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關於貧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關於貧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篇一

關於貧困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農村留守兒童是未成年人中的一個特殊羣體,他們只有因爲父母外出打工後,出現臨時監護人學習 輔導不力,生活照顧不周,親子接觸缺失等現象困難。

但已有調查表明,由於遠離雙親,缺乏來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這些留守兒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嚴重斷層或缺位,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對留在家鄉的子女疏於照顧,無法認真履行監護的職責,使孩子失去應有的安全保障,農村留守兒童被拐賣,受到意外作害,失學輟學等現象時有發生。由於缺少親情關懷和應有的家庭教育,農村留守兒童在思想、行爲和心理的成長髮育中比較容易偏離正常軌道。

  “留守兒童”教育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學習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對子女總體期待不高,調查中發現,部分農民工潛意識裏認爲,農村孩子學業有成的不多,將子女的學業定位在完成人年義務教育上,將孩子的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監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過問甚少,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較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上弊端也較多。加之他們還承擔家務勞動和田間農活,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和學習。

(二)性格缺陷。由於外出務工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回家次數較少,與留守子女聯繫少,對於孩子的成長缺乏足夠的關注和指導,而青少年處於情感、性格變化的轉折時期,長期與父母分離。極易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另外,在留守兒童中,放縱溺愛型家長比例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監護人管不了,不敢管,不會管。

(三)缺乏親情。父母在外打工對留守兒童造成親情欠缺,是最嚴重也是最現實的問題,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往往焦點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同時,根據調查和座談情況看,大多數留守兒童表現出對家庭經濟、父母健康和安全的憂慮。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齡越大,越表現出對家庭和父母關懷的強烈要求,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留守子女在人際文化、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協作求助,學習成績等方面發生障礙的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四)心理障礙。數據顯示留守兒童監護人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介入較少,關注不夠。中小學生正處於身心迅速發展時期。對自身變化、學業壓力、人際交往等方面有獨特的理解與認識,也發生了許多煩惱與衝突,這時,他們需要親近暢通傾訴,而監護人又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變化,這種情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爲不利,引發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封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心理問題。

(五)行爲偏差,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行爲發生在文化程度上還處於他律階段,自律能力很差。由於父母不在身邊,兒童和監護人之間關係特殊,只要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孩子的行爲一般都採取認可態度。由於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存在行爲偏差。調查中發現許多留守孩子在家裏不聽祖輩教導,在學校道德品質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經常遲到、早退、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爲,有的迷戀桌球室,網吧和遊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對留守孩子的種種行爲問題,監護人、家長、學校等方面都感到難以控制。

建立農村社區兒童少年教育和監護體系,充分發揮農村的教育作用。兒童少年的教育歷來是家庭、學校與社區共同的責任,目前,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於很大部分沒有建立相關的兒童少年教育組織,使農村在兒童少年的教育與成長髮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來那種穩定的由家長親自伴孩子走兒童少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父母短期、長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將越來越多。這樣,兒童少年的監護與教育的責任就幾乎全部落在了學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只有全部時間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時間大部是在家庭和社會度過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指導站、鄉村教育機構就顯得尤爲迫切,同時,現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農村教育和監護體系的可能性和基礎。

從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變家長外出的方式和親子溝通方式,從調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雙雙外出,則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就比較大,但是如果有一個在家,則影響相對就要少得多,建議父母外出務工時,如果孩子已經上學,而又沒有相當的人作爲監護,最好就留一個在家監護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保證家庭教育完整性,這樣家長可以和學校保持聯繫。共同承擔起教子責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帶到務工所在地上學,便於教育,如果條件不允許,則要改變與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與孩子經常性的聯繫,並對孩子的情況非常熟悉。具體來說,一是在溝通時間與機會就比較多,並且具有一定的連貫性;二是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學習、考試,更多的關心他們的生活心理與情感,更多的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爲;三是在交流溝通的方式上,除了電話聯繫外,還可以用書信的方式。

  呼籲全社會都來關注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是兒童羣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農村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建設者,他們能健康成長,不僅涉及千家萬戶的幸福,更關係着全民族素質的提高,關係着光和國家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解決好這一人口城市化、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現象,已在爲一項緊迫任務。

如此,留守兒童很難得到父或母貼身的愛和關懷,也得不到父或母的言傳真教,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上的幫助,在他們的意識裏,父或母是一個長期漂浮的身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希望。他們幼小的心靈是孤獨的,他們的成長是寂寞的,他們的價值觀是模糊的。

這個時代的孤兒由於長期被託養或寄養,缺少父母之愛,容易。導致心理上的缺陷,如孤僻內向,情緒消極,膽小怕事,自覺性差等,由於老人溺愛或親友疏於管教,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他們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篇二

由於貧困,“留守兒童”過早地體會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質匱乏的壓力。他們只能孤獨寂寞地成長,享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和親情。更現實一點兒,他們根本看不到知識將會給生活帶來什麼改變。學習成績的好壞對他們來說,似乎已經沒什麼實際意義了。

“想讀書嗎?”

“不想。”

“那你想幹啥?”

“學功夫,掙錢。”

面前這個虎頭虎腦的孩子叫嚴鵬,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萬庾鎮人,14歲,在鎮中學念初一。自從父母1999年去廣東東莞打工,他就一直和77歲的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名“留守兒童”。

嚴鵬並不想讀大學,因爲“成績不好”——學功夫、當警察、掙大錢,這纔是他的夢想。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嚴鵬這樣的“留守兒童”當中,有着類似理想,認爲“讀書沒用”的還有很多。

“留守兒童”是指農村流動人口(其中80%左右是農民工)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社會羣體。具體而言,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並“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根據國家統計局估計,目前全國15歲以下的留守兒童人數約有1000萬人。

根據湖南省2004年年底的統計,該省農村人口爲4320.02萬,佔總人口的64.5%。自上世紀70年代後期起,一些農民就開始外出務工經商。據湖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公佈的數字顯示,2002年,全省農民工爲525萬人,其中,到省外務工的佔82%。2003年,外出務工農民人數增加到736萬人,2004年更是達到829.1萬人,三年內增長了63.3%。

在成爲全國勞務輸出大省的同時,湖南省也相應地形成了規模達到數百萬的“留守兒童”羣體。該省曾有學校做過調查,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的兒童,約佔在校學生總數的60%,其中父母同時外出的超過一半,並且呈增長趨勢。

2005年8月,共青團湖南省委發起了一次對湖南省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該調查由團省委書記吳奇修牽頭組成課題組,採用分層抽樣的方式,選取了湘北、湘中、湘南、湘西的8個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縣(市)的16個鄉鎮,對“留守兒童”進行了問卷訪問,並對部分監護人和學校老師進行了深度訪談。

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996份,內容涉及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行爲發展、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區環境、同輩羣體等問題。近日,記者拿到了這份剛剛完成的調查報告。

  對他們來說,“知識改變命運”就是一句空話

除了家庭經濟壓力得到緩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給“留守兒童”帶來的另一個影響,恐怕連這些家長自己都沒有料到——看到沒上過什麼學的父輩照樣能在外打工掙錢,留在農村的孩子們開始覺得“這書讀不讀也沒啥區別”。

不久前,永興縣某中學一名女生擅自逃學,跑到長沙打工,還通過電話叫班上的三個女同學也一起去。面對老師的責問,她回答得很乾脆:“反正讀完書也是打工,還不如早點兒出去。”

調查發現,部分“留守兒童”已經陷入一種新的“讀書無用論”,他們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紀律渙散。只有33.6%的“留守兒童”目前最大的願望是“提高學習成績”,還有51.7%的人初中畢業後就打算“外出打工”和“做生意”。

至於學習成績,本次調查中,認爲自己“信心不足”和“沒有信心”的“留守兒童”約佔1/3,另有35.1%的人感覺自己在學習方面信心十足。然而學校老師和監護人卻一致認爲,“留守兒童”普遍成績較差。

數據顯示,有63.9%的“留守兒童”認爲學習中最大的困難是“無人輔導”。研究人員發現,多數“留守兒童”較少受到老師的關注和器重,而監護人一般又沒有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面對學習上的困難,不少“留守兒童”採取消極的態度,甚至是自暴自棄,陷入惡性循環。

研究人員分析說,外出務工人員多的地區,多爲老少邊山窮地區,基礎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設施滯後,師資力量缺乏。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學校難以對數量龐大的“留守兒童”進行特別監管。由於缺乏全方位的監管引導,“留守兒童”極易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擔心受歧視等心理障礙,缺乏學習自覺性、上進心和自制力。還有極少數教師對他們缺乏耐心,施以責罵、挖苦、體罰等不當手段,致使他們對學校失去信任,逃學、輟學,過早流向社會。

團湖南省委一位參與調查的工作人員認爲,與同齡的城市孩子相比,“留守兒童”顯得早熟。“由於貧困,‘留守兒童’過早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辛酸和物質匱乏的壓力。他們只能孤獨寂寞地成長,享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和親情。更現實一點兒,他們根本看不到知識將會給生活帶來什麼改變。學習成績的好壞對他們來說,似乎已經沒什麼實際意義了。”

  父母外出打工時間越長,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嚴重

與他們的“讀書無用論”給成年人帶來的震撼相比,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更讓人心痛。今年5月上旬,記者隨同調查人員到岳陽市幾處農村採訪時,對此有了切身的感受。

嚴飄,13歲,湖南省岳陽市華容縣萬庾中學初一學生。她的父親1998年因肺癌去世,從此家裏的經濟條件每況愈下,媽媽迫不得已去東莞打工,至今已有4年。平日裏,嚴飄由73歲的奶奶帶着住在伯伯家。奶奶告訴記者,自打4年前嚴飄的媽媽去了東莞,她就變得越來越內向了,平時和奶奶、伯伯也不大說話,幾乎沒什麼交流。偶爾接到媽媽打回來的電話,嚴飄也不怎麼多講話,常常是母女倆抱着電話哭成一團。

在萬庾中學,記者通過學校廣播找到了嚴飄——一個看上去清秀文靜的小姑娘。坐在辦公室裏,她一直低着頭,侷促不安地絞着手指。沒說幾句話,她就紅了眼圈兒,淚珠直往下掉。在隨後近一個小時的交談中,除了點頭和搖頭之外,她幾乎沒有開過口。

隨行的團縣委負責人說,像嚴飄這樣極爲內向的“留守兒童”畢竟是少數,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再加上經濟條件差、生活環境不好等方面的影響,“留守兒童”承受着幾倍於同齡人的心理壓力。他們普遍存在孤僻、膽小等性格特點,容易出現偏執、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徵,並且誘發一些心理和情感問題。

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團湖南省委的調查小組還特意做了一個專項調查。他們在8個縣(市)的留守的初中生中隨機抽取了666人(其中男生285人,女生381人),作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分析的測試對象。

這一專項調查顯示,57%的留守中學生存在輕微或輕微以上的心理健康問題,其中輕度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爲47.7%,中度爲9.0%,重度爲0.3%。研究人員通過分析還發現,這些留守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往往與父母的打工年限有關,時間越長,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嚴重。

調查員在華容縣某村見到了一名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留守兒童”。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孩子見到調查員撒腿就跑。調查員一直跟到他家裏,他竟一下子鑽到牀底下,說什麼都不出來。雙方僵持了近半小時,最後調查也沒能進行。

這樣的故事在調查中並不少見。宜章縣某村一名留守的初三女生,把自己反鎖在家,不去上學,並聲稱要去尋短見——原因是她不喜歡學校老師到家裏“找爺爺奶奶瞭解情況”。還有漣源市某村的一名初中生,十幾年來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最近纔回來。長期以來,他從來不喊“爸爸”、“媽媽”,只有向父母要錢的時候纔會和他們說句話。

調查報告認爲,“留守兒童”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生活中有了委屈卻沒有一個合適的傾訴對象,久而久之,其人格表現或是攻擊性較強,或是偏向抑鬱。

  突發性事件中,“留守兒童”幾乎沒有自救能力

調查中,最讓家長和監護人覺得頭疼的問題,就是“留守兒童”的安全問題。2005年,在湖南省漣源市荷塘鎮的“5·31”特大洪災中,有12名兒童死亡,其中的11個都是“留守兒童”。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和教育,“留守兒童”對突發性事件幾乎沒有應變和自救的能力。

採訪中記者發現,有一戶“留守兒童”家門前有一個大水塘,油綠色的浮萍完全遮蓋了水面,完全看不到水有多深。爲了防止孩子下塘玩水發生危險,一到暑假,孩子的爺爺就帶着他一起到地裏去。爺爺在地裏幹活,孩子在田頭撐把傘寫作業。

像這樣能得到祖輩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並不多。調查報告認爲,“留守兒童”自身在生理上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範意識,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學壞”。另外,由於大多數主要勞動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機對“留守兒童”家庭實施不法侵害。調查所涉及的16個鄉鎮中,有13個鄉鎮的農民向調查員反映了這方面的事例,包括入室盜竊時打傷“留守兒童”,對“留守女童”進行猥褻、騙誘,企圖拐賣“留守男童”等。

除了這些來自外部的傷害之外,部分“留守兒童”還面臨着另一種“危險”——離家出走。“他們的父母都在城裏打工,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誘惑,他們中的一些人會選擇離家出走的危險方式。”一位研究人員告訴記者,“糟糕的是,這些孩子在農村缺少管理和控制,這更加大了他們出走的可能性。”

針對“留守兒童”羣體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研究人員分析說,在我國城市化的過程中,出現了大規模的農民工羣體,這也勢必產生同樣大規模的“留守兒童”羣體。

他認爲,對每一個做父母的人來說,天經地義的義務和職責是,一方面,爲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質生活條件、教育條件、安全保障,另一方面,也應該給子女以父母親情和家庭溫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爲、心理等方面健康發展。但是,在絕大多數外出務工農民工的家庭裏,這兩個職責是不可能同時實現的。

而這,已經是關係到數以千萬計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的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