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新課程改革發言稿大綱

新課程改革發言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篇一

新課程改革發言稿

“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啊!於是,作爲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常常思索着這樣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孩子們課堂上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

1.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我常常在想: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每節課上,無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麼大的痛苦與挫折,我都會調整好自己的心緒,深挖教材、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我對於課文內容、對於生活、對於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我的語言、我的眼睛、動作傳遞給學生,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我尊重學生們學習的“需要”,一位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曾告誡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文本對話”:在我的課堂中,經常會有這樣的問話:“如果你是某某(課文中的人物),你會怎樣說,怎樣做?”引導學生去想像,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

“師生對話”: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我”!

“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於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絡、家長等多種途徑蒐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着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2.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我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裏有資源,心裏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我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新課程之路。記得大學老師第一次教我們新課程改革理念時大家講了一個故事。一位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他到一所學校去,用粉筆在教室的黑板上輕輕一觸,黑板上就出現一個小白點。老師問:這是什麼?國外的孩子十分活躍,爭先恐後地說:這是天上的星星,這是路邊的石子,這是小蟲、這是樹上的甜果由於他們豐富多彩的想象而有了各種各樣的答案。而在我們中國,同樣的動作、同樣的問題卻引起全班同學一片茫然。在老師的追問下他們才齊聲答到:這是粉筆點!教室裏沒有一點雜音。這和國外的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位學者繼而說到:當今世界有兩類國家,一類是軀幹國家,只有身體,腦袋靠別人。一類是頭腦國家,也就是他們有很強的創新能力。嘿,而你們中國就屬於那類軀幹國家,要想發展,必須依靠頭腦國家。我們作爲一名未來的中國教育工作者,聽到這樣蔑視的口吻,心中不禁感慨萬千。我們深深地知道如果我們所經營的教育再不改革,我們將延誤下一代,將被時代所拋棄。

可喜的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春風,終於在我們翹首期盼下走進了校園。新課程改革也是我這個在多年傳統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新一代教師渴望的課堂。“以人爲本”、“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發展性評價”……等等這些新的理念讓我感覺到一切都是那麼新鮮有。然而當我帶着貧乏的知識和經驗走向教學崗位真正置身於課改大潮時,卻突然不知所措了在實現新課標倡導的既要體現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又要保證秩序井然的目標時,我總是手忙腳亂,在兼顧教學的趣味性和教學成績時我總是顧此失彼。回首自己的新課改之路,有艱辛有挫折,也有歡笑與成功。

記得有次我精心的準備一節精品課時,想把我所學的新觀念、新方法用於課堂教學活動中,那篇課文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我設計了採訪各國外交代表人物的話劇活動,並安排學生排練,可是上課時雖然課堂氣氛熱熱鬧鬧,卻偏離了原本的教學方向,根本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後隨着對課改的進一步理解,我反思意識到儘管我安排了話劇表演,但都是我事先安排好的,那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有什麼區別呢?後來再一次有效課堂的教學實踐中,我真正的做到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學生。結果學生的展示讓我驚訝連連他們綻放了出乎意料的光芒。在不斷摸索不斷嘗試和不斷學習中,我覺得新課改的核心是以人爲本,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而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研究課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尋找學生最樂於接受的方式,尋找最適合這一課使用的教學方式。

課改教人深思,實踐催人奮進,讓我們繼續乘着課改的東風,在教學路上繼續前行。

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能夠參加這次新課改經驗交流會,感到非常榮幸;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新課改的成果,交流新課改的經驗,我又感到特別激動。上一學期,在縣教育局的正確指導下,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以全國有名的洋思中學、杜郎口小學爲旗幟,結合本校實際,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課改浪潮。我們在自己的班級裏,針對自己任教的學科進行了大膽的改革。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們都有了很大的收穫。大家都知道課堂改革,最大的亮點是“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實施新課改以來,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談談我的做法及幾點體會。不當之處,還望各位領導與老師多多批評指正。

一、建設結構合理的學習小組

我班有54名學生,以4人一小組,本着“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同質結對,異質幫扶”的基本原則對全班學生劃分成13個學習小組。(剩下的兩名特殊的學生由我來管理)。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沒有采取民主選舉制度,直接由我來劃分的。首先選出13名學習認真、遵守紀律、自覺性比較高的同學爲正組長,也是小組的1號;其次再選出13名副組長,是小組的2號(這13名同學相對於正組長來說表現稍差一點);然後再選出後四分之一學生,是小組的4號;最後剩下的學生爲小組的3號。我又按照同學們性別差異、性格特點、習慣愛好將全班同學合理搭配組合成13個學習小組。其中1號和4號同桌,2號和3號同桌,1號在3號的前面,4號在2號的前面,

這樣安排他們的座位主要是便於小組合作學習。這樣每個小組就相當於全班的縮影或者截面,成了一個“小班”。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劃分小組不是給學生貼上優、良、中、差的“標籤”,而是更有利於分層教學,分層學習,分層訓練,培優輔弱,整體推進,爲新課改的順利實施搭建了基本的框架。

二、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管。

魏書生多少年前就講過,“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管”。我爲人人,人人爲我;我管人人,人人管我。在公平的基礎上,各負其責,所以各小組內,組長有任務、有責任,其他成員也不能閒着。各人應分擔具體的任務。1號同學負責檢查語文和英語作業,2號同學負責檢查數學作業,3號同學負責檢查品德作業,4號同學負責檢查科學作業。他們每天早晨到校後第一件事就是都把作業交到的相應的同學那裏,然後再由科代表收齊交到各科老師手裏。組內每個成員都是組長,其中1號管聽寫、2號管衛生、3號管紀律、4號管擺放桌子。每一件事都能找到負責的同學,讓孩子們帶着責任感和使命感去管理自己的小組。

三、發揮小組長的帶頭作用。

小組長是一個小組的核心,一個做事認真負責的小組長能帶領整個小組積極向上。每天早晨的經典誦讀以及中午的靜心習字,都由小組長安排任務,比如今天要背誦哪首詩,要練習幾課的生字,都由小組長安排。每個課間由小組長提醒組員下一節課上什麼課,要預習還是要複習,也是由組長安排。比如,下一節課是英語,組長就帶領組

員讀上一節課所學的英語單詞或句子;如果下一節課是數學,組長就出兩三道計算題;如果是語文,組長就帶領組員寫生詞或預習要學的課文。

四、創設有利於小組學習的環境

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在學習一篇新課文時,我都會引導學生在讀完課題後提出問題,給學生創造小組合作學習的環境。比如在教學《翠鳥》一課時,我問同學們:“讀了課課題你們可以提出哪些問題?”他們經過思考,提出很多個問題,翠鳥長得什麼樣?翠鳥有什麼本領?翠鳥的家在哪裏?翠鳥喜歡吃什麼?……其實這些問題都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然後我就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先自己解決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然後小組內交流。小組在交流時,首先由3號、4號發言,1號、和2號做補充或提出意見。這樣就避免了3號、4號同學不思考,不發言的現象。同時提醒發言的同學儘量做到能讓小組每個成員都能聽見,回答問題要完整;聆聽的同學要做到認真聽並能提出不同意見或看法。

五、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作出指導。

學生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做下一環節的準備工作,而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各小組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

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在教學《路邊的橡樹》一課時,有這樣一個問題,“工程師和工人們爲什麼嘆氣?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當時我在巡視中感覺同學能理解意思,但不知怎麼表達,我在旁邊一點撥,“工程師看看築路計劃,說明計劃能不能改?”同學們說:“不能。”我接着問:“橡樹能不能砍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也不能。”然後再分析這個問題,學生就很容易回答了,也就是計劃不能改,橡樹也不能砍,他們不知該怎麼辦?所以嘆氣。從中可以體會到他們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比較強。

六、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

每一種新制度的推行,評價機制是最重要的。在學習的每一個環節,學生日常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評價,讓學生明白,個人的成績不再凸顯,只有小組的成績纔是自己的成績,只有你的團隊整體優秀了,你纔是優秀的,以此強化團隊的意識,督促學生在小組內互幫互助,提高整個小組的水平。每個學生每節課的表現,都有值日組長進行詳細記錄,我也設計好了記錄表和評價標準,每天值日班長在班級量化中對錶現好的小組和個人進行表揚,值周組長把每週表現好的學習小組和個人進行表揚,並評出每週優秀小組和文明之星。期末我們還要評出本學期的優秀小組、優秀組長和優秀組員進行表彰獎勵。通過着一些列的措施,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各小組間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習小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不但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