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教體局教育發展三年規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教體局教育發展三年規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教體局教育發展三年規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一、總體方針
以向高校輸送大批高質量的優秀學生、向社會輸送大批受過良好技能培訓的合格人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爲目標,擴大城區教育規模,調整城鄉教育佈局,完善各種管理體制,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打造教師精英隊伍,建設窗口示範學校,全面提高教育水平,重鑄汝南教育輝煌。
二、規劃內容
圍繞“一年調整、三年突破、六年爭先進”的發展目標,確定“抓班子、帶隊伍、整合資源、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通過抓班子,實現中、小學校長全員競爭上崗;帶隊伍,激活高中、初中、小學教師隊伍;抓調整,結合新城區建設和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3年內在新城區建設1所普通高中、1—2所初中、2—3所小學;在中心集鎮規劃和孝初中等10所示範性初中。達到城區普通高中4所、職教中心1所、初中5—6所、小學5—6所、民辦幼兒園2所,實現高中、初中向縣城聚集,小學合理佈局並向鄉鎮聚集,新增教育資源向縣城聚集的目標,推進城鄉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工作進程
(一)高中教育。1、建立高中校長競聘制度。高中校長職位空缺,教育體育局嚴格按照選拔條件和程序推薦空缺職位2—3名擬任人選,由縣委組織部、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教體局共同組織競聘上崗。競聘上崗後由教體局直接管理,對新任校長實行聘任制,聘期三年,第一年爲試用期,經考覈合格後正式辦理聘任手續;任期內對其實行目標管理,由教體局對其工作進行考覈,考覈結果上報縣委、縣政府,作爲其任用依據。此項工作 進行。2、建立教師正常補充、人員流動機制,激活高中教師隊伍。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用2—3年的時間,整合我縣教師隊伍結構。把汝南高中、汝南二高不適應高中教學的教師充實到初中任教;把不適應初中教學的教師充實到小學任教。從外地普通高中在職教師中招聘39名35歲左右的骨幹教師,充實到我縣高中教師隊伍(其中汝南高中21名,汝南二高14名,雙語學校4名)。縣解決編制和工資,津貼、補貼和安家費由學校自己解決。短期內能快速提高我縣高中師資水平和教育質量,提高高考升學率,提升教育形象,擴大教育影響,激活高中教師隊伍。此項工作2013年2月結束,2012、2013年引進名額,將根據當年縣直及汝寧鎮空編情況而定。3、加強高中教研隊伍建設。爲加強對高中的教學研究、教改實驗、教研活動、教學評估等方面的指導,將在招聘高中教師時招聘補充7名高中教研員,加強高中教學指導,此項工作2013年2月進行,2012、2013年由退休形成新的空崗,也按照《招聘方案》進行招聘。4、加快普通高中建設。2013年在原實驗中學北邊新建一所佔地200畝、擁有90班規模學位5400個普高一所,2013年5月開工建設,2013年投入使用。2015年前力爭再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使我縣城區普通高中達到4所,滿足我縣高中教育需求。
(二)初中教育。1、推行校長競爭上崗制度。初中及中心校校長形成職位空缺一律實行競爭上崗。採取自薦、資格審查、競職演講、答辯、民主測評、組織考察、任命等方式,在全縣教育系統內公開選撥,聘期三年。對新聘的初中校長及中心校校長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完成任期目標的,繼續聘任;完不成任期目標的,不再聘任;對不勝任工作的隨時解聘,此制度即將出臺,2013年3月完成兩所中心校副校長、兩所初中副校長的公開競聘上崗工作。2、建設示範性初中。按照教育部要求“高中向縣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鎮集中,小學向鄉鎮所在地集中”的原則,2013年前,把部分鄉(鎮)存在的二所或三所初中逐漸合併成一所,按年級分校區就讀。既可解決兩校或三校爭生源、農村初中教師缺編和學科不配套的問題,又能騰出初中校舍辦農村寄宿制小學。三門閘、三裏店初中擴大辦學規模,更名爲汝南縣第幾中學,部分農村初中學生可向縣城新區學校集中。在中心鄉(鎮)規劃縣一中、縣三中、和孝初中、老君廟初中、留盆初中、梁祝初中、金鋪初中、三門閘初中、王崗初中、官莊初中10所學校爲示範性初中,既可優化農村教育資源,又可實現窗口引領、示範帶動。3、招聘初中教師,服務初中教學。根據2013年形成的空崗,2013年預計招聘初中教師58名,其中音樂教師、美術教師各5名,剩餘編制根據需要招聘。此項工作2013年5月進行。4、加快城區九年一貫制初中建設。在新建普高北邊新建一所佔地面積300畝、擁有初中120班、小學36班規模7620年學位的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一所,2013年5月底開工建設,2013年6月完成建設任務;在城西豫洲大道中段新建一所佔地300畝、擁有初中部120班、學位6000個、小學36班學位1620個的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2013年4月底前開工建設,2013年12月完成建設任務。達到新城區初中5—6所,實現初中學生向縣城集結的目標。
(三)小學教育。1、實行農村小學校長競聘選拔制度。農村小學校長由鄉鎮中心校參照初中及中心校長競爭上崗條件和程序在本鄉鎮進行,競聘結果上報教體局履行任命手續,由各鄉鎮中心校負責管理,嚴格按照考覈結果用人。此項工作每年8月份進行。2、優化教育資源,整合農村小學。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2013年年底整合53所小學的基礎;2013年整合農村小學45所,保留農村全日制完全小學152所,建設寄宿制小學38所。高年級學生向由初中騰出所辦的寄宿制小學或向縣城新城區新建小學集中,只保留部分低年級教學點。解決農村小學教師缺編、學科不配套、課程開不齊的問題。3、招聘小學教師,充實一線力量。2013年預計招聘農村小學教師162名,其中體育教師、音樂教師、美術教師和英語教師各17名,語數教師94名。今後兩年招聘小學教師數額將根據每年因形成的空崗而定,但體、音、美專任教師不低於招聘總額的30%。此項工作每年5月份完成。4、加快城區小學建設,實現小學教育公平。隨着城市規劃調整、新城區建設速度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長和農村中小學校資源整合,將會有大量的農村學生到縣城就讀。在城北區天中廣場北新建一所佔地45畝、擁有30班規模1350個學位寄宿制小學,2013年5月底前開工建設,2013年6月完成建設任務;在城東北區信義路東與王家巷北段新建一所佔地45畝、擁有30班規模1350個學位寄宿制小學,2013年3月規劃,2013年6月完成建設任務。把大量的農村小學生吸引到縣城上學,部分小學生留在中心集鎮就讀,讓小學生享受優質教育,實現小學教育公平。
(四)職業教育。統籌縣域職業教育資源,調整職業學校佈局,將馬鄉職業高中(汝南縣第一職業中專)、老君廟高中、縣衛校、縣農機校、農廣校、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及其它公辦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資源整合,在實驗中學原址建立120班規模、在校生6000人、總投資8000萬元的汝南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建設分三期完成:2013年4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投資4000萬元,完成40班規模、可容納XX名學生所必需的教學、生活用房,完成分流招生1500人,達到30個教學班。2013年4月底,二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完成40班規模、可容納XX名學生所必需的教學、生活用房,並添置部分專業實訓設備,預計招生XX人,達到在校生3500人規模。2013年4月底,三期工程投資3000萬元,完成校區所有規劃項目及實訓設備投資,全部建120班規模的示範性職業學校,預計招生2500人,達到在校生人數6000人。
(五)學前教育。辦好縣直幼兒園,以引導、示範全縣學前教育。吸引外資在城區興建民辦幼兒園2所,將學前教育推向社會,鼓勵幼兒園吸收社會資金合作辦學,同時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規範管理,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六)建立獎勵機制。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43元。依據高考成績設先進學校獎、優秀校長獎、突出貢獻獎、名次獎、進線人數獎、名校錄取獎、高分考生獎和學生獎(獎金90萬元);依據中招成績設學校人均積分獎、優秀校長獎、單科優秀率獎、突出貢獻教師獎和鄉鎮萬人均分獎(資金30萬元);依據小學畢業畢業水平測試成績設先進學校獎、優秀校長獎、單科成績獎和突出貢獻教師獎(資金15萬元);依據初中控輟保學工作評估方案設控輟保學工作先進學校獎、控輟保學工作優秀校長獎和優秀班主任獎(資金8萬元)。

推薦閱讀

  • 1鎮黨委鎮政府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2機關單位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 32014年國稅工作要點-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4計劃生育藥具管理站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5司法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62014年度市文聯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72014年招商引資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8五年級關於英語教師工作計劃
  • 92014年鎮黨委鎮政府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10文聯2013年工作進展與2013年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112014年司法所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12稅務局大企業管理工作思路-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13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142014年圖書館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15文聯2014年工作進展與2014年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16鄉勞動保障所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17市2014年住房建設工作計劃-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機關單位工作計劃
  • 182018機關單位財務工作計劃
  • 19體育教學工作計劃(通用10篇)
  • 20體育教學實習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