物的機械,在空間站裏還有小冰箱。冰箱雖小但用處很大,就好比那句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冰箱可以保鮮食物,使宇航員在太空也能吃上新鮮的水果。

我還知道了一個關於太空時間的小知識。空間站90分鐘就繞地球一圈,所以宇航員一天可以看見16次日出。

接下來實驗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乒乓球的.突驗。地球上乒乓球放在水中是浮起的怎麼壓也壓不下去,而在太空上,乒乓球放在水中慢慢的就能夠被壓進水裏,不在浮上來。這真是太神奇了。

通過觀看這次直播,我瞭解了更多關於太空的小知識,太空真是又神祕又充滿了無盡的知識,希望以後我可以瞭解更多太空的奇妙之處。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9

這次“天宮課堂”授課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採取天地協同的互動方式,由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授課教師,葉光富和翟志剛擔任助手,爲大家進行直播授課。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

太空拋物實驗,冰墩墩參演

這次天宮課堂邀請到了一個“特約嘉賓”,就是人氣王冰墩墩。

它被用來演示了牛頓定律。在太空中拋物,並不會像地球上一樣下落,而是沿原有方向勻速前進。

水油分離實驗

地球上的`水和油因爲密度不同,油浮在水面上,但是太空裏處於微重力環境,靜止狀態下,水和油很均勻地混合在一起。

那麼如何能讓太空裏水和油也分離呢?答案是旋轉起來,利用離心作用!

航天員用繩子拴住瓶子進行旋轉,水油分離了!

水橋實驗

王亞平老師已經用許多方法展示過太空裏的液體張力,這一次又玩出了新花樣——水橋。

在微重力環境下,液體的張力足以維持住兩個物體之間的水,看起來就像一座橋。

太空“冰雪”實驗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大家都知道,只有溶液達到飽和狀態,纔會出現結晶沉澱。如果溶液未達到飽和狀態,它會繼續溶解,不會結晶。地面上受重力影響,液體從杯子底部開始往上結晶。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像漫天飛雪一樣,液體的四面八方都結晶。在杯子邊緣和空中等,每個方位,每個有水的地方,都有出現結晶的現象。

這是“天空課堂”第二次在中國空間站開課,我們堅信,在未來,中國空間站會繼續利用太空中獨特豐富的資源,引導和鼓勵青少們積極探索,弘揚偉大的科學精神,讓我們懷着一顆熱愛科學和探索未來的心繼續期待接下來的課程吧!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0

天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20xx年12月9日,這是一個令許多熱愛科學、嚮往太空的人們激動的時刻,神舟十二號上的航天員們將在太空中爲大家進行授課。其中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和泡騰片實驗,是我最爲感興趣的。

“太空授課”之水膜和水球及泡騰片實驗,一個水滴在太空會變成圓圓小水球,並不會落到地面上,接着王亞平老師直接“吃”了一口水。王亞平老師將普通的水可以固定在鋼絲圓環上形成了比較結實的水膜,往水膜裏不斷加水,會形成一個大的水球;將水球裏注入了一個大氣泡,往氣泡裏看,呈現的是正反兩像;接着將水球裏的氣泡抽走,注入藍色液體,整個水球就變成了非常漂亮的“藍球”王亞平老師往水球里加入了泡騰片,這時水球裏瞬間膨脹起來,十分美麗。

太空授課,說明我國爲未來空間站的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象徵着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和逐漸昌盛的國運。我看到,中國這個巨人又站起來了!

此次太空授課,我學到了不僅僅是一些未曾觸及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我見到了許多有趣的現象,更讓我給以後將要學習的內容奠定了基礎,印象十分深刻。同時太空授課的.益處也不僅僅侷限於普通的課堂,它更能激發我們對太空的嚮往以及興趣,使我們從小便有所積累,爲將來,爲了祖國的發展埋下了希望的種子,這無疑是會推動我國科技進步與發展的。另一方面太空授課也向世界彰顯了我國航天技術的先進性,對國家在國際的影響及發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太空科技,奧祕無窮,未來是屬於我們的,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我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使我走近航天、瞭解航天、熱愛航天。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1

10月12日15時45分,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面向廣大青少年的“天宮課堂”第三課正式開講。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研製的中繼終端和中繼衛星有效載荷,搭建了一條“太空天路”,確保“太空教師”授課暢通無阻。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天宮課堂”中,三位航天員在軌介紹了其在空間站問天實驗艙的工作和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的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等,同時介紹了植物生長研究項目。“天宮課堂”通過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傳播普及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西安分院表示,此次授課不僅實現了地球與空間站之間的實時傳輸,還進行了充分的天地協同互動,太空信號傳輸良好,視頻清晰不卡頓,西安分院承擔研製的中繼終端表現出色。

在空間站舉辦太空課堂,課前最關鍵的一環便是保障通暢的通信鏈路。西安分院科研人員研製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中繼終端,便是通過中繼衛星建立與地面的`通信聯繫,搭建了一條“太空天路”,從而實現了航天員的實時授課。

“通過中繼終端建立的天基測控通信系統建成之後,將地面對問天實驗艙以及空間站的測控覆蓋率提高至90%以上,確保問天實驗艙在絕大部分時間都保持着與地面的實時通信。”西安分院載人航天工程任務負責人餘曉川說,“載人航天工程原有的地面測控站、海上測控站測控覆蓋率較小,如今則實現了幾乎100%的測控覆蓋率,確保航天員與地面實時授課暢通無阻”。在此次活動中,中繼終端通過在天鏈中繼衛星之間的切換跟蹤,確保了信號傳輸持續正常。

另悉,“天宮課堂”推出以來,已成功舉行了多次太空授課。從神舟七號飛船開始,在神舟系列飛船、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等航天器上,都使用了西安分院研製的中繼終端。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2

上次的天宮課堂我錯過了,但這次有幸趕上,我對太空中的實驗都非常好奇。提起太空,就不得不想到宇航員的失重,提起重力,又想到讓我叫苦不迭的物理,或許天空課堂能再激起一些我對物理的興趣。

在太空中,水和油可以融合,很久都不會分離,這需要利用水和油的密度大小進行甩動,才能到達陸地上的狀態。在太空中拋出的物體可以沿軌道穿梭於兩人之間,失去重力的物體就不曾下落。還有玻璃板間水滴構造橋樑的實驗……空間站裏的實驗似乎都和物理有關,而它恰是我一個有“問題”的學科。

宇航員可以爲我們講述太空中的物理現象,說明宇航員們的物理知識都很充足。在提問環節中,許多同學都提到了自己的夢想,有那麼一瞬間,我想到了自己的夢想。雖然設計師和航天物理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但還是要想要認真地儲備物理知識。關於設計師有許許多多個方面,服裝、建築、廣告等等,最吸引我的依舊是服裝。

在現在大各大品牌的.走秀中,創意已經不僅體現在服裝裏,更體現在秀場的特色中。我想如果把物理中的磁場和重力在某天帶進秀場,還有比用知識裝點更獨特,更新穎的點綴嗎?另外,我想如果未來可以利用知識儲備來設計或改良特殊性質的面料,如這次冬奧會運動員們身上穿的運動服就有防割保暖等功能,而安踏中國風的設計外觀想必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一件衣服,從裏到外都在爲自己的祖國宣傳,我想這是和賽場拿獎,做科學實驗,研究天文有着一樣重要意義的事。

“未來是掌握在我們手中的。”物體也許會脫離地球失去地心對它的引力,但心不會脫離夢想對它的吸引。心向山海,定能不負熱愛,我想就算不夠不到整片宇宙,也要在自己的星際中發光。

這便是這節課帶給我的。

觀看天宮課堂觀後感 篇13

熱切期盼中,我們終於迎來了天宮課堂第二課正式授課。幾天前,老師就已經發布了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並且還把授課表以及授課老師公佈出來。由於天空課堂第一課給我帶來很多神奇的實驗,讓我看到了在地球上無法看到的奇怪現象,感覺到科學如此奇妙讓我對太空充滿了好奇,我一直盼望着第二課早一天到來,今天終於如願以償,我們全班師生共同在教室裏通過一體機觀看了現場直播。

今天的天宮課堂在地球上共設立了三個教室,除了主教室外,還在西藏和新疆設立了分教室,看着他們之間互動,我心裏想,如果哪一天我們學校也設立一個分教室,那該多好啊!到時候我一定會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積極發言和他們共同討論,把我想問的問題一一向天宮的老師說出來,也來一個天地對話,想想都那麼興奮!不過我發現提問完以後,還要等幾秒鐘老師才能回答,看來距離太遠的話,信號的傳播還是需要時間的,我們之間通話必須要等一等,對方纔能聽到,這還真是我原來沒有想到的'。

今天天宮課堂的老師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有趣的實驗,比如點水成冰,給我印象真的很深刻,覺得很神奇。一個水球在王亞平老師觸碰的一瞬間變成了冰球,變成固體了,就像魔法師一樣酷斃了帥呆了。老師在講解其中原理的時候,提到的飽和度、凝心顆粒、結晶等這些知識我還似懂非懂,我想那些大姐姐,大哥哥們一定聽得懂吧!看來我也要好好學習,快快長大,通過學習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將來利用這些科學知識來造福人類,做新時代合格的接班人,爲實現中華民族的中國夢,盡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