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們這些大人》讀後感

《我們這些大人》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我看見世間的大人都爲生活的瑣事所迷着,都忘記了人生的根本,只有孩子們保住天真,獨具慧眼。八指頭陀詩云:“吾愛童子身,蓮花不染塵。罵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對境心常定,逢人語自新。可慨年既長,物慾蔽天真。”我當時曾將這首詩託人用細字刻在香菸嘴的邊上。這裏的“我”是我國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文藝大師豐子愷。《我們這些大人:豐子愷談孩子教育》所寫的就是他所回憶的童年故事。

《我們這些大人》讀後感

我知道豐子愷,是看過他獨具風格的漫畫,他的漫畫正反映他的心境,他大概真的是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成年人。我看豐子愷《我們這些大人》的時候,就常常有這種感覺,特別平常的一個畫面,特別散淡的一些話,越琢磨,越覺得說到心坎裏去了。

在豐子愷筆下,那些歡蹦亂跳精力無限的小孩子,有天上了學,“他們的生活受着校規的約束,社會制度的限制,和世智的拘束,他們的世界不復像昔日那樣廣大自由,他們早巳不做房子沒有屋頂和眠牀裏種花草的夢了。他們已不復是‘快活的勞動者’,正在爲分數而勞動,爲名譽而勞動,爲知識而勞動,爲生活而勞動了。”

原本覺得這種“勞動”最正常不過,人人皆爲之,可轉念一想,人人卻未嘗不是這種“勞動”的奴隸。“我——我們大人——的舉止謹惕,是爲了身體手足的筋覺已經受了種種現實的壓迫而痙攣了的緣故。孩子們尚保有天賦的健全的身手與真樸活躍的元氣,豈象我們的窮屈?揖讓、進退、規行、矩步等大人們的禮貌,猶如刑具,都是戕賊這天賦的健全的身手的。於是活躍的人逐漸變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殘廢者。殘廢者要求健全者的舉止同他自己一樣,何其乖謬!”有時候和身邊的朋友聊起現在的諸位小朋友們,他們莫名其妙就會喜歡一些遊戲,比如踩水、坐搖搖車,而且像永動機一樣,不知疲倦。可是長大後,就要舉止端正,遵守很多的準則,鑽到社會要你承擔的條條框框裏。

如果必須經歷苦難才能收穫成長,她寧願她的女兒永遠都是傻傻的不知世事爲何物。於這點,豐子愷特別悲憫的寫道,“這個一味‘要黃’而專門欺侮弱小的搗亂分子,今天在那裏犧牲自己的幸福來增殖弟妹們的幸福,使我看了覺得可笑,又覺得可悲。你往日的一切雄心和夢想已經宣告失敗,開始在遏制自己的要求,忍耐自己的慾望,而謀他人的幸福了;你已將走出惟我獨尊的黃金時代,開始在嘗人類之愛的辛味了。”