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14篇)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14篇)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1

王繼才同志守島衛國32年,用無怨無悔的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我們要大力倡導這種愛國奉獻精神,使之成爲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守島衛國的王繼纔在執勤時突發疾病去世。他的離去讓人傷感,也讓人們思考如何在新時代繼承、弘揚他的愛國奉獻精神。王繼才生前是灌雲縣開山島民兵哨所所長。開山島的面積只有兩個足球場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開山島的環境非常艱苦,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讓人敬佩的是,自1986年起,王繼才和妻子王仕花二人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守衛孤島整整32個年頭。

學習英雄王繼才,就是要學習他在艱苦卓絕的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邪惡勢力面前更表現出的凜然正氣。王繼才與妻子以海島爲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在艱苦的條件下,王繼才同志沒有被困難嚇到,仍然選擇堅守,這就是一位普通黨員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守萬里海疆初心不改,傾一腔熱血永爲楷模”這是對守島英雄王繼纔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華章的褒獎。王繼才同志長期在艱苦崗位甘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廣大黨員、幹部職工學習。我們要積極大力倡導愛國奉獻精神,繼承和發揚王繼才同志這種堅定的毅力、愛國主義、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並且給予他的家人更多關心愛護。

守島英雄王繼才自覺實踐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和道德追求,是新時代黨員幹部學習的楷模。我們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要以王繼才爲榜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做一名新時代的合格黨員。我們要學習英雄王繼才的愛國主義思想;不退縮、不畏懼艱難險阻、堅守崗位,爲祖國無私奉獻。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2

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充滿了淚水,但這些淚水不是因爲悲傷和痛苦,在這裏的所有淚水都來自感動!那十位平凡的人,來自不同的崗位,卻一次又一次的`給我們帶來令人震撼的感動。

最令我感動的是張寶豔、秦豔友夫婦。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豔、秦豔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後的焦急,雖然最後找到了孩子,但那些走失孩子後的焦急和失望是他們永世不得忘記的。此後他們開始關注尋親信息,並嘗試爲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和安慰。

20xx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不斷壯大,志願者發展到15萬多人,遍佈全國各地,成爲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8年多全身心的投入,張寶豔常年坐在電腦前,腰部和頸部會經常犯病;放下飯碗就上網,胃部經常不適。對此,秦豔友會經常要求甚至“脅迫”她離開電腦,去走一走或者休息一會兒。

然而每當QQ羣閃動,她還是要第一時間去看。甚至家裏停電上不了網的時候,她也會拿起手機,去處理各種事務。 寶貝回家,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包含了多少父母的悲傷和期望,又包含了多少父母找到孩子後的興奮和喜悅。沒有報酬,甚至要自己搭錢,還要經常遭遇各種非議和謾罵威脅,是什麼支撐這對夫婦走到今天呢?當記者提出這個問題時,張寶豔笑着說,“一開始,我的願望是能給尋親者帶來一些幫助。現在支撐我的,是找到親人後,尋親者臉上的笑容。”

尋尋覓覓,悽悽慘慘慼戚。寶貝回家,路有多長?茫茫暗夜,你們用父母之愛,把燈火點亮。三千個日夜奔忙,一千個家庭團聚。你們連綴起星星點點的愛,織起一張網。網住希望,網住善良。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3

何玥,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她生活在廣西桂林,是一個小學生。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11月腦死亡。當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父母聽到她這個決定時,驚訝不已,甚至還責罵她。但是在她死後,家人還是決定完成何玥的遺願。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尿毒症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患者。在旁人眼裏,何玥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有愛心的好孩子,還把自己的獎學金,捐給需要幫助的人。

爲了給何玥治病,父母已欠下了十幾萬元的債務,但爲了完成女兒的遺願,他們拒絕了器官捐獻的補貼。他們想以最美的方式,實現女兒的最美願望。

《感動中國》是這樣評價她的: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亮把人間照亮。

看完這個感人的故事,我反覆思考:一個十二歲的花季女孩,能有如此的堅強、勇敢和心胸,面對如此殘酷的人生,還能做出這樣的壯舉,爲別人着想,實在讓我感動,讓我佩服。我反覆問自己,我與她同齡,卻經常爲一些小事斤斤計較,但是沒有她那樣的寬容和大度;我反覆問自己,我與她同爲獨生子,卻只想着父母和別人能爲我做什麼,而沒有像她那樣處處爲別人着想;我反覆問自己,我與她同爲中國人,爲何我如此渺小,她卻如此偉大。因爲她有一顆善良、無私、偉大的心。我們要向她學習、向她致敬!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4

今天,我們觀看了20xx年度人物頒獎典禮,裏面有很多人很多的光榮事蹟,他們的行爲令我感動。

感動中國,這一次的《感動中國》裏,又多了許多人物,有采集植物種子的植物學家鍾楊;還有捨己爲人的杜富國;空降女兵馬旭;讓村民脫貧致富的張渠偉;隱姓埋名20年的程開甲……這些人物事蹟,都令我感動,但最令我感動的,是遭遇歹徒毫不猶豫衝上去的呂保民。

呂保民是一個退伍軍人,現在在菜市場批發雞蛋,當時的呂保民這時正推着一輛小推車在菜市場運貨,這時突然從旁邊街道上衝出來一個歹徒,他手上拿着刀,肩上挎着一個包,隨後還跟來了一對母子,因爲帶徒有了母親的包,所以,男子與歹徒展開了搏鬥,不料歹徒身上有刀,對着旁邊的男子捅了好幾下,此時的男子,肚子上全都是血,倒在了地上,已經奄奄一息,一旁的呂保民,他毫不猶豫地衝了上去,儘管身上已經被歹徒刺了5刀,但他依然不放開歹徒的手,繼續追趕,幾個村民也看到了,也一起上來幫忙,終於將歹徒制服了,但他卻已經陷入了昏迷,送往醫院急救,最終保住了性命。這樣的事例,真的想他的名字那樣——“保民”這不僅僅因爲他是退伍軍人,更是處於保護村民的'愛心。

看着他,我不禁感慨萬千,我是否一遇到困難就挺身而上,是否堅持不懈呢?肯定不是,但是呂保民他就是,不論當時的處境多麼危險,他也是一馬當先的衝了上去,我不僅心裏很慚愧,也爲他的勇氣感動到敬佩,我以後要向他學習,遇到困難堅持不懈。

這次感動中國令我感悟頗深,也令我感動,我爲那些英雄們致敬!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5

感動,一個微妙的字眼,卻時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

看完《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讓我熱淚盈眶,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鄉村教師朱敏才和孫麗娜夫婦。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孫麗娜曾是一名高級教師,他們退休後,沒有選擇在北京過安逸的生活,而是跑到貴州偏遠山區義務支教。把靚麗的西裝和禮服留在北京,揹着簡簡單單的行囊就上路了,當他們來到偏僻的尖山苗寨,寨裏有200多名孩子們,在這之前他們只有一名代課老師給他們上課。看到這,他們更堅信他們來對了地方。

雖然他們做好了要吃苦的準備,但寨裏的生活和條件超乎了他們的想像,他們的臥室離廁所只有一堵牆,孫麗娜老師說因爲晚上睡覺太臭,他們要帶2個口罩才能入睡,而晚上洗澡的地方也就只有一個池子,夏天時就在池裏洗冷水澡,冬天時,因爲水冷一個月都不洗一次澡,再加上高原有強烈的紫外線,已經讓孫麗娜老師右邊眼睛失明,左邊的眼睛視力也只剩下0.03,老伴朱敏才也得了重病 ,因爲山寨裏缺少藥物,只有自己扛下來,爲看病省下來的錢幫孩子們買了學習用品,朱爺爺甚至還有一條有很多洞的秋褲也不捨得丟,看到這裏,我的眼淚完全控制不了的'留了下來,太感動了。

這些年來,他們夫婦倆已經走了上萬公里,支教了5所小學,讓孩子們學習了美術、英語、數學等學習課程,也讓孩子們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共捐款了350萬元,讓小學裏充滿着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朱敏才和孫麗娜夫婦是平凡的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我們向他們敬禮!向他們學習!做爲00後的我們,更應該懂得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老師的教育之恩,更應該懂得珍惜,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努力學習,將來也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6

63歲的一個女子他是一名中學老師,他就是張桂梅,她想在山區建一所能讓所有女子都能免費上的高中。這就是一位女老師的夢想,他爲了這所高中花了10年,終於她成功了。20xx年張桂梅爲了夢想四處奔波籌集資金,她把能賣的獎狀,全買了,在一次採訪中,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一爲記者,第二天一篇名爲《我有一個夢想》的文章引起轟動,之後麗江市和華坪縣個拿出100萬幫助張桂梅。20xx年9月麗江華坪女子高校正式開學張桂梅成功擔任校長,但是她發現即使女高免費,山裏的'家長也不把他們送來上學。所以張桂梅只能上門去講張桂梅說:“她們想讀那所大學”但家長們又講:“考進了大學還是沒錢”“大學的錢我們也出”就這樣山裏的貧困家庭都來了。由於太過疲勞張桂梅患上了23種疾病,一天晚上張桂梅實在撐不住了,暈了到了,被送去了醫院,等張桂梅醒來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能不能把我的喪葬費提前預支了,我要看到這些錢用到孩子身上我才放心。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感動哭了。女高成立12年已經有1000多名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張桂梅還走過11萬都公里的家訪路,途中暈倒過,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

我覺得張桂梅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教師,雖然有些學生不知道老師在背後付出過多少。我相信所有的老師都是像張桂梅老師一樣。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7

他是一介工匠,他是大國工匠。——題記

他出生的家庭並不富裕,但他的身上和他的家庭都散發着天空的味道。他們全家都是光榮的,都是在爲祖國貢獻自己的青春!

他的爸爸媽媽都是在航空集團工作,可以說他也不例外,他在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工作。說實話,他的工作我連知道都不知道竟還會有那麼危險的工作----在導彈筒裏雕刻火藥。只要自己不小心觸碰到火藥,就會引發爆炸。他的雕刻可以精確到0.02毫米,那麼那麼的小,但是功勞卻是無限大的。

如果,要是發生了火災,想要跑都跑不及。他有一個同事,是因爲雕刻時沒注意,不小心觸碰到了其他的火藥,引發了爆炸,把自己的青春喪失在這車間裏。可能是因爲這個原因,跟他一起在這裏工作的同事都調到別的崗位了,只有他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有人問他,這麼久爲什麼不調到別的崗位,他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危險的崗位總得有人去幹啊”。他們把生命交給這整形刀,可這整形刀卻不盡人意。

28年的鍛造,是它的青春在這車間裏度過,一直趴在那陪伴他很久的長長的導彈筒裏,以及火藥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髮也掉了大半。如果,我們現在坐在這麼舒服的教室裏,直起身板都感到累的話,那他們呢,他們不就更累了嗎?他們能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那麼多年,爲祖國奉獻自己的青春,那我們不就更應該好好學習,爲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嗎!

他們的堅持告訴我們,我們要堅守自己的崗位。因爲我們還是學生,所以我們就應該把學習學好,爲祖國的未來盡一份力,爲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長大後,我們要像他那樣,無論在祖國的哪個角落,我們都要堅持站在自己的崗位上!

大國多良材!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8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間長達20餘年的僵局,當美國剛發佈公告解除外國人訪問中國的禁令時,思鄉的楊振寧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歸途。在受到阻礙沒能回國的歲月裏,楊振寧用無可辯駁的學術實力取得了多項頂尖的'科學成果,使他背後的“中國”二字越發熠熠生輝。回國定居後,楊振寧爲吸引中國頂尖科學人才傾盡心血,始終關心中國重大科學工程及科技決策,繼續用他的科學精神和學術人格,在中國科學界起着顯著的引領作用。

從中華少年,到愛國遊子,到歸根老人,歲月須臾而過,楊振寧用50年的時間迴應鄧稼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的約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動容、引人落淚。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與祖國同心同向,一起向未來是本次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國核動力事業的奠基者彭士祿“深潛”一生,只爲永遠守望祖國海洋;超越年齡、傷病、體能侷限,被稱爲“中國飛人”的運動員蘇炳添,始終堅信“我們中國人可以跑得更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餘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讓青藏鐵路14萬築路大軍免於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愛國精神之外,自強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顯著特點。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9

有一種熾熱的情感不需要用語言傳遞就能感染,這就是感動。

——題記

感動!觀看完感動中國,讓我明白這些美妙的真諦,讓我流下一滴火花的淚珠。這些無私盡職的精神,無一不感動着我。有這樣一羣樸實的人民,沒有華麗的背景,甘願爲人奉獻。相比生氣,許娟於獎勵庫貧困學生和優秀青年的教師盧永根。有用自己辛勤指數換來羣衆的幸福指數,實現的貧困縣脫胎換骨的蛻變卻因公殉職的廖俊波。有滅火救援中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花季的成長楊科璋。還有家在哪,國就在哪心之所向是國家的卓嘎和央宗。

在這一位位令人感動,甚至有些奉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平凡人物中的楊科璋尤爲讓我感動。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消防人員。在20xx年5月30日1:13楊科璋在滅火救援中緊急救出一名約兩歲的孩子,但因爲煙霧太大,能見度低而踩空墜樓。從五樓墜樓時,楊科璋緊緊抱住孩子,本來楊科刪掉六一個1.8米的電梯,只要將手臂張開,在網上扒一扒,就可獲救。可是楊科璋並沒有這樣做,他依舊保持抱着孩子不但沒有鬆開,反而抱的更緊兒,也因此,楊科璋獻出了自己27歲的生命。

“有速度的激情,滿是激情的生命,熱愛這崗位幾回出生入死和死神爭奪這一次身軀在黑暗中跌落。但你護住了懷抱中最珍貴的花朵,你在時如熾熱的陽光,你離開是燦爛的`晚霞。”這是譜寫的楊科璋的班長時對於我來說,楊科璋雖不如世界頂尖的偉人,但卻以自己平凡的職業守護了幾百條鮮活的生命,他亦是平凡的,但亦是偉大的。

在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從容。仿徨的時候,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堅定。懷疑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們什麼叫相信。奉獻的時候,他們讓我明白了感動的真諦。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10

很早之前就接觸到了感動中國,記得那時候主要是爲了寫作文總在背每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素材,整個中學時代同學們們的作文中隨處可見感動中國人物,但很少真正去了解、真正去感悟過感動中國,後來漸漸長大,終於開始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每年的感動中國,開始走進他們的故事,每一次總會熱淚盈眶。

感動中國在這片土地上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這十多年來,無數平凡卻又高貴感人的故事被搬上熒幕,一位位普通卻又無比偉大的人被衆人所熟知,無論是赤誠報國、爲民奔走、捨身救人的大愛,還是忠貞不離、反哺贍母的小愛,不論是偉大地驚天地泣鬼神,還是平凡的不足爲道,人間真情、世間大愛,總會觸動我們的心絃。

每年的感動中國中,總會有一位獻身祖國國防事業鞠躬盡瘁的軍人,一位爲民奔波甘於奉獻的焦裕祿一般的人民公僕,一位至忠至孝對親人不離不棄的普通人,一位獻身救人托起他人生命曙光的平凡英雄…無論身居高位,還是來自基層,偉大還是平凡,感動不分貴賤,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着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秀傳統,用他們的執着詮釋着愛的含義,感謝他們。

讓我們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正能量,在這個不是物慾橫流、不那麼美好的社會裏,讓我們看到希望,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就有力量!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11

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深藏功與名,連他家人都不知道,他曾榮獲西北野戰區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團一等功一次,並被授予軍戰鬥英雄稱號和師戰鬥英雄稱號,這些使我對張富清萬分敬仰和欽佩。

張富清身上的品質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後輩去學習和繼承的:

學習張富清事蹟,就要繼承榜樣的力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多少年來,張富清從來沒向組織要求過什麼。他說與已經犧牲的戰友相比,他的'功勞不算什麼,他更沒有資本在別人面前顯擺;自己現在活着,還享受着那麼好的待遇,已經很知足了。張富清謙虛說自己的功勞不算什麼,因爲當時他周圍的優秀共產黨員的英勇事蹟深深影響着他,也是因爲他始終懷有一顆奉獻、愛國的初心。我們要向英雄模範學習,做到居功不傲,不忘初心。

學習張富清事蹟,就要銘記國家一體。沒有國家的繁榮昌盛,哪裏來家庭的幸福健康。張富清不計個人得失,以國家爲重,使我更加刻理解了“先集體、後個人”的精神內涵。幹字當頭,只要是黨的需要、國家的需要,我們就要以國家大局爲先,無畏艱辛、一往直前。

三是我們要把張富清精神學習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黨員幹部要始終挺身在前,自覺在學習上對標對錶,在行動上真抓實幹,務實進取;要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工作生活中要有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張富清精神落實到正己修身、不改本色,爭做時代楷模。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張富清謙遜,務實,是時代最可愛的人。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每個中華兒女都應向老英雄張富清學習,立足當下,堅守初心,充滿鬥爭精神,永懷愛國情懷。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12

幸福的家庭,大抵是相同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當我看了“孝女孟佩傑”專題片之後,我感動的哭了。

“香九齡,能溫席。”而孟佩傑自八歲起就與癱瘓在牀的養母相依爲命,不離不棄。八歲,本該是向父母撒嬌的年齡;八歲,本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年齡;八歲,本該是放學後與小夥伴打鬧嬉戲的年齡。可是孟佩傑卻要用她稚嫩的雙肩承擔起照顧養母的重擔,買菜,洗衣,做飯…… 在她瘦弱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孝道,什麼是堅強,什麼是擔當。再看看我們身邊有許多人爲贍養父母的事爭吵不休,甚至對簿公堂。不知他們知道了孟佩傑的事蹟之後,又該怎樣的無地自容呢?

“羊跪足,鴉反哺”。動物都知道報恩,而這些無孝之人難道不覺得羞愧嗎?試想一下,當這些人也到了風燭殘年,當他們的晚輩也對他不孝時,他們是否會反思自己當年的不孝言行呢? 換一個角度思考,都說我們這個社會是個溫暖的大家庭,爲什麼孟佩傑自八歲起就一直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擔,直到十二年後才被大家知曉?如果當年有更多善良的人幫助她們,的'政策照顧她們,那她的養父會不會因不堪生活壓力一走了之呢?她的養母會不會在絕望中企圖自殺呢?

叫“孟佩傑”這個名字的人不多,但是和孟佩傑遭遇同樣不幸的人依然很多,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他們,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讓更多不幸的人及時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13

昨晚8點,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感動中國20xx》。在經歷了一年之後,它又和我們相見了。

在這裏,有爲自己的戰友守墓幾十年的陳俊貴,有核潛艇專家黃旭華,有已98歲高齡還爲病人看病的胡佩蘭,還有原本是百萬富翁的段愛萍,爲了改善自己的家鄉,最後沒有房子住,流落街頭,還有……

這裏最讓我感動的是劉盛蘭和姚厚芝。

劉盛蘭,89歲,在他73歲時,他偶然看見一條救助新聞,從那以後,劉盛蘭就開始捐錢,他將微薄的工資捐出後,他就開始在集市上撿菜吃,過着貧窮的日子,被他捐助的學生都以爲他是位富翁。劉盛蘭雖然生活艱難,但仍想着去幫助他人,這種無私的行爲真是大愛無邊。

還有姚厚芝,她今年39歲,患有乳腺腫瘤,她爲了她的.兩個孩子,繡了6.5米長寬0.8米的《清明上河圖》。這幅圖共有127萬針,姚厚芝每天繡17小時,繡了三年多,才把它繡好,她的手上磨出了老繭,她就是爲了供孩子上學,最後她竟然連獎盃也拿不起來,這是怎樣的堅持啊,愛就這樣被一針一線的繡在了圖上,這種愛的行爲打動了我,我也被這偉大的母愛所深深震撼。

這些人都非常的平凡,但他們卻用愛心、善舉使自己變得不平凡,他們感動中國的行爲中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們是我最好的榜樣。

感動中國的觀後感 篇14

當時,正值暑假,我雄心勃勃的把它當作一部作品,把它抄在了信紙上,準備拿給同學欣賞,可我再讀一遍時,我發現我錯了。春天,豌豆莢是綠色的,輕輕剝開它,莢壁上露出了像海綿一樣的毛茸茸的東西,用力一壓,就會感到溼漉漉的,仔細一看,裏面還躺着幾粒小豌豆呢?

朱光亞,他如果做出了什麼東西,他都是先講別人,或者說這事情是大家一起做的。他什麼事情都是先講別人。朱光亞做什麼事都十分細心,有一次朱光亞先生在辦公室,讓他的祕書回家裏,幫他取一件東西。“你去我家裏的櫃子上的第幾格的第幾小格,給我拿回來。”他曾說過:“核武器事業是集體的事業,所有的一切榮譽都是集體的,我僅僅是其中的一員,是一個代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朱光亞星還在天空中轉來轉去,還有他發明的兩彈,也對攻擊有了更大的發展。

劉偉,在他小的時候雙手被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但在他哭了三個月後,又鼓起了勇氣,參加了許多的游泳比賽,還得了第一名。可在這個時候,有一次厄運降臨了,從此,劉偉不能參加劇烈的`比賽。劉偉還是沒有放棄,用他的腳開始了他的鋼琴天涯,他遇到了許多的問題,但一個個都被解決了,因此,他成爲了一位用腳彈琴的音樂家。

看着這一個個感人的事情,我不禁這樣想:現在感人的事情真多,會幹感人的人也多了。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