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肖生克的救贖》觀後感

《肖生克的救贖》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If you were not trying

《肖生克的救贖》觀後感

——觀《肖生克的救贖》有感

這是一段傳奇,關於希望與救贖、禁錮與自由的傳奇。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前期,銀行家安迪被指控酒後謀殺妻子和妻子的情人。當然,安迪是被誤判的,他是無辜的。但除了兇手,誰知道真相呢?因此安迪被扔進了肖生克監獄。在經歷了一個月的沉默之後,安迪開始與人交談,他認識了瑞德,一個在很久以前被誤判謀殺而被投入肖生克監獄的黑人大叔。瑞德是這裏極有權威的一個人,因爲他能弄到外面的東西。安迪就這樣獲得了鶴嘴鋤。他用鶴嘴鋤幹什麼?製作國際象棋?當然不是,他要越獄!他要用這個“挖六百年才能挖出去”的鶴嘴鋤越獄。一個足智多謀、心思縝密同時又不乏毅力的傢伙要是制定了這麼一個目標,那麼誰也阻止不了他!很幸運,安迪就是這樣的人。一方面,他憑藉出色的才能和寬廣的胸襟,贏得了獄友們的尊敬,也避免了變態犯人的侮辱和毆打。。另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的專業才能,開始接近典獄長和獄警。既充分掌握了典獄長受賄的罪行又爲自己的成功越獄做好了準備。當這堵高牆漸漸將人們體制化時,安迪沒有變。他仍在堅守着希望和自由。就像他第一次與瑞德交談時所說的:“世界上唯一能通過這些高牆的,就在我們心中,那就是希望!”所以入獄N年後,在一個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夜晚,他成功的越獄了。越獄後的安迪利用假身份告發了典獄長。結果典獄長飲彈自殺,而瑞德,則獲得了幾十年來的第一次假釋。當兩個老友擁抱在遍灑夕陽的墨西哥海灘上時,瑞德才終於明白,希望真的可以穿過那些高牆的。

影片一反以往以“性、暴力、英雄主義”爲主題的好萊塢大片,選取了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也敘述了一個充滿滄桑與希望的故事。這不是一部揭露社會陰暗面的故事,它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傳奇。

在安迪到來之前,可以說,整個肖生克監獄,都沉寂在絕望之中。沒有人試圖越獄,或者是試圖改善圖書館、在廣播上放放意大利歌曲什麼的。沒有人敢去觸碰那些高壓線,所有人都在被“體制化”。導演借瑞德之口說出了一句話:“這麼一堵高牆,開始時你厭惡它、恨它;後來你開始適應它;足夠長的時間以後,你就會依賴它、離不開它。”瑞德如此,那個上吊自殺的老布更是如此,千千萬萬的肖生克監獄裏的犯人們亦是如此。監獄消磨掉的,不僅僅是青春,更是對自由的希望。其實在監獄裏,沒有希望是最可怕的。沒有希望就意味着你真正成了行屍走肉,沒有希望就意味着你遺忘了世界,而世界,也必將徹底遺忘你。所以,當安迪爲修房頂的獄友們爭取到一人三瓶啤酒後,瑞德感慨道:“那一刻,我真的感到我們自由了。”所以安迪七年如一日的向議會申請圖書館建設資金;所以安迪冒着被關禁閉的危險擰開了唱片機,讓音樂帶着希望的力量直擊到每個人的心中。所以,當安迪送給瑞德一隻口琴時,瑞德會沉默良久……當安迪出現在他生命中以後,那些曾經不可逾越的“高牆”開始被跨過,那些曾經被他視作真理的話:“希望不是一個好東西,它會使你越來越痛苦,這是痛苦的根源”被打破。很難想象,沒有希望的人生意義何在,所以老布選擇了自殺,而“姐妹花”則開始心理變態了。

記得安迪初來之時,典獄長說過一句話:“我堅信兩件事,一位管訓,一爲聖經。你們兩樣都少不了。在這裏,你們把信仰交給主,把身體交給我。”依靠信仰和管訓就能救贖嗎?自然不會。因此肖生克監獄裏的囚犯們並不理會這一套。但除此之外,他們也沒有別的救贖之道。但安迪知道,救贖之道始於心中。那就是對自由的渴望和那生生不息的希望。這希望好像幽暗險惡的海上的燈塔,在十幾年裏不斷指引着安迪走向自由,走向真正的救贖之道。

其實,這何嘗不是現代人的救贖之道呢?在現代社會上,那堵高牆存在於每一個角落。無數的人正在“肖生克監獄”裏掙扎。“這麼一堵高牆。開始時你厭惡它,恨它;後來你開始適應它;足夠長的時間後,你就會依賴它,離不開它。”瑞德無奈的聲音猶在耳畔,這就是“肖生克魔咒”。不幸的是,困在監獄裏的許多現代人都無法擺脫這個“魔咒”,在極度的不甘和絕望中慢慢離開。從此,這個世界上便多出了“蟻族”,多出了“房奴”、“車奴”,從此世界上有了“蝸居”這個名詞。他們無不是“肖生克魔咒”的犧牲品,在現實的層層“高牆”中漸漸迷失,漸漸的,安於當下,聽由所謂的“命運“的安排。但總有人突破出來,帶着無限的希望突圍。這時,我會突然想到兩個人:大文豪蘇軾和“破天荒狀元”劉蛻。蘇軾在貶謫嶺南時就說過:“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回朝時,他又說:“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我鄉。”蘇軾突破的是精神上的高牆。官場失意、烏臺詩案給他構築的“肖生克監獄”並沒有困住他,他用希望和信念成功“越獄”。如果說蘇軾是精神上的突圍,那麼劉蛻則是觀念上的突圍。自唐朝開國以來,江南荊州一直沒有出過狀元,世人皆譏之爲“天荒之地”。唐宣宗大中四年,荊州人劉蛻一舉奪魁。在辭謝地方長官的“破天荒賞金”時,劉蛻有一句話很值得大家記住,他說:“五十年來,自是人廢;千里之外,豈曰天荒!”是的,社會雖然給現代人構築了一堵堵“高牆”,但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世界上唯一能通過這些高牆的,就在我們心中,那就是希望”。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一部《肖生克的救贖》,一段希望的傳奇,一個令人感慨的傳奇經歷。或許正如影片末尾所說的:“Never know the following,if you were not tr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