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2015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社會發展日益迅速、社會競爭日漸增大的情況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正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全國的9個省(市、自治區)做了這次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不良的佔總數的12.63%,而農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樣不容樂觀,佔11.90%。希望我們的研究結果能夠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2015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該調查報告包括七個主要內容,分別是:文獻綜述、調查背景、調查過程、調查結果、原因分析、對策研究、調查感言。

  關鍵詞:

青少年 心理健康

  一、文獻綜述

在中國學術期刊網上,搜索關鍵詞“青少年心理健康”,2004年到2007年的學術文獻共計144篇,查閱08年《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心理科學》《社會心理科學》《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學發展》《心理科學進展》《中國青年研究》等國內最新的心理學刊物,對其中的觀點進行分析綜合的基礎上,得出以下文獻綜述:

  (一)近年來國內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研究對象

青少年主要是指十一二歲到二十一二歲這個年齡範圍, 基本上對應於初、高中和大學階段,絕大多數的研究選擇了在校學生進行調查。

  2、 研究地區

文獻資料顯示,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地區範圍較廣,經濟較發達的東部地區和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都有涉及。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進行,對農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調查研究相對較少,而進行城市、農村比較的研究則爲數不多。

  3、 心理健康的標準

目前對心理健康的標準,學者們仍存在爭議,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如:姚本先《心理學》P466-468,將心理健康的標準歸爲以下八點:1、智力正常;2、情緒適中;3、意志健全;4、人格統一完整;5、自我意識正確;6、人際關係和諧;7、社會適應良好;8、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特徵。也有部分學者採用如下十項標準:1、較好的社會適應性;2、性格健全,沒有缺陷;3、情感和情緒的穩定協調;4、智力正常;5、意志健全和行爲協調;6、適度的反應能力;7、心理特點符合心理年齡;8、注意的集中度好;9、完好的感知能力;10、思維健全。

  4、 測量工具和方法

國內目前應用於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最普遍的症狀自評量表(SQL_90)、宋維真、張建平的《心理健康測查表》(PHI)、周步成主修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 ( MHT) 》量表、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表(UPI)、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 ( CSMHS)等等。

在測量方法上,國內目前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相關的研究多采用問卷調查法,是因爲它具有效率高、經濟、省時等優點,而且目前的數據分析軟件的應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們利用問卷法。同時,爲了更深入地作個案分析,也會輔之以訪談法等。

  (二)近年來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的成果:

1、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從整體上看是基本良好的。大量的研究都表明80%以上的受測者心理健康水平在健康之列。如張崗英等運用 SCL- 90 量表對西北地區農村 545 名中學生進行的調查, 結果發現中學生存在一些輕微的心理健康問題, 被調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總的來說是好的。

但是,一些問題也不能忽視。2008年4月10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公佈了“2007我國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尤需關注,在青少年階段(12~18歲),心理健康指數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初一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初二、初三學生次之,高中生最低。

2、在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中,因學習造成的心理問題位居榜首,主要包括學習壓力、厭學、考試焦慮等。此外,人際交往壓力,青春期心理問題,網絡對青少年心理影響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3、從性別因素上看,不少研究顯示,女生心理健康的總體水平低於男生。

4、從年齡層次上看,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低於初中生。面臨畢業和升學壓力的初三、高三同學心理健康狀況較差。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一般而言, 家庭、學校 ( 包括朋輩和老師) 及社會三者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但這些方面對於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性別的青少年精神健康所產生的作用會有所不同。

1、家庭因素方面。有研究發現, 家庭支持與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有很強的相關性。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與父母的教養方式關係密切。

2、學校因素方面。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最爲密切的因素是有關學習成績或學習壓力方面的。青少年精神健康狀況與其學習成績之間存在着密切的關係,學習焦慮問題是目前初、高中生最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

3、社會環境的影響。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社區環境,交際圈都會對其心理產生影響。隨着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和經濟的發展,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明顯,青少年網絡心理問題日益突出。青少年學生自身的某些因素,如外貌、能力、習慣等對其心理健康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四)既有研究的幾點缺陷:

1、受測對象絕大多數爲在校學生,而對社會上非學生的青少年羣體研究較少。

2、研究對象主要爲城市青少年,而對農村青少年,特別是對城市、農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對比研究較少涉及。

3、進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後,需要配套進行後期的心理諮詢和輔導工作,以使調查研究真正成爲解決問題的依據和手段,而國內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在這方面尚顯不足。

  二、調查背景

根據中國教育統計網2007分析數據顯示,全國普通高中在讀學生人數爲25224008人,

普通初中在讀學生有57208992人。這個數目龐大的羣體長期以來扮演着“家庭中心”與“社會邊緣”的雙重角色。他們大多還未成年涉世未深,一面是家庭的焦點位置,受着父母長輩的疼愛,另一面是必須被動接受家庭社會的安排設置,被告知着社會競爭的激烈,要面對高壓的升學競爭。他們沒有自己利益表達的直接代表和渠道,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包辦”式的解決問題。2000年浙江金華少年弒母案震驚了全國。少年徐力因不滿母親嚴格管束竟然用榔頭活活將母親打死。其後引發的社會性的反思席捲全國,爲中學生“減負”的政策出臺,如何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成爲社會關注的話題。

在教育部2002年頒佈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着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努力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當代中小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多是獨生子女,隨着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長,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有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嚴重的會使學生出現行爲障礙或人格缺陷。他們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有一個和諧寬鬆的良好環境,而且需要幫助他們掌握調控自我、發展自我的方法與能力。”

這兩項政策中的描述基本概括了當今中學生心理狀況的特點。從當今的社會現實來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責任主要由學校和父母承擔。但是受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及以分數爲重點,以升學爲目標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未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調查過程

  (一)調查對象

本次活動是針對全國範圍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的抽樣調查。我們共在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各抽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它們分別是:天津、浙江、遼寧、山西、江西、湖北、內蒙古、寧夏、新疆。每個省又分別抽取城市高中、城市初中、農村高中、農村初中各一所學校的50名同學進行調查。(主要以訪談員的居住地爲主就近選擇)

中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3-19歲,而我國目前還沒有關於青少年年齡的準確界定,根據我國公安部門的統計標準,青少年的年齡界限定在13週歲至25週歲。考慮到調查的可操作性以及我們的財力、人力等因素,我們將調查的範圍確定在初、高中階段,並且主要面向初二和高二年級的學生,因爲我們認爲這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最能代表初、高中學生的整體水平。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800份、訪談72人,問卷收回1728份,其中有效問卷1518份。

  (二)調查方法及工具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法(學生自填問卷、統一指導語)和結構式訪談法,並在學生自習課上進行。

我們採用的問卷是華東師大心理系周步誠教授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 MHT )量表》;也是目前我國中小學普遍採用的一個測試量表。該問卷共 100 個項目,含 8 個內容量表和 1 個效度量表。八個內容量表爲: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由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症狀、恐怖傾向、衝動傾向。內容量表總分反映個體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同時,根據各分量表統計結果,可診斷個體在某一方面的心理問題傾向與嚴重程度。心理健康總體水平焦慮傾向的標準分即由八個內容量表的標準分相加而成,以此來衡量心理健康總體調查工具水平。共分三個等級:分數在 1 — 49 分之間爲心理健康;在 50 — 59 分之間爲心理狀態欠佳或有心理問題傾向;在 60 分以上爲心理問題傾向較嚴重,需要進一步分析並及早諮詢或治療。①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在每份問卷前面單另附了每個學生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省份、市區、戶口、性別、家庭結構、年級、學習成績水平,及家庭經濟狀況,以此來進一步分析影響這八個量表的因素。另外,在問卷最後還附了三道有關性心理的題(問卷分析的時候單另分析,故不會影響原問卷的信度和效度),設計這三道題主要是想初步瞭解城、鄉青少年對性的瞭解程度,以及學校和家庭對孩子性心理的重視程度,以便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提供某種參考。

結構式訪談的問題主要是根據我們想要了解的、問卷中沒有涉及到的,而又可能會對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及其成因產生重要影響的信息設計的。具體包括心理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壓力來源、排解壓力的渠道、社會心理,以及性心理等幾個部分。

  四、調查結果(使用SPSS軟件分析)

  (一)城、鄉青少年心理健康總體水平

注:該表顯示的人數小於有效問卷數量1518人,因爲部分同學漏填了另附的“基本信息”

結果顯示,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良好者共 1306人,佔被調查總數的87.78% 。心理狀態欠佳的學生共 120人,心理健康狀況較嚴重的學生62人,以上二項合計182人,佔總數的12.22%。其中,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不良的佔總數的12.63%,而農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樣不容樂觀,佔11.90%。

  (二)其他因素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總體水平的關係

經過SPSS分析我們發現,戶口、家庭經濟狀況、家庭結夠等因素對測驗得分沒有明顯影響(P<0.05),性別對此有一定影響(P=0.05),而區域因素及學習成績水平對得分有明顯影響。

  1、 區域因素與心理健康水平

分析結果顯示,東部、中部、西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心理健康狀況不良率分別爲11.37%、15.68、6.58%。對比可見,中部青少年心理壓力最大,東部次之,而西部地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較高。

熱點文章推薦:

1.2015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與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報告

2.2015年大學生思想動態狀況調查報告

3.2015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4.2015當代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5.2015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6.2015護理論文開題報告

7.2015關於留守兒童的社會調查報告

8.關於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9.關於鄉鎮基礎教育發展情況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